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通站暴露,接頭人叛變,陳毅的一個老習慣,救了他的命

2020-12-24 網易

  中央紅軍長徵後,留在南方八省打遊擊的紅軍日子不好過,雖然「西安事變」的爆發讓老蔣消停了一點兒,授意國民政府跟陝北紅軍進行談判,暫時停止了進攻,但他對南方的紅軍遊擊隊的敵意從來沒有減輕。

  老蔣奉行「北和南剿」的策略,在跟北方紅軍談判的同時,用重兵圍攻南方紅軍遊擊隊,這讓各個遊擊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於外在的壓力太大,遊擊隊內部也出現了忠誠問題,不少意志動搖的戰士要麼主動投敵,要麼被俘後立刻投降,當年在粵贛邊的根據地,一名與陳毅和項英聯絡的接頭人叛變,差點連累二人被抓……

  1937年中旬,紅軍遊擊隊越打越小,物資也無法補充,最要命的一點是跟中央聯繫不上,其他都好說,跟中央失去聯絡最傷士氣,很多人因此陷入絕望。

  陳毅想方設法跟中央重新取得聯繫,他用化名給上海的魯迅和茅盾等作家寫信,希望通過左翼作家當中間人,獲得中央的聯絡渠道,但因為國民黨要審查這些信件,他只能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許寫作內容過於曲折,他一封信都沒收到。

  陳毅不甘心,於是冒了一次險,他又給魯迅寫了一封信,說:我是史鐵兒的朋友,史鐵兒在病死前,我跟他是一起的,我很關心他的家屬,不知能不能費神幫忙打探一下,告訴我們。

  史鐵兒是瞿秋白在上海時曾用過的筆名,瞿秋白和魯迅是好朋友,所有人都知道瞿秋白因為是共產黨員而被殺害,陳毅的信幾乎已經明示了身份,這封信發出後,陳毅還是沒有得到魯迅的回信,但一個帶著希望的人出現了。

  

  不久之後,下山的交通員帶來一封信,寫信的人叫陳海,他自稱是從陝北來的,而且拿著中央的重要指示,要求當面向遊擊隊負責人匯報。

  這個叫陳海的人身份可疑,行蹤蹊蹺,無法相信,可是項英、陳毅始終相信中央肯定會派人來,他們決定冒一次險。在派人跟蹤考察了兩個星期後,沒有發現陳海的異常,最終他們決定和他見面。

  見面之後,陳海卻改口說不是中央派來的,他是紅六軍團的一個幹部。紅六軍團長徵的時候自己迷了路,掉了隊後流落在此地,依靠給人修馬路為生。他在修馬路的時候,跟國民黨軍隊一個連長混得比較熟悉,可以策動這個連的士兵起義上山,擔心遊擊隊領導不見自己,所以才假冒中央特派員來求得見面機會。

  當時遊擊隊缺槍、缺人,士氣低落,最希望的就是能夠策劃國民黨部隊起義,這樣不僅槍和人有了,士氣也起來。

  項英、陳毅起初對陳海還有戒心,談了幾次話後,發現國民黨並沒有派人搜山,可以暫時確定他不是敵人,就給了他一些錢作為活動經費。

  過了一段時間,陳海上山來報告,說那個準備起義的連被調到廣東去了,起義被迫中斷,不過還可以在別的連隊裡想辦法,為了方便工作,他在贛州的大庾(今江西大餘縣)開了個糖鋪作為地下交通站。下山時,陳海把糖鋪的店名、街名和門牌號碼都寫下來,不斷強調說普通戰士和交通員可以在糖鋪落腳,但遊擊隊負責人不能去,因為當地的情況過於複雜,充滿危險。

  

  就在陳海離開的當天下午,他突然派人送信上山,說中央來了代表,人已經到了大庾,請示下一步怎麼辦,是帶代表上山,還是遊擊隊派人下山去接。

  陳海的行為不可捉摸,飄忽不定,陳毅和項英都有些猶豫,到底該不該相信他。

  最開始,他們對陳海很警惕,跟他見面的時候都是用化名,互相稱老周和老劉,每次見面都安排在不同的地方,使對方無法猜測遊擊隊總部的位置,然而時間一長,陳海可以隨時上下山,他也沒有帶國民黨來圍剿,這讓他們認為此人可能真是紅軍戰士。

