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飽讀詩書的目的不是充門面,攀比學識淵博,而是充實個人內涵,讓我們的眼界更寬更廣,看得更深遠。當一個人站在一樓往下看的時候,看得都是雞毛蒜皮,當站在第十層往下看的時候,看的就是滿地垃圾,當你從第一百層再往下看的時候,看得就是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人站得越高,看得就越遠,格局越大,心胸也就越寬廣。拘泥於眼前,你永遠也無法領略到前方更為廣闊的風景。這也是為什麼層次越高的人,他的擇偶會偏向於學識更高的人的原因。雖然也有個例,一些高學歷的人的人生觀是狹隘的,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多數人利用讀過的書來提升自我的境界,助力自己的婚姻多些正能量。
以前有人問過我,結婚前猶豫,婆家家境不好,要彩禮,顯得世俗沒人情味,不要彩禮,又會覺得白白便宜了夫家,怕嫁過去被看不起。我覺得,你的不甘心和猶豫,其實還是在於你的不自信。你不自信,對以後的婚姻是否有充分的駕馭能力;你不自信,不要彩禮是不是就會被其他人比了下去。
這個問題,被我身邊的一位女博士輕鬆迎刃而解。她既沒要彩禮,也過得挺好。那些沒要彩禮的弊端被她一個個的克服了。雖然是博士,可是她也需要嫁人,但是她的雙商卻在關鍵時刻讓她的婆家人不敢小覷。那些背後覺得她讀完博士就不要彩禮,迂腐而又頑固的人,全部服了輸。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為了偏袒誰,也不是為了證明不要彩禮,婚姻就一定能高枕無憂,而是為了說明一點,女人有內涵的重要性,大到外出和人交際、工作,小到一個家庭中如何對人對己,你的內涵決定了你的處事態度,也決定了你的婚姻維繫的長遠。
女博士姓嚴,學識淵博但說話間顯得平易近人,她主動聯繫我,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婚姻裡可以沒有彩禮,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章法。沒有心機的女人,無論婆家給不給彩禮,走進婚姻都會是被動的。
這點我非常贊同,因為婆婆也是有血有肉的,雖然現在很多女人不必去像古代女人那樣侍奉公婆,可是在婚姻裡一樣也要處理婆媳關係,行事有自己的主見和心機,才不會讓人隨隨便便的被人擺布。
而一個頭腦裡有學識,做人格局有高度的人,又豈會因彩禮問題而束縛了婚後的手腳呢?接下來,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嚴女士講述自己的婚姻經歷,雖然她講得雲淡風輕,但是其中的坎坷和曲折,只有身在其中之人才能體會。
嚴一菊名如其人,人淡如菊,雖然她並不喜歡別人這樣的評價,但是她給人的第一形象很符合她博士的身份,清雅雋永,給人的感覺恬淡而疏離。她和丈夫的認識沒有什麼波折,幾乎在相親的第一面後,兩人就確定了對方是自己想要找的另一半。
她雖然在31歲的年齡結婚算是晚嫁,但是她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未來,因為月薪已經超過五位數,單位分房子,自身條件的優越也是她不急於成家的原因。
遇見宗寶華,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兩人學的是同一專業,既是同行,也是知己。婆婆很滿意未來兒媳的高學歷,但是也很世故的對嚴一菊說了這樣的話:娶你,我的兒子算是高攀了,只是你們結婚可能沒有彩禮,因為我和他爸爸把錢都投資到了他的那套房子上,等將來你們需要用錢時,再問我們要。
話說回他們婚前的那套房。房子是公婆付的首付款沒錯,可是需要每個月還按揭款一萬三千多,如果是宗寶華一個人還,會有些吃力。婆婆買了房子,但是婚後需要兩人一起還按揭款,這麼好的算盤,婆婆打得挺好。
面對婆婆肚子裡的這些算計,嚴女士不露聲色,她隻字不提房子的事情,答應婆家不出一分錢的彩禮,但是也表示,零彩禮可以,但是自己的名字,也要寫在房本上,公婆答應了。兩人的婚事就此敲定,按照說好的一一進行,只是,婆婆在3年後才為沒給零彩禮娶博士媳婦的事而後悔不迭。
首先是夫妻兩人住進新房後不久,婆婆就發現兒子沒有像以前那樣「聽話」了。兒子是家裡的獨生子,對父母孝順有加,從未不敢違逆父母的意見。可是自打兒子結婚後,他突然主動開口向父母要回了參加工作以來放在母親那裡的存款,把房子的按揭款一口氣還了三分之一,一點也沒和父母商量。
其次,婆婆自詡是個開明的人,不會幹預兒子和兒媳的婚後生活。但是她擁有一把他們婚房的鑰匙,她自認為這不過分,隔三差五的她也會到兒子家裡看看,當媽的有兒子家裡的鑰匙,不是挺正常的嗎?但是,當她第二回拿著鑰匙不請自去後,兒媳就直接開口把鑰匙要回去了。
