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賣盜版電影:大學生或成主力,每部僅5元

2021-01-07 IT之家

熱映片一部5元到10元千餘人購買甚至出售禁播片

通過微信買賣片源正成為在校大學生看電影的一個新方式。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藉助主力購買人群大學生的再傳播,微信買賣盜版電影已逐步形成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但很多大學生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會觸犯刑律。

價格:8塊錢買到完整版《盜墓筆記》

微信買賣電影的操作方式是,微信添加某些賣電影的代理為好友,通過紅包等在線支付,代理再將資源通過網絡雲盤分享給買家。

電影《盜墓筆記》上映時,大學生郭某通過某視頻網站搜索相關預告片時搜索到一個電影片段,視頻的右下角寫著「觀看完整全片請加微信號XX」的水印。郭某隨即添加了該微信號,以8元的價格買下了完整版電影藍光版的資源。相比去電影院看電影需要花費幾十元,郭某說花幾塊錢就能在宿舍觀看到完整的電影,既省錢又省時間。

郭某說,此後只要一有新片上映,該微信號便會給他發相關影片的海報和短視頻片段,詢問他是否需要購買。短短數月,郭某的網絡雲盤裡便已經儲存了100多G內存的電影資源,他說:「加起來不到100元,去電影院頂多看兩場電影。有的電影看完一遍還可以重複看,比電影院方便。」

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秦海(化名)透露,通過微信他曾購買多部正在影院上映的大片。他是通過一個名為「XXX」的微信號購買電影的,在其朋友圈內分享有各種不同的電影海報,並配有價格。秦海說,只要把想買的電影名字發給他並通過微信轉帳,對方就會把資源通過網絡雲盤分享給自己,隨後便可在線觀看。他說:「身邊也有不少同學通過這種方式購買影片資源,有時候大家還會互相分享。」

片源:既有熱映片也有禁播片色情片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通過微信販賣的影片主要有三類:一是電影院正在放映的最新電影,幾乎與電影院同步。一般會在電影推出當天先推出畫質較低的槍版,新片上映一周內再提供高清版的片源,有時甚至會在電影上映的第二天推出。此類影片的價格稍貴,一般在5至10元左右。二是各大視頻網站需要付費或者購買會員才能觀看的影片。這類影片的價格稍便宜,一部電視劇的價格在5元左右,一部電影的價格只需要1到2元。第三類是網上找不到的禁播片等。這類影片通常打包出售,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為了逃避審核,有的代理商並不直接提供這些視頻的種子或視頻,而是提供壓縮包,買家下載解壓包解壓之後進行觀看。

微信賣電影,看來還挺受大學生「歡迎」。一家微信號曾介紹,有時候熱門電影千餘人購買。另一家微信號則透露,韓國電影《釜山行》高清版賣5元,有300人次購買。

營銷:招募大學生代理 形成完整產業鏈

通過網絡,北青報記者查找到一個名為「XXX」的微信號發布的微信賣電影招募代理的信息。該團隊稱實行「一本萬利」的終身代理模式:一旦代理之後會把現有的1.7T影片資源拷貝,再將代理人加入團隊的微信代理群,十個管理員每天負責更新影片資源和發放朋友圈用的對應素材,比如:電影海報、推薦文字等。區別於傳統網商,不用囤貨,可以無限制自由轉賣。

該微信號號稱每天更新的推薦影片都是由後臺管理員修復無毒無廣告之後下發到團隊代理資源群的,電影海報和推薦文字都由團隊來做,代理就天天轉發管理員的朋友圈就行了,所有的事情都由團隊代勞。此外,團隊還會給代理進行微信培訓,教他們如何推銷電影。

據了解,該團隊目前已經有四個微信代理群,發展了近千名代理,以在校大學生為主。

後果:情節嚴重者將觸犯《刑法》

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知名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汪海林分析,「之所以這種現象會在大學生群體中興起,在於大學生日常通過網絡形成的觀影習慣。消費者可能知道觀看盜版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但是沒有意識到買賣盜版影片資源其實是一種犯罪行為。作為大學生,出於對《著作權法》的遵守和對著作者們的尊重,應該支持正版。」

汪海林表示,如果大學生被招募成為微信銷售盜版電影代理,當交易數量達到一定量時,將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他提醒,大學生尚未接觸社會,或許是只看到眼前的「商機」將其視為一種補貼生活費用的兼職,而未了解事件背後的嚴重性。如此,有可能因小失大,走上違法的道路。汪海林呼籲:「消費者應該尊重電影創作者們的工作,尊重自己喜歡的作品、導演和演員,支持正版,形成一種良好的觀影習慣。」

北青報記者獲悉,根據《刑法》第217條,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複製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數額較大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嚴重的將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相關焦點