  此次陳海說有中央的特派員來了,到底是真是假?商量了很久,陳毅決定自己親自下山,到大庾走一趟,拿回中央的指示,畢竟跟組織失聯這麼久,大家都很焦急,如果中央特派員身份屬實,錯過了可能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陳毅來到大庾,沒有直接找陳海,而是在糖鋪外觀察了很久,確定安全才進去,他機警的做法,最終救了他一命。

  

  在糖鋪外轉悠了很久,發現沒有埋伏,陳毅走進去買了點糖,他故意漫不經心地問:「掌柜的在不在?」

  鋪裡的夥計說:「昨天就出去了,現在還沒回來。」

  一聽這話,陳毅覺得事情不太對,他打遊擊養成一個習慣,時刻望向遠處,留心風吹草動。就在說話的當口,他發現遠處有一夥國民黨士兵出現,他以最快速度閃到糖鋪旁邊的巷子裡,兜兜轉轉了兩圈,又折回了大街,坐在離糖鋪不遠處的茶館觀望。

  國民黨軍隊已經把糖鋪包圍,正在徹底搜查,看來這個交通站已經暴露了。此地不宜久留,陳毅立刻動身返回根據地,結果剛到山腳下,發現山上全是國民黨士兵,他暗叫一聲完了,項英還在山上!

  原來,陳海並不是國民黨特務,確實是掉隊的紅軍戰士,只不過意志不夠堅定,就在他最後一次下山的時候被國民黨抓個正著,沒有經過拷打就叛變投敵了。

  他讓人給遊擊隊帶口信說中央派人來了,完全是叛變後想出的引蛇出洞之計。雖然項英和陳毅跟他交談時都用的化名,他並不知道二人的真實身份,但從兩個人的語言用詞、儀表氣度和周圍人對他們的尊敬程度判斷,這兩個人無疑就是遊擊隊領導人。

  

  國民黨讓陳海給遊擊隊寫信,想誘使項英和陳毅來到大庾,將二人抓住,但考慮到遲則生變,於是沒有放陳海回去,而是直接讓他帶隊搜山。

  如果國民黨不心急,押著陳海回到糖鋪,設下一個八面埋伏的萬全之策,說不定真能抓住陳毅,但他們骨子裡的貪功和急躁註定無法成功,歷史有時候就是如此弔詭。

  國民黨部隊剛一上山,留在山上的項英就發現了敵情,作為遊擊戰專家,他馬上讓所有人疏散隱蔽,幾百名敵兵在陳海的帶領下,包圍了遊擊隊最核心的區域,但搜了幾個小時,一個人都沒抓住,無奈之下只能放火燒山,迫使遊擊隊員現身,可「吉人自有天相」,火剛點著,大雨不期而至,敵人只能無功而返。

  趁著對方離開,陳毅根據定好的聯絡方式找到了項英,他們預測敵人第二天還會捲土重來,於是集合隊伍策劃了新的遊擊方案。

  第二天敵人果然又來了,這次兵力增加到四個營,還帶了不少獵狗和探照燈,白天獵狗循著氣味滿山亂跑,到了晚上探照燈又四處照射,整個梅山被攪得一片混亂。敵人的行為不僅沒有讓搜山變得簡單,反而因為驚擾了動物,野豬和山雞奪路狂飆,從而使得搜山難上加難。

  

