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銀子都是怎樣的?專家:表面布滿汙垢和牙印,白送給你都嫌髒

2020-12-27 樹人談史

現在的古裝劇越來越重視人物造型和服裝,劇中的角色也都是年少英俊,鮮衣怒馬。可是,這些古裝劇都有一個共同毛病,就是對一些古代的生活細節十分忽視,讓人看了之後有一種非常尷尬的感覺。比如像《長安十二時辰》這樣,能夠想起用「鸚鵡杯」喝水的劇組,在現在來說已經算是相當敬業了。

在古裝劇中,最常出現的一個橋段,就是劇中的某位大俠在酒樓吃飽喝足之後,扔下一塊閃閃發光的銀錠轉身就走。而店小二們除了彎腰恭送大俠一路走好之外,既不給大俠找零,也不查驗一下銀子的真假。這樣的畫面看起來好像非常自然,可是仔細想想總覺得不對勁。要是古代的酒樓都這樣做生意,那恐怕開不了幾天就倒閉了吧!

不給大俠找零,這一點也還說得過去,畢竟大俠們都是不缺錢的主。可是店小二不查驗銀子真偽,這就有些讓人迷惑了。如果這大俠給的銀子萬一是假的,那酒樓豈不是要損失大了?可能有人覺得奇怪:怎麼,難道古代的銀子還有假的?事實上,古代的銀子不但有假的,而且通常偽造得十分逼真,一般人還真的很難分辨。

很多人可能覺得古代的銀子都是那種很白的大銀錠,實際上古代的銀子除了銀錠之外,可以說是各種形狀的都有。而且,這個銀錠也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光滑白皙。按照文物專家們的說法,古代的銀子表面通常都是布滿汙垢和牙印的,這樣的銀子恐怕送給你都嫌髒。

那麼,為什麼古代的銀子會布滿汙垢和牙印呢?這些牙印其實就是古人查驗銀子真假留下來的。

在明朝之前,白銀相對來說是非常稀少的,所以價值也比較高,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少用銀子,銀子的流通範圍也比較有限。直到明朝中後期白銀大量流入之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才逐漸開始使用銀子進行交易。一直到清朝,白銀才成為主要流通貨幣。不過,這也僅限於大額交易才會使用銀子,平時的日常開銷大多數還是用銅錢支付。至於黃金,那就更加珍貴了,古代絕大多數普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

既然銀子的價值那麼高,當然也就會吸引一些不法分子進行偽造。古代摻假的銀子很多,但並不是像人們想的那樣,用跟銀子非常相似的鋁來假冒。在電解鋁沒有發明之前,鋁在古代的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古人在銀子中摻假,主要還是在銀子中添加錫或者鉛。這樣造出來的假銀子,經驗不足的人是很難分辨的。

那麼,古人又是怎麼查驗銀子真假的呢?這個辦法主要有三種。

古人判斷銀子的真偽,主要還是從銀子的外觀來判斷,也就是銀子的鑄造工藝。古代銀子的特徵通常是蜂窩和絲紋,具有這兩種特徵的一般都是真的。當然,僅僅是這一種方法肯定還是不夠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聽銀子的聲音。聽銀子的聲音主要是為了防止包殼假銀,對有疑問的銀錠,拿另一個銀錠相互敲擊,如果有空心聲或破聲應該就是包殼銀錠。

除了上面這兩個方法之外,古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牙齒試探銀子的軟硬程度,也就是把銀子放嘴裡咬一下。因為銀子的質地偏軟,是不是真的用牙齒一咬就知道。這就跟現在很多商販收錢之後,在手裡甩一下就能辨別真假是一個道理。因此,古代的銀子在長期的流通之後,表面都會布滿牙印,這些牙印裡面時間久了就會積滿汙垢。

現在人們在博物館參觀看到的銀錠,還是經過表面處理的,就算是這樣仍然能夠看到一些黑色殘留物。由此可見,在沒有清洗之前,古代的銀子該有多髒。對於愛乾淨的現代人來說,恐怕白送給你都嫌髒。不過,這也只是說說而已,畢竟誰還能嫌錢多呢。

