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禁毒日。1987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決議,正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在倡導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同時,你是否想過毒品究竟有哪些種類?我們該如何分辨?吸食毒品有什麼危害?為什麼要將青少年作為禁毒預防教育工作的重點對象?下面將逐一解答這些問題。
什麼是毒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毒品通常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兩大類。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麻醉藥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古柯鹼類。
大麻是一年生植物,含有4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60多種具有類似的化學特性,因此被統稱為大麻素。通常用於吸食的大麻植物是指「印度大麻」,它包括大麻植物的葉和花。
古柯鹼是一種從古柯樹葉中提取出來的生物鹼。古柯鹼純品為無色或白色薄片晶體或粉末,味苦而麻,有辣痛和麻痺感。常見的古柯鹼鹽類主要有鹽酸古柯鹼和硫酸古柯鹼。
鴉片的醫學名為阿片,俗稱大煙、煙土、阿芙蓉等,是從罌粟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藥品。常見的鴉片種類有生鴉片、精製鴉片、鴉片製品、罌粟殼等。生鴉片是指割開罌粟未成熟的蒴果後流出的白色漿汁凝結成的深褐色膏狀物。精製鴉片又稱熟鴉片,是生鴉片用水浸泡,加熱、過濾去雜質後凝結成的深褐色塊狀物,久放成黑色硬塊狀。鴉片製品則是供醫療使用的合法製劑,常見的有鴉片粉、鴉片酊、鴉片液及阿片片,主要用於止痛及止瀉。罌粟殼即去漿汁及籽後剩餘的蒴果殼,其嗎啡含量為0.02%至0.05%,雖有一定的止痛、止瀉作用,但長期食用仍會成癮。
毒品有哪些危害?
首先,毒品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吸食毒品會成癮。人體的活動是靠神經系統支配的,神經末梢通過釋放遞質與效應器官的受體結合,來傳遞「命令」。機體在正常情況下,體內會釋放名為阿片肽的物質,作用於神經中樞、結腸、輸精管等部位的阿片受體,然後通過受體後方的多種信號傳導系統,調節體內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多巴胺系統、膽鹼能系統、垂體性腺系統、甲狀腺系統等正常運行。
當吸毒者吸食毒品後,一些毒品作為外源性阿片類化合物就會搶先與人體的阿片受體結合,抑制體內正常的內源性阿片肽的形成與釋放。反覆多次後,阿片受體對外源性阿片類物質很快產生耐受性,藥物作用逐漸減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劑量連續不斷抑制身體反應,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如阿片類毒品突然停用,吸毒者便會出現全身酸痛、頭昏、心動過速、發熱、失眠、焦慮、恐懼、虛脫、休克等症狀,在痛苦中打滾,甚至自殘,醫學上對此稱之為「戒斷症狀」。
其次,吸食毒品會極大損害人體健康。毒品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均產生負面影響,輕則可引發嘔吐,食慾下降,導致嚴重營養不良,重則可能會引起心肌梗塞等疾病。各種毒品都很容易產生耐受性,若一個吸毒者無視毒品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一味去追求快感,還會因吸食劑量過大而導致死亡。
為什麼青少年是禁毒預防教育工作的重點對象?
青少年正處於生理、心理髮育時期,好奇心重,判別是非能力不強,抵製毒品侵襲的心理防線薄弱,再加上青少年對毒品的危害性和違法行為缺乏認識,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襲。
據介紹,目前已有不少違法分子將傳統大麻葉、大麻花,製作成品種多樣的大麻巧克力、大麻餅乾、大麻油等食用大麻製品,並且這些大麻製品的獲取渠道簡單,迷惑性非常強,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