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 「寡婦製造者」馬克沁機槍:幾乎殺盡整整歐洲一代人

2021-02-23 廣東衛視全球零距離

和我們一起穿越火線


在馬克沁機槍成為戰場霸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馬克沁機槍以其巨大的殺傷能力,讓成千上萬士兵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從而產生了大量寡婦。

在馬克沁機槍出現在戰場之前,大家使用的是非自動槍械。打一槍,換一顆子彈。我們在很多老電影中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非自動槍械的缺點顯而易見。由於換子彈的速度,總是慢於子彈在空中飛行的速度。所以,不少士兵打完一顆子彈,還沒來得及換上另一顆子彈時,就莫名其妙地被擊斃了。


當然,這種非自動槍械恰好因此具備一個優點。畢竟,大伙兒都一顆一顆擊發子彈,就使得戰場的整體殺傷能力不太大,減少了戰場的血腥程度。

這一切,在美國工程師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的一次英國之行後得到了改變。1882年,馬克沁來到英國後,發現老式步槍在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將士兵肩膀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產生了一個構想:何不利用這種後坐力,來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

經過反覆試驗,1884年,馬克沁終於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的機槍。

人們稱之為 — 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一誕生,立即在戰場上顯示出卓越的性能。1893年,羅得西亞50名步兵和區區4挺馬克沁機槍便輕鬆擊退了多達5000名祖魯人的進攻,戰場上留下了3000具屍體。1895年,阿富汗奇特拉爾戰役和蘇丹戰役中,士兵在馬克沁機槍下死傷累累。1898年,蘇丹的恩圖曼之戰,2萬名伊斯蘭教託缽僧在進攻中,有多達15000人是倒在馬克沁機槍的陣地前的,而擁有機槍的英軍僅陣亡47人,比例懸殊。1899年開始的布爾戰爭中,布爾人在衝鋒時遭到了馬克沁機槍的毀滅性打擊,損失超過70%以上。


  但此時各國陸軍並未重視機槍,甚至1905年日俄戰爭中,雙方激烈的機槍對射也沒有引起主流戰場的重視。


   在一戰爆發時,只有德國真正認識到機槍重要性。當時,德國陸軍裝備的馬克沁機槍超過12500挺。索姆河戰役是機槍史上最令人驚心動魂的戰例。1916年7月,德國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馬克沁MG08機槍的火力密度,向40公裡進攻正面上的14個英國師瘋狂掃射。一天之內,6萬名英軍士兵傷亡。到11月18日戰役結束時,這141天時間裡英法聯軍陣亡61.5萬人,德軍陣亡65萬人,大多數人都倒在了馬克沁機槍的火舌下。歐洲整整一代人喪命於機關槍下。 

  在馬克沁機槍殺人如麻的同時,戰場也被永遠的改變了。正如英文版《武器裝備百科全書》說:「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自從拿破崙時代起曾經使用過的戰術完全沒用了」。


拿破崙時代的步兵線形衝擊戰術,在一戰中,面對擁有良好的防禦體系,特別是用馬克沁機槍為主體的火力網來講,步兵的衝擊等於是送死,往往投入兵力越多,損失越大。雙方為一個陣地一條塹壕投入巨大的兵力,反反覆覆地來回衝殺,戰況極為慘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幾次大會戰,被稱作「絞肉機」、「屠宰場」、「活地獄」,所以經過幾次會戰之後,一戰形成了陣地對峙的局面也不足為奇了。

想看到更多的武器介紹嗎

敬請鎖定廣東衛視逢周日晚 21:10 最新改版《全球零距離》!

