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最尷尬一幕,撕開了中國社會最可悲的潛規則

2020-11-03 願你餘生不孤寂

01

「綠茶」郭曉婷

前兩天,書單君看綜藝《演員請就位》,有一個片段讓我特別震驚:

演員郭曉婷在臺上,跟導演告狀,說搭檔楊志剛不配合排練很遺憾。

結果彈幕裡一片罵聲: 這妹妹在那告狀呢、心眼真多、綠茶婊。

楊志剛是誰?

提到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知道,但看到這張臉你應該就有印象了。

他是市場評定最高級S級的70後演員,《鐵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等各大熱播劇男主。

哥哥是《娘道》和《最美逆行者》的導演郭靖宇。

對比之下,郭曉婷只能算娛樂圈新人了。

她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應該是《仙劍奇俠傳》裡的花楹。

這兩個人搭檔的《受益人》,可能是《演員》裡唯一沒排練的節目:

因為楊志剛不配合,他們在上臺前,總共就排練了3次。

郭曉婷一次又一次跟他商量,希望多排幾次,建立情感交流,但他一意孤行,還要按自己的想法改劇本。

最後出來的效果不好看。而對手組呢?反覆排練,拿了最佳。

郭曉婷無法理解,她當著導演的面,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

看到這裡時,我的心裡就咯噔了一下。因為她一講完,全場就沉默了好幾秒,更加襯託出了她的不合時宜。

彈幕裡有人罵她「心機」、「綠茶」,也有人說她「情商低」、「太較真」、「得罪人」。

這讓我覺得很可悲,難道說實話就是綠茶?不肯吃啞巴虧,就是情商低嗎?

這一幕,簡直是一個小型中國社會的縮影。

為什麼大家不喜歡郭曉婷的做法?因為它破壞了中國人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也就是說,她「壞了規矩」。

02

無訟社會

中國人講究什麼?無訟。

訟,就是告狀。

老話說,「餓死不做賊,冤死不告狀」。

中國人歷來追求無訟社會。費孝通曾在《鄉土中國》裡寫過,以前律師是被蔑稱為「訟師」、「訟棍」的。

一個到官府打官司的人,會被人們所不齒。告狀,被認為是一種「搬弄是非」的惡行。

舉個例子,打離婚官司在西方非常常見,但在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很多人還是覺得這不道德、不體面。

而郭曉婷在臺上直接揭穿老前輩不配合排練,就像是跑到了縣太爺面前喊冤,大家不僅不會同情她,還會覺得這個小姑娘「不懂做人」。

甚至會被惡意揣測,是在「出賣別人」。

你看,中國已經從鄉土社會蛻變,但對訴訟的固有觀念,依然留存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

在《沉默的大多數》裡,王小波提供過一種「正確的維權方式」:

假設有人常把一輛自行車放在你門口的樓道上,擋了你的路,你可以開口去說——打電話給居委會;或者直接找到車主,說道:同志,「五講四美」,請你注意。

但不敢保證,此後他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回答你。估計要說你「事兒」,假如你是女的,他還會說你「事兒媽」,不管你有多大歲數,夠不夠做他媽。

但你可以選擇沉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這種行為的厭惡之情:把他車胎的氣放掉。

還有一種更損的方式,那就是在車胎上按上個圖釘;假如車子可以搬動,把它挪到難找的地方去,讓車主找不著它,也是一種選擇。

總之,就是不能正面起衝突。

當然了,這是王小波的調侃。事實是,很多人受了氣,不僅明面兒上不能撕破臉,私下裡也得學會吃啞巴虧。

小說《狗夫200天》裡,女主張老太是個愛較真的老奶奶。

她報的駕校,存在一種潛規則:

每天中午,教練會帶著學員去他們拿回扣的飯店,那裡的飯菜比尋常的飯店難吃點,貴點,但又不至於難吃和貴太多,餐費所有學員AA。

張老太不能接受,她問大家:「為什麼要來這兒吃?憑什麼教練不用掏錢?」

沒有一個人搭理她,大家反而覺得她很奇葩。

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反正也沒多少錢,攤分到每個人頭上就幾十塊,大家都心知肚明讓教練賺點回扣,沒人愛計較這個。

比起個體的公平公正,大家更追求集體的安寧和諧。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吃虧是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槍打出頭鳥!」

卻沒有人教過我們:要為自己的權利發聲。

這就是大部分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不要生事,以和為貴!

03

「自我壓縮的人格」

為什麼我們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維持人際的和諧?

