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有幾款遊戲作品就和它們的玩具一樣賺錢。在過去十五年間,樂高和多種多樣的經典角色共同打造了樂高系列遊戲,譬如蝙蝠俠、哈利·波特、漫威超級英雄、印第安納·瓊斯等等。
樂高遊戲廣為人知,但要將它們逐一挑選並排名卻有一定的難度。實際上,有幾部樂高遊戲是純正的爛作,而有幾部又凝聚了製作人真正的熱愛與專注。一些讓粉絲覺得難以忍受,而有一些又讓玩家從一開始到通關都能享受到快樂。
如果把樂高系列遊戲都挑出來做個對比,那以下這份排名將會告訴你樂高系列遊戲從最差的到最好的都是哪些作品。
11.《樂高加勒比海盜》樂高只製作了一款《加勒比海盜》遊戲,推出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11年,彼時正是《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上映之時。這部遊戲並未將樂高系列遊戲推至新的高度,只是一款針對粉絲的小打小鬧的遊戲。
儘管《樂高加勒比海盜》極有勇氣地選擇了包含四部電影的情節,但其故事相比樂高其他遊戲作品仍然是簡單了很多,而全平臺計劃也使得某些平臺上的遊戲表現讓人感到惱怒而非快樂。
當然,遊戲還是有不少的內容,套路性的內容娛樂效果也不錯,大幅彌補了爛大街的海盜內容。如果《加勒比海盜》推出了新電影,這時又有新樂高遊戲蹦出來,那你就不要見怪了。
10.《樂高搖滾樂隊》你要知道的僅僅是這個系列有這個遊戲而已。你想像中這個遊戲該是什麼樣子它就是什麼樣子,除了它設計出來的目標是小孩子之外。
從畫面來說,《樂高搖滾樂隊》還是很好的將樂高玩具與《搖滾樂隊》世界融合到了一起,然而對於粉絲來說他們肯定不會滿意,因為遊戲只含有幾首適宜兒童的搖滾歌曲。
除此之外,缺乏在線遊戲模式也是大家強烈批評的問題,要知道那可是2009年,沒有在線模式讓這款遊戲看起來根本不值這個錢。這個遊戲超級糟,儘管它有意拓展年輕的玩家,但遊戲還是缺乏誠意。
9.《樂高大電影:遊戲版》和其他基於電影改編的遊戲來說它還不算太糟。當然,本作對依舊樂高系列遊戲也沒什麼貢獻,但就從推廣電影的角度來說效果還行。
從電影中直接剪出畫面來用到遊戲裡這種行為確實很偷懶,甚至遊戲裡都沒什麼原創的梗。遊戲就好像是把電影打碎成片斷做成了一個幾小時的遊戲,可能只有喜歡這部電影的小孩子才會覺得這個遊戲真的好玩吧。
8.《樂高侏羅紀世界》實話說,看到樂高這麼遲才推出《侏羅紀公園》題材遊戲還是很驚訝的,而且還是在系列第四部電影《侏羅紀世界》之後。
但仔細想想,你能控制自己不去試試樂高版的恐龍嗎?遊戲甚至讓《侏羅紀公園》的兩部影響力沒那麼大的作品都變得有趣好玩。《樂高侏羅紀世界》基本上讓你一次性領略到四部電影,當然有些設計,譬如美頜龍這樣的討厭的生物也會讓你感到崩潰。
到了通關的時候你會希望這個遊戲能再給多一些恐龍你玩的。不過,遊戲如果不是和樂高有關的話,其實評價還能再高些。
7.《樂高印第安納·瓊斯》本作的喜人銷量要歸功於《印第安納·瓊斯》電影與樂高系列的高契合度。2008年的《樂高印第安納·瓊斯》包括了系列的前三部電影,除去一些細小的糟糕點之外,遊戲還是相當好玩的。
而續作《樂高印第安納·瓊斯:冒險再續》則選擇了以第四部電影《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為基礎,但故事對於粉絲來說就不是太友好了。雖然遊戲還有一些可玩之處,但基本和前作沒什麼區別,還包含了一系列讓人惱火的關卡。
6.《樂高指環王》樂高推出了兩部指環王作品,第一部作品在2012年推出,以《指環王》故事為藍本,而2014年的第二作基於《霍比特人》打造。
《樂高指環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洲世界的壯麗廣闊,一些關卡設計對於《指環王》的致敬也讓人印象深刻。
