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模特秀70萬天價和服 曾經只為貴族表演

2021-01-09 騰訊網

志願者接力!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一名模特在展示價值70萬人民幣的和服

模特們身著振袖和服翩翩起舞

騰訊世博媒體聯盟前方報導 5月16日、17日,來自日本的模特在世博園區亞洲廣場上表演了兩場和服秀。昂貴精美的和服,配合由日本頂級傳統藝術家獻上的東洋樂器太鼓、、尺八和三味線表演,讓世博觀眾們領略了最為正宗且獨具魅力的東瀛風情。據悉,這樣的表演在日本國內僅有皇室貴族、名流政要能親眼欣賞,堪稱一場「貴族秀」。

70萬昂貴和服驚豔亮相

邁著小碎步款款登臺,手執紙扇翩翩起舞……一身身華美的和服在模特們細膩含蓄的演繹中,將東瀛女性特有的溫婉柔美表現得淋漓盡致。變幻的燈光和飄渺的霧氣,又為這一襲襲堪稱藝術品的和服添了幾分摩登動感。舞臺一旁,三味線嘈嘈切切錯雜彈,激起臺下一陣陣叫好聲。

「這次展出的和服都非常昂貴,第一個出場的模特身上穿的是最貴的一套,價值900萬日元,近70萬元人民幣。」負責統籌本次世博和服秀的株式會社愛華國際業務企畫部部長王曉君告訴騰訊世博,除了和服本身,模特們的頭飾、腰帶等等也極為昂貴,一套配飾也要上100萬元人民幣。

和服的穿著非常複雜,很是費時。但臺上的模特在不到半小時內就演示了十幾套和服,到底是如何實現「迅速變裝」的?王曉君揭開了謎底,「每個模特身上穿了至少三套和服,最開始展示的是非常厚重的禮服,秀一次脫掉一身,所以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展示這麼多和服。」

只為名流表演的和服秀

王曉君告訴騰訊世博,和服秀的服裝和模特全部來自日本和服學院。這是一家推廣和服文化的學院,從和服的剪裁、配飾製作到模特展示,都是日本和服學院教育培訓的內容。「這家學院在日本國內也非常有名,他們只在皇家或者名流的宴席或聚會中表演和服秀,普通百姓是無法親眼見到的。」

要成為日本和服學院的模特,也要經過極為嚴格的選拔。不僅要身材高挑,模特的身段還要具備東方女性優雅與柔美。與時裝模特不同,和服模特兒要經過系統的日本傳統歌舞、身姿舉止的培訓。除了走臺外,她們還得擅長傳統的日本演歌和舞蹈。

而在上海世博會上,普通觀眾不但能目睹盛大的和服秀,還能欣賞由日本數一數二的三味線大師鈴木姐弟倆的表演。「這對日本本國的民眾來說,都是極為難得的機會。」

3000年前古裝錯過世博

儘管兩場和服秀取得了巨大成功,王曉君仍然有不少遺憾。「最開始我們籌劃的是一場更大規模的表演。」她透露,日本和服學院本來計劃帶更多的貴重和服來滬,包括一件3000年前的古裝和一件價值2000萬日元、約合150萬元人民幣的和服。「但因為運輸保管和表演場地等條件的限制,我們最終只能放棄。」

儘管如此,兩場演出還是帶來了80多人的演出團隊。「其中只有一半是演員,其他很多都是服裝師、化妝師,光和服的頭飾工匠就來了四個。」

王曉君至今仍對那件3000年前的古裝神往不已。「那是真正的文物,動都不能輕易動一下。」和服源自中國吳地衣飾,後又受到唐朝衣冠的深遠影響。今天,昔時「衣冠唐制度」的華服已難覓蹤影,王曉君稱,日本傳統和服也因為過於昂貴而開始告別平民階層。她透露,無論是是日本和服學院,還是活動統籌方株式會社愛華,都希望能今後能有機會帶著更多更珍貴的和服造訪中國,弘揚兩國的傳統文化,促進兩國民間交流。(圖/文 衣薇)