在《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中,歷史學家孫隆基對中國人的群體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孫隆基說:

中國人的「身」是由「人倫與社群關係」去組織,而不是由「自我」去組織的,因此就恆常地處於人情的磁力場的包圍中。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中國人的「自我」其實是不被看見的。

我們看見的是什麼呢?是一個人身上貼滿的標籤,他的年齡、等級和層次等。

想想看,我們跟陌生人打交道時,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你今年多大了?做什麼的?結婚了沒?

這其實就是為了確定你和對方的長幼和尊卑。

不同等級的人,給予不同的面子。年紀大的、等級較高的人,就得多給一點兒「面子」。

因為中國社會,是一種熟人化的社會結構。大家都是熟人,熟人之間當然要照顧到彼此的面子了,這樣才能維持長久的關係。

所以郭曉婷和楊志剛搭檔排練,楊志剛就有話語權,郭曉婷得戰戰兢兢。

這就像是你剛入職場,跟公司的老人分配到同一個項目,哪怕前輩倚老賣老,你也一點辦法都沒有。

要是工作還是沒做好,老闆問責,你還得安靜地把鍋背了。

不然就是出賣隊友,在老闆面前惹是非。

可是如果我們認為,集體的和諧,比個體的公平重要,我們就會習慣用懂事或者聽話、沉默、逆來順受等等——去換取社會觀眾的讚許。

如果我們認為公然保障自己的權益是不恰當的,那麼我們就會更能容忍被別人佔便宜,也就更容易受人利用、擺布與控制。

這被孫隆基稱為「自我壓縮的人格」。

04

不要為黑暗辯護

比自我壓縮更可怕的,是我們還會用這一套思維去壓縮別人。

孫隆基講了一個故事:

讀大學的時候,一位國學大師來學校演講,結束後系主任就叫上出席的人一起去吃飯。

也不是正式的公宴,是他本人掏的腰包。

系裡有一位教授當時沒去聽,自然也就沒被邀請去吃飯。沒想到,這個教授大怒,說該國學大師是自己老師,系主任不邀請他,故意排擠他等等。

系主任向他道歉,但他仍沒完沒了,要系主任寫悔過書。

這非但很不公道,也是令人失尊嚴的要求,系主任覺得很難做,但系上兩位鄉愿式的教授卻出來打圓場,說好說歹地勸系主任「大人有大量」。

結果,悔過書寫是寫了,鬧事的一方意猶未足,在書背後批了幾句侮辱性字句,丟了回來。那兩位鄉愿又來將系主任按下去,叫他好歹再順從對方一次。

在這期間,有人看到系主任在辦公室內暗自流淚。過幾天,他在馬路上行走時心神恍惚,最後出了車禍。

北島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大人必須要有大量,受了委屈,咬碎牙也要往肚子裡咽。

而小人,卻正因為是小人,反而有了作惡的道理,這不是很荒謬嗎?

如果這樣可以換來和諧,那這到底是真的和諧,還是妥協呢?

說回郭曉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她其實一直是個勇敢的人。

曾因N號房事件髮長文,自曝幼時遭性騷擾的經歷:

學生時代,有位語文老師每天給她發曖昧簡訊,她直接用生硬的文字回辱了對方。

看不慣老師對其他女同學動手動腳,她會跑去向校領導投訴。

這是一個對權力壓迫很敏感的人。

在書單君看來,她代表了年輕的一代——她們擁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她們沒學會「背鍋」。

而我們呢?卻要在這個時候捂住她的嘴,告訴她:

為了這點事,沒必要;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撕破臉不好看;萬一以後人家給你使絆子,多不划算!

這看起來是為她好,但本質上,是一種二次傷害。因為這些話都是在告訴她:你受的委屈很渺小,不值一提。

可是再小的委屈,也是事實不是嗎?憑什麼犯錯的人,被視為「合理」,而發聲的人,卻成了「禍根」呢?這太可悲了。

有句話說,如果天空總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牆角。

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也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比起那些精明的沉默,我希望這個世界,有更多「郭曉婷式」勇敢的笨拙。

部分參考資料:

[1]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和諧心理》陳浩彬

[2] 《為什麼說「憤怒」是種必要的情緒?》劉滿新

[3] 《"The Aptness of Anger"》Amia Srinivansan

相關焦點

  • 《演員請就位》最尷尬一幕,撕開了中國社會可悲的潛規則
    「綠茶」郭曉婷 前兩天在看綜藝《演員請就位,簡直是一個小型中國社會的縮影。 中國人歷來追求無訟社會。費孝通曾在《鄉土中國》裡寫過,以前律師是被蔑稱為「訟師」、「訟棍」的。 因為中國社會,是一種熟人化的社會結構。大家都是熟人,熟人之間當然要照顧到彼此的面子了,這樣才能維持長久的關係。
  • 《演員請就位》郭曉婷臺上告狀,撕開了中國社會最可悲的潛規則
    「綠茶」郭曉婷 前兩天,書單君看綜藝《演員請就位,簡直是一個小型中國社會的縮影。 中國人歷來追求無訟社會。費孝通曾在《鄉土中國》裡寫過,以前律師是被蔑稱為「訟師」、「訟棍」的。 因為中國社會,是一種熟人化的社會結構。大家都是熟人,熟人之間當然要照顧到彼此的面子了,這樣才能維持長久的關係。
  • 《演員請就位》撕開了中國社會可悲的潛規則
    01 「綠茶」郭曉婷最近在看綜藝《演員請就位她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應該是《仙劍奇俠傳》裡的花楹。這讓我覺得很可悲,難道說實話就是綠茶?不肯吃啞巴虧,就是情商低嗎?這一幕,簡直是一個小型中國社會的縮影。因為中國社會,是一種熟人化的社會結構。大家都是熟人,熟人之間當然要照顧到彼此的面子了,這樣才能維持長久的關係。所以郭曉婷和楊志剛搭檔排練,楊志剛就有話語權,郭曉婷得戰戰兢兢。
  • 被罵「綠茶」的郭曉婷,揭開了社會最可悲的潛規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作者:林尉,編輯:黑羊,原文標題:《演員請就位》最尷尬一幕,撕開了中國社會最可悲的潛規則
  • 社會交往中最可悲的潛規則
    前兩天,書單君看綜藝《演員請就位》,有一個片段讓我特別震驚:演員郭曉婷在臺上,跟導演告狀,說搭檔 她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應該是《仙劍奇俠傳》裡的花楹。,簡直是一個小型中國社會的縮影。 中國人歷來追求無訟社會。費孝通曾在《鄉土中國》裡寫過,以前律師是被蔑稱為「訟師」、「訟棍」的。
  • 《演員請就位2》完結,最經典的一幕非他莫屬
    《演員請就位2》終於結束了,而這檔綜藝從開播到最後,最經典的一幕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倒數第二期,大概情形是:爾導的作品被郭導懟爾導憤然離場郭導淌淚場面幾乎可以用極度尷尬形容,來回顧一下現場的氣氛:埋雷:S等級評定的標準存在分歧從開播以來,節目中出現的熱點話題一直沒有斷過,最有名的一次還當屬郭導給了完全是新人且演戲無比尷尬念臺詞的何昶希一張S卡。當時在節目現場引發了一波不小的質疑,出現了李誠儒和郭敬明的史詩級對峙。
  • 《演員請就位》趙薇無疑是最知道節目潛規則的人
    如果你看過《演員請就位》的話,你就知道這部綜藝節目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型的娛樂圈吃瓜現場,娛樂圈我們能吃到的瓜,在這裡,我們都是能夠看見和遇到的,可你知道嗎?看似是幾大導演在選擇演員,實則《演員請就位》背後充斥著娛樂圈的潛規則。
  • 《演員請就位》中的一幕,揭示成年人相處的潛規則
    《演員請就位》中,演員郭曉婷跟導演告狀,說搭檔楊志剛不配合排練很遺憾,原來,這兩人搭檔《受益人》,因為楊志剛不配合,上臺前只排練了三次,最後效果不好。就是這種隱忍的功夫,助長了社會的歪風邪氣。大企業以大欺小,做錯了事情,因為利益關係,就是不肯改。如果人人都能像韓雪一樣站出來,為自己的利益吶喊。會有更多不利於消費者的服務和產品被完善和改進。
  • 陳凱歌一句話暴露《演員請就位》的潛規則,原來老戲骨只是陪跑
    自從綜藝《演員請就位》播出以來,各位導演和演員之間的話題和爭議不斷,一個演員競技類的節目很快性質發生了轉變。 對於上一季的《演員請就位》中,雖然四位導演陳凱歌、趙薇、李少紅、郭敬明之間存在很多在對表演理解和欣賞上的差別
  • ​陳凱歌一句話暴露《演員請就位》的潛規則,原來老戲骨只是陪跑
    自從綜藝《演員請就位》播出以來,各位導演和演員之間的話題和爭議不斷,一個演員競技類的節目很快性質發生了轉變。對於上一季的《演員請就位郭敬明的這波操作不僅引得在場所有導演的不滿,也令學員們有所不服,年輕演員董思怡還直接在臺上對他的行為提出了質疑,場面十分尷尬。