而續作則像是走偏了一樣,像是一部提早一年發售的遊戲,沒能包含《霍比特人》最後一部電影,即五軍之戰的情節。開發團隊原本計劃將其以DLC形式發售,但結果不了了之,讓這款作品看起來像是沒完成一樣。儘管這兩款遊戲算是優秀,但相比其他樂高系列遊戲還是差了點。
5.《樂高漫威超級英雄》自漫威電影宇宙建立以來,樂高居然只推出了兩款《樂高漫威超級英雄》遊戲,分別是2013年的《樂高漫威超級英雄》和《樂高復仇者聯盟》。
《漫威超級英雄》和樂高世界高度契合,娛樂性十足。嚴格來說這不是漫威電影宇宙的電影,因為你還能在遊戲裡看到蜘蛛俠和X戰警,當時電影裡你可是看不到的。除此之外,遊戲還對人物角色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動,令其老少鹹宜。
《樂高復仇者聯盟》在陣容上就弱了些,老套的故事也沒有太多驚喜。但2013年的這兩款遊戲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也為樂高系列遊戲帶來了堅實的口碑。
4.《樂高次元》如果你想在遊戲裡看到蝙蝠俠加上甘道夫的組合,《樂高次元》就是了,其將各種樂高人物角色形象熔於一爐,伴以出色的創意,讓這款遊戲達到了新的高度。開發團隊Traveller’s Tale將會繼續為遊戲提供DLC內容支持(比如《神奇動物在哪裡》DLC)。坦白說,你還確實得為這些內容付上一大筆錢的。
遊戲本身提供了一系列好玩的關卡,即便是基礎遊戲包也有著相當充實的內容,也讓這款遊戲有了再玩一遍的價值。
3.《樂高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的首款樂高遊戲是在2001年的《樂高創造者:哈利·波特》,隨後Traveller’s Tale接手這一系列,在2010年打造了《樂高哈利·波特:1-4年》以及2011年的《樂高哈利·波特:5-7年》。
樂高與哈利·波特系列產生了奇妙的反應,遊戲裡可以念動咒語,只不過劇情不再嚴格符合原著。這款遊戲最棒的地方是其連貫性,兩部遊戲如同一體,而且遊戲居然不用DLC就把遊戲做得很完整了。
和其他樂高系列遊戲不同的是,《樂高哈利·波特》極好地把握了《哈利·波特》系列的精髓,而且能毫不畏懼地進行惡搞。
2.《樂高蝙蝠俠》2008年的《樂高蝙蝠俠》是樂高第一款針對現有角色改編的遊戲,成功地選擇了蝙蝠俠這一角色,也獲得了相當多的好評。
續作《樂高蝙蝠俠2:DC超級英雄》則為系列帶來了開放世界,加入更多超級英雄,如超人、神奇女俠、閃電俠等等,就總體而言是一部紮實的續作。而2014年的《樂高蝙蝠俠3:超越哥譚》則是三部當中比較差的一款作品,主要還是延續套路的做法讓人有些厭倦,總體只能算不錯。
1.《樂高星球大戰》到目前為止,就樂高系列所有題材而言,最好的遊戲系列應該算是《樂高星球大戰》。
《樂高星球大戰》一共有四部主要作品,分別是《樂高星球大戰》、《樂高星球大戰2》,第三部作品則基於動畫劇集《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最近的一部則是根據《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而製作。
選擇上面四款遊戲基本都不會錯,選擇《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而非《樂高星球大戰3》的原因是因為一些粉絲會覺得《複製人戰爭》才更能反映這一段歷史。主系列的三部作品都很好的反映了《星球大戰》系列的風貌,當然也不忘延續了樂高系列慣有的惡搞精神。
來源:界面新聞
推薦閱讀
| 《魔獸世界》開啟「玩家清除計劃」 騰訊網易重走「任天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