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專家共識: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的急診處理

2021-01-17 丁香園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1)鈍性外力導致的骨盆骨折;(2)合併低血壓(收縮壓 ≤ 90 mmHg);(3)伴需大量輸血(傷後 6 h 內需要輸注 4~6U 或以上的濃縮紅細胞)和/或明顯鹼缺失(≤﹣6 mmol/L)。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是各種高能量損傷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可高達 40%~65%,早期快速有效地處理非常重要。

2015 年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 4 個學會共同合作,組織國內相關學科的 200 多名專家,重新修訂了最新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的急診處理專家共識」,並於 2015 年 12 月同時在《中華急診醫學雜誌》和《中華創傷雜誌》發布。

最新的 2015 版與 2011 版的有什麼不同?

更多具體內容如下。

多學科團隊與診治流程

建立多學科團隊(即創傷小組),制定並落實與醫院救治能力相匹配的創傷小組啟動標準和診治流程。

1. 建立創傷小組:包括急診科、創傷外科、骨科、普外科、放射/介入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輸血科等。

2. 組長:創傷救治理論紮實、嚴重創傷救治臨床經驗豐富、組織協調能力強。能有效組織指揮從急診室-手術室/導管室-ICU 的整個救治過程。

3. 成員:相關科室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接受過美國高級創傷生命支持之類急救課程的培訓。

緊急傷情評估與處理

1. 快速評估並優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問題:緊急的氣道管理、呼吸和循環的評估與支持。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且懷疑有骨盆骨折者:不過多搬動,禁行骨盆擠壓-分離試驗,儘早使用骨盆帶固定。

2. 床旁X線和床旁超聲:重傷者儘快行前後位骨盆片和胸片、針對創傷的超聲快速評估,明確胸、腹腔和心包腔有無大量積液。如有緊急剖腹/剖胸手術指徵,應立即送往手術室。

3. 排除腹腔內出血:診斷性腹穿(穿刺點:建議選臍以上水平,避免穿到腹膜後血腫)和診斷性腹腔灌洗。

4. CT(尤其增強 CT):診斷/排除骨盆骨折伴隨的大出血。

5. 評估其他部位的合併損傷:直/結腸、泌尿生殖系統的損傷尤需關注,導尿和肛門指檢是簡單有效的手段。

損傷控制復甦

1. 儘快液體治療:優選上肢的外周靜脈通路 2~3 條(條件允許可頸內/鎖骨下靜脈置管)。初始應用晶體液治療,如果合併重型顱腦損傷(格拉斯哥昏迷評分 ≤ 8 分),避免選用低滲溶液如乳酸林格液。如用人工膠體液,建議在其處方劑量範圍之內,並警惕對凝血功能和腎損傷的影響。及時輸注紅細胞懸液,維持血紅蛋白為 70~90/L。

2. 需手術或放射介入治療止血者:建議未控制出血前收縮壓控制在 80~90 mmHg,確定性止血後進行充分復甦。如合併重型顱腦損傷,建議平均動脈壓維持在 80 mmHg 以上,並儘快完成確定性止血。液體復甦無效者,用縮血管藥維持目標動脈血壓。心功能不全者,可使用正性肌力藥物。

3. 大出血患者儘早(傷後 3 h 內)使用氨甲環酸針,首劑 1 g 靜脈微泵給藥(持續>10 min),後續 1 g 持續靜脈輸注超過 8 h。建議在創傷復甦單元備氨甲環酸針,有條件地區可在救護車中即開始使用。

4. 維持正常的體溫:早期採取綜合措施減少體熱丟失,對輸注液體加溫。

5.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動態監測血乳酸或鹼缺失水平。常規監測血漿離子鈣水平。

