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選粹」李莉|又見炊煙

2021-01-13 作家鬼譚

作者簡介

李莉,山西垣曲人,現任教於垣曲縣新建小學。信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開啟學生心中暢讀之門、點燃學生樂學之燈為平生樂事。

又見炊煙

一日,好友在朋友圈發一照片,配文字曰:人間向晚,炊煙正暖。

照片裡,依山的民居、土坯的圍牆、斑駁的門窗,在層林疊翠的映襯下,美得像童話裡小紅帽的外婆家,溫馨、靜謐;那嫋嫋上升的縷縷炊煙,薄霧般扶搖著,給圖片平添幾分朦朧的色彩。

我出神地坐著,任憑這輕煙薄暮,將我拉進了時光隧道,似乎在夢境裡,奶奶的炊煙,嫋嫋襲來……

在我自小生活的山鄉村野,炊煙是清晨的第一縷溫暖。在每一個看不見一絲光亮的黎明,奶奶都會摸黑起床,麻利地點火、燒水、切菜,為上工的家人做一鍋清香的疙瘩湯。用力攪拌過的面絮兒滑溜溜的,嚼在嘴裡特別筋道,最神奇的是大鍋裡浮著的蛋花。每每把麵疙瘩下了鍋,奶奶便熟練地握起一隻雞蛋,鍋沿兒一磕,金黃的蛋液便滑進了碗裡,奶卻並不著急打蛋花,筷子攪呀攪,雞蛋起了沫,麵疙瘩也快熟了,蛋液如細絲般淋進鍋裡,瞬間便黃燦燦漂滿了整個鍋面兒。在炊煙的籠罩中,那一碗又一碗的麵疙瘩湯趕走了睏倦和早起的慵懶,讓家人們在熱乎和滿足中開始一天的忙碌。

奶奶不識字,但有一雙巧手。縫衣、做飯、剪窗花、農家活,裡裡外外一把好手。最愛吃奶奶做的南瓜合旋,兩張擀得精薄的麵皮,嫩南瓜洗淨、叉絲,佐料醃了攤平夾在中間,周圍壓成花邊,不露餡,又好看。炊煙在院子裡瀰漫起來,似乎連嘰裡咕嚕的肚子也情不自禁地表達對這煙燻火燎的味道的喜愛。我便趕緊搶上前添柴:「奶,大火小火?」「小火,饞丫頭」,奶奶笑眯眯地把合旋下到鐵鏊(平底鍋)裡,熟練地翻轉著,須臾,鮮香味便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吞咽著口水,眼巴巴地望著奶奶。可慈眉善目的奶奶並不妥協,總是鄭重地說:「幹活的還沒下工哩,回來了才好開飯的。」等著奶把南瓜合旋一張一張烙好,再熬一鍋黏稠軟爛的玉米襂襂粥,一家人端坐在小圓桌旁,我才能抓起盤子裡切好了碼得齊齊整整的南瓜合旋,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張又一張。

懷念奶奶做的炸魚。有一年夏天,亳清河發了水,河水放肆地衝刷著兩岸的莊稼、樹木、水渠,應該還有魚塘。因為,下午時分,好運氣的四叔竟然從泛濫著河水的河岸上撿回一條大魚。我們小孩子們才不管魚的來歷,都圍著大竹籃看稀奇,奶找來秤桿、秤砣,老天,足足有十八斤重。要知道,雖然家住河畔,從小就在河裡泡來泡去的我們,也不過吃過幾次寸把長的小幹炸魚和小螃蟹腿兒,這麼大的魚,可怎麼吃呢?奶有辦法,把魚剖開、洗淨,切成段。蔥姜蒜切成絲,和著鹽、調料把魚塊細細抹一遍,再醃製半天,一切準備就緒,架起了油鍋,火燒得旺旺的,一會兒功夫,油冒了熱煙,「嗞啦嗞啦」,隨著一聲聲悅耳的音響,炸魚那濃鬱的香氣便四溢開來,嫋嫋的炊煙啊,一直上升到院子的上空,迴旋、飄搖、散失、再上升……一起上升的,還有童年快樂而滿足的歡聲笑語。

寒冷的冬天,南瓜、西紅柿、黃瓜統統吃光了也不打緊,奶奶會把秋天裡曬好的幹蘿蔔片、幹豆角兒、幹野菜苗下在鍋裡,入一把圓滑的粉條,小火熬製出一大鍋筋頭巴腦的燴麵,亦或是煮了各樣雜糧小豆的米粸,感謝親愛的奶奶,在那個糧肉缺乏的年代,讓我不僅沒有餓肚子,還留下了如此這般美食的記憶!

