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點剛過一會,第58屆格萊美接近尾聲,即將頒發最具重量的年度專輯獎。當耳機裡傳出「The Grammy goes to……Taylor Swift」時,整個愛活辦公室都聽到了我的呼喊聲。可惜的是,我並非因為黴黴拿獎才歡呼。恰恰相反,在當初的一篇文章裡我曾經談到過,《1989》是我認為最不可能獲得年度專輯的提名者。我更願意看到Florence and Machine的《How Big, How Blue, How Beautiful》拿到這一格萊美至高榮譽,而不是Taylor Swift。儘管一旁的nic和penylo一再反對我的觀點,但我還是堅持這樣認為。
(Taylor Swift領取第58屆格萊美年度專輯獎)
下午,我打開播放器,戴上耳機,再一次回顧《1989》。過去幾個月來,我幾乎每個星期都在重複著這一動作。聆聽之餘,寫下了這篇文章。
這屆格萊美可以說彌補了許多人的遺憾,迷途知返的Justin Bieber終於在第三次提名時獲獎,憑藉與電音二人組Jack Ü(成員:Skrillex,Diplo)共同合作的「Where Are Ü Now」獲得最佳電子舞曲。曾經六次提名皆不中的Ed Sheeran,今年憑藉單曲「Thinking Out Loud」斬下年度歌曲與最佳流行歌手兩個重量級的獎項。
(當Taylor Swift上臺領取年度專輯獎時的Selena Gomez)
有趣的是,當頒獎人宣布Ed Sheeran獲得年度歌曲時,反而是Taylor Swift顯得更為激動,一副快要哭出來的樣子。同樣的場景也發生在Taylor Swift上臺領取年度專輯獎時,Selena Gomez始終站在臺下,為黴黴喜極而泣。所謂的好閨蜜(朋友),也就是如此吧。
自從發行《1989》以來,Taylor Swift的事業已達巔峰。此次格萊美,Taylor七項提名,獲獎三項,全部來自《1989》中的作品,洗刷了上一張專輯《Red》在格萊美顆粒無收的「恥辱」。《Red》這張專輯充滿了實驗性,有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讓人感到意外。也正因為如此,Taylor Swift下定決心做一張真正的流行音樂專輯。當然,一開始團隊裡面的人都以為她瘋了。就連Big Machine(Taylor Swift所在的音樂廠牌)的老闆Scott Borchetta聽說此事後,都懇求Taylor:「不能加入一兩首鄉村音樂嗎?」但也被Taylor回絕。
最後,《1989》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張專輯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流行音樂的頂尖作品,尤其是這次拿下格萊美年度專輯後,它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樂壇中的地位絲毫不亞於Adele的《21》。《1989》的獨特之處在於,在當今猶如一壇死水的流行音樂界裡它就是一盞明燈。哪怕唱片工業日日都在製造一些大同小異、泛善可陳的流水線作品,《1989》也要向世人證明流行音樂依然可以創造神話。在Amy Winehouse、Duffy、Adele這代英倫靈魂歌手大獲成功後,所有人都知道要想將流行音樂做出新花樣,就要走復古路線。而只有Taylor Swift做到了與眾不同,要知道在那之前她還是一名鄉村歌手,這一事實可以讓很多流行歌手都感到慚愧。
《1989》的影響力是深遠的,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從一開始,Taylor Swift的鄉村音樂風格就融合了流行特色。早在Fearless時期,Taylor就曾憑藉「You Belong With Me」與「Breathe」分別入圍第52屆格萊美最佳流行女歌手與最佳流行合作。到了《Speak Now》及後來的《Red》,Taylor就不再掩飾自己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甚至直接在《Red》中收錄了純粹的流行電子音樂。終於,Taylor在《1989》裡完成了徹底的蛻變。
看看這屆格萊美上Taylor Swift的那些競爭對手,最佳流行演唱專輯有Kelly Clarkson的《Piece By Piece》、Florence and The Machine的《How Big, How Blue, How Beautiful》、Mark Ronson的《Uptown Special》以及James Taylor的《Before This World》,年度專輯則有Alabama Shakes的《Sound & Color》、Kendrick Lamar的《To Pimp A Butterfly》、Chris Stapleton的《Traveller》以及The Weeknd的《Beauty Behind The Madness》層層圍堵。
而《1989》之所以能在上述兩個獎項中脫穎而出,受到學院派的青睞,最大的可能應該就是一種推陳出新的精神。大部分專輯也許僅僅只是停留在「好聽」的程度上,但《1989》則不同。《Welcome To New York》、《Clean》中對合成器的絕妙運用,《Shake It Off》那迷人的鼓點編曲與薩克斯,《Style》、《Out Of The Wood》中爆棚的能量感,還有《This Love》中那對鄉村音樂難以割捨的愛,全是《1989》這張專輯的亮點。當然在你們看來,這可能只是我個人的馬後炮行為了。
Taylor Swift確實是個極其敬業的音樂人,你會發現她的每一張專輯風格都不盡相同。《Taylor Swift》、《Fearless》、《Speak Now》、《Red》到《1989》,那仿佛就是Taylor的個人成長史。從Country到Country pop,乃至Country rock到最後的pop,Taylor從不把自己局限於某種單一的曲風中。她一直在嘗試,有時成功,有時也是失敗的,但這都沒有關係。
(Taylor Swift開場表演《Out Of The Wood》)
在本次格萊美開場獻唱了《Out Of The Wood》後,Taylor Swift被爆在後臺偷哭,只因為表演後半段的失誤。當領取年度專輯獎時,Taylor說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被認為是回擊了幾天前Kanye West的一句爭議歌詞「I made that bitch famous」(多數人相信這裡的bitch是指Taylor Swift)。她說道:
「總有些人試圖貶低你所取得的成就,或是靠著你的努力和名氣來藉機炒作自己。但不用在意這些,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總有一天,這些人不會再來煩你,你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
(原文:There are going to be people along the way who will try to undercut your success or take credit for your accomplishments or your fame.But if you just focus on the work and you don't let those people side track you, someday when you get to where you're going.)
我們理應為Taylor Swift鼓掌,儘管她始終因將前任寫進歌裡而遭受非議,儘管她與許多公眾人物都有過不合,但她從不在言語上貶低過任何人。她敢於回應,並努力確保自己做得更好,這就是Taylor的真性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喜歡著Taylor Swift,以及她的音樂的原因。
什麼?你還想看些更勁爆的?試試看點擊下面的連結!
愛活2015年進化榜出爐 位於最佳產品獎第一名的竟然是……
2015年度十大改變世界的技術 你全都知道嗎?
如果這些產品還做得這麼不思進取,我可就要報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