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陳佩斯、朱時茂退出小品舞臺後,最讓人難忘的小品經典歲月毋庸置疑是由趙本山帶來的。
那自帶笑料的東北黑土地的芳香帶給了國人無數次的歡笑和眼淚,那是屬於小品王趙本山的時代。22年深耕春晚無形中已經成為春晚的「臺柱子」,趙本山和宋丹丹的最佳拍檔成為人們心心念念的「舞臺伴侶」。
8月24日,宋丹丹六十歲了,宋丹丹也明確表示,她將光榮「下崗」了。
此言一出,帶來的是人們的無限惋惜。那一幕幕經典難忘的小品瞬間如幻燈片般在人們腦海中閃爍。
宋丹丹與趙本山的聯袂經典已深深佔據了大眾的心田。此後,小品舞臺將會出現一段暫時的真空。
熟悉和了解宋丹丹的都知道,她的正式出道,她的第一次讓人賞心悅目的「露臉」是《家有兒女》劉梅的精彩演繹,那一個長相美豔的母親悲喜之態讓人記憶猶新。
而最讓人動心動情的則是宋丹丹在小品舞臺的耕耘。
1989年首登春晚的宋丹丹以農村婦女魏淑芬的舞臺形象亮相,那靈動的表情,那詼諧的語言、那招牌的動作深深打動了春晚每一個人。
此時的宋丹丹假如還有著年輕貌美的農村婦女形象,而此後的《小崔說事》《火炬手》《昨天今天明天》中的「白雲」,那個快人快語的幽默耄耋老太太基本成為此後二十多年宋丹丹的舞臺具象。白雲黑土的故事從此展開,一瀉千裡永不止歇。
自此,宋丹丹小品《策劃》中的「公雞中的戰鬥機」。2006年《小崔說事》中的「人山人海、鞭炮齊鳴┄┄」都成為小品金句流傳至今。
初次出演「白雲」時,宋丹丹僅為三十出頭的亭亭玉立的芳華迷妹,誰也不曾料到,此去經年,宋丹丹就此成為了大眾眼中的「白雲」,那一個蹣跚前行,金句不斷的有個性老太太,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宋丹丹的本名了。
此外,宋丹丹還和黃宏搭檔演繹了《小保姆與小木匠》《侃大山》《老伴》《婚禮》等經典小品,在讓觀眾笑的前仰後合,拭不完的歡笑眼淚時,宋丹丹詮釋的農村婦女可愛、質樸、幽默的特性瑕不掩瑜得以展現,新時期農村婦女的可愛、可敬形象得以完美塑造。
不得不說,這是宋丹丹的舞臺經典時段,也是她一輩子值得稱道的高光時期了。
宋丹丹的舞臺生涯是華彩無限的,而她的兒子巴圖卻成了宋丹丹心中永久的痛。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母親的心願和期許。而為人母親的宋丹丹更是有這樣一個心願。
作為當年她與前夫英達的愛子,巴圖無疑讓人遺憾地遺傳了英達的「負面基因」,巴圖的顏值一直成為制約其在娛樂圈前行的絆腳石。
無論是《老牛的戰爭》《李春天的春天》等影視劇,宋丹丹總是不忘提攜愛子;在娛樂舞臺上,宋丹丹更是不遺餘力的把巴圖推向前臺。
但總是事與願違,不知是觀眾不買帳,還是巴圖的顏值和情商始終不讓人滿意,巴圖始終是不溫不火,這也讓宋丹丹很是上火,有時在心累時也會唾罵這個無用的兒子「沒出息」。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事實亦是如此,理想與現實總是會差距很大,在經歷無數次的嘗試之後,宋丹丹對巴圖望眼欲穿,望子成龍的美好夙願也漸漸化為泡影。
有心栽花花不開,一切隨他去吧!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宋丹丹一路鏗鏘走來,在行將退休時,宋丹丹才記得驀然回首,回看自己的那年那月 ,那一幕幕那麼熟悉那麼動人,宋丹丹止不住流下了感傷的眼淚。那是對過往的感念,更是對歲月痕跡的人生物語。
只有劉梅這樣的母親才有劉星這樣的孩子;只有白雲的有意才有了黑土的芬芳。
宋丹丹是一個知名演員,更是一個完美稱職的母親,儘管心中稍有遺憾。
面對舞臺和燈光,她把笑容和歡樂留給了觀眾,她把自己最華彩的一面留給了心儀的舞臺。宋丹丹也應該有自己的時間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
如今退休了,我們應當祝福她,儘管是滿心的不舍。
期待她與舞臺和觀眾再相逢的一天,讓我們再次感受她的無限春光和舞臺魅力!
祝福她,舞臺和小品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