時代發展的多快呀,家裡條件越來越好了,蜂窩煤爐、煤氣灶、電磁爐,不斷更新換代,做飯越來越方便快捷。可是我們一回家,奶奶還是執意點起院子裡的爐灶,屋裡屋外的忙活著,為我們做一頓純正的農家飯。這嫋嫋的炊煙,成了一種團圓的儀式,一種情感的寄託,一種表達愛、感受愛的方式。我們就這樣年年月月的沉浸在愛的炊煙裡,直到有一天,常年的勞作使勤勞能幹的奶奶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她站不起來了,再也不能給回來看她的兒孫們做美味的飯食了。輪到乖巧的我們每次回去都給奶奶帶回縣城裡各樣美味的吃食,可我知道,無論哪一樣,都比不上院子裡爐灶臺上做出的柴火飯……

走筆至此,淚流滿面。我的親愛的奶奶,鼠年又到了,又一個輪迴開始了,您在天堂裡還好嗎?您可知道,孫女又望見了老家院子裡嫋嫋的炊煙,又聞見了滿院子的飯香撲鼻,又看見了您屋裡屋外為我們忙活的身影,又聽見了您質樸的教誨……

這山村的炊煙呵!如此的親切、撩人,滿載著兒時的幸福、流年的記憶、紅塵的溫暖,冉冉上升!

