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M5——徠卡M系列的悲劇英雄

2021-02-07 企攝協沙龍藝專委



圖片選自:王琛影像博物館全球限量版相機典藏


王琛影像博物館的收藏品之一Leica M5  投產於1971年停產於1975年,只生產了五年,是Leica相機中產期最短、產量最少的機型,總生產量約(白機)11000臺,(黑機)約23000臺,合計34000臺,還不到M3的零頭。


1958年雜誌上有關Leica M2相機的相關報導


Leica M5 是徠卡深思熟慮多年才推出的機型,為了讓新機型具備更加優秀的功能、更高效的操作體驗,改進原有機身結構是最好的選擇,從而為攝影師們生產一臺劃時代的新旁軸相機。但是Leica期待中的商業成功根本沒有出現,甚至伴隨M5的推出公司的財務曾經陷入了困境,市場或者說是Leica的擁躉們根本不接受這個變了型的M。


     

有人曾分析說M5之所以提早下線,是因為一來顛覆了徠卡的傳統,不受LEICA基本教義派的青睞,銷售不佳。二來是公司年年虧損不堪負荷,而M5做工浩繁成本又高,所以只好關閉生產線,回頭生產M4及M4改良型M4-P(M6的前身),後推出CL(M5的極簡化版)系列,及單反R系列,才穩住LEICA百年老店的陣腳。





Leica M5 的外觀明顯不同於 1954 年自 Leica M3 上市以來的機型。機身設計硬朗簡潔,高度和寬度都有所增加(高 84 mm×寬 50mm×厚 36mm),機身也比其他兄弟機型重了 100g 左右。自拍臂、過片杆及線框預覽等設計都與 Leica M4 相同。M5 使用的織物焦平面快門也是 M 系列中最安靜的。


M5的製造工藝堪稱Leica的頂峰之作,上下蓋均為黃銅鍛壓成型。帶有滾珠軸承的回片輪加工之精密,手感之舒適,是M3/4/5/6/7/MP等望塵莫及的。如果說其他M代表了Leica 的經典,那麼M5則是代表了Leica 的專業。從造型上講,只有M5的剛強冷峻才是真正的德式風格體現。有人這麼形容過:如果說其他M是「保時捷」,那麼中M5就是「悍馬」,真正屬於男人的武器。


徠卡M5在用戶中的評價其實是兩極分化的,要麼是「非常喜愛」,要麼是「這根本不是一部真正的M系列徠卡相機」。不管怎樣,徠卡M5在我心目中仍然是徠卡M系列相機中有史以來最好的設計。



