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焦外散景,是這樣拍出來的

2021-02-06 攝影世界

在剛接觸攝影時,對焦是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基本功。我們要學會準確對焦,把物體放在焦平面內,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不過,清晰與否,並不是評價照片好壞的唯一標準。事實上,許多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景物,放到焦平面以外,卻會呈現出別樣的美感。

一串普通的小 LED 燈,把它放到焦平面以外,卻會變成這樣:


雨後鐵絲網上掛著的水珠,在焦平面外,會變成這樣:

這些彌散的柔和小光斑就是焦外散景,它能輕易地為畫面製造迷離、奇幻的小清新風格,是把平淡場景拍出文藝範兒的利器。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正是製造、利用焦外散景的具體方法和拍攝注意事項。想讓您的照片又漂亮又有格調嗎?那就往下看吧~

1. 「製作」方法

焦外散景的「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選擇一些接近點狀的光源或高對比景物作為背景,再開大光圈,讓這些點光源位於焦平面外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背景景物失焦的程度就越深,點光源就越發散,散景的效果就越明顯。

但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是光圈值越大就越好。

誠然,光圈值越大,散景光斑的「個頭」就越大,但如果背景處的點光源數量多而分布密集,過大的光圈會讓散景光斑相互堆疊,不太好看:

f/1.8,光斑大幅虛化且連成一片

在這種情況下,稍微調小些光圈,讓光斑之間相互分離,輪廓清晰些,數量多些,亮度高些,效果可能反而更好:

調小至 f/3.5,看起來好多了吧~

在動手拍攝時,你可以調整多個光圈值來觀察散景的實際效果。利用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放大觀察,你一定能調出最想要的散景。

「老溼,光圈不夠大怎麼辦?」如果光圈實在不夠大,景深不淺,那就控制好對焦距離吧。

總所周知,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小,對焦距離越遠景深越大,對焦無窮遠處則畫面處於泛焦狀態,整體處於清晰範圍內。

如下圖,對焦無窮遠時,把光圈開到 f/3.5,畫面也完全沒有出現虛化,更沒有散景。

對焦無窮遠,光圈再大也不會有散景

正是基於這一原理,如果你的光圈不是特別大,那就讓主體靠近鏡頭些,同時控制一下背景到主體的距離,這個距離越大散景就越明顯。

如下圖,光圈並不是很大,只有 f/5.6,但由於主體很近而背景很遠,散景依舊十分明顯。

2. 鏡頭選擇

首先儘量用定焦頭,畢竟在各項成像能力的指標上,定焦頭都甩同焦距的變焦頭半條街;然後,你就該考慮焦距了。

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往往也越淺,虛化效果越好,也就更容易拍出焦外散景。一般來說,拍攝這類題材需要使用 50mm 焦距以上的鏡頭。

短焦距鏡頭要拍攝這一題材,必須保證主體和背景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才能實現對背景的虛化;即使成功虛化了背景,散景往往也不太明顯。

如下圖,使用 24mm 廣角頭拍攝,把光圈開到 f/1.4,虛化和散景仍然不太明顯。

鏡頭的二線性,也是值得我們考慮的因素。

具體解釋這個概念可能會比較麻煩,直接上例子吧。我們先來看一張二線性明顯的例子。

可以看見,焦外散景的邊緣比較銳利,感覺就像是一個個的小圈圈,具有相當的存在感。

再換個二線性不明顯的鏡頭來拍同一場景試試:

焦外散景的邊緣過度均勻而柔和,「如奶油般化開」,存在感較低。

二線性是衡量鏡頭成像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二線性越明顯焦外成像能力越差。越好的鏡頭,二線性往往也越不明顯。

但具體到拍攝焦外散景這一題材,還真不能就簡單地認為「要用二線性不明顯的好鏡頭來拍」,關鍵在於你對散景的定位。

如果你拍的是人像,當然不希望散景的存在感太強,對主體形成幹擾,所以要用二線性不明顯的鏡頭,讓散景低調而自然地充當美麗的點綴:

人像鏡頭的二線性一般都不明顯

而如果你拍攝是風光、靜物,要用散景來為畫面創造趣味性和小清新的感覺,甚至是以散景為主要看點,用二線性強的鏡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3. 拍攝場景

理論上,只要條件符合,所有場景都能拍攝焦外散景,但最適合的還是以下幾個拍攝場景:

人造光源最為接近點光源形態,以人造光源為主的拍攝場景(如城市夜景、室內),非常適合拍攝散景。

與自然光源相比,人造光源最大的好處在於可控。你可以通過改變燈的數量和顏色,調整散景的效果。

LED 燈形成的散景

樹叢縫隙中透出的點點陽光,密集、微小而常見,是白天最常見的散景拍攝主題。

以樹縫光線拍攝散景,最大的好處是在白晝的光照環境下,前景景物的表現力更強,選擇範圍也更廣——花花草草和帥哥美女都很不錯唷~

樹縫透光形成的散景

遇上雨雪天氣時,配合高速快門,你能將空中的雨滴凝固成焦外散景,畫面非常有意境。

遇不到雨天,你可以自己拿噴霧器噴噴水。需要使用足夠快的快門,並注意防水。

在逆光下,水珠被光線照亮,更適合拍攝這類照片。

以空氣中的水滴為對象拍攝散景

草叢中懸掛的露珠,拍攝手法也和雨滴相似

大量重複的、對比度高的小景物,如綠草叢中的鮮花,藍天下枝頭上的花朵,也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處理成散景。

不過,正如前文所說,這種玩法對鏡頭有一定要求。如果你只是想把散景當陪襯,突出主體,你可能得用高檔一些的牛頭才行。

高對比、大數量小景物拍散景

4. DIY 自定義形狀散景

不同的鏡頭,散景形狀也有略微差別。有標準的圓形,有整體接近圓形而略有稜角的多邊形,有微扁的橢圓形,還有很扁的魚鱗形.

不少攝影發燒友正是因為沉迷於這些不同形狀散景的魅力,才陷入了「買買買」的剁手狂潮,無法自拔。

魚鱗形散景

不過再怎麼說,散景的形狀總體上還是接近圓形的,原因也很簡單:

散景的形狀是由相機光圈開孔形狀所決定的,而出於光學成像原理和結構效能,光圈開孔的形狀總是趨於圓形,而不可能非常不規則。

如果光圈的形狀十分奇怪,極度不規則,且不說是否影響成像,廠家在製作的時候估計先得吐血三升吧...

「不對啊老溼,你不是說散景都是接近圓形的嗎?我怎麼看見別人家的散景形狀很多樣化,一點兒也不圓呢?這是怎麼弄出來的?」

五邊形和星形散景

桃心型散景

這些各種各樣形狀的散景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呢?很簡單,做一個自定義形狀鏡頭蓋不就行了嘛!

你需要的材料很簡單,一張紙質稍硬的黑紙就足矣,再遵循以下步驟,就可以做出你想要的自定義形狀焦外散景了:

首先,準備一張黑紙,將鏡頭壓在紙上,畫個和鏡頭同樣大小的圈。然後,沿著圈的形狀剪下黑紙,最好稍大些,確保這個鏡頭蓋能完全蓋住鏡頭。

最後,對摺黑紙,在黑紙中央剪出你想要的圖案。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中央裁剪形狀的大小和形狀,決定了你焦外散景的大小和形狀。個人建議,稍微剪小一些,散景光斑的「塑形」效果更好。

把做好的紙蓋平鋪在鏡頭上,用膠帶固定,你就可以拍出想要的自定義形狀焦外散景了!