  • 微信賣盜版電影大學生成購買主力 熱映片僅5元
    通過微信買賣片源正成為在校大學生看電影的一個新方式。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藉助主力購買人群大學生的再傳播,微信買賣盜版電影已逐步形成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但很多大學生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會觸犯刑律。
  • 在網盤裡賣盜版電影也能月入過萬?我們去做了臥底
    這是小娛以申請「電影微商代理」名義,潛入影視盜版產業鏈的第一天。被拉入新人培訓群之後,管理員一上來就甩出一大串規矩,然後詳細講述了如何給客戶分享資源,處理連結失效,進行推廣以及發展「下線」的經驗。群裡人不多,大約十來個,不過每個人都是交了150元進來聽課的下一代「電影代理」,按照每天十來人的客流量,保守估計這家電影微商團隊僅靠培訓就可以賺5、6萬。
  • 《慶餘年》盜版路線圖:5到17元看全集 發展「線下」獲提成
    「超前點播」爭議之後,盜版成關鍵詞,且愈演愈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盜版模式本身,也在推陳出新。12月21日,12426版權監測中心主任吳冠勇在接受梨視頻採訪時透露,《慶餘年》侵權連結已近4萬條,盜版播放預計達到5億次。在微博「慶餘年盜播連結近4萬條」話題下,有些用戶表示,自己雖是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但依然在看盜版。
  • 無數學生深陷其中,盜版電影不僅違法,還涉嫌傳銷!快告訴身邊人!
    大學生都在看盜版電影 「剛出的《流浪地球》,6元一部,有興趣嗎?」春節檔電影一上映,無數盜版代理就開始營業了。近來,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在線上購買盜版片源已經成為大學生看電影的一種新方式。影視代理,是一個新型網絡行業,他們賣的是無形的盜版影視資源。影視代理出售的影片主要分為三大類:剛上映的電影、網絡平臺上需要付費或是會員才能觀看的影片、網上的禁播片或情色片等。
  • 微信傳播盜版電影涉嫌違法後果嚴重
    那麼,針對這種傳播盜版電影資源的行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1、傳播盜版資源情節嚴重可構成刑事犯罪據媒體報導,春節期間有人在微信或QQ群裡轉發各部電影資源包給群友「拜年」,甚至以0.5元至5元不等的「白菜價」向網友出售高清資源。而網絡瘋傳的盜版資源,也並非是從前常見的「槍版」盜錄,而是高清版。我國著作權法明確規定,著作權包括發行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
  • 熱播劇《慶餘年》盜版全集僅賣3元,被侵權連結近4萬餘條
    雖然目前該劇僅僅播到三十餘集,但在網際網路上,有賣家3元出售高清全集。據報導,目前《慶餘年》侵權連結已近4萬餘條。二手平臺3元可購買盜版全集《慶餘年》是一部古裝電視劇,第一季共46集,11月26日在騰訊和愛奇藝平臺首播。該劇播出後收視火爆,兩家視頻平臺還因付費超前點播引發爭議。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目前該劇在兩平臺更新至33集。劇還未播完,但盜版卻搶先登陸。
  • 8.88元看6部賀歲片?《你好,李煥英》等春節檔電影遭盜版
    在電商平臺,花費5元就能買一單《你好,李煥英》的電影資源;盜版影片的連結更是在朋友圈、貼吧中傳播;在部分公眾號上搜索電影名,以及通過一些網絡群,也可免費獲得盜版電影資源。記者注意到,目前網絡上流傳出的春節檔盜版電影資源多為盜攝。一些免費影片資源畫面搖晃抖動,畫質不清晰,聲音也較為嘈雜,甚至可以看到前排觀眾的身影。
  • 網盤盜版資源亂象調查
    今年春節檔電影出現高清資源大規模洩露,包括《流浪地球》在內多部電影的盜版資源在網上泛濫,引起各方關注。 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負責人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已會同國家電影局、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信部等部門採取措施,在打擊院線電影盜版工作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共破獲北京「範特西」視頻App侵權案等25起盜版院線電影重大案件。
  • 全集1元起賣,點播爭議之後《慶餘年》再陷入盜版漩渦
    12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儘管現階段《慶餘年》通過官方微博稱已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但網絡上仍有不少賣家對外銷售《慶餘年》全集的盜版資源,最低價格僅需1元,大多則將價格設定在3-5元。不只是《慶餘年》,近年來不少熱門劇集均曾出現盜版泛濫的情況,此次《慶餘年》的遭遇也再次給行業發出警示,並提示出品方、發行方、播出平臺方等進一步對內容資源流轉嚴加把控。
