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半生歸來少年,最憶那年那月的酸甜苦辣|百家故事

2020-12-24 溫暖的葉楠大叔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集聚全平臺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題記:

接受逆境便是突破逆境的開始。——劉心武《風中的黃葉樹》

只有當似水年華老去,你才會懂得在生命中經歷過的日子裡,曾經的的苦難……

留給你的:遠不是你曾經以為的滋味。

比如:那年那月的酸甜苦辣。

一,那年那月當家的味是:酸

是年至天命之際時味覺麻木了?還是今天餐桌上的味道太過豐富多彩?今天是味多、味美反而無味……

而味道記憶深處的是青蔥歲月的中學時代。

夢裡回味悠長的喲,是我中學時代的酸甜苦辣中的

酸是中學時代的當家味道,當年我們是十三四歲的少年。

沒有教室借用一個半山腰的林場當作學校,同學們都是寄宿,一個星期回家一次。

對於絕對多數的同學來說,一瓶酸菜是我們的標配,區別只是瓶子的大小,白菜鹹菜還是芥菜,或者是蘿蔔絲、蘿蔔莖葉鹹菜;油多些或者是少些。

對於一群正處於長身體的少年兒女來說,能吃飽是我們當年最為快樂的事喲!

可每天就是那麼少的米,早中晚都是二、三、二兩米。

沒有專職廚師,學生輪流做飯。做飯也還算簡單,同學們各自有寫好名字的蒸飯盒,各自洗好米放好水,放進大蒸籠裡。

值日的同學負責蒸好飯後,取出來放在長案板上等同學們自取。

或蒸飯或蒸粥(水多少),對於少年時代的我們來說都是份量少得可憐呀!

如是每天吃酸菜多少量,對沒有計劃的同學是痛苦的回憶啊!常常到了周三周四就酸菜吃完了,吃完了只能吃白飯了。

多年後的同學聚會上,當年常常吃同學們酸菜的志偉,給每桌加了一道長江的有名的河鮮,問同學們味道如何?

同學們異口同聲:還是中學時的酸菜好吃!

酸菜,中學時代的酸菜!

讓已是大伯大媽的同學們記得的,是別樣酸喲。不是用味道如何能解釋的,是缺吃年代,和處於少年時代同學們身心的特殊溶合,讓那時的酸菜味,此生銘記於心。

二,辣的味道成全了班草和班花

辣的味道,當年不只是辣喲!辣椒絲蘿蔔絲,是酸菜中的皇后,即使是白菜和芥菜中摻了醃辣椒,也要美味好多的……

而辣味更有另外一個功勞,那些酸菜只能吃到周三周四的同學,家長間互傳的秘方就是:多在酸菜中放辣椒或者是辣椒粉!

而當年和辣味最相關的故事,是班草的一次光榮經歷,依然是多年後同學們見面的笑談。

當年的班草是把無計劃能把酸菜吃到周末的,他媽媽給他炒的酸菜一次又一次的遞加辣椒粉。

在一次多校期中聯考時,考數學試卷時、時間進行到三分之二時,班草實在忍不住了,舉手向監考老師請假,年輕的監考老師不識風情沒答應。

好傢夥,一聲屁響、班草的褲襠處溼了,全班同學忍住笑出聲,班草臉紅脖子粗,最後是班花把班草帶回家讓他洗了,換了班花哥哥的衣服。(班花家和學校隔牆相望。)

班花媽媽同情班草的遭遇,常常下半周時讓班花給他帶點菜。

歲月流年後,班草班花終於是相親相愛一家人了。

同學會上班草說是辣味成全了他們。

班花在她的公眾號上,寫是如此寫這個情節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您們可曾知道:當年您們的兒子,酸菜是可以吃到周末了,但辣得肚子疼,課中不能上廁所的滋味。您們可曾知道?辣得冒汗,辣得舌頭伸出,辣得嗓子疼……

在缺吃少味的年代裡,當年辣味是什麼樣辣味?

今天的同學也是異口同聲:就是當年的辣味!

三,甜,是我們當年求而不得的美味

少年心事當拿雲。

可當年我們是如此的——凌雲壯志!什麼時候能有糖吃喲?

