有毛澤東戴過的紅軍八角帽 看國博展出的長徵文物

2021-01-1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信仰與傳承 有毛澤東戴過的紅軍八角帽 看國博展出的長徵文物

2016年10月24日14:58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這是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第二七四團戰士劉毅在葛曲河畔採的野菜。這種開著黃花的小草,戰士們給它取名叫「黃花草」。它原來是有毒的,但經過反覆燒煮後毒性可以減弱,但是食後胃脹,拉綠水,混身無力,手腳發腫,沒有生命危險。1936年7月1日,劉毅隨部隊到達葛曲河畔。那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5周年紀念日,開完慶祝會後,劉毅和幾個戰友一起採了「黃花草」充飢,並特意留下一些放在隨身攜帶的小盒中保存,帶出草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焦點

  • 紅軍的符號:紅星八角帽
    這個軍帽是紅六軍團戰士劉永珍在長徵中一直戴的,陪他走過艱難險阻,長徵勝利後,他將這個軍帽珍藏起來,以作紀念紅軍初創時期,由於遊擊戰爭條件十分艱苦困難,紅軍無力穿著統一的軍裝,各個部隊的服裝是五花八門,雜亂無章。部分將士穿的是摘掉領章帽徽的原白軍軍服,還有穿工人裝的、農民服的,甚至有人穿的是打土豪沒收來的女人裝。也有一部分部隊在繳獲了一批布匹後,製作了紅軍自己的服裝。
  • 「八角帽」有四種說法
    自參加了紅途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文藝宣傳隊排練的《十送紅軍》這個節目,穿上紅軍服後,越發對紅軍的崇拜,覺得對紅軍的了解太少了。紅軍精神永遠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不曉得麼時候開始就有這樣一句話:苦不苦,想想長徵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一點不假。紅軍故事永遠說不完,就說說「八角帽」吧!
  • 一幅卡通的佛八角帽紅軍戰士像出現在江西贛州紅色紀念館門口
    開車到這兒,沿途可以看到許多紅色紀念碑和烈士陵園,每個地方都有許多故事。開車經過江西贛州石城縣的一座紅色紀念館時,我突然被這裡路邊那尊用卡通雕刻的、佛像的紅軍戰士的雕像所吸引,在這座紅色紀念館的紅色巖石門頭上,突然出現了一座探頭出來的紅色戰士雕像。
  • 紅軍八角帽的由來,四種說法都比較可信,你傾向於哪一種?
    那麼,大家知道紅軍八角帽的由來嗎?通過研究我軍的軍需簡史,可以發現有四種不同的說法,記述了八角帽的由來。可以說,這四種說法都比較可信,你傾向於哪一種呢?第一種說法:八角帽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列寧曾經佩戴過的一種短簷帽,這種帽子有八個角,紅軍在設計自己的軍帽時進行了模仿,於是設計出了紅軍八角帽。
  • 紅軍長徵過隆回
    ……即賀龍總指揮、任弼時政委、王震政委、關向應副政委、蕭克軍團長率領的紅二、六方面軍紅軍長徵西徵途中,從1935年12月13日到20日,紅軍長徵過程中,賀龍元帥等領導率領的部隊從漵浦過隆回,並在五羅村成立了鴨田戰鬥指揮所。
  • 【歷史:紅軍長徵過楚雄】中央紅軍、紅軍二、六軍團長徵過楚雄
    第一節 中央紅軍過楚雄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解決了當時黨內所面臨的最迫切的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 教資筆試常考點-初中歷史《紅軍長徵》
    ②內容:批判了黨中央領導人在軍事上、組織上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會後確定軍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負責。③意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了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誌。
  • 紅軍後代憶長徵往事 延續先輩初心 走好新長徵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不忘初心再長徵』大型採訪座談活動」上,毛澤東主席的嫡孫毛新宇將軍、朱德元帥的嫡孫朱和平將軍、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將軍等紅軍後代,向央廣記者講述先輩親歷的長徵故事,暢談他們眼中的長徵精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閻曉明出席並致辭。
  • 淺談紅軍長徵題材電影《扎西1935》[劇照]
    近日總想找些紅軍題材的電影看看,昨夜有幸用平板電腦在「騰訊視頻」上免費看完紅軍長徵題材電影《扎西1935觀後點評如下:2016全國上下轟轟烈烈紀念紅軍長徵80周年活動已基本告一段落,本人已全部看完反映紅軍長徵的長篇電視劇