騰訊世博媒體聯盟獨家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日本街上那些「和服小姐姐」,穿的其實都不是和服
    在這些旅遊國家中,東南亞國家是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因為這裡的性價比最高,消費低,護照辦理也容易,很多國家都曾經是古代中國的屬國,文化上有些共通。日本就是其中的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很深的一個國家。從漢朝起,日本就跟中國建立屬國關係,開始向中國朝貢,同時也會學習中國的一些知識;到唐朝更是大量派遣遣唐使學習中國的所有知識,甚至還有日本人在唐朝為官。
  • 日本成人節和服人均消費過萬!租賃市場成行業支柱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今天是一月份的第二個周一,日本的成人節就定在了這一天。日本的法定成年標準是20周歲的生日。據統計,今年日本共有125萬年輕人即將邁入成年人行列。成人節當天,日本各地都會為這些年輕人舉辦隆重的成人儀式,我們與前方財經頻道特約記者胡怡晟連線,去到了日本東京了解成人節現場的情況。 【成人節和服人均消費過萬 租賃市場成行業支柱】 成人儀式上,大多數日本年輕女孩都喜歡身著豔麗的和服,佩戴白色毛領,可以說成人節幾乎演變成了年輕女孩們的和服時裝秀。在日本,像這樣的一套傳統盛裝,究竟需要花費多少功夫精心打造呢?
  • 從武大櫻花和服事件聊聊日本和服發展簡史
    說起賞櫻,除了日本,國內武漢大學成了當仁不讓的賞櫻第一名所,每年的這個時節武大的櫻花總會上熱搜。這不,這兩天武大櫻花和服事件就在網上鬧得不可開交。今天,我們也不評論這件具體的事情,只單純地聊一聊和服!明治時代前「和服」泛指所有服裝,而與這個詞相對的是洋服(ようふく),指來自西洋的衣飾。後來此詞的詞意逐漸單一化,通常單指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服裝。昔日吳服與和服兩種概念是不同的(因貴族所穿的和服樣式大多不是源自東吳而是源於唐朝,而該類服裝以前亦被稱為「唐服」),但今天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日本各個時期服裝發展的簡單歷史。
  • 從中國漢服演變的日本和服,裡面竟然這麼多講究!
    中國的吳服與唐服,都影響著日本和服 在東漢王朝的初期,日本派遣使臣前來進貢,漢光武帝劉秀冊封日本首領為漢倭奴王,並且賞賜了一枚金印。在近代歷史上,這枚金印被再次發現,至今都是日本的國寶之一。
  • 日本又現天價水果,2個柿子就要70萬!
    「日本愛知縣一對柿子,拍出了7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4.5萬元)的高價。」據日本共同社25日報導,25日,日本岐阜縣開發的高級柿子品牌「天下富舞」首次競拍在名古屋市中央批發市場北部市場舉行,其中,最高等級的「天下人」以兩個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6萬元)的價格成交,創歷史新高。
  • 日本文化你不知道的那點事兒——和服篇
    ,日本仿照唐朝服制改進和服,和服的色彩,尤其是上層貴族的和服色彩開始進入鼎盛期。當時的貴族也以色彩來劃分等級。自上而下分別是深紫、淺紫、緋、紺、綠、黑。到了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的影響創造的。
  • 日本的和服為什麼貴?走近日本的和服文化,如何穿日本浴衣和服?手工和服是如何製作的?
    來源:騰訊視頻視頻:帶你領略日本的和服文化,如何穿日本浴衣和服?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自豪於世界的文化財產。即使是在現代社會裡,不僅僅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平日裡也有很多女性會穿著和服。「打掛(うちかけ)」,非常正式的和服,只有在婚禮或舞臺表演時才會穿著,通常是全白或以紅色為基底,整體色彩非常豔麗,一般都在室外穿,且沒有腰帶。
  • 日本和服:美麗的和服後面有個結,這是裝飾?還是有特別的用途
    每個國家都有它特色的傳統服裝,中國的傳統服飾有漢人的漢服和滿族人的旗袍,朝鮮韓國的傳統服飾是短衣長裙的朝鮮服,英國的束腰蛋糕裙,埃及的保聖服飾,有些非洲地區的國家的傳統服飾只需要幾片葉子和動物皮,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鄰國的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
  • 雪月花輯 | 日本男性和服的秘密,都「隱」在外套裡面
    和服的形成反映日本文化發展的一個特點,就是在順應大勢的前提下,不斷豐富自己。平安時代開始依然是延續奈良時代的傳統,直接向唐朝學習,貴族服飾照搬唐朝形制,織物面料也從中國引進。直到唐朝爆發黃巢之亂,日本才於公元894年停止派出遣唐使,開始了極具日本風格的國風文化。在國風文化形成的過程中,出現了日本特色的色彩和樣式,男性服飾有了日本式的束帶、衣冠、直衣、狩衣、水幹、直垂等,女性開始身穿十二單衣、小袿、袴、細長、衣被,手拿檜扇和帖紙。