當年的紅糖是當家的純正的甜味之源。

可是計劃供應的,一年到頭也就是一點點。

往往是在正月裡到親戚家拜年時用的,一點紅糖包裹著十幾層紙。你家到我家,我家到他家……轉了一圈後不知在誰家。

沒有紅糖,果糖更是難得一見,可舌頭在夢裡依然是嘖嘖有聲:甜!甜!

如是山間的野果,野草莓、麥黃苞、小毛慄……依然是甜味無比的。

記憶深處的是,中學時和同學們。夜半三更去偷林場的五月桃!

黑黑的夜,怕林場的狗和看桃人時的膽顫心驚,還記得那晚的怦怦心跳,更記得那晚——汁甜肉軟的鮮桃。

偷了五個桃子,只吃了一個,帶回家給弟妹二個,還有二個偷偷的放到某女同學的書包裡了……

多年以後已是他人婦的女同學喲,你可記得當年桃子的甜味?

四,苦——也是當年的美味

塞萬提斯的話用在此處最共情:

天底下頂好的調味品就是飢餓。

記憶深處的苦味,不僅僅是當年生病時中藥的苦!

朋友,藥肯定的苦嘛。

但當年在運氣好時,喝了一大碗藥汁,會有一小碗紅糖水。

儘管只放了一點點糖,但味覺卻讓大腦——永記什麼叫甘之若飴!

苦後有甜是我們中學時代最為樸素的願望。

高考改變命運深入人心,農家子弟一心向學的同時。

卻時逢饑寒交迫,如是就有了——飢不擇食。

當年我們有勞動課,每年都會有夏收秋種時,連續幾天田地間勞動。

在勞動的間隙裡,田邊地頭的野菜如苦菜、蒲公英……採好野菜後,我們加油把農活幹完後。

急迫的回到學校,一幫同學擇野菜洗野菜;有點廚藝的同學動手炒野菜。吃飯的時候,同學們圍著幾個圓圈……

記得第一次沒有經驗,野菜焯水不達標,野菜的苦味喲,讓全體同學喊苦一片!

可苦味重重的野菜還是都吃完了。

回望悠悠歲月,味覺深處的酸甜苦辣。

是和一去不復返的少年時代心身溶合一起了。

多年以後,面對城市鄉村色彩斑斕的酸甜苦辣味道。

和記憶深處的當年味道不同,因為那年那月的酸甜苦辣味,揉合了那段少年時代求學的歲月。

後記:

痛苦留給的一切,請細加回味!苦難一經過去,苦難就變為甘美。——歌德

那年那月的我們是年少不識愁滋味。

在借用高山上林場房屋做教室的學校裡,在只有語數老師的山村中學裡……

一群束髮的小兒郎、豆蔻年華的女同學,發奮讀書,沒有抱怨那年那月的各方面的不公平,笑著、哭著面對每一天。

他們當中只有極少數的人,能考上中專以上的學校深造。

大部分人或是在故鄉的群山裡,接過父母輩的農具,為溫飽奮鬥,有同學當兵後成就另外的人生,有的同學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闖蕩江湖後收穫了不一樣的煙火人生。

幾十年後當年的少男少女,參加初中同學會時,歸來已經是半百之人,山川巨變,當年的林場學校已經變成了:雲湖山莊。

最讓我共情的是,山莊大門上的歡迎標語:

君在千裡外莫忘故鄉雲

年至半百時最憶少年情

感恩那段艱難的歲月,讓我們對人生不同階段——酸甜苦辣味不一樣的理解。

在我們的一生一世中,味覺會對酸甜苦辣喜好厭惡不同。

而人生在世,酸甜苦辣如同四季。只有適應才是最好的……

朋友,人生在世酸甜苦辣味。

如同四季。只有適應才是最好的……您同意嗎?

