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美國媒體都喜歡搞各種排名,從體育明星到國家實力無一不是如此。不過這種排名往往帶著強烈的預設立場和主觀性。說白了就是夾雜私貨。日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就給出了一份2019年年度的世界強國榜單,美國毫無疑問的以20.5萬億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名列榜首,而第二名則相當令人意外,不是13.6萬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的中國,而是1.7萬億美元的俄羅斯,要知道這個指標也就跟我國的廣東省差不多。
該媒體之所以能夠排出這份榜單,毫無疑問對俄羅斯的刻板印象佔了大頭。蘇聯解體了快三十年,當年紅色帝國給西方世界留下的陰影,迄今為止已然讓他們感到相當害怕。再加上近些年來俄羅斯雖然經濟凋敝但是依然四處出擊,"戰鬥民族"似乎還能夠像當年那樣稱霸一方。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僅僅從海軍實力角度出發,來扒一扒戰鬥民族的底褲,要知道海軍實力是最能夠體現一個國家根基的指標。蘇聯時期的紅海軍就擁有在四大洋上同時與美國對抗的能力。
今天的俄羅斯海軍裝備以蘇聯時期"老而大"的船,加上1991年之後"新而小"的船為主。首先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便是蘇聯時期1143.5型重型載機巡洋艦,老舊不堪的動力系統讓其每次出海必須帶著一大堆拖船護航,一有情況隨時搶救。落後的蘇-33艦載戰鬥機雖然在傳統指標上不賴,但萬年不更新的航電設備讓其在當今條件下還能發揮幾分戰鬥力值得懷疑。更何況"庫茲涅佐夫"號在2018年和2019年年底接連遭遇了兩次大事故,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都將處於無航母可用的狀態。
其次是巡洋艦,目前俄羅斯海軍有1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和3艘"光榮"級巡洋艦服役。"光榮"級巡洋艦中服役於北方艦隊的"烏斯基諾夫海軍元帥"號以及黑海艦隊的"莫斯科"號都是近兩年剛剛完成大修重新服役的。俄羅斯原本準備恢復蘇聯時期三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然而由於技術困難和財政緊張,俄羅斯只得決定拆毀"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以及"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所謂的"領袖"級巡洋艦計劃本質上只是個停留在PPT階段的船而已。
驅逐艦方面,俄羅斯海軍目前只剩下了七艘老舊不堪的"無畏"級驅逐艦和兩艘"現代"級驅逐艦正在服役,而且還在不斷退役中。唯一被大量注入新鮮血液的是護衛艦艦隊,22350型飛彈護衛艦可謂是未來俄羅斯海軍最大希望之一,然而其一號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從2006年開工,一直到2018年年底才服役。然而除了22350之外,剩下的11356系列和20380系列基本上只能承擔近海防禦的任務,根本沒有遠洋實力。
如今俄羅斯海軍除了相當強悍的潛艇實力之外(俄海軍預計2020年會服役四艘核潛艇,其中包括"北風之神"級的改進型,"亞森"級),基本上"一無是處",老船保養能力差,新船建造工作速度遲遲提不上去,而且在水面主力戰鬥艦艇領域,俄羅斯自從1991年之後甚至沒獨立建造過一艘滿載排水量在6000噸以上的船。人們腦海中傳統意義上張牙舞爪的俄羅斯海軍時代早已經過去,毫不客氣地說,今天的俄羅斯聯邦海軍面臨的情況甚至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沙皇俄國海軍還要惡劣。美國媒體所謂的"世界第二",要麼是捧殺,要麼就是真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