最後,也是她最最介意的一點,兒媳生了孩子,居然不給自己帶,專門請了一個保姆不說,連育兒經驗也丁點也不聽她這個當婆婆的。孫子才剛一歲多,就被兒媳嚴格教育,如果做錯事就要接受懲罰,她阻攔但是兒媳根本不聽。帶孩子這件事上,無論是孩子的吃穿還是教育,她根本插不進去手。
如果換做是其他人,可能會覺得很輕鬆:不讓我管你們的婚姻之事,正好落得清閒。可是,對於這位婆婆來說,她強勢了一輩子,在單位是領導,在家裡又是兩個男人的女王,兒子結了婚,一下子不需要她在其中發揮作用,重重的失落感,一下子就籠罩在她的心頭。
她也是個文化水平不低的人,沒退休前是學校的老師,退休後別人都忙著兒孫們的事,只有她無事可做,被兒媳晾在一邊讓她心裡很不好受。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已經沒資格插手管兒媳的婚姻,只因為他們結婚前,兒媳和自己的君子協定。
那時候,兩邊的親家談論婚事的時候,她以沒錢為由不給彩禮,兒媳的父母沒說話,只有嚴一菊提出了條件:不要彩禮可以,但是婆婆必須答應自己一件事,那就是無論今後她的婚姻過得好與不好,婆婆都不要去幹涉。過得好,父母們該舒心才是,那是他們的本事,過得不好,也請父母給他們一個鍛鍊的機會。
博士兒媳說的不卑不亢,這番話被婆婆翻譯過來就是:你不給彩禮,也就別來插手我的婚姻。婆婆當時想的是,兒子是自己的,就是結了婚,也翻不出自己的五指山。誰料到,兩人舉行完婚禮後,自己的指揮棒就徹底失去了魔力,兒子居然非常聽這個相處不到一年的女人的話,這讓她一直始料未及。
嚴女士的丈夫,也並不是一個耳根軟的媽寶男,結婚前她就發現這個男人其實很有主見。她的獨立和對事寵辱不驚的態度也讓丈夫折服。這世上,沒有什麼比精神上的吸引和教誨更容易讓一個男人死心塌地的追隨你。
婚後這3年,她過得一直很舒心,沒有婆婆的打擾,雖然個別親戚背地裡會議論她的不近人情,可是她一點也不在乎。一山不容二虎,婆婆的強勢在談戀愛的時候她就有所領教,何必在婚後因為一些近距離相處產生婆媳矛盾呢?這樣隔開些距離,會有距離美,也不會讓丈夫夾在中間難做人。
對於婆媳相處之道,她這些年也有了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別太樂觀,也別貼的太近。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丈夫的家人,當你把婚姻之外的那些刺耳的聲音刻意的弱化、一心按照心底的想法去安排你的生活之後,你會發現,煩惱少了很多,棘手的矛盾也少了很多。
雖然不在乎彩禮,可是,適時的拿著彩禮說事,反將婆婆一軍,是她認為做得最對的選擇。這位博士告訴我:書豈是白讀的?對症下藥才能獲得最佳效果。對把錢看得很重的婆婆來說,剝奪她對兒子兒媳婚姻裡的掌控權,才是最讓她難以接受的。她只能看著兒媳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干著急。
其實總的說來,嚴女士的婆婆並沒有吃什麼虧,頂多是在兒媳那裡沒有什麼心理優勢罷了。兒孫們的事情,不被她所掌控,雖然對於強勢性格的她來說就是會心裡不舒服,但是對大多數的父母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
女博士的婚姻裡,最大的借鑑之處就在於:不要輕易的被他人帶節奏,不要去在於一些細枝末節,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她雖然沒有得到彩禮,但是得到了丈夫的信賴和尊重,也得到了婆婆雖然嘴裡不說可是心裡有的敬重,更是擁有了夢寐以求的女主人的發話權。
人生中你走過的每一步,都作數。雖然嚴女士沒有彩禮,但是她用婚姻裡真實的事實告訴了每一個人,你用心耕耘了多少,你就會得到多少。作為一個妻子,她獲得了對丈夫的尊重,作為一個母親,她具有對養育孩子絕對的發言權,作為一個婚姻裡的女主人,她擁有了所有的對等的權利。
大聲嚷嚷,並不會讓別人覺得你比他懂得更多,也不會覺得你說的更有道理。只有善於用智謀去爭取的人,才能四兩撥千斤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彩禮既然存在也就有它的道理,但是把婚後的命運歸結於彩禮則是愚不可及的。
朋友們,你們是如何駕馭自己的婚姻的呢?面對不平之事,你又是如何填平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END-
我是水比天嬌,期待觀看往期文章的朋友們,請點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