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前一陣子友人邀小娘子去吃「痛風鍋」。雖然本人是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但一開始聽見名字就覺得腳趾隱隱作痛(娘子本人其實是很強壯的)。
「痛風」在日語裡的意思和中文一樣,指的就是代謝性關節炎。誘發痛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發生在吃很多肉,喝很多啤酒和超重的人身上。而我們去吃的「痛風鍋」就正正是不建議痛風病患吃的,所以有自覺症狀的還是看看好了。
仙臺的【地酒と宮城のうまいもん処 斎太郎】
最原始的「痛風鍋」來自仙臺的一家居酒屋,店主應客人的要求,把大量的牡蠣,白子和鮟鱇魚肝放在一個火鍋裡,而最後出來的成品由於視覺衝擊力太大,轉眼間SNS上就超過了一萬轉發,要求吃「痛風鍋」的客人越來越多,這種風潮最後還影響到了日本各地——我們去吃的「痛風鍋」就位於澀谷的道玄坂。
從大顆生蠔到20種以上的貝類等海鮮料理都可以在【牡蠣・海鮮かいり】裡吃到。價錢也很實惠,在澀谷也算是小有名氣。
店內環境不錯,很適合朋友一起來分享這份痛並快樂的體驗。
這裡的「痛風鍋」甚至比仙臺的元祖還要震撼。光鮟鱇魚肝就有三列,以其為中心,周圍塞滿了其他看上去就很有危險氣息的食材。
從我們的「航拍」可以清楚地看到鮟鱇魚肝的旁邊是牡蠣,白子,魷魚和蝦等海鮮類食材,也有香菇和金針菇等菌類,其他空隙裡還有水菜,蘿蔔,蔥,最底下是一堆白菜——這種封閉感真給人有種要窒息的感覺。
這是火鍋沒錯,但這怎麼看也不止兩個人的分量吧。 店員打開了爐火,鍋中開始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在食材的縫隙中時不時冒出了泡,地下的白菜在烹煮過程中變軟,食材緩緩沉了下去。
店員說,鮟鱇魚肝和白子提前調理過,所以不用加熱太過就可以直接享用。很多客人把這兩樣當成下酒菜,一邊吃一邊等其他食材煮好——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免除了兩個飢腸轆轆的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的尷尬勁兒。
煮好之後就把喜歡的東西夾到碗裡,突然有種吃盆菜的feel。
這個你只需要吃,不需要知道是什麼東西。
(其實就是白子)
倆人無言地吃著,默默地添了一碗又一碗——各種海鮮,菌菇在湯裡釋放鮮味,而味增湯的濃鬱又滲透到食材中,兩者成相輔相成之態,重口味吃貨肯定率先站起來鼓掌。
正在疑惑就算鮟鱇魚肝的數量有這麼多,但那一股怎麼吃都存在的魚肝味兒是從哪裡來時,友人就開口說這個湯底用的味增是用大量鮟鱇魚肝熬的,霎時,小娘子又感覺哪裡隱隱作痛……暴力的名字,暴力的視覺效果,暴力的味覺侵佔,就連做法都不遺餘力地展現了「痛風鍋」身為暴力美食學會榮譽會員的實力。
吃完裡面的東西後留下了一大鍋湯底,這跟一碗美味泡麵的湯一樣,既想一飲而盡,但又無從下口。這時候「雑炊」就成了最偉大的發明。
追加點了雑炊,店員把鍋子拿回廚房後,加入飯和蛋液,又成了新的一品——鮟鱇魚肝湯飯。
米飯的吸水力明顯比海鮮要強勁,鮟鱇魚肝湯底的濃鬱度升級了不至一點,讓人極度懷疑,剛才努力消滅掉的一鍋海鮮只是為了這碗湯飯的誕生。雖然說過「痛風鍋」裡頭食材分量驚人,但無米不歡的倆人把眼前的湯飯送下肚子後才叫作擁有了完整的一天。
就算現在提起「痛風鍋」,小娘子還是覺得這個名字讓人頭皮發麻。即使這樣,這還是非常推薦的一品。其實只要做好平日的飲食習慣,偶爾放縱一下也未嘗不可,維持好強壯的身體也是吃貨的必修課之一哦。
最近因為好評不斷,同店又推出了痛風鍋第二彈——蟹味增湯底,鮟鱇魚肝加上蟹味增的濃鬱味道應該超越前人,有機會小娘子也想去二刷痛風鍋。
參考價格
痛風鍋 2980日元(一人份)
從2人份開始,推薦提前預約。
店名:【牡蠣・海鮮かいり 渋谷店】
地址:東京都渋谷區道玄坂2-6-15 スズイビル2F/JR線澀谷站下最佳
如果大家對我們發布的文章感興趣,或者近日有來日本的打算,想諮詢日本美食相關的資訊或預約餐廳以及尋求合作請添加吃貨在日本唯一官方服務帳號,微信號:
foodieinjapan
【吃貨在日本】官方美食志《吃貨》上線啦!
日本美食|購物優惠|表演體驗
各種資訊一本收錄
更多旅日吃喝玩樂信息持續更新中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或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
吃貨們都已經把《吃貨》收藏轉發了
你不點一下嗎?
更多美食資訊|更多吃貨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