  遊擊戰就是這樣,敵人圍堵,戰士們躲藏,雙方比拼腦力、體力和耐力,僵持了一個月,國民黨突然撤下了山,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來「七七事變」爆發,蔣軍停止了對遊擊隊的搜捕,南方八省的遊擊隊即將改組為新四軍。陳毅當年說國民黨會歡迎遊擊隊下山的預言成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地下交通站》老劇帶給我們的新思考
    看到一個朋友發的朋友圈:日韓劇不想看,美劇也不想看,重刷了一遍《地下交通站》,賈貴的神演技把我笑瘋了。電視劇《地下交通站》是一個低成本拍攝的情景喜劇,抗日題材,這部劇當年在山東衛視播出,當時收視率也還算可以,最近幾年,這部劇在b站異軍突起,彈幕幾十萬條,幾乎每集都有三千條以上的彈幕,跟《亮劍》《舞樂傳奇》並稱「神劇」,獲得了大批粉絲的擁躉。
  • 《地下交通站》地下交通站
    如果讓俺老人家說山東衛視這多年來做過的英明決定,買下《地下交通站》可以排在第二位了,排第一位的俺不便說。《地下交通站》,英達在2007年拍完的28集情景喜劇,是俺看過的最好的國產電視劇,包括情景喜劇,垃圾電視劇,諸如此類。俺覺得《地下交通站》好看,並不是因為諸位政治正確的所謂業內人士所說,「首部以喜劇形式反映抗戰題材的劇」,而是它把英達骨子裡的那種喜劇元素一個接一個的呈現出來。
  • 《地下交通站》喜聞樂見藝術形式的情景喜劇化
    地下交通站是我影響非常深刻的國產情景喜劇,不誇張的說,他和我愛我家、候車大廳以及東北一家人並列為我心目中英達情景喜劇的四大名著,給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可惜的是地下交通站的誕生處於情景喜劇發展的下坡路階段,雖然素質優秀,但搞笑模式已經無力回天了。地下交通站2承襲了前作的設定,但是反向平平。
  • 《我愛我家》的演員,有哪些又演過《地下交通站》?
    英達是前文化部副部長兼表演藝術家英若誠的兒子,正是他把情景喜劇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引入中國,創造了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同時,也是《地下交通站》的靈魂人物。英達的演技沒有問題,本來也是演員,在《愛你沒商量》《東京審判》中出演過重要角色;在《地下交通站》中,他演了一個軍銜並不是很高但仗著叔叔的上勢力橫行霸道的日本人石原兵太郎,幾乎霸佔了野尻太君的所有東西,最大的特點是喜歡吃臭豆腐。兩部戲中除了英達,另外一個核心人物就是英壯。英壯也是英氏家庭的成員,在兩部戲中也都有出演。
  • 慄旭晨||忻縣地下交通站那五年
    《地下交通站》是很多觀眾喜愛的一部電視連續劇,該劇描寫了我地下工作者在日偽軍眼皮子底下,建立交通站,與敵人鬥智鬥勇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 怎樣評價《地下交通站》?
    提到地下交通站就不到不提賈貴,反派演到蓋過主角,還讓人恨不起來的實在不多。這裡聊一下賈貴這個名字的由來。
  • 【白夜談】我為什麼沉迷《地下交通站》
    最近我偶然間刷到了2007年的情景喜劇《地下交通站》,誰知不小心看了一集就再也停不下來了,一口氣刷完了全集。這劇的包袱相當密集,同時也十分新鮮。又因為是抗日題材,可以將漢奸、鬼子進行無限醜化,因此最後的效果就更加荒唐搞笑。
  • 好人一個也沒記住的《地下交通站》,反面角色太過出彩
    近日,《地下交通站》劇中的幾個「壞慫」們搞了一場聚會,還發布到了短視頻中,讓人不禁又想起了這部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該劇正面角色雖然也都塑造得有血有肉
  • 《地下交通站》南極以北
    《地下交通站》自然是神劇,那種醜化鬼子和宣傳我軍都不惜餘力的作品。但在這個劇裡,還是會有那麼一點意思,然後這一丁點的意思慢慢會發酵出更多的意思。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但在很長一段日子裡,很多人以為再也看不到明朗的天了,在那些日子裡,究竟怎麼熬呢?《地下交通站》算是一面哈哈鏡,負負得正,有時候也意外地會映射出那麼一丁點的真相。
  • 國產喜劇《地下交通站》為什麼沒有大紅大紫?
    國產經典的情景喜劇不算多,也就《武林外傳》、《我愛我家》、《家有兒女》等幾部,其實在2007年就有一部情景喜劇誕生,經典是經典,可惜最後沒能大紅大紫,那就是《地下交通站》。
  • 《地下交通站》5大反派現狀,賈貴家喻戶曉,只有他事業最好