最後給大家附贈一個Leica M5的收藏指南:
        M5的總產量大約為34,000臺,其中白約為11,000,黑23,000。按價值排序為:50周年白--黑(黑白均為三吊環)-白三吊環---黑三吊環---白兩吊環----黑兩吊環。價格區間(以90%為標準)8500——25000RMB,紀念版新的可達40000RMB以上。因為產量小,同等成色M5普遍價值比M3/2/4/6為高,M5總算贏得遲到的尊嚴。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徠卡M5
    M3作為徠卡M口相機的開山之作,出道即是巔峰。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手持徠卡M3型相機。它完美地詮釋和建立了徠卡M相機的標準。上市僅1年時間就銷售了5萬臺,到停產時的1966年總共生產超過了22萬6千臺。徠卡M3的革命性的地方,也就是奠定了未來M系列相機的走向,甚至決定了今天的徠卡M相機是什麼樣子。它的核心是聯動測距取景器和M卡口。
  • 經典德國相機徠卡篇之 LEICA M型鏡頭
    ◎我比較過35mm/f2,用這一代的ASPH,銳,反差大,如現代快餐文化,強調主題,講結論不論細節。用8枚玉拍同一場景,同樣條件,結果完全不同!光往內集中,黑白兩端內縮,ASPH看不到的灰調出來了,那才是相片!我感覺leica再走現代路線,唯能以飽和、銳利作賣點(其實Zeiss不輸,日鏡也漸近)。用老鏡,如8枚、7枚,完全把數字、日鏡遠遠拋開。
  • 相機收藏-徠卡(Leica)膠片相機螺口鏡頭系列之​Leica IIIg
    Leica IIIg
  • 【影像典藏】機械的極致——徠卡Leica MP
    圖片選自:王琛視覺藝術中心古董相機典藏      王琛收藏的這款相機是繼徠卡M7之後的一臺膠捲相機——徠卡MP相機,這臺相機採用了復古的外觀,三套取景器,測光系統,傳統的快門速度,在M-A出現之前也被認為是最後的徠卡膠捲機。
  • 【張張麗•動態】徠卡(Leica) D-LUX6便攜數位相機(銀色鏡頭 官方標配)熱賣中..
    商品編號:G551B8A1ADAFB4銷售價格: ¥5280.00商品重量:260.000 克(g)商品貨號:G551B8A1ADAFB4商品品牌:徠卡|Leica徠卡D-lux6版擁有經典的復古機身設計,黑漆色機身與潮流的銀色鏡頭交相呼應,極具視覺衝擊力。
  • 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相機 | 百年徠卡【07/100】
    相比起M6,在實拍時,確實會明顯感受到M5的便捷和快速。(底蓋上為回片扳手、底蓋開關和三腳架接口)可以看得出,這是當時徠卡面向市場壓力和用戶痛點的反擊之作,非常可惜的是,即使在擁有這麼多優勢的情況下,「長得不徠卡
  • 玩轉鏡頭 | 徠卡M 21mm/1.4
    徠卡M+M 21mm/1.4,by leica moment當你想要更淺的景深當你想要更廣的視野當你想低感光度拍攝夜景當你想拍攝出更具空間感的照片當你更喜歡超焦距聚焦和散影效果徠卡M+M 21mm/1.4,by leica moment當以最大的光圈拍攝更近的物體時,徠卡 M 21mm F1.4可將被攝體與其背景很好地分離,並產生平滑的散景。擁有如此大光圈的鏡頭的另一個優點是還可以以較低的 ISO進行拍攝。
  • 徠卡M 實戰注意事項:Leica M操作技巧篇!
    徠卡最經典的機型就是M,這點我相信無可非議。相比其他機型,M 系列在使用操作上會有所不同,小編整理了一些實際操作時要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對大家的拍攝有所幫助。● 1. 鏡頭檢測安裝鏡頭後,相機會自動識別鏡頭型號,不過前提是鏡頭帶有6bit 記號,那問題就來了,徠卡的老鏡頭是沒有6bit 的,無法自動與相機交換信息怎麼辦呢?
  • 窮玩徠卡?
    徠卡於我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得,因為太多人的追捧,以及保值率,他的價格一直高高在上。最早相中的是c-lux,可是它就是臺換了標的松下,價格還貴了一倍,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之後看到了leica T,又種草了,一體式流水型的機身設計,真香。那本來可能是我第一臺擁有的Leica,本想臨走臺灣前購入,可惜找了幾家相機店都沒貨,也就作罷。
  • Leica M5,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
    第一期,我們想要聊聊「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機身。因為偏離了M3以來經典的徠卡造型,M5從出廠開始,就一直是「離經叛道」和「另類」的代名詞,不被那些「徠卡原教旨主義者」所接受,甚至一度被扣上了「差點將徠卡拖入破產深淵」的大帽子(其實更重要的是1970年代徠卡主要的市場--歐美深陷經濟危機泥潭,而同時期的日本相機廠商們奮起直追,膠片單反以較低成本和先進技術逐漸蠶食市場)。