  • 雪月花輯 | 日本男性和服的秘密,都「隱」在外套裡面
    日本東映映畫出品的電影《源氏物語·千年之戀》劇照 | 圖源:豆瓣這一特點最初開始於日本古代最後一個貴族王朝平安時代,即從794年桓武天皇把首都從奈良移至平安京開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 平安時代開始依然是延續奈良時代的傳統,直接向唐朝學習,貴族服飾照搬唐朝形制,織物面料也從中國引進。
  • 這就是日本女人開始在和服裡面穿內褲的原因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  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
  • 一套和服最高售價幾十萬元,日本成人節流行租和服
    1月13日,日本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成人節」,據統計,大約有122萬日本年輕人,在今年邁入20周歲的成年人行列。在成人節這一天,日本各地都會舉辦隆重的成人儀式,男生們西裝革履,女生們則身著華麗和服。而一套特製和服的價格並不便宜,有的租一天就要花費人民幣一萬元以上。
  • 日本人在沒有和服之前穿什麼?淺析日本服裝發展史|日本文化
    和服是日本人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誇耀的文化資產。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隨著時代的風俗背景,琢磨考驗,蘊育而生。高雅而優美的圖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對山水的欣賞及對風土的眷戀,乃至於對人本精神與情境的細膩感受。
  • 唐代服飾裝飾部分對日本和服裝飾的影響
    【摘要】唐代服飾裝飾部分對日本和服裝飾影響頗深。本文從唐代服飾與日本和服起源上解說兩者的淵源關係,並著力從唐代服飾的裝飾部分,如顏色、紋樣、配件、袖領細節等方面,說明唐代服飾上裝飾部分對日本和服上裝飾的影響。
  • 日本和服如此奢侈誇張 怎麼就被秦代的古裝劇給用上了?
    為何滿滿和服感?劇情是不是狗血已經有人說過了,我也不說什麼。我就是搞不明白一件事,為啥現在拍個古裝劇,除了清代這種明顯服飾標誌的,其他朝代的都特別喜歡學日本和服呢?學的大多都是「十二單」這種形式,根本與中國古代的服飾完全不相符啊!這看中國的古裝劇,乍眼一看還以為是日本古裝劇呢,難道不跳戲嗎?「和服」、「著物」、「吳服」均指「和服」,但細究其意又略有不同。
  • 從日本和服發展,看大和民族性格及「武士道」文化融合
    這時日本的武士封建化體系已經進入到衰落時期,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開始萌芽。此時的日本和服叫法正式由吳服改為和服,如《古事記》、《日本書紀》中對和服文化的記載,日本在吸收中原宋明時期的服飾特點加以修飾改良,形成了獨特風格的日本和服。在二百多年的幕府統治時代,日本社會的上層階級文化與政治影響著日本和服的發展。
  • 日本女性穿的和服,背後「小枕頭」有啥用途,網友:大開眼界!
    說到日本,相信大家不僅會想到富士山等美麗的景點,還會想到當地日本女性穿的和服。很多朋友去過日本旅遊或者在電視上看到日本女性的和服看起來非常漂亮,穿和服的女性也在邁著非常小的步子,給人一種特別淑女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每件和服後面都有一個小枕頭。是為了什麼?我們去看看吧!
  • 日本和服小知識——南京環亞新語言日語培訓
    著物(きもの)和服(きもの)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
  •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攝影器材展-模特秀
    此次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舉行的展覽會將以「影像、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展出面積15,000平方米。在「與世博同行、展影像精彩」口號下,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家海內外廠商參展,其中也不乏佳能、富士、惠普、索尼、三菱、樂凱等諸多行業中外著名企業。
  • 日本成人節活動現場美圖:美少女「和服誘惑」
    日本成人節活動現場美圖:美少女「和服誘惑」 2016年01月11日15:53  來源:環球網 每年的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日本成人節,年滿20歲的青年都要舉行慶祝活動祝賀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