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離開我們快半年了。您在天堂還好嗎?您見到了久違的公公和奶奶,大伯、二伯、三伯、四伯了嗎?有沒有約上您的老友,重拾您的酒杯,開懷暢飲呢?那可是您的至愛。我們在天的這邊,在您的注視護佑下,平安健康,都挺好的!
今天是父親節,我沒有回家去,沒有像往年一樣拖著行李箱興高採烈地往動車站趕去。您撒手離去,讓我過了人生中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今天的我,只是靜靜地待在房間,翻著泛黃的老照片,回憶著從前我們父女間的點點滴滴。
爸,您看,這是我、您和哥哥三人在西湖邊照的。那時,您多年輕帥氣啊!我呢,笑得多開心,快樂自信。雖然我是女孩,可您一直疼愛著我。每次出門,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遊山玩水,您都帶上我,我像跟屁蟲,黏著您。您讓我開闊眼界,讓我從小知道詩和遠方。潮州人說:「尾仔不惜雷公愛打。」爸,您一定是怕雷公打您的吧?所以處處寵著我這么女。
爸,您看,這張,我回家來,您笑得多燦爛啊!這是我們酒足飯飽後的合影。每次打電話,您總問我:忙嗎?這周回來嗎?只要答案是肯定的,那天,您一定早早去菜市場買回各種各樣的肉菜,特別是我愛吃的滷鵝和竹筍。然後,您就開始忙開了,洗菜,切菜,炒菜,滿桌菜品,色香味俱全。每當我誇「好吃」時,您老是不謙虛地回話:你爸是可以去領特級廚師證的。這時,您滿臉自信。遠嫁的女兒,是您永遠的期盼和牽掛!
爸,您看,這張,您的孫女和外甥女回來給您祝壽,您開懷大笑!這張,我們去虎門旅遊;這張,我們一大家子一起去韶關;這幾張,都是我每年匆匆回來給您祝壽的!這張,您貌似不開心呢,因為您說我沒常回來看看,儘管我每月回家一次。還有這張、這張我們父女的一世情緣,定格在這一張張照片裡。今非昔比,淚水已模糊了我的雙眼。
爸,您看,窗臺上的這隻七彩蝴蝶,從上午到晚上一直停在那不舍離去,是您嗎?我想一定是的,您只是這樣靜靜地來,從不在夢裡打擾我。您看,我們一切安好,您就放心回去,好吧?我善良的好爸爸!
我的女兒,本該屬虎,可猴子一樣的急性子,7個多月,她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人世間。始料未及,一陣忙亂。就在女兒出生後的三個小時,媽媽和姐姐毫不猶豫地從老家坐著夜班車,風塵僕僕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從此,媽媽開啟了她在惠州六年的帶孫生話。那年,媽媽67歲。
媽媽原是村姑,沒讀過書,後來嫁給了是城鎮居民的爸爸,這在20世紀50年代,是高攀了。也許因為這個,媽媽很努力學習,可也只勉強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及識得幾個簡單的漢字,也只會講潮語。突然間,媽媽來到一個講「外語」,人生地不熟、話不通的地方生活,這對她這樣一位老婦人來說,是需要何等的勇氣啊!是何等的不容易!
可是,我的媽媽毫不畏懼。每天,她從菜市場提回大包小包。她坐著公交車,去人人樂超市(當年惠州第一家大型超市),從這站到那站,順暢著。這菜市場吧,據說很多潮汕人,這好辦!可總有話不通的時候,公交車上播報的全是「外文」「外語」,媽又是怎麼上下站的呢?媽說:「話不通,我就指指點點,比劃著;字不懂,我就記住周邊的建築物,到站了,我就下。有一次,我坐錯了,就中途下車,去對面的那站重新坐回去。」啊,媽媽,您多聰明!您怎就不害怕呢?!