相關焦點

  • 馬克沁重機槍為何能成為寡婦製造者?原來和德國這一戰術有關
    馬克沁重機槍太有名了,在其誕生的時代它是獨一無二的自動武器,它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可以說就是因為馬克沁重機槍的出現,才大大加大了戰爭的殘酷,甚至小編認為一戰之所以殘酷有極大的原因是因為馬克沁重機槍的裝備使用。小編曾寫過多篇關於該槍的文章,只因馬克沁重機槍一直是小編最喜歡的槍械之一。
  • 馬克沁機槍被稱為「寡婦製造機」,李鴻章為何不願意大批採購?
    1883年,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發明了一種可以連續發射子彈的槍,這種槍後來就被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馬克沁機槍。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是人類武器史上的重要時刻,然而誰能想到,在1884年馬克沁取得這項專利並且在倫敦舉行新槍發布會時,居然少有人問津。
  • 德國發明一戰術,將馬克沁機槍抬高一寸,英國200萬女性成寡婦
    機槍跟普通的槍械相比,在射擊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重型機槍跟普通機槍相比,在陣地戰中佔據十分重要的作用。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然而這款槍械剛出來的時候備受爭議,各個國家都不看好它,更不要說是裝備它了。
  • 被稱為「死神收割機」的馬克沁機槍,也是真正意義上全自動機槍
    戰爭不僅令家庭破碎,也會催生很多軍事裝備,所以戰爭終究是殘忍的,隨著戰火紛飛,於是就出現各種世界第一軍事裝備,例如在一戰中,就出現了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馬克沁重機槍,這款馬克沁機槍結構複雜,採用水冷槍管較為笨重,帆布彈帶受潮後可靠性變差,但在近代戰爭中曾被普遍使用
  • 都是機槍,為什麼馬克沁機槍能夠替代加特林機槍?
    為了減少戰場傷亡,加特林提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很奇葩的邏輯鏈:要想減少戰場傷亡,可以從減少士兵數量入手;要想減少士兵數量,不妨發明一種以一當十的武器。當士兵擁有這種武器後,就相當於擁有10個士兵的戰鬥力,豈不是就能夠減少戰場傷亡呢?基於這樣的邏輯鏈,加特林從1861年夏天開始發明這種武器。
  • 馬克沁機槍的誕生,竟與發明者遭人排擠有關,千萬不能欺負老實人
    先說件有趣的事情,馬可沁爵士除了發明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沁機槍之外,還打造出跟機槍風馬牛不相及的兩樣產物——自動滅火器,兒童遊樂場。要知道超級大殺器馬克沁機槍的出現並非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馬克沁爵士當時根本沒有想過製造殺人武器,他一心一意研究可以幫助人類的工具——照明燈和滅火器。
  • 賽博朋克2077寡婦製造者怎麼獲得?寡婦製造者任務流程攻略
    在賽博朋克2077這款單機遊戲中,本身武器也是有不同品質的,接下來我們介紹一款不朽品質非常好用而且傷害特別高的武器——寡婦製造者,這把武器是通過任務來獲得的,具體的任務獲取流程如下可見!賽博朋克2077寡婦製造者怎麼獲得?
  • 將馬克沁機槍口抬高會怎樣?德軍試了試,結果200萬姑娘成了剩女
    德國之所以敢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完全是得益於國家經濟實力的快速崛起,當時德國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對老牌資本主義掌控世界大半殖民地的行為深感不滿,再加上大部分各類先進的武器裝備都出自於德國之手
  • 馬克沁重機槍為什麼被稱為生命收割機 看看這幾次戰役就明白了
    也許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馬克沁重機槍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槍械了,不光是因為它是世界軍事史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重機槍,最重要的是它那兇名赫赫的戰場記錄,要知道馬克沁可是有著寡婦製造者、生命收割機、戰場屠夫等多個外號的恐怖存在啊。
  • 馬克沁重機槍威力到底有多大?竟被稱為戰場收割機……
    本期《看大片識武器》帶你了解!馬克沁重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馬克沁重機槍在索姆河戰役中一戰成名,憑藉每分鐘600發的高射速,單日擊殺敵軍六萬餘人,進而被全球軍隊大量裝備。