  • 多部春節檔電影被盜版 微信傳播電影資源涉嫌違法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除了各大景點,電影院成了不少市民休閒娛樂的首選,賀歲檔電影也取得了超過50億的票房成績,像是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都成為了非常熱門的電影。不過就在這些電影上映沒多久,在網上就出現了盜版的影片連結,有人還群發到了微信群裡,當做一種所謂了福利。不過我也要告訴您的是,這樣跟風轉發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了。
  • 動漫城調查:高端盜版手辦也能賣到數千元一隻,國漫IP衍生品蹤跡難尋
    作者:TripleFire、孫樵昨天(7月13日),今年暑期檔最受矚目的動畫電影之一《大護法》登陸全國院線。早在片子上線之前,《大護法》就已經在一個領域熱鬧了起來——盜版周邊市場。 在某電商平臺上輸入「大護法公仔」,會出現近40個商品連結,其中絕大多數是未經授權的盜版產品。
  • 獨家丨世界盜版電影大調查
    還有一個原因是付費服務的價格是一般美國家庭可以負擔的起的,比如像Netflix的最基本的月套餐僅7.99美元(約50元人民幣)。而受訪的兩位五十歲以上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對電腦和網際網路都不甚了解,所以從來沒有下載過盜版電影或購買過盜版DVD,他們仍然會買票去電影院看電影。
  • 《慶餘年》盜版全集賣3元 版權方已報案
    雖然目前該劇僅僅播到三十餘集,但在網際網路上,有賣家3元出售高清全集。據報導,目前《慶餘年》侵權連結已近4萬餘條。20日,該劇版權方發聲明稱已報案,警方已立案處理。對此,律師表示,以盈利為目的侵犯著作權或需承擔刑責,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或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春節檔電影盜版問題
    2021年春節檔七部電影上映,春節檔5天,整個電影票房已過100億。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影院生存異常艱難,平時好電影少、上座率低,觀眾觀影熱情也不足,最賺錢的就是春節檔,整個2020年全國票房204億,而春節5天的時間全國票房就超過100億。然而令人氣憤又有些不安的是,春節檔上映的幾部影片,普遍遭遇盜版情況。
  • 電影還沒上映先盜播,現在連盜版也做微商了
    而在壹娛觀察的調查中,任何院線電影,在上映的兩天內甚至是正式公映前,都有會偷拍版出現在網絡上被人售賣,價格低至3元至6元一部,過段時間有了更清晰版本甚至還可以免費更換。「臥底」 在線盜版「發行」網絡:6000人的微商組織結構,買者賣者多為學生雖然一些BT電影網站可以詭辯「分享」並不牟利,因此不屬於盜版——但在網絡以及微信上售賣盜版電影資源的有組織活動,卻必然是無法推脫的違法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只要電影院上映的,兩天內在我們這都能看到。」
  • 水印保護技術追查影院 電影做"記號"盜版迎末日?
    質檢所副所長龔波透露,現在主用的水印都源自國外的技術,比較受制於人,質檢所正在和電影科研所合作研究國產水印,未來還會探索網際網路、家庭影院等多平臺的電影播放反盜版水印技術。   現實很骨感   盜版都成了「終身會員制」   有數據顯示,國內電影產業每年因為盜版造成的損失預計超過10億元。
  • 盜版電影的時代過去了,我很想感謝它
    《蔓延》劇照那些年的盜版碟和盜版電影資源,確實培養了一代扎紮實實的電影觀眾,而這一批人恰恰是今日中國影院的主力消費人群。我反對盜版,但也真心感謝那些年我們看過的盜版。憑良心講,沒有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會以看盜版為榮。影迷們心中的遺憾,來自於他們對盜版的複雜情感。
  • 謎一般的盜版資源產業鏈:8.88元就能買到《白夜追兇》全集
    8.88元看《白夜追兇》全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某部熱劇評論下選取多名資源售賣者,以購買者身份對影視盜版資源進行了體驗。售賣者微博及朋友圈關於售賣資源的部分相關信息(截圖)在詢問國慶檔影片以及熱門網劇《白夜追兇》等相關資源後,對方稱「首次無償,後面一般情況下電影5.21元,熱劇8.88元」。
  • 電影衍生品市場觀察:盜版嚴重,好萊塢對中國授權金是美國3倍
    就拿正在上映的《星戰7》來說,在電影上映之前的三個月,迪士尼就展開了衍生品的售賣。而單一個BB-8機器人的銷量,就可能達到2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機器人的售價為1180元,而去電影院看一部《星戰7》只需要幾十上百元。為什麼一個小小的正品衍生品會這麼貴?一個衍生品又是怎樣誕生的?
  • 實習僧《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僅三成應屆生月薪超過五千元
    (原標題:實習僧《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發布:僅三成應屆生月薪超過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