對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一直在想:要是現在把我放在不是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外國生活,我一定會害怕,一定不敢在那生活,我可沒有媽媽的膽量!儘管我比她年輕,比她有文化。是什麼讓媽媽有毫不畏俱的膽量呢?細想,一切緣於偉大的母愛!緣於媽媽對女兒、對外孫女的那份憐惜之愛、無私之愛!這愛,使媽媽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地在他鄉生活。
媽媽的「金句」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來了,我依然選擇回去陪伴87歲的老母親。與往年不同的是,女兒回來陪著我,我倆一起回去陪帶大她、疼愛她的外婆。坐在這趟回老家的動車上,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田園美景,媽媽從前點點滴滴的教誨浮現在眼前。
「花要自然開才會漂亮。」這是媽媽常說的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啊,花自然盛開是最美麗的。而要是強硬去掰開它,要麼壞了,要麼不自然、難看。在這一自然現象中,藏著大道理啊!媽媽沒有解釋,讓我自己去領悟。「自然開」強調的是主動性、自覺性,是前因;「漂亮」是結果。有了「自然開」的前因,就有「漂亮」的後果。我悟到了!
從此,媽媽這句「花要自然開才漂亮」,我不僅記住了,而且踐行了,做事情自覺、主動!這麼多年來,實踐證明:效果特好!
惠城區作協主席,
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數百篇,獲獎若干。
妙妙女士是我們城區某部門的領導。這年頭,能靜下心來,寫一些帶有「文藝性」文章的領導已少之又少。
我是無意間發現她的寫作才華的。今年年初,為抗擊疫情,區委宣傳部搞了一個徵文活動,我是評委之一。在眾多稿件中,有一篇《你說.我知道…...》的文章,一下子讓我感動了。這篇文章寫得樸實、接地氣,真情感人。把抗疫中肩負責任的領導形象,通過家人的視覺立體化展現出來,沒有絲毫的渲染和浮誇。同時,用生活中真實的細節,直逼讀者內心,讓人感動,久久不能忘懷。我毫不猶豫地給了一等獎。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一看!
再說這三篇。
《沒有了父親的父親節》通過回憶父女之間的點點滴滴,在傷感中營造出濃濃的親情。如果這樣一直寫下去,也就是一般的回憶錄。作者最打動人之處在結尾。結尾把父女之間的愛、父親對家人的愛,一下子烘託到極致。太感人了,讀罷眼睛都會有些溼潤。這是值得所有會員學習的地方。
《媽媽的膽量》寫母親對子女的愛。媽媽識字不多,從鄉鎮來到城市,一切對她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可母親並不膽怯,想盡一切辦法戰勝困難。通過細節描寫,使人看到一位母親對子女無私的愛。這種愛,讓母親無所畏懼。瞬間,母親的形象高大起來。
《媽媽的「金句」》帶有一點哲理性。不僅是花,萬事萬物順應自然才是最和諧的。所以才有老子的「道法自然」。但是當一位不大識字的農村婦女,能借花說出「道法自然」時,不禁會讓人刮目相看,這才是生活的智者。
當然文章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寫父親的細節再挖深些會更好,概括式的一筆帶過使文章處於「飄」的狀態;《媽媽的膽量》,抒情過於直白,有點急於表明主題;《媽媽的「金句」》,僅僅說是悟道,可缺少支撐,稍顯有點不足等。但瑕不掩瑜,每個人寫出的文章都有缺點,能達到以上水平,在我們城區來說,已是高手!
徵稿啟事
從即日起,惠城區作協公眾號平臺正式投入運作。旨在謳歌時代,突顯特色,助力寫作,推動成才。
每周一期,每期推送一篇佳作,每個會員有一次機會。經初審未過關的,可以再發一篇。每位作者的文章,配兩位老師的點評一同推出。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轉發、留言、打賞,並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共同進步。打賞金一半歸作者,一半用於平臺運營。
投稿郵箱:794468529@qq.com。投稿時請附作者簡介、照片、微信號,以便聯繫。自願投稿,文責自負,要求原創。小說、散文須控制在3000字內,評論文章控制在2000字內,詩歌控制在50行內。
公眾號刊發的文章由協會推薦給其他雜誌刊登,作品版權屬於原作者。本平臺不負責退稿,不採用已被原創保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