  • 《演員請就位》陳宥維被粉絲挖坑,張大大全程找藉口,馬蘇最尷尬
    近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節目宗旨邀請陳凱歌、爾冬陞、郭敬明、趙薇四位導演與多位演員,共同探討當下演員選擇角色現狀,及演員應該怎麼詮釋好角色多個話題。演員評級也影響40位演員在《演員請就位》中的表演,節目組提供的角色
  • 演員請就位2 | 還原現實,撕開娛樂圈的殘酷一角
    大型演技類真人秀《演員請就位戲齡較長的知名演員熱播劇的新人演員一共40位就不細說了一套「全面而又苛責」的市場選拔型規則對當下市場的各類藝人全方位的測評如此殘酷現實的考察規則卻也只是撕開了《演員請就位熱劇追蹤 biubiubiu專業追蹤最新最熱英美日韓劇
  • 演員請就位大型車禍現場,史上最尷尬表演片段
    演員請就位史上最尷尬的表演片段,是由孫千、陳宥維和劉芮麟帶來的甄嬛傳,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大型車禍現場。這麼尷尬的表演片段,想必也有導演一部分的原因。雍正問甄嬛對果郡王是否還有情,甄嬛居然還能回答有,這一回答,甄嬛跟果郡王怕是都要死吧,家族子女受到牽連都不為過,所以這一改編完全不合常理。
  • 《演員請就位2》職場學太精彩:弄不懂這些潛規則,遲早被淘汰
    文 | 柳飄飄《演員請就位2》播出還未過半,就已經貢獻了N個點(撕)評場上演員互飆演技,場下導演犀利評判,稍有不慎就會把口碑名聲輸個精光。影視圈看似光鮮亮麗,實際競爭也相當殘酷,並不亞於我們的職場生活。所以,《演員請就位2》暴露的X大職場潛規則,你踩中了幾條?
  • 看《演員請就位》,讀懂娛樂圈3大「潛規則」
    集齊演員、導演和資本,《演員請就位》就如同是一個當下娛樂圈的縮影。雖然才播出5期,卻足以以小見大,讓人讀懂娛樂圈裡的3大潛規則。 市場初評級其實最能真實還原娛樂圈的現狀。男演員比女演員有優勢,而女演員想要出頭只有兩個選擇參加《演員請就位》的女演員人數為21人(排除已退賽的唐一菲),男演員人數為18人。截止到最新一期,所參演的作品已參加評選的女演員人數為13人,男演員人數為12人。而兩邊成功晉級的人數卻分別是7人和9人,男演員所佔的比例要明顯超過女演員。
  • 《演員請就位》暴露潛規則:逐夢演藝圈,有人很重要
    《演員請就位》第三期,楊志剛實慘。《受益人》段落,他擅自添加搞笑對白,被郭敬明吐槽調性紊亂。其他三位導師,也無一人贊「楊」。《演員請就位》四大導師,三位逐夢演藝圈都享受過親人的提攜。比如爾冬陞。在《演員請就位》,倪虹潔抱怨自己年齡大了
  • 《演員請就位 第二季》影視選角「潛規則」曝光?新人陳宥維評S級,張銘恩因「劈腿」風波拿B
    中國首檔角色競演真人秀《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即將回歸,無論是此前釋放出的預告,還是今天發布會現場的提前看片,都透露出濃濃的火藥味:競爭更為激烈,角色是要靠搶的,新引入的製片人評級體系,讓原本隱於幕後的市場篩選過程,被放大到公眾面前接受審視與評判。
  • 《演員請就位》臺上最勇敢女孩,反被質疑情商低有心機,太可悲
    《演員請就位》熱度,一浪高過一浪,從爾冬陞,到郭敬明,李誠儒,再到陳凱歌,每一個話題都有足夠的熱度和爭議。李誠儒最無辜,先是被陳凱歌推出去懟郭敬明,引起一番爭論,能言善辯的小四再次獲勝。接著,又被大鵬帶溝裡,被陳凱歌明槍暗棒的一頓諷刺。
  • 8張S卡,5張已易主,《演員請就位》大洗牌,到底尷尬了誰?
    《演員請就位》第一輪的競演已經落下帷幕,40位演員的定級已經進行了大洗牌,可以說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得不說,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大換血的背後,透露著許多的尷尬。尷尬一:流量重要還是演技重要?本季《演員請就位》第一期播出以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爾冬陞導演的犀利點評。
  •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和李成儒開撕的背後,撕開太多真相
    《演員請就位2》開播以來熱搜不斷,郭敬明和李成儒開撕又創新高。全場40個演員都要經過4位導演+老戲骨李成儒的點評,才能獲得S卡(相當於一種通關),好巧不巧,問題就出在青年演員何昶希身上。何昶希的演技肉眼可見的尷尬,可郭敬明堅持給他S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