紙蓋遵循「寧大勿小」原則,務必要蓋滿整個鏡頭,還要記得用膠帶把邊緣全貼上,千萬不要留下縫隙,不然你這一通功夫就白費了。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焦外的唯美光斑,是這樣拍出來的
    這些彌散的柔和小光斑就是焦外散景,它能輕易地為畫面製造迷離、奇幻的小清新風格,是把平淡場景拍出文藝範兒的利器。今天要為您介紹的,正是製造、利用焦外散景的具體方法和拍攝注意事項。想讓您的照片又漂亮又有格調嗎?
  • 焦外的唯美光斑,原來是這樣拍出來
    這些彌散的柔和小光斑就是焦外散景,它能輕易地為畫面製造迷離、奇幻的小清新風格,是把平淡場景拍出文藝範兒的利器。今天要為您介紹的,正是製造、利用焦外散景的具體方法和拍攝注意事項。想讓您的照片又漂亮又有格調嗎?
  • 如何拍出迷人的焦外散景
    在大光圈下的焦外畫面,有時會出現這樣的視覺效果:如圖,背景模糊處出現了一個個柔和的圓形小光斑,顯得格外美麗。這就是「焦外散景」,指的是在焦平面以外的模糊部分中,點狀光源逐漸鬆散、擴散,形成模糊的光斑效果。小編今天要為您解說的,就是如何製造、利用焦外散景的辦法,讓您也能拍出這樣美麗而又有情調的照片。
  • 如何拍出唯美的焦外散景,讓照片呈現出別樣的美感
    這些彌散的柔和小光斑就是焦外散景,它能輕易地為畫面製造迷離、奇幻的小清新風格,是把平淡場景拍出文藝範兒的利器。  今天要為您介紹的,正是製造、利用焦外散景的具體方法和拍攝注意事項。  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往往也越淺,虛化效果越好,也就更容易拍出焦外散景。一般來說,拍攝這類題材需要使用 50mm 焦距以上的鏡頭。  短焦距鏡頭要拍攝這一題材,必須保證主體和背景之間有相當的距離,才能實現對背景的虛化;即使成功虛化了背景,散景往往也不太明顯。  如下圖,使用 24mm 廣角頭拍攝,把光圈開到 f/1.4,虛化和散景仍然不太明顯。
  • 焦外的唯美閃景與光斑,到底是怎樣拍攝出來的
    很多攝影人都迷戀鏡頭的焦外光斑,這種光斑是怎麼拍出來的?今天,狼族公開課為大家揭秘。  為何光斑如此迷人?  很多人都喜歡拍光斑效果,那是因為光斑很讓人著迷,對光斑的痴迷到對器材的入魔。怎麼才能拍出夢幻的效果?許多人都拍過,但這種拍攝易學難精,如果你能完全弄清楚其中的奧秘,你就能駕輕就熟,拍攝出你想要的效果。
  • 如何拍出漂亮的散景?
    QQ群:457661598散景(Bokeh)即是照片中焦距以外模糊的部份, 算是一種朦朧之美;簡單而言,朦朧之美就是利用朦朧襯託拍攝主題的一種元素,這元素易學難精。這次我們就一起去探討下「如何用散景拍出美麗的相片」吧!
  • 夢幻散景怎麼拍才漂亮?其中奧妙就在這裡
    有一種迷人的焦外成像,它由一個個虛虛實實的圈圈構成,讓拍攝的畫面如同夢境一般,這就是讓很多人痴迷的散景效果。
  • 攝影中的散景是什麼,如何拍出好看的散景照片?
    散景是最流行的攝影效果之一,以至於智慧型手機都會使用軟體增強來嘗試實現這個功能。在我們拍攝人物或微距鏡頭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到它。那麼什麼是散景呢,我們又該如何才能拍出好看的散景照片?簡單來說,散景指的是照片的背景和前景中焦外區域的質量。
  • 如何拍出漂亮散景照片
    這次我們就一起去探討下「如何用散景拍出美麗的相片」吧!Photo by Yana Peneva怎樣拍出漂亮散景(一) 焦段影響很大要拍出散景,長焦鏡頭是首選,建議最少有50mm或以上,因為長焦距會把主體與背景的距離壓縮,使到背景變得更模糊,而主體卻可以被突出。
  • 如何才能拍出如奶油般化開的夢幻散景效果?
    其實說實話,我在剛剛拍照的時候,也超級喜歡那種背景虛化模模糊糊一大片就像奶油一樣化開的夢幻一般的散景效果。不要否認,我們在剛剛接觸攝影的時候都經歷過這一個時期,羨慕別人拍出來的那種美輪美奐的效果,這並沒有什麼。我們很多人在剛剛開始拍照的時候,都想要知道,究竟怎麼樣才能夠拍出好看的虛化背景?
  • 獲得更柔美的焦外 帶變跡濾鏡的人像鏡頭推薦