責任編輯 楊志強

相關焦點

  • 又見炊煙……
    歌曲《又見炊煙》作者︱古世華   日暮春山空,曉風殘月秋水遠。炊煙,眺望在天真爛漫的少年時。草木閒情光陰裡,桃李春風又夜雨,千山暮雪萬水中,一縷炊煙,永遠的回憶……  故鄉的炊煙,是一首婉約的民謠,遺落在我時光的深處,在我詩歌深邃的王國悠悠飄嫋……  夕陽裡,一縷淡淡的炊煙在四山環抱中嫋繞,詩意的棲居。
  • 月下草《又見炊煙》
    《又見炊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首愛情歌曲,實際上她是一首思鄉之歌。是由著名詞作家莊奴先生因為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歌。這首歌的原曲是日本作家海沼實創作的《星月夜》,講述的是母子倆在祈求南方打仗的丈夫平安歸來的一首反戰歌曲。後經莊奴先生改編演繹而來的。莊奴先生是北平人。
  • 又見炊煙升起,你卻去了哪裡
    他當過記者
  • 不讓女人活的舞蹈《又見炊煙》
    (關注我們)↑↑發現藝術 | 發現創意 | 發現新鮮 | 發現趣味太美了,音樂因為舞蹈而更動聽,鄧麗君-王菲=韓寶儀-霍尊-千百惠《又見炊煙
  • 「我的扶貧故事」李莉:矢志村醫終無悔 披肝瀝膽永向前
    我叫李莉,是百裡杜鵑管理區金坡鄉煤洞場社區的一名村醫,2016年,我多了一個「職稱」——貧困戶的家庭籤約醫生。在開展診所的日常工作之外,上門為貧困戶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和量血壓、測體溫、測血糖、心肺聽診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也成為了我工作的一部分。
  • 《又見炊煙》升起,我還是很喜歡你
    鄧麗君版《又見炊煙》嫋嫋炊煙是線,逢起雞犬相聞的田園光陰。要尋一段錦色素年,摘春花泡酒,聽夏風淺吟,賞溫柔秋月,尋冬雪臘梅。
  • 紀錄片《又見炊煙》,展現疫情下生活回歸
    今晚21:00,由紀錄片委員會製作,中廣聯合會和總局信息中心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又見炊煙》將在紀實人文頻道播出,該片記錄了復工復產大背景下,端午節當天全國人民生活重歸正常軌道的故事。《又見炊煙》是《今日龍抬頭》中故事的延續和發展。
  • 莊奴:「沒有鄧麗君,就沒有我!」
    莊奴一生為華語流行樂壇寫過許多經典歌曲;鄧麗君膾炙人口的「小城故事」、「原鄉人」、「甜蜜蜜」、「又見炊煙」、「海韻」……,鳳飛飛傳頌一時的「巧合」、「一道彩虹」、「溜溜的她」,崔苔菁的「乘風破浪」、「春天為什麼要遲到
  • 新概念回顧 | 又見炊煙
    經過幾個彎彎曲曲的河道,繞過鑼鼓山,看到河邊一個小碼頭,幾個縴夫正閒坐著,見有船來,慌忙站了起來,招了招手。很快地,船靠了岸,停穩了。下了船,看到前頭有一縷炊煙,便知道,明溪村到了。明溪村總讓人想起湘西的鳳凰古鎮,一樣有泥濘的石板路,一樣有衰老的或是年輕的縴夫,一樣有靜靜流淌的河流,一樣是水汽氤氳的。至於翠翠、爺爺和大黃狗,也許有,也許沒有。
  • 重溫鄧麗君經典歌曲《又見炊煙》,詩情畫意雖美麗,我心中只有你
    重溫鄧麗君經典歌曲《又見炊煙》,詩情畫意雖美麗,我心中只有你。下面和小編一起欣賞這首歌吧。《又見炊煙》鄧麗君演唱的國語歌曲,收錄於其1978年發表的國語專輯《島國之情歌第五集-愛情更美麗》中,是鄧麗君流傳較廣的國語作品之一,後經眾多華語歌手翻唱。
  • 又見炊煙,「媽媽的味道」引燃鄉村遊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久居都市的遊子一聽到這首老歌《又見炊煙》,總會想起老家冒著熱氣的土灶,土灶前媽媽忙碌的身影。「我們評選百道地標菜,就是要讓它們化作『縷縷鄉愁』『脈脈鄉情』,『牽引』都市人來到鄉村,吃土菜、買特產、住民宿。」
  • 「高端原創優秀詩詞」鄧榮森|詩詞選粹
    鄧榮森 || 詩詞選粹月夜登筆架山椽筆雲端架,誰題摘月詩。雙峰齊輔佐,折桂不容疑。外甥自廈門來深匆匆見別阿弟來深草已黃,一逢一別黯神傷。為何人與花同瘦,明日春風信未央。揭陽炒筍絲傳為貢品美名揚,入口果然甜又香。
  • 溫馨的日語美文09-龜兔賽跑
    「あなたはあしがはやくても、わたしのほうがかちますよ」と、カメがいいました。烏龜說:「即使你跑得快,我還是會贏你。」 すると、ウサギは、於是兔子說:.「そんなことをいったって、くちさきだけだ。では、きょうそうしよう? そうすれば、わかる」と、いい、「你那麼說也只是耍嘴皮子。我們比賽吧。那樣就見分曉啦。」「だれがばしょをきめて、かったものにごほうびをだすのですか?」と、カメはいいました。烏龜說:「那誰來決定比賽地點,獎勵贏的人呢?」
  • 2位歌后都曾演唱過的經典歌曲《又見炊煙》,傳唱度極高
    《又見炊煙》1978年由鄧麗君演唱,並收錄於國語專輯《愛情更美麗》,這首歌曲在鄧麗君這位歌后的演唱下更放光彩,傳唱度極高,在傳入內地後熱度可是一直高居不下。1995年歌后王菲為紀念鄧麗君,重新演繹了這首經典歌曲《又見炊煙》,並且收錄於《菲靡靡之音》,王菲的嗓音獨特又給經典歌曲曾添了一分色彩。
  • 新郵發行:香港郵政今天發行《香港館藏選粹 ─ 江啟明素描作品》郵票
    江先生尤其擅長人物及風景寫生,並精通鋼筆及鉛筆速寫、水彩、油彩、版畫等多種媒介。江先生以細緻的筆觸,描繪了不少香港的街道、建築和交通工具。他的作品不僅是當代藝術,更記載了香港昔日的面貌。香港郵政發行的「香港館藏選粹」特別郵票系列第四輯,以「江啟明素描作品」為主題,展示香港藝術館所藏的其中七幅江先生在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代的鉛筆素描作品。郵票特以雕刻版技術印刷,以呈現畫作的細膩筆觸。
  • 幾縷秋風拂炊煙,一片相思,寄月船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相思寄月船文/韓星秋雨綿綿送清涼清風揚黃葉飄進窗望遠山紅黃相間五彩斑斕好一個迷人秋天北風起大雁正往南雲兒不知愁滋味幾縷秋風拂炊煙周日 | 幾縷秋風拂炊煙,一片相思,寄月船作者 | 韓星/萬木青/藍色的記憶/惜緣(正文詩歌內容為原創,感謝美文佳作)手寫 (美圖)| 心悅景美(手寫為原創,手寫來源自網絡,侵刪致歉,感謝佳句美圖)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原創不易,你的轉發留言收藏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美文選粹」肖東珍|禪香佛緣白臺寺
  • 「當代優秀原創詩詞」陳竹松詩詞選粹
    莫高彩繪千年夢,絲路丹圖萬裡長——陳竹松詩詞選粹作者簡介陳竹松,網名一點酒香。
  • 軍事專家李莉:我的人生一直在路上
    1969年,出生僅29天的李莉就和母親一起隨著父親的部隊換防到了河南三門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年幼的李莉都和身為軍人的父親聚少離多。「大概16歲以前,我和我爸的見面,就是一年一次。從來也沒有抱怨,軍人真正的奉獻,絕不只是字面中的含義,它就是我的生活。我和妹妹後來都選擇了軍校,實際上受到了家庭很大的影響。」追隨著父親的腳步,年輕的李莉走進了綠色軍營。
  • 李莉 鍾情武器裝備的女專家
    她,就是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李莉。   軍事高科技一直被視為軍事領域的前沿,其動態性和前沿性使得其在傳統上一直是「男性領地」,女性搞軍事科技裝備研究並不為人看好。清爽而機智,明朗而幹練,熨帖而潑辣的李莉,更令人難以將她與「兵器專家」聯繫在一起。但外表柔美的她,身上恰有一股誰都拗不過的倔勁。15年國防大學教員生涯,李莉總結一句話:「戰場,不能讓女人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