  • 一塊門板一雙草鞋再現紅軍長徵 「十送紅軍」唱出離別情
    從政治條件看,紅軍在於都集結,能滿足保密等政治需要。從物質條件看,於都稻米充足,同時於都人口眾多,可從人力、物力方面給中央紅軍以足夠的補充。天時地利人和,紅軍從於都出發並不是偶然。張小平說:「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選擇於都,是經過了長時間充分考慮的,是一次有準備的慎重選擇。」
  • 長徵紅軍將領年齡表
    紅軍長徵勝利84周年。當年參戰部隊、戰鬥歷程、時間節點、經過地點、人物變化等等都非常複雜,非專業人士未必能說得清,簡單篇幅也說不明白。但考察紅軍將領的年齡簡便易做,一定有趣。按照這個想法去問度娘,結果還真有。
  • 八角帽你值得擁有,戴對了不僅好看還顯瘦!
    1.波點、八角帽、小皮靴,小姐姐這一身各個單品我都喜歡。小姐姐這一身的穿搭很時髦了,不錯不錯哦。2.秋冬是屬於黑色系的季節,八角帽給整體點綴一絲靈動~很瘦身材很棒的小姐姐哦,嘻嘻嘻,愛了愛了。3.閨蜜同行,迷彩褲與八角帽~很百搭的帽子了,任何風格都可以搭配得起來的帽子了,嘻嘻嘻4.大耳環黑色系菇涼,八角帽你值得擁有~你戴過八角帽嗎?嘻嘻嘻,很好看呢這個小姐姐戴的八角帽。5.黑衣紅裙的潮Girl,八角帽更顯幾分俏皮~ 俏皮可愛的小姐姐本人了,太可愛了吧這也,身材超棒的。6.黑色皮質八角帽很復古呀 ,小姐姐的妝容很精緻。
  • 貝雷帽、鴨舌帽、棒球帽、八角帽和報童帽的區別
    貝雷帽、鴨舌帽、棒球帽、八角帽和報童帽的區別 2020-01-16 11:08:08 來源:全球紡織網 貝雷帽、鴨舌帽、棒球帽、八角帽和報童帽的區別,帽子是人類文明開始的標誌
  • 漫漫長徵路 29萬字講述紅軍在綿陽的故事
    原標題:《紅軍長徵在綿陽資源分布與開發研究》出版—— 漫漫長徵路 29萬字講述紅軍在綿陽的故事 以紅軍長徵在綿陽涉及的8個縣市區(另,三臺縣有少部分區域)和北川馬槽、江油青林口等重點鄉鎮為順序,編發了部分彩頁,文圖兼備、文字詳實,是一本極具研究性和實用性的紅色讀物。
  • 西南地區紅一角 紅旗漫捲川西北——四川在紅軍長徵中的地位與作用
    受當時四川地貌和交通狀況影響,紅軍長徵過四川的線路理論上有三條:東線從貴州遵義北上進入重慶綦江,再沿重慶北碚向北到達州,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進入陝甘;中線在瀘州以南渡赤水進四川,再從瀘州和宜賓之間過長江,走成都平原或川中丘陵區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從川北進入陝甘;西線從雲南入川,沿涼山、甘孜、阿壩北上出川到甘陝寧。
  • 從《紅星照耀中國·長徵》章勘誤看紅軍長徵的若干細節
    斯諾寫道:「在懋功與南方布爾什維克會師時,徐向前的軍隊約有 5萬人。」史實是否如此呢?據考證,1933年 10月宣達戰役後川陝蘇區的鼎盛時期,紅軍的最大兵力約 8萬人,但接著開始的反川軍六路圍攻作戰,歷時 10個多月,雖獲殲敵 8萬餘人的重大勝利,但自己也損失二三萬人。所以,紅四方面軍渡嘉陵江開始長徵時,有 6萬人左右。
  • 紅軍軍服為何是灰藍色?陳毅「詩意」概括
    1932年初,時任紅軍學校校長的劉伯承讓當時的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設計一套統一的紅軍校服。只因偶然間,劉伯承看到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五花八門,整理排面時十分混亂。於是他讓趙品三親自「操刀」,為學員們設計一套專屬校服。  校服最初的樣式是由小八角帽,開襟敞口的衣服組成,領子上有兩枚紅領章。
  • 揭秘讓毛澤東暗暗叫絕的首席紅軍女歌手曾子貞
    時間久了,紅軍不但愛聽,而且愛唱興國山歌,與興國山歌難捨難分。歡迎唱,歡送唱,駐紮唱,行軍也唱,唱遍了中央蘇區,興國山歌成為了紅軍歌。1934年紅軍長徵,山歌隊在路邊唱山歌歡送,唱了三天三夜。《長徵組歌》、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長徵》電視劇中《十送紅軍》的劇情,就是對當時真實情景的描述。若問當年山歌唱得最好者,人們一致公認是紅軍山歌隊隊長、首席紅軍女歌手——曾子貞。
  • 漫漫長徵路,紅軍吃什麼?
    尋常人家感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覺得沒有米,連頓飯都做不來,而刀口上舔血,刀尖上跳舞的紅軍戰士們,卻沒有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兵家法則放在心裡。他們以動制敵,以天為蓋地為廬,有什麼吃什麼,少了許多後顧之憂。1934年秋,紅軍開始長徵。
  • 井岡山上下的毛澤東,跨過三重境
    會議結束之後,新任領導、也是同志兼戰友的瞿秋白請毛澤東去上海總部機關工作。八七會議上的毛澤東還處於知識分子形態中。他人生的前36年,放過牛、種過田,但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寫文章。瞿秋白也是大知識分子,文豪魯迅最好的朋友之一。當然不能把毛澤東、瞿秋白這樣的知識分子當成龍蛇難分的現代專家學者。人家那是有真正的高知,有學識、有擔當、有風骨與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