    相比於普通鏡頭的結構,搭載變跡濾鏡的鏡頭可以使光線經過鏡頭時從中心到邊緣均勻衰減,並使得成像的邊緣有效模糊,因此鏡頭可以實現柔和美麗的焦外效果。可以說,這是另一種用於優化鏡頭焦外成像質量的解決方案,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幾支帶變跡濾鏡的鏡頭。
  • 拍花用哪個焦段的鏡頭好?
    不少人會問,拍花用哪個焦段的鏡頭好呢?今天要為大家講解的,便是不同焦段鏡頭在拍花方面的優缺點,以及一些能提高出片率的套路,想拍花的朋友們可別錯過哦~長焦:唯美特寫對唯美系的童鞋們來說,長焦鏡頭是首選。它具有十分出色的焦外虛化能力,能輕鬆地把背景拍成唯美的散景和光斑。
  • 哪個焦段最適合拍花?關鍵看你怎麼用!
    不少人在後臺問,「拍花用哪個焦段的鏡頭好?」其實,用哪個焦段的鏡頭都是可以拍好花的,前提是你得把握不同焦段的特點,併合理利用,揚長避短,拍出不同風格的花卉作品。今天要為大家講解的,便是不同焦段鏡頭在拍花方面的優缺點,以及一些能提高出片率的套路,想拍花的朋友們可別錯過唷~
  • 有了這款 App,手機拍出毒德虛化不是夢!
    比如說下面這張照片:看到這樣的焦外,基本已經能聽到兩個派別發出的聲音了:1. 這樣的二線性,怕是要被小痰盂按在地上摩擦。然而事實是第三個聲音:這張照片,其實是手機拍的。二、進階功能:散景光斑調整虛化調整很好用,但畢竟安卓手機大多已自帶這一功能,因此算不上驚豔。但接下來的這部分功能,對用戶(尤其是器材黨)來說真的是驚喜了。畢竟,能夠精調焦外散景光斑形狀的 App,Focos 大概是第一個。
  • 拍人像,50、85、135你會選什麼焦段?
    不少人問,拍人像用什麼鏡頭好。像50F1.8這樣的大光圈鏡頭還有一個好處是,在晚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光圈大一級,進光量大一倍。現在的單反高感都不差,很多時候在ISO1600左右可接受,把光圈開到最大,可以手持像白天一樣拍攝。
  • 飄落下來的樹葉,沒想到拍出來這麼美!掌握這些技巧簡直太容易
    加之落葉周圍環境會比較亂,因此經常使用大光圈進行拍攝,以使周圍焦外模糊,使落葉變得突出。使用極低的角度拍攝落葉,可以使落葉別的分外高大。高角度從高處往下拍攝也是常用的一種能落葉拍攝方式,採用這種方式,可以拍攝出具有完整形狀和色彩的樹葉,但是這種方式由於背景與落葉幾乎在一個平面上,無法拍攝出淺景深的作品,因此注意對周圍環境的清理,確保主體突出。
  • 焦外散斑(bokeh)解析第二篇——特殊形狀的bokeh與「焦外二線性」
    它就是點光源發出來的光束被光圈攔截,而形成的帶有光圈形狀的光錐,離焦情況下在像面形成的圖形。用光學工程師的術語講,bokeh的本質就是彌散斑(點列圖)。 既然認可了bokeh就是會帶有光圈形狀的這個結論,那麼我們就不難理解照片中為何會有一些形狀特殊的bokeh了——因為光圈的形狀特殊呀。在這裡,我們簡單說明以下兩種情況。
  • 小光圈鏡頭也能拍人像大片,24-70 F4有你意想不到的表現
    一說到拍人像,玩攝影的人一般想到的是定焦、大光圈、唯美夢幻的焦外,要是變焦,起碼也給是「小白兔」這樣的長焦牛頭才能勝任。
  • 你身邊隱藏著的「絕美風光」,這樣拍出來
    同樣的手法,對著一杯正在冒泡的汽水(換成啤酒也行)拍攝,會拍出這樣的效果:經過微距鏡頭聚焦,就會拍出這樣的照片:同樣是從上往下聚焦拍攝,就會拍出這樣的作品:除了散景之外,淺景深還有其它的用途。配合離機閃打光,創造高光和陰影,拍出來的作品效果會很驚人:
  • 如何拍出酷炫的太陽星芒
    你只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技術要點,就能拍出來啦~1. 讓太陽小一些我們沒法把太陽變小,但我們可以讓太陽的畫面比例小一些,讓太陽更接近點光源的形態,就更容易拍出星芒效果。也就是說,用廣角鏡頭來拍這一題材,成功率會比較高。在拍廣角大風光的時候,順便把太陽星芒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