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創公眾號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
▲
寶寶1歲左右,正在學走路階段。之前家裡老人就一直說,不讓給孩子穿戴紙尿褲,說會影響腿型。
趁著孩子學走路的階段,老人又開始說,「可以考慮讓孩子練習自己大小便了」。
雖然,我一直堅持給娃穿紙尿褲,可也擋不住家裡老人總說總說,想問問橙子:這個階段,可以給娃撤紙尿褲嗎?
作為過渡階段,把屎把尿這件事在中國家庭裡屢見不鮮,老人帶娃嘛,木辦法。
所以咧,老人們想要把屎把尿,基本上你是攔不住的。
這時候,咱們就得上策略了。
第一招:嚇唬——告訴老人,把屎把尿,危害大。
直接對身體上的危害嘛,肯定是有一些的,網上隨便搜一搜就知道啦,會損傷髖關節,會容易脫肛,會痔瘡,等等。
不過咧,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嚇嚇老人就好,咱自己別玻璃心)
不過,很多老人,見多識廣。這樣的嚇唬,唬不住。
她們會說,哎呦喂!不可能啦,那麼多把屎把尿的孩子都很好啊,我每次就把一會兒,不會有事啦,布拉布拉……
那咱就來第二招:上科普。
1,可能影響寶寶作息規律
有些超級有悟性的寶寶,會形成習慣,不把不尿,沒幾個月就會憋尿,不肯尿在尿布裡。小寶寶膀胱小,喝奶多,幾十分鐘就要尿一次,這樣就會非常影響睡眠質量,很難睡大覺。
2,可能反而阻礙如廁訓練進程
有一些習慣被把屎把尿長大的寶寶,反而會很大了都不會自己上廁所,因為他們習慣了被動的去排便,等著大人來把,從而沒有主動去排便的意識。
一般來說,聽著上述理由,老人多少會有些搖擺。畢竟,誰都希望娃好。
如果真的,還不行,橙子還有第三招。
那就是,囤紙尿褲,大量囤紙尿褲。
這樣一來,老人總不會眼睜睜看著這麼一大堆的紙尿褲,浪費了吧。這時候,就可以順勢告訴他們,等這批紙尿褲用完,咱們再來給娃把屎把尿吧。不然,真的很浪費。
基本上,三招下來,就差不多了。
搞定了老人,咱們再來說幾點家長的疑惑。
一、紙尿褲與紅屁屁
雖然紅屁屁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小坎」,不過可別寶寶屁股一紅,就找紙尿褲的茬,很多時候是家長的護理不到位造成的。
具體怎麼護理?
那麼,咱們就先來說說如何正確護理寶寶的小屁屁。
1、適度清潔小屁屁
寶寶每次大便後用溫清水清潔屁屁,注意清潔順序是從前往後,這樣可以防止女寶寶尿路感染,清潔過後用紗布輕輕拍幹。
2、勤換紙尿褲
儘量減少尿液或便便在紙尿褲裡的封閉時間,即便是秋冬季,也建議給寶寶勤換紙尿褲。
3、使用護臀霜
等寶寶的小屁屁徹底乾燥後,再塗上厚厚的一層護臀霜隔離尿便的刺激,之後再穿上新的紙尿褲。
二、紙尿褲與O型腿
放寬心,紙尿褲不會造成寶寶O型腿。
紙尿褲在寶寶髖關節的位置,與膝關節發育沒有一丁點關係。
而寶寶的腿之所以看起來不是很直,完全是個自然發育的過程,咱得給寶寶發育的時間呀。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腿自然就會變直了。
而真正會造成寶寶O型腿的,是家長過早強迫寶寶扶著站立、在大人腿上蹦跳等,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變形。
三、紙尿褲與男寶的生育能力
別擔心,沒影響。
首先,寶寶的睪丸溫度和體表溫度一樣。尿液從體內排出,一定也會迅速從體內溫度,將至體表溫度。紙尿褲不可能讓尿液保持體溫,更不可能有加熱的作用。所以,不會導致寶寶局部溫度高。
其次,睪丸發育一般是在7-8歲,再有錢,也不會讓寶寶到了7、8歲還穿紙尿褲的吧。
最後說說如廁訓練
一般來說,大多數孩子可以嘗試在2歲左右脫掉紙尿褲,接受如廁訓練。
最好是孩子能聽懂大人說的話,有模仿力,或可以用表情和聲音表達排便的想法,並能自己坐好,有能力爬到或走到家裡的任何地方。
所以如廁訓練不需要開始的太早,否則需要的時間也會更長。
如廁訓練有技巧
1、準備幾條孩子喜歡的小內褲,替代尿不溼。
一開始必經的過程就是孩子會不停尿褲子,但他會因為褲子溼了而意識到排尿的感覺,並且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乾爽」和「潮溼」。
不用幾次他會明白,「潮溼」是不舒服的,要想不潮溼,就要提前去小馬桶蹲著。
2、寶寶尿褲子,不要斥責,平靜的幫他收拾,然後讓他去小馬桶蹲一下,即使已經尿完了也蹲一下,強化他要去小馬桶尿尿的意識。
3、每次睡醒之後,或者每次喝完液體大概一小時之後,都讓寶寶蹲馬桶,如廁訓練期間不宜偶爾一小口這樣分散著喝水,這樣會很難預計排尿時間。
這個過程,切記不要強迫呦。
你問橙子答
針對大家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你問橙子答】欄目提煉了之前文章中相應的乾貨方法,方便大家快速地得到幫助。如果你仍有疑惑,歡迎給橙子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