6. 動態監測凝血功能,積極防治創傷性凝血病。

大出血患者,早期應用血漿、凝血酶原複合物、纖維蛋白原。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 ≤ 15~20 g/L 或血栓彈力圖提示纖維蛋白原功能低下,予輸纖維蛋白原或冷沉澱(起始劑量前者 3~4 g,後者 50 mg/kg)。輸注血小板(起始劑量 4~8 單位)以維持血小板計數大於 50×10^9/L,對於持續出血和/或創傷性腦損傷者,建議血小板計數維持在 100×10^9/L 以上。

對於嚴重大出血的患者,有較多研究建議輸注紅細胞。血漿:血小板的比例達到 1:1:1,至少血漿:紅細胞達到 1:2。但沒有大出血者使用過多血漿反而增加臟器功能不全機率。建議醫院建立大量輸血治療預案,確保能夠及時輸注血液製品。

7. 標準控制出血方法和傳統止血措施後,仍持續存在大出血和創傷性凝血病者:可考慮用基因重組的活化VⅡ因子。

骨盆固定

骨盆環不穩定者,儘快穩定骨盆:可減少骨折端移位和縮小盆腔容量,有利於減少出血,降低患者後續搬動/翻身帶來的風險。

1. 骨盆帶

普通床單緊緊包裹後用大血管鉗扣住/打結或者專門的骨盆帶。以大轉子為中心包裹臀部,雙膝靠攏並固定。骨盆帶固定後應及時複查 X 片,避免過度包紮致骨折端錯位。包紮持續時間 ≤ 36 h,要防止損傷部位或骨性突出處皮膚壞死。

(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臨床懷疑骨盆骨折者:X 片明確前(甚至院前)就開始使用骨盆帶固定。

(2)FAST 結果陰性而血流動力學不穩定、X 片示骨盆後環增寬或恥骨聯合分離者:先行無創性骨盆帶固定,後續根據實際條件再考慮支架外固定(注意:對於側方擠壓型損傷或恥骨支骨折,骨盆帶固定有可能加重損傷)。

2.  支架外固定

可在急診室或手術室快速完成,適用於緊急情況下不穩定骨盆骨折的臨時性固定,對部分患者也可作為確定性的治療選擇。

(1)前環外固定架:用於固定骨盆前環的不穩定,如恥骨聯合分離、恥骨支骨折。

(2)C形鉗:適用於固定骨盆後環的不穩定,如骶髂關節分離、骶骨骨折等。

腹膜外填塞/剖腹探查手術

1. 腹膜外填塞

對靜脈叢及骨折斷端的止血效果確切,對中小動脈損傷出血也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即使作為挽救性止血手段也有效,可在無條件進行急診血管栓塞或血管栓塞後有繼續出血時採用。

(1)可在急診室床旁或手術室進行。

(2)對於剖腹探查患者,可直接進行填塞,使填塞物壓迫髂內動脈分支與骶前靜脈叢。

(3)對於非剖腹手術的患者,可在恥骨聯合上方做直切口,用牽開器向對側拉開膀胱,探查骨盆緣並小心徒手分離,避免撕裂髂血管和閉孔血管之間的分支。沿骨盆邊緣儘可能深地向後方依次填入 3 塊大紗布:第 1 塊大紗布置於最深處,骶髂關節的下方;第 2 塊置於骨盆窩的中部,第 1 塊紗布的前方;第 3 塊置於恥骨後方、膀胱外側的間隙。在完成一側填塞後將膀胱拉向同側,再同法填塞對側。

如果腹膜外填塞止血有效,建議在 48~72 h 之內去除紗布。如果紗布移除後又有持續出血,則予以重新填塞,並考慮行增強 CT 檢查。

2.  剖腹探查

如明確或高度懷疑存在腹內臟器損傷(大出血或者空腔臟器損傷),需儘快剖腹探查。如果剖腹探查時考慮後腹膜血腫是動脈性大出血,應考慮打開後腹膜進行探查。對未能發現明確大出血的血管而有持續出血者,可行雙側髂內動脈結紮。如果髂內動脈結紮後仍未控制出血,還可行腹膜外填塞止血。

血管造影/栓塞

1. 對於符合指徵的患者,應儘快開始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療:

(1)排除非骨盆來源的出血後,骨盆骨折患者在穩定骨盆和積極復甦後仍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進行性出血的徵象。

(2)大於 60 歲的嚴重骨盆骨折(翻書樣、蝴蝶樣或垂直剪切型損傷)患者,無論血流動力學狀況如何。

(3)對於臨床懷疑動脈性出血的骨盆骨折,如果患者病情和 CT 檢查的條件允許,可以先行增強 CT 檢查。如果情況緊急不允許 CT 檢查,也可直接送導管室進行血管造影和栓塞(建議有條件的醫院考慮在急診室或緊鄰搶救室設置專門的導管室,保證 24 h 能夠隨時提供急診血管造影/栓塞的服務)。

2.  骨盆血管造影採用從非選擇性-選擇性-超選擇性的方法。針對出血動脈的栓塞,應遵循超選擇性、跨越出血動脈和抵近出血動脈栓塞的原則,不提倡常規行雙側髂內動脈主幹的栓塞。栓塞材料宜採用永久性栓塞物。

3. 對於病情不穩定的患者,血管栓塞治療後可以保留動脈導管鞘 24 h,以備再次緊急造影和栓塞之需。骨盆骨折患者接受血管造影后無論是否進行栓塞治療,在排除非骨盆來源的出血後仍有進行性出血的徵象,應考慮再次行血管造影和必要的栓塞。

4. 如果患者血流動力學極不穩定,應考慮在急診室迅速實施穩定骨盆的措施和/或腹膜外填塞和/或主動脈球囊阻斷,然後立即送導管室(詳見圖 1 流程)。


圖 1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骨盆骨折急診處理流程。①髂內動脈結紮限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且無血管造影/栓塞條件;②限於患者血流動力學極不穩定,作為血管造影/栓塞之前的臨時措施;③結合轉院的必要性(主要是當地無確定性止血的手段,如血管造影/栓塞)、可能性綜合考慮;④未行開腹探查者,可考慮腹膜外填塞、骨盆外支架固定,髂內動脈結紮僅限於無其他資源時;⑤未行骨盆外支架固定者評估進行固定的必要性

5. 無條件開展急診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療的醫院,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骨盆骨折患者,應急診處理流程中明確規定轉院的指徵、時機、風險和保障條件。

主動脈球囊或鉗夾阻斷

1.  如果患者經過常規手段積極復甦後血流動力學仍然極不穩定,已經發生過或者瀕臨心臟驟停,或者作為轉送手術室/導管室/CT 室前的保障手段,可考慮採用經皮穿刺腹主動脈球囊阻斷。如果已經進行開腹手術,可行腹主動脈鉗夾阻斷;或者緊急開胸阻斷降主動脈。

2. 主動脈球囊或鉗夾阻斷的時間原則上不超過 60 min,可作為臨時的緊急方法,能最大程度地控制動脈性出血,為進一步的血管栓塞或手術止血、積極復甦創造機會,可以提高存活的可能。但有導致下肢缺血壞死、加重腎功能損害等嚴重併發症。

救治流程的落實與持續質量改進

流程制定後,應對有關人員進行反覆培訓和模擬演練,並採用核查表、臨床路徑、電子病歷等形式,確保流程有效落實。要對整個救治過程進行質量監控,定期評估流程的依從性和救治效果,開展持續的質量改進活動。