溫暖的葉楠大叔,見字如面,相信有交流的文字有溫度。寫有溫度的原創文字,配圖侵刪。

相關焦點

  • 梅毒剋星「三仙丹」的那年那月
    (原創作品,轉發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那年那月」一般是傳說的開頭,梅毒剋星「三仙丹」在國內被民眾奉為至寶的「那年那月
  • 那年芳華夜笙歌,煮酒當歌愁對月|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情感生活#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時光總是美的妖豔,卻不知道自己為何,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好像很久了,連時光都不曾記得那年那月。初相識問君何處去,隨日月流轉百年孤獨客。
  • 音樂人大星推出《唐山少年》,願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其中飽含了對青春的追憶,對家鄉的深情,對人生的思考,對未來的期盼……願正在聆聽的你,在茫茫人海中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大星很清楚在工作之外要給自己留下點什麼,於是在大星的《唐山少年》中保持了一種平凡人的狀態和視角,你能置身於歌詞所描繪場景的中,體會一個平凡人的真情實感。歌裡的場景和感情讓人回憶起年少時的那些單純美好的歲月,就像歌裡的校園故事一樣,有不少遺憾,卻也值得一生回味,沒有傳統的唯美浪漫,卻在樸實無華的細節處碰到一些柔軟的地方。
  • 高明駿《年輕的喝彩》那年那月那一天,猶在耳畔!!
    高明駿2000年定居北京做起了寓公,沙啞磁性的聲音己隨往事飄遠,唯有那年那月那一天,猶在耳畔!    覺得不錯送給你最愛的朋友吧!★推薦歌曲★那些年的經典武俠歌曲,滿滿都是回憶李玉剛十年歸來,《剛好遇見你》《千年等一回》忘不了的聲音:高勝美四大名著經典歌曲,百聽不厭!孫露最好聽的三首歌曲,百聽不厭!
  • 夢然《少年》,旋律動聽,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夢然《少年》,旋律動聽,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原標題:夢然《少年》,旋律動聽,願你走出半生,歸來還是少年!
  • 保劍鋒: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節目共十期,由會講故事的凱叔王凱擔任主持人。看完《聲臨其境》後,又忍不住去搜了下受邀嘉賓保劍鋒。《十八歲的天空》裡,他是幽默帥氣有著獨特教育方法的古越濤古老師;《聲臨其境》裡,他是歸來的半生少年。節目中,他再現《十八歲天空》中的劇情片段;同時配音《熊出沒》和《小豬佩奇》,給現場觀眾帶來一波又一波驚喜。
  • 你曾是少年,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你曾是少年》填詞:肖洋 編曲:JerryC譜曲:楊子樸 歌曲原唱:S.H.E初聽被旋律吸引,後來才注意到歌詞是那麼令人感動,以至於一段時間內在深夜裡不斷循環到落淚。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來到這世上?我們是不是在慢慢失去所有?
  • CSGO茄子,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CSGO茄子,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近兩年,csgo在國內熱度直線上升,這一現象也離不開茄子直播事業的崛起,剛開始直播事業的茄子可以算得上是生意慘澹了,直播熱度僅僅只有幾百幾千隨著茄子漸漸走入大眾視野,這名fps年輕人背後的故事也漸漸被人熟知。茄子本名吳權清,廣東茂名人,他還有一個小他三歲的弟弟叫吳輝。茄子出生的家庭並不富裕,兄弟二人相依為命互相支撐著長大,兩人關係非常要好,形影不離。小學的茄子經常混跡各種網吧,一眼看中了當時國內大火的射擊類遊戲《CS1.5》。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古詩原句其實更美,作者是蘇軾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文學是心靈最好的慰藉,有的時候不需要去看長篇大論,往往只要一兩句話,只要觸動了心靈便讓人流下暗藏內心深處已久的眼淚。比如說這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出自2016年8月15日出版的一本散文集《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作者是孫衍。
  • 薛之謙——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十年雪藏,讓這位音樂才子日漸成熟,最終蛻變,重見光明,用一個個優秀的音樂作品向世人宣告,他回來了,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陳奕迅,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願所有人能在自己的46歲時活的像陳奕迅一樣 ,在嘗遍酸甜苦辣後,雖出走半生,但,歸來仍是少年。