  • 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錢卻連連搖頭,一句話預見未來
    馬克沁機槍,在百科上的介紹是這樣的: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火藥燃氣能源的自動武器,它雖然較為笨重,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放異彩。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裝備了馬克沁機槍的德軍,在索姆河戰役中,一天便打死了6萬名英軍。此後它的名字也與殺人利器相關聯。
  • 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按照百度百科給出的廣義定義,「機槍」可以用來泛指可連發槍械。
  • 1883年,寡婦製造機問世,超過一百萬男人被屠殺
    馬克沁42歲的時候,身邊有很多人都在致力於研發新的武器,由於馬克沁一直都非常喜歡發明,所以他也非常開心能夠參與到這股熱潮當中,他也非常期盼自己的發明能夠起作用,給自己帶來一大筆財富,心中抱著這樣的念想,馬克沁就一直非常認真的在研究新式武器。
  • 「生命收割機」馬克沁重機槍,曾一天殺死近6萬人
    作為世界上第一批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連續射擊的重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戰成名,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殺人最多的槍械 ,榮獲「生命收割機」的稱號,有可能是上世紀前五十年最厲害的步兵武器,同時也驗證了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它的誕生也掩蓋了加特林手搖式機槍的光環
  • 【軍武漫畫】機槍的殺戮傳奇
    那麼本集軍武漫畫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位高調的人頭收割機——機槍。其實早在1480年的歐洲,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畫家、解剖學家、天文學.(反正就是好多家)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就研發出了一臺11管機槍,稱之為管風琴槍或排放槍。這種機槍通常是將11支槍管成排裝在小車上(後來又出現3排33支槍管的型號),可以很快地同時發射。
  • 馬克沁重機槍一天打死60000英軍 成為真正的人肉收割機
    世界上第一種真正以火藥燃氣為能源,可自動射擊的武器——馬克沁機槍馬克沁重機槍,是以它的發明者的名字命名的。它的發明者,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是英籍美國人,他在去英國考察的時候,發現士兵射擊的時候,經常被槍的後坐力撞傷。
  • 水冷的馬克沁重機槍,一個星期打死17000日本鬼子
    馬克沁機槍的發明者馬克沁被人們尊稱為「自動武器之父」,首次成功研製了利用火藥燃氣能量完成彈藥供彈的自動供彈系統。式馬克沁機槍以壓倒性優勢大敗5000土著後,各國才見識到馬克沁機槍的威力,馬克沁機槍由此真正走上了戰爭的舞臺。
  • 兩種機槍的百年鬥爭,最終氣冷機槍打敗水冷機槍,成為設計首選
    自從馬克沁發明自動機槍以來就在考慮怎麼讓槍管更持久射擊,他一開始想到的是用水冷卻,所以馬克沁重機槍槍管上有一個大大的水筒,並且還有一個導流管和一個水箱,防止過熱水變成蒸汽流走。而馬克沁重機槍把水冷方式申請了專利,而法國另外一個槍械設計師哈奇開斯為避免侵犯專利,所以它採用了風冷設計,就是用其他金屬緊貼槍管,增大散熱面積。而這兩種散熱方式幾乎就是槍管的唯二方式,貌似還沒有第三種散熱方式。而馬克沁的水冷冷卻方式只適用於重機槍,而為便於機動的輕機槍和通用機槍都算採用風冷,也就是自然冷卻的方式給槍管散熱。
  • 一戰時期,德英俄用水冷馬克沁,法國人腦袋抽了嗎?為何堅持氣冷...
    馬克沁重機槍,世界上第一款自動武器,在步兵還在使用栓動步槍的年代,馬克沁的高射速,配合水冷套筒的降溫效果,可以形成長時間的密集火力,一戰期間更是堪稱應對步兵衝鋒的神器,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青睞
  • 《亮劍》中馬克沁重機槍,到底有多厲害,九二式重機槍都不算什麼
    那麼在劇中的武器我們較為熟悉的就是三八大蓋,捷克式輕機槍,九二式重機,駁殼槍,王八盒子等,而小編接下來給大家講到的是馬克沁重機槍,馬克沁重機槍雖然在劇中出現的較少是因為這種重機槍更多的是出現在國軍中,而日軍中出現的最多的就是大正十一式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