相關焦點

  • ...血流動力學|CVP|反應性|靜脈|容量|補液|負荷|血管|-健康界
    例如,如果針對一位骨盆骨折合併休克的患者,除了動態監測血紅蛋白外,當然可以利用CVP的變化來預知其持續性的血容量丟失;又如,當發現一位已經完成液體復甦的膿毒症休克患者血壓仍不理想、而CVP還在持續增高時,我們會意識到患者的肺水腫風險正在增高;再如,當我們為危重症患者輸液、或改變了呼吸機設置、或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時,這些幹預措施都將使靜脈回流和心臟功能發生改變,從而改變CVP。
  • 急診心電圖,看不懂怎麼辦?
    不過千萬不能太放鬆,心臟停跳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做心電圖的時候,先來評估一下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情況。如果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這就是很快要命的情況了。在判讀心電圖的時候,應該首先確定是否為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是太快(心動過速),還是太慢(心動過緩)。
  • 中心靜脈壓急診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由此,近年來部分有關急重症液體復甦與容量管理的學術文件中CVP往往不被推薦常規應用(如膿毒性休克指南等)。儘管如此,CVP目前仍是急重症患者液體復甦中最常用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指標之一,這除了有下述的理論基礎支持外,還可能與CVP監測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特點有關,也正是如此,CVP監測是醫療條件欠發達地區為數不多可供選擇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
  • 專家共識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發布
    該共識具有以下幾個亮點:(1)結合國情。共識闡述我國主動脈瓣疾病流行病學及TAVR應用情況,其他內容(如適應證、操作要點、特殊病例處理等)也緊密結合國情。(2)與時俱進。共識及時更新了適應證,根據最新臨床試驗結果,將高齡、外科手術低危險納入相對適應證(表1)。歐美指南尚未對此適應證進行更新,但預計不久也會更新。(3)突出實踐。
  • 研究生園地|血流動力學對症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椎基底閉塞性卒中...
    雖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血流動力學減低與VB狹窄和/或閉塞導致的卒中相關,但尚無直接數據支持。儘管在前循環中已明確血流動力學障礙是卒中風險的重要指標,但所使用的成像技術主要依賴於組織灌注的評估,並不能直接應用於後循環的血流評估。
  • 先心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八):單心室生理矯治系列手術
    面對我國醫療資源的不平衡,各地區對 Fontan 治療的不同認識,Fontan 策略、手術技術和圍手術期治療的現狀尚沒有共識,我們組織專家組進行了討論。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評估 Fontan 循環的生存率和危險因素,通過數十位專家的知識共享,對 Fontan 姑息的許多方面達成了一些共識。我們希望此共識將有助於中國同行進一步努力改善單心室心臟病患者的手術結果。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八):單心室生理矯治系列
    鑑於臨床上對於功能性單心室的手術時機、手術方式、患者選擇、風險評估以及併發症的預防處理方面仍存在爭議,本文將結合中國國內情況,回顧文獻,開展討論,制定中國專家共識,以進一步規範功能性單心室的外科治療。共識採用的證據水平為:A:數據來源於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或 Meta 分析或大型註冊資料庫;B:數據來源於單個隨機對照試驗或非隨機研究;C:數據僅來源於專家共識或病例報告。2   單心室概述2.1   單心室/功能性單心室定義單心室是指一個心腔完全接受來自三尖瓣和二尖瓣或共同房室瓣的血流;或者整個房室連接僅與一個心室腔相連。
  • 骨盆骨折康復 七分靠自己
    骨盆骨折是最麻煩的骨折之一,其手術難度大,康復複雜,且主要依靠病人自己康復。人體的骨盆是由左右髖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間的韌帶連接構成,而髖骨是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聯合組成的不規則骨骼。相對於四肢、軀幹等部位的骨骼而言,骨盆的解剖結構十分複雜,立體感特別強,從力學角度來講也非常複雜。
  • 2020中國膿毒症早期預防與阻斷專家共識