    這幾年,熒幕上有關抗日題材的影視劇日漸增加,但質量良莠不齊屢受網友吐槽,然而有這麼一部「抗日神劇」口碑出奇的好,甚至不屬於經典抗日劇《亮劍》,它就是抗日情景喜劇《地下交通站
  • 《地下交通站》中的郭德綱于謙,出場時間寥寥,驚豔不如賈隊長
    當年,這兩位相聲大師也曾客串出演過《地下交通站》,不知道眼尖的您發現了沒?如果有人碰巧這段時間去上個廁所什麼的,說不定都不知道郭德綱和于謙曾出演過《地下交通站》呢。論知名度,顏冠英當然比不過郭德綱、于謙等人,但他在《地下交通站》中的發揮,卻足以讓任何明星大腕都黯然失色。賈貴這個角色,簡直就如同為顏冠英量身定做一般,在他的扮演下,一個蠢萌的漢奸形象變得栩栩如生、立體生動。
  • 隨筆||熱天推熱劇 ——《地下交通站》
    無聊之際把《地下交通站》又看了兩遍。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想推薦給和我一樣不出門追劇的朋友們,也看看這部電視劇。理由:   1 、 我個人至少看過十遍以上(有空還會繼續看)。2 、只要手機存儲空間允許,視頻裡一定有下載好的整部電視劇。      看我執著的勁頭,朋友們該有點小興趣了吧?
  • 抗日神劇《地下交通站》為何口碑如此高?
    對於下飯神劇《地下交通站》,網友們向來不吝溢美之詞,收集了一些精彩評論,如下: 1、我一向很抵制抗日神劇,但是地下交通站真是百看不厭。
  • 《地下交通站》難得一見的好作品
    地下交通站這部作品,個人認為是今年難得一見的好作品,至於說本子寫的好,演員選的到位,笑料新穎,諷刺入骨三分,這些大家看在眼裡,就不必說了。這部影視作品最最難得的就是反映出了中國人特有的幽默感,用一種非常獨特新鮮的方式宣傳了抗日。曾經在網上看過很多「愛國人士」義正辭嚴的抨擊這部作品,說抗日這樣沉重的題材怎麼能夠拿來搞笑之類之類的言論,並且表示要堅決抵制這部作品。
  • 《地下交通站》地下搞笑站
    無意中在刷門戶網站的時候知道有一部神劇叫做地下交通站,本以為是諜戰片,沒想到是情景喜劇,更喜歡了,確實是除了第一集介紹人物稍沉悶之外,後邊都挺好看,反派角色出神入化,尤其是賈貴,正面人物和中立人物倒差了些,客串人物也還行,尤其是陶紅,本狼很喜歡的演員,餘震演的石青山比較沉穩,不像他在其他抗日神劇裡那麼奔放,老是化妝成不同的身份挺逗的,小交通員也不錯,動不動就裝老成很滑稽,蔡水根沒演好,黑藤也是搞笑的主力輸出
  • 《地下交通站》網友經典彈幕賞析
    《地下交通站》網友經典彈幕賞析《地下交通站》海報《地下交通站》是首部反映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通過以蔡水根為首的幾位共產黨員的地下活動,以喜劇的形式,反映了當時我國人民艱苦卓絕英勇無畏的抗戰史,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鮮活的正反面人物形象。該劇由英氏公司推出,一改傳統情景喜劇的套路,在故事性和娛樂性方面雙管齊下,使情節跌宕起伏、精彩刺激而又妙趣橫生,觀眾捧腹大笑。
  • 《地下交通站》的賈貴,竟是《還珠格格》的他,恕我眼拙!
    《地下交通站》的賈貴,竟是《還珠格格》的他,恕我眼拙! 哈咯,謝謝小可愛們來看小編的文章~相信大家看電視劇的時候老是會忘記配角的存在,可能是一閃而過的鏡頭會毫不在意,當你重溫這部劇時你會發現他竟然也出演過當年熱播的電視劇,例如地下交通站的賈貴,竟是還珠格格裡的他,算是另外一種驚喜吧!
  • 滿是髒話的《地下交通站》,卻是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不過,在2007年,一部名為《地下交通站》的情景喜劇,正式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但在當時沒有掀起什麼太大的轟動《地下交通站》是一部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反映了我國的抗戰史,英達也算是較為成功的一個演員了,此次的作品讓人們有些難以接受。
  • 滿是髒話的《地下交通站》,卻是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不過,在2007年,一部名為《地下交通站《地下交通站》是一部抗戰題材的情景喜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反映了我國的抗戰史,英達也算是較為成功的一個演員了,此次的作品讓人們有些難以接受。黑藤規三由於視力不怎麼好,所以最不喜歡別人說瞎字,一旦聽到,便會急忙打對方一個耳光。其實在劇中,他也是較為可憐的一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