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相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就是非常復古的造型,慢悠悠地手動對焦,甚至作為一種象徵等等。M系列是徠卡最具標誌性的產品,從M3到現在,已經有超過60年的歷史,在攝影史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位置,也是許多攝影人的夢想。
Leica M2
Leica M10
由於這些懷舊的心理,也是一些固有印象,以及被M系列攝影哲學所佔據,我們也往往會忽略徠卡一直在創新,在真正向市場靠攏,它推出的中畫幅的單眼相機——S系列,已經更新了4代,推出的無反相機SL (Typ 601),SL2、Leica T (Typ 701)以及TL2和CL, 當然還有數位相機 Leica Q (Typ 116)以及Q2都證明了這一點。
Leica S 007
Leica T
leica Q2
小編個人認為,可以將徠卡做單反、無反等機型的原因歸納為三個:一,掙脫人們固有觀念的束縛;二,細分產品市場,面向更多客戶群體;三,不甘落後於大時代,想要在數碼方面也有一定發展。
徠卡想要打破人們的固有印象,畢竟現在一提徠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哦,那個靠Logo賣機器的牌子啊。」
從XV,到T系列,到Q系列,再到SL系列,可以看到徠卡是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探索,並且進步迅速。尤其像Q跟SL,不同於以往一些以情懷為賣點的機器,帶了一些真材實料的乾貨,在設計和技術上都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Leica Q
Leica SL2
SL 與 T 都是採用了一體鋁切削而來,就是這麼個效果:
拿Leica SL2 的硬參數來說,雖說 SL 2的機身和單反幾乎一樣重,但是它提供的功能也是重量級的,傳感器配套使用了Maestro III圖像處理器, 搭載4730萬像素全畫幅CMOS,具備1.87億高像素(8張合成)拍攝模式;在焦點鎖定狀態下,可實現10張/秒機械快門,20張/秒電子快門高速連拍。視頻方面,SL2可實現5K/30p、C4K/60p... ...
Leica SL2+M75/1.25鏡頭
除此之外,徠卡也在細分市場,這樣就能照顧到更多不同需求的用戶。
M旁軸系列肯定就是主要核心,也是徠卡的靈魂產品,一說起徠卡,大部分人想到的還是M系列;
Leica M10
中畫幅的S系列則針對高端用戶及商業攝影師,滿足他們對畫質的極高要求;
Leica S Typ007
SL2呢,適合有攝影基礎、一定專業性,拍攝題材常需要用到變焦鏡頭和自動對焦的用戶,並且呢,日系的單反無法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那也就唯有徠卡了;
Leica SL2
T系列與Q系列,這算是適合攝影愛好者隨身攜帶的相機或者是備用機,而且尤其適合家中已有臺M機,另外給老婆或者孩子配個Q2或者TL2就十分搭調了。
Leica Q2
說到最後一點,徠卡應該也是比較無奈的。德國人骨子的驕傲,讓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做到最好,就永遠不會喪失在市場中的地位。但是日本企業面對數碼浪潮採取的激流勇進的戰略確實也讓全世界驚豔,到現在,已經佔據了消費級市場中無可非議的主導地位。
實際上徠卡第一次錯過機會應該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徠茲公司仍然是如日中天,日系品牌初露苗頭,徠卡錯誤地沒有正視這個對手,所以他們第一次推出的單眼相機 —— Leicaflex 讓人失望(畢竟不重視單反市場),後來的R系列也表現平平,慢慢就在數碼單反市場上落後於日本了。
LeicaFlex SL2
Leica R3
不過後來,徠卡還是決心要在非旁軸市場上開疆闢土,與松下合作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數位相機產品線。
這個時代是瞬息萬變的,徠卡不甘於被人吐槽 「陳舊」、「落後」,自己的光學優勢這麼大,為什麼不能在單反、無反領域也大放異彩呢?尤其是無反市場,在諸家單反系統已經很成熟的情況下,徠卡選擇主攻無反與便攜數碼也並沒有違背品牌的初衷 —— 畢竟徠卡是以小型相機揚名世界的。
更多徠卡相關信息,以及徠卡、哈蘇相機購買或技術問題,可諮詢君峰工作人員:
----
君峰影像徠卡哈蘇相機北京奧森公園店
▼
北京市朝陽區黑泉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
徠卡相機專賣店(君峰徠卡授權店)
電話:010-64529308/64529309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