相關焦點

  • 古代銀子的真實樣貌:表面黑不溜秋、布滿牙印,和螢屏上完全不同!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總是能見到白花花的銀子,看起來很有光澤,也還挺好看的,但是,真正的銀子,和影視劇裡看到的是截然不相同的。 真正的古代銀兩,其是布滿牙印咬痕的,而且顏色也發黑。
  • 雪花銀真是白的嗎?古代銀子的真面目:髒的難以下手
    金銀是古代的硬通貨,電視劇中出現的銀子,總是面目可愛:白花花的,閃著銀色的光澤。可是作為流通貨幣,古代的銀子真的這麼幹淨可親麼?歷史遠非如此。銀子作為封建時代的貨幣,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
  • 古代銀子真實面貌:「渾身」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都認不出來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王剛老師飾演的貪官和珅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他每當在酒樓吃完飯之後,都會擺出一副笑眯眯的表情,然後闊氣地甩給店小二一枚白花花的銀錠,其土豪的本質暴露無遺。不過,雖然和大人扔銀子的動作毫不拖泥帶水,但是我們這些電視機前的觀眾卻在暗暗思考:白花花的銀子真招人稀罕,要是我的該有多好。
  • 古代銀子究竟長啥樣?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你可能都不認識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平時我們戴的銀首飾特別容易氧化發黑,保養起來也挺麻煩的,但是為什麼看那些古裝劇裡,白花花的銀子就格外亮呢?古代的銀元寶到底都是咋保養的呢?其實,我們都被電視劇給騙了。古代的銀子,可有著非常不簡單的故事呢。
  • 古代銀子長啥樣?和古裝劇裡完全不同,全是牙印,掉地上都不認識
    到了後期,中國的貨幣主要以銀子和銅錢為主,電視劇當中我們經常看到亮閃閃的銀元寶。不過真實流通當中的銀子絕大多數上面充滿了咬痕,而且很少有老百姓會拿著一錠銀元寶去消費的,即使是土豪也很少會拿一整錠銀元寶去交易,而是用一小塊、一小塊的細碎銀子去交易。
  • 古代白花花的銀子,真的是「白花花」的嗎?
    在沒有紙幣以前,除了以物換物以外,流通時間最長的就是銀子了。我們經常會看到電視劇中的銀子,形狀大小統一,造型也很漂亮,工整。可實際上,古代的銀子沒有統一的大小,顏色也沒有那麼亮麗。那古代社會,因為技術的原因,那時候的銀子不是很純,裡面有很多雜質,所以看上去顏色比較偏暗,再加上長時間氧化的原因,銀子也會越變越黑。現在人們的紙幣的真假辨認一般是通過看、摸,再者就是驗鈔機了。可是古代沒有驗鈔機啊,這銀子光摸、光看也不知道真假啊。於是人們就有了自己的一套辨認真假的辦法。
  • 古代白銀的真實長相,別被電視劇騙了,黑不溜秋全是牙印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如今的社會,出來打拼的人,基本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花錢。在古代,雖然很多百姓都是自給自足,但是仍然離不開錢。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其實白銀作為流通貨幣,是在明朝開始的,一直到了清朝,白銀才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那麼古代的白銀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 在古代有錢人都是用一錠銀子,為什麼老百姓用的都是碎銀子?
    飯館之中的夥計們也算是看過世面,見過有頭有臉的人物的,一元寶銀子會讓他如此巴結嗎?那是當然!像銀錠這樣的大銀,過去普通人家幾輩子都沒見過是正常的。這些銀錠子不在世面流通,屬於官銀,剛開始是由州道府從民間收集白銀,統一熔化澆築之後成為銀錠,然後打上官方的印鑑,由地方交由朝廷交稅、交付軍餉之類。
  • 黃梵:青春是被仇恨啃過的,布滿牙印的骨頭
    黃梵:青春是被仇恨啃過的,布滿牙印的骨頭 2020-09-2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徐冬冬「豁出去」了,不僅臉蛋髒兮兮,就連身上的服飾都布滿汙垢
    但從這些碎片化的路透圖可以看得出來,徐冬冬看上去有點「豁出去」了,不僅臉蛋髒兮兮,就連身上的服飾都布滿汙垢。要知道徐冬冬之前的造型都是這種相信大家的內心都有這樣一種感受,既有點小期待又害怕失望,只能說徐冬冬能否轉型成功就看看她這個新戲是否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了。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很多電視劇尤其可笑,描寫古人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現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銀票這些荒唐的情節,顯示了創作人無知以及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包括金庸這樣的大師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這些錯誤荒唐嚴重到什麼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錢?你知道你月收入是幾兩銀子嗎?
    結帳,碎銀子不用找了!古裝劇中,這樣瀟灑的橋段,比比皆是···感情在古代,人們都富得流油???或銀子不值錢???還是我們多年以來,被編劇給忽悠了???還有,古裝裡面的銀子換算成人民幣是多少?我們平時的工資如果放在古代,會是怎麼樣的生活水平,值幾兩銀子?
  • 古代的碎銀子是如何產生的?
    看古裝劇的時候感覺所有的大俠都是大佬在結帳的時候從袖子裡摸出銀子但事實上>古人並沒有那麼瀟灑拿銀子買東西也需要找零古代的銅錢一般是由官方發行的但金錠、銀錠這些貴金屬可以個人鑄造還可以按自己喜歡鑄成各種形狀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等於多少人民幣?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現在很多人其實沒有概念的。特別是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同時也表明了中國部分的創作人的無知和不負責。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甚至包括了金庸這樣的大師似乎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 漲姿勢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主要為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的高。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
  • 古代的一兩銀子,換算成現代的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
    勸大夥還是別做夢了,大白天的,還不如算算古代一兩銀子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古代」這個概念實在太大,春秋戰國是古代,秦漢魏晉是古代,唐宋元明是古代,鴉片戰爭以前都算是古代,從有文字記載算起,古代跨越了幾千年,這幾千年當中銀子的購買力怎麼可能一成不變?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