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這部電影已經看了很多次了,但奈何記憶的清晰度永遠不會像電影那樣永恆。在經過歲月的風蝕過後,那些電影片段已經變得支離破碎,此刻再回想起來依然讓我難以忘懷的無疑是那棵樹,那兩個小孩,那段真摯的愛情。
沒錯,我用愛情這個詞來形容了朱莉與布萊斯之間的感情,而不是用「早戀」一詞。曾記得黃磊在節目中談到「我覺得我女兒15歲戀愛很正常,戀愛就是戀愛,哪有早戀一說,早戀這詞很混蛋!這是人本身最天然的東西,很美好的」
「早戀」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親身經歷過的,從當初年幼無知的羞羞怯怯,到現在回想起來的宛然一笑,隨著價值觀的變化,我已經對愛情有了一個新的定義。
一個人若是將愛情狹隘的定義,那一定是不準確的。兩情相悅固然是眾人夢寐以求的模範式,但誰又能說同性,暗戀,相思,吵吵鬧鬧,互相埋怨這些看似不怎麼美好的經歷不是愛情呢?一千個人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愛情我們或許帶有太多的偏見了。
回歸電影當中,羅伯.萊納用極其老練的手法來為我們講述了這部純真的愛情影片,劇中看似樸素的愛情卻絲毫不落俗套,幽默浪漫的臺詞在讓人發笑之際也會陷入深思。當然,此劇中最被廣為流傳的那句車軲轆情話還是由韓寒曾經在博客翻譯的那段「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好壞暫且不去評判,但個人總覺得這段翻譯似乎有些太過捨本逐末了,為了追求極度華麗辭藻反而失去了原文本該有的意境。
相比於韓寒的譯文,我更傾向於電影中的這一段翻譯「有的人黯淡淺薄,有的人光彩萬丈,有的人敗絮藏心,而當你無意間邂逅,一個燦若虹霓的人,自此之後,世間只得一個她。」那些懷春的少男少女,在苦苦等待愛情到來的過程中,此話便成了他們堅守愛情的堡壘。
是的,我也始終相信,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愛情是如同宿命一般無法逃避的,若是真的遇到了那個像彩虹一樣絢麗多彩的人,那麼這個世界便真的只剩下她一個了。
朱莉與布萊斯的第一次牽手所說的那段話最是讓人心動,「下一刻,我便意識到他正在牽著我的手,布萊斯凝視著我,我的心停止了跳動,這一刻來了嗎,我要獻出我的初吻了嗎?那天晚上我開始輾轉反側,我知道我對他動心了。」
第一次牽手便已經在這個叫朱莉的小女孩心中萌發了愛情的種子,或許看起來有些荒繆,但其中的甜蜜滋味也只有體會過的人才懂。那種指尖觸電的感覺或許讓人一輩子也不能忘記。
之後朱莉對布萊斯展開了熱烈的追逐,她開始關注布萊斯的一舉一動,偷偷聞他的頭髮,不顧四周的調笑去擁抱他。朱莉的勇敢總是讓我們這些在愛情面前畏首畏尾的人看得羞愧,對於愛情,我們或許只是一個停留在青銅段位的幻想者。
直到雪莉的出現,她心頭的甜蜜遭到了第一次的衝擊,但她沒有被雪莉的美貌所勸退,更沒有選擇默不作聲將自己的愛情拱手相讓。正如朱莉所說「這是我決定貢獻初吻的男人」。
每一段珍貴的感情似乎總要經受百般考驗,方能修成正果。在那棵無花果樹被砍後,朱莉變得鬱鬱寡歡,似乎心中的城堡已經遭到摧毀。但相較於那些比她壯碩的男孩子,朱莉無疑是最勇敢的人,在她苦苦哀求自己所喜歡的布萊斯與自己一同守護無花果樹的時候,布萊斯卻將她看成了一個不講理的固執女孩。
朱莉聽了爸爸的那句「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她勇敢地爬到了樹的頂端,所以她看到了樹下布萊斯不曾看到的美麗風景,儘管兩人身在同一方空間,但遙遠的距離卻仿佛是兩個次元。
「一幅畫的整體比細節要重要 所以整體勝過局部」這句話似乎貫穿著整部電影,對於愛情也是如此,愛一個人便是愛她這個整體,不光是愛她的美貌,愛他的善良,同樣不能嫌棄她的任性,埋怨他的執拗,他的弱點,她的傻氣,他的好與壞都要通通去愛。
影片最後,布萊斯的爺爺說「一個人的性格是在少年時期養成的,我不想你在岐路上走得太久而無法回頭,撒謊註定是一條充滿痛苦的道路,孩子,而這關乎你的誠信。」這是布萊斯聽了爺爺的話後第一次真正地審視那個關注自己多年的叫做朱莉的女孩。
當布萊斯看到那份被自己丟在抽屜的報紙時,她似乎開始覺得,這個女孩並沒有那麼糟。
其實電影最讓我動容的是朱莉父母對她和布萊斯之間的感情的寬容和引導,相比於現實之中,大多數父母對於「早戀」的扼殺,他們的舉動讓人敬佩。在朱莉哭著對母親訴說布萊斯想要吻她的時候,母親平靜地說道「我想你們之間應該好好談談了。」
在朱莉父親的允許下,布萊斯為朱莉在花園裡種下了一棵幼小的無花果樹。結尾時兩人的手又碰到了一起,這一次沒有羞澀,沒有掙脫,仿佛那便是愛情本該有的樣子。
怦然心動足以完美的詮釋這部電影,純真無邪的愛情或許不應該只存在於電影之中。那些不相信一見鍾情的人,你又怎敢奢求他日久生情。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心儀的那個彩虹女孩,吻醒那顆漸漸腐朽的心。
如今最好,別說來日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