  • Leica 徠卡 R 系列鏡頭回顧
    R系列鏡頭群中,物超所值的選擇。它填補了徠卡廣角變焦鏡頭的空隙,與徠卡其它變焦鏡頭形成了極佳的產品陣容,現在徠卡R系列鏡頭由21到200mm間最常用到的焦距範圍都被影像質量極佳的變焦鏡頭所包含。:0.7m-∞刻度:米/英尺最小拍攝範圍/最大還原比率:35mm 膠片相機,大約685X1028mm/1:29徠卡M8 大約是614X771mm/1:29光圈設定/類型:喀嚓聲定位(設置半檔光圈)最小光圈:16鏡頭卡口:徠卡M 數字相機可識別的6比特編碼的快速插刀式卡口濾鏡/遮光罩:不帶旋轉的外螺紋,可快速安裝到濾鏡裝置或遮光罩上,遮光罩(鏡頭附件)上的螺口可與8系濾鏡匹配,E82濾鏡裝置作為附件可供選擇取景器
  • 徠卡(Leica) 一百周年紀念 推出復古徠卡D-lux6鋼琴漆限量版
    100年來徠卡相機引領了整個世界的相機製造業,24mm×36mm的畫幅成為世界公認的135相機標準格式,自徠卡相機誕生以來,中國的近代歷史便不斷的被它記錄下來,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徠卡相機成為新中國新聞記者標準配置。無論是在大河上下、長城內外、還是汶川地震、抗洪求災,都有徠卡相機留下的珍貴鏡頭。
  • 徠卡 M10-P、M10-R 和 M10 Monochrom 相機發布新固件: 利用計算成像修正透視畸變.
    2021年01月28日,對徠卡 M10-P、M10-R 和 M10 Monochrom 三種機型的固件更新引入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新功能:徠卡透視控制功能
  • 徠卡M系列旁軸相機對焦指南
    徠卡M系列從膠片時代過渡到了如今的數碼時代,徠卡的技術一直在與時俱進
  • 外形不夠「娘炮」所以不被關愛的 Leica M5
    新的單眼相機大幅搶奪了旁軸相機的市場份額,徠卡作為旁軸相機的舉旗者自然損失慘重。機身體積的增加、外觀的改變,讓很多用戶都表示難以接受,「M5 根本就不是一部徠卡 M 相機」、「M5 偏離了徠卡正確的軌道」、「M5 差點把徠卡弄破產」等類似的言論就像傳染病一樣在 Leica 已經少的可憐的用戶中散播開來,這也是至今 M5 在膠片玩家群體裡都還是冷門相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 剛剛,Leica M10-P正式發布!——聽說,你買徠卡M只買帶「P」的?
    圖片來自 ichirophoto徠卡粉絲們有很多其他品牌粉絲難以理解的愛好——「喜歡不帶LOGO的相機」算是其中一條。圖片來自leica官網類似 Leica M-P Typ240 的設計,M10-P 機身正面也沒有紅色小圓標,而是在機頂刻上了手寫體的 「Leica」 字樣,著實低調。
  • M都那麼經典了,徠卡為什麼還要發力無反相機
    M系列是徠卡最具標誌性的產品,從M3到現在,已經有超過60年的歷史,在攝影史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位置,也是許多攝影人的夢想。Leica Tleica徠卡想要打破人們的固有印象,畢竟現在一提徠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哦,那個靠Logo賣機器的牌子啊。」   從XV,到T系列,到Q系列,再到SL系列,可以看到徠卡是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探索,並且進步迅速。尤其像Q跟SL,不同於以往一些以情懷為賣點的機器,帶了一些真材實料的乾貨,在設計和技術上都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 徠卡單眼相機簡介
    1965年,徠茲工廠發布了第一部單眼相機leicaflex,當時日本的尼康,佳能和賓的單眼相機已經非常出名,徠茲公司在60年代初期已到達巔峰
  • M | 徠卡黑漆八枚玉
    在這之前介紹了我收藏的三部徠卡黑漆:M3,M2,M4,這次該介紹下我收藏的兩隻比較特別的鏡頭了,這兩支鏡頭就是傳說的徠卡八枚玉。對於黑漆很多人又愛又恨,恨的是假貨、組裝太多,所以我在介紹每一臺黑漆的時候,都會說一些細節來幫大家辨別真假。徠卡八枚玉不用多介紹,沒用過也聽說過,一直以來是徠卡玩家喜歡的鏡頭之一,也被大家愛稱「八妹」。
  • 閒聊 | Leica/徠卡M9 掃街(下)
    我們用徠卡記錄社會、記錄人生、記錄事件、記錄時代的角落、記錄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同時也在記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