    目前國際指南對於膿毒症的最新定義為:由感染引起的宿主反應失調,進而導致循環功能障礙及器官功能損害的症候群。膿毒症仍是目前醫學界所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膿毒症的研究與探索越來越深入。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弓中斷.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 doi: 10.7507/1007-4848.202008010摘要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弓中斷是主動脈弓部的先天性畸形,自然預後差,需要早期甚至急診手術治療。隨著手術技術、體外循環及圍手術期監護水平的提高,手術死亡率已大大降低。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
  •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2020)
    血小板減少症、口服抗凝藥、膿毒症、急性中毒、肝功能損害、嚴重創傷等都可以造成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上述疾病常見於急診和重症監護室 (ICU),常導致嚴重臨床後果,需要臨床醫生及時做出正確診斷和實施適當的治療。目前,對於急危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的處理尚缺乏高質量的臨床證據指導,同時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診療標準,從而給臨床工作帶來挑戰。
  • 車禍患者骨盆多處骨折,創傷骨科創建「螺釘通道」幫其康復
    11月14日,中旗56歲的王女士遭遇意外車禍,危急之下,救護車送至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經CT、X光等檢查確認,患者恥坐骨、骶骨、腰椎等多處骨盆骨折。為進一步治療,隨即前往巴彥淖爾市醫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就診。來院時王女士骨盆處疼痛、左下肢麻木,創傷骨科值班醫師劉毅飛接診後,迅速匯報科主任王金山。
  • 山西省重傷救治醫療專家名單(二)
    山西白求恩醫院重傷救治醫療專家1、閆新明,急診科科主任閆新明,山西白求恩醫院山西醫學科學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急診醫學教研室主任,急診黨支部書記,山西白求恩醫院應急辦主任,山西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副隊長,「三晉英才」骨幹人才。
  • 母狗骨盆骨折後可以正常生小狗?小心難產引起生命危險
    寵物醫生前段時間接了一個病例,一隻3歲的小泰迪懷孕47天了,來寵物醫院照X光,檢查一下狗狗懷了幾隻小狗,同時看看小狗狗發育情況,寵物醫生在觀察X片的時候,發現這隻小泰迪的骨盆骨折過,而且骨盆的形狀已經變形了。寵物醫生:大哥你這狗狗是剛買的?你知不知道它的骨盆骨折過呢?
  • 12月21日—12月25日溫州專家來青醫名單,請您查收~
    ,擅長於應用尿動力學方法對尿失禁、神經源性膀胱等下尿路儲尿、排尿功能障礙性疾病作出診斷並提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上午。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中華系列學術論文2篇。主持溫州市科技局課題2項,參與國家級課題多項。  擅長於四肢骨與關節急性創傷和慢性損傷疾病的診治,擅長骨盆與髖臼骨折的救治。擅長於四肢骨幹骨折、關節周圍骨折及骨盆髖臼骨折的手術治療等。
  • 全國骨盆髖臼骨折治療技術及解剖培訓班今天開班,歡迎骨科同道前來...
    9月4日-6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 301 環骨盆微創救治聯盟、徐州仁慈醫院承辦,德醫骨科等協辦的第六期骨盆髖臼骨折治療技術及解剖培訓班暨第三期國產創新骨科機器人應用示範及支撐技術培訓班在徐州仁慈醫院舉辦
  • 我專家發布一項中英文版共識:旨在推動動脈入徑診療規範和安全
    為推動此項技術健康、規範、安全地開展,由我國廣東省深圳市心血管病專家董少紅主任醫師等冠脈介入診療團隊聯合大拇指俱樂部共同撰寫和發布了國內首個《經遠端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診療的中國專家共識》。該《共識》分別以中英文兩個版本發表在剛剛出版的《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及《Cardiology plus》期刊上。
  • 男子墜落全身六處骨折,專家團隊幫他「撿」回一命
    今年7月21日,郴州市北湖區劉先生不慎從2樓墜下造成全身多處損傷,失血性休克,胸部、右下肢、骨盆等六處骨折,生命垂危! 「當晚,劉先生被送來時,躺在平車上我們都不敢搬動他,生怕一搬動就會造成二次傷害,引發大出血。」
  • 中醫院骨二科成功實施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
    患者因下雪時不慎摔倒,致不穩定性骨盆骨折(右側恥骨上下支、右側骶骨骨折),治療此類患者,通常採用骨盆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或支架外固定術,但鋼板內固定,創傷大、出血多、手術時間長、手術切口往往達二三十釐米,出血量多在1000-2000ml,有時甚至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