  • 從少女熬成老太婆的小品女皇光榮「下崗」,難忘她的那年那月那時
    自陳佩斯、朱時茂退出小品舞臺後,最讓人難忘的小品經典歲月毋庸置疑是由趙本山帶來的。那自帶笑料的東北黑土地的芳香帶給了國人無數次的歡笑和眼淚,那是屬於小品王趙本山的時代。白雲黑土的故事從此展開,一瀉千裡永不止歇。自此,宋丹丹小品《策劃》中的「公雞中的戰鬥機」。
  • 泰劇版《匆匆那年》開播,清新可愛的女主,少年感十足!
    這部劇在今年的6.6號在三大網絡平臺正式上線開播,一時火爆全網,而且這次的開播依舊是用的原版的《匆匆那年》,熱度高漲,或許當時沒有看到這部劇的時候,都在擔心這部劇是否會翻拍的面目全非。《匆匆那年》是有很多小可愛都看過的,對於劇情是十分了解的。但是這次泰版的劇情,確實出乎意料的好看。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說說那些充滿故事和情懷的車
    個人認為一款有內在的車,除了可靠的三大件之外,還要有故事、有情懷在裡面。因為三大件的可靠是相對的,而故事和情懷才是一款車的內涵的所在。今天,咱們就來侃侃哪些有故事有情懷的車型吧。三菱Evo「我飆車、我漂移,但是我知道我是輛好汽車。」雖然用來EVO不是很貼切,但是或多或少能反應出三菱EVO年輕時的狀態。1986年,國際汽聯出臺規定:量產車才能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原句是蘇軾寫給小妾的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火爆朋友圈,原句是蘇軾寫給小妾的「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曾經在網上火了好一陣子了,爆紅程度不亞於當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成了不少網友的QQ籤名,一眾網絡大V也紛紛引用,尤其是一到畢業季,師生都臨別贈言常會用這一句。關於這句網絡流行語的原始出處,爭議非常大,至今也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說法。
  • 走出半生,歸來卻仍是少年,樸樹的平凡之路
    生如夏花的樸樹,「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比喻樸樹真是再合適不過了。1.孤獨的少俠樸樹這個生在北大校園的男孩,思想卻與北大格格不入。少年的樸樹心理測試的結果就差三分就被判成了變態,抑鬱症伴隨了他很多年。現在在舞臺上看到樸樹,他依舊是靦腆的面對眾人,他不善交流,卻善於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內心。
  • 《沉默的教室》:惟願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影片中整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年的冬天,影片中的高中生和我們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一樣,在球場上快樂地踢著足球,為了讓女朋友開心偽造一株四葉的三葉草,也會念念不忘電影裡的露骨美女鏡頭。庫特在影片中應該是最安全的人,但由於一心執著於事件的真相。庫特的父親投機取巧靠出賣同伴而上位當上城市委員會的主席,他深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以妻子的黨衛軍父親為恥,命令兒子嚴禁參與政治事件,在惹出麻煩後想要以權謀私包庇自己兒子的罪責,不惜嫁禍他人。但卻在影片最後,做出了作為父親最偉大的壯舉,犧牲自己的政治生命放兒子自由。
  •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看潘粵明如何玩轉人生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瘦了胖,胖了瘦的臉頰。故事從潘粵明給自己改名說起,潘穎其實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吧。 視頻中,看他那胖胖的臉頰,就知道,人紅了,對身材管理鬆懈了,而他的前半生的演藝生涯 大風大浪闖過,高山低谷走過,出走半生,歸來仍是那個少年,看不一樣的潘粵明,過非比尋常的人生。
  • 《少年的你》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孩子希望高考後,告別學校家長兩點一線的生活,可以去過自己支配的日子和人生,只想說這些受過欺凌的孩子,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相信邪不壓正,真善美多於醜惡。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大聖歸來出來的時候,毀譽參半,最多的批評,是說賣情懷。從某種角度來講,看動漫,本身就帶了一種情懷的情節在裡面。但要說只會賣情懷,倒是不太貼切了。我們的動漫,有快意江湖,有肝膽俠義,有愛恨離別,有金戈鐵馬,有南國紅袖。我們的動漫,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沒有絕對的正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