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演員、創作人,他的身份有很多重,最志得意滿的一項,大概要數電影音樂人.
林強是「新臺語歌」的領軍人物,以 《向前走》 成名,一改閩南語歌過去的苦情哀怨。他是賈樟柯、侯孝賢的御用音樂大師,在歌唱事業登頂之際,轉向電影、舞蹈配樂,將藝術作品帶給他的感動,化為極富意蘊的旋律。
以臺語流行歌手起家,林強其實在未出道之前就與電影有著相當頻繁的接觸:初到臺北打拼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MTV負責選片、並且撰寫故事大綱,對於好萊塢劇情片熟絡到可用快轉直達結局。人生際遇殊不同,誰料到這位中學時代不上學只泡電影院、看史蒂芬史匹柏、《星際大戰》長大的男孩,日後卻成了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一眼相中的演員、以及後續作品的御用配樂:林強於九零年初期發行了一片竄紅的《向前走》、以及隔年的《春風少年兄》專輯後,旋即投入了侯孝賢《戲夢人生》飾演布袋戲大師李天祿、與《好男好女》中的熱血抗日青年鍾浩東,前後也在陳國富《只要為你活一天》、林正盛《天馬茶房》等知名作品中出現,成為了九零年代相當有個人風格特色的國片重要演員。
《南國再見,南國》
《三峽好人》
侯孝賢導演除了慧眼識出林強的表演天份,更是肯定他的音樂才華,於1996年大膽放手讓林強為《南國再見,南國》作配樂,而林強初試啼聲、一鳴驚人,奪下了他日後長達十多年電影配樂事業中的第一座獎盃;2001《千禧曼波》再度獲獎、2006更是脫穎而出三奪金馬。生根臺灣,林強的音樂卻流轉至對岸,感動了中國當紅導演賈樟柯,一口氣連續與林強合作了多部影片:《世界》、《三峽好人》、《東》、《我們的十年》等;此外,新生代導演如鄭有傑、姚宏易,以及日本導演藤田修平都受到林強電子音樂爆發力十足、卻又時而簡潔俐落、時而餘韻環繞的魅力所吸引,紛紛邀請他加入電影製作團隊,於視覺刺激之外營造聽覺氛圍,塑造完美的感官體驗,同時更也奠定了林強於當代亞洲電影配樂的重要地位。
要認識林強,首先要從電影《千禧曼波》入手。儘管愛,儘管恨,舒淇主演的失戀少女Vicky 呈現了極致的後現代女性特徵:敢愛,敢恨。跳擺脫了過去社會對女性形象的枷鎖和情緒壓抑,Vicky 所展露的是各種愛恨分明的形象,象徵每一位個後現代女性從狂妄、迷幻時期到迷惘、悲傷,最後自我覺醒,蛻變成獨立的成長時期。
電影開場是個長達兩分多鐘的鏡頭,一鏡到底,透過女主角舒淇的自白加入配樂林強的電音作配樂。整體電音旋律重複性強,從一開頭續中段逐漸加入琴聲、吉他聲、鼓聲、人聲,再逐步擴大聲音。旋律反反覆覆,像咒語,像催眠。她跑不掉,又回來了,象徵每位個女性任意揮霍青春的迷惘時期;Vicky與小豪不斷重演著分手、複合、爭吵、和解的戲碼,最終小豪徹底消失,而Vicky則終日沉淪菸酒世界。後來捷哥出現了,試圖要Vicky回歸正常;,結果局捷哥也離開了。Vicky獨自走了趟旅程,從由迷失自我到成長解脫獨自走趟旅程,畫面倏然結束在<A Pure Person>中林強那句臺語歌詞「單純的人」。
在主流電影配樂多使用傳統氣勢磅礴的交響樂、或現代較為討喜的浪漫輕音樂之際,林強的電音元素為電影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敘事功效。風格前衛的他一向有著自己一套人生哲學,從拒絕偶像歌手的身分到大力推廣CC條款,都表現出他對理想的執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