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膿毒症早期預防與阻斷專家共識

2020-12-20 健康界

目前國際指南對於膿毒症的最新定義為:由感染引起的宿主反應失調,進而導致循環功能障礙及器官功能損害的症候群。

膿毒症仍是目前醫學界所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膿毒症的研究與探索越來越深入。儘管多年來國際上對膿毒症採用了積極的「拯救措施」,但膿毒症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

據我國2020年的一項針對全國44所醫院ICU的研究報告顯示,ICU科室膿毒症的發病率為20.6%,死亡率為35.5%,嚴重膿毒症病例的病死率高達50%以上。

由急診醫學領域的4個學(協)會和5個相關雜誌社共同探討,匯總來自急診醫學、重症醫學、感染病學、藥學及檢驗醫學等專業學科的40餘名專家的多次討論,於2020年正式發布《中國膿毒症早期預防與阻斷急診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中國膿毒症早期預防與阻斷急診專家共識》

共識對急性感染患者的確定識別、膿毒症高危患者的篩查、膿毒症的診斷與臨床疑似、膿毒症的預防與阻斷等方面作了詳盡的闡述。

本文重點講述血清標誌物在急診感染的識別、膿毒症的預防與阻斷中的應用。

一、急性感染患者的識別

1. 根據全身表現確定感染。

全身表現包括體溫的變化和白細胞變化,任何體溫升高或異常降低的患者都應當考慮有急性感染的可能。外周血白細胞變化是急性感染的第2個特徵性變化,也有助於區別不同的感染。

2. 感染生化標誌物

目前常用的感染標誌物包括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IL-6、血清澱粉樣蛋白A(SAA)以及肝素結合蛋白(HBP)。

3. 根據局部症狀和體徵確定感染

急性感染及疑似感染的確定。如下表現可以考慮急性感染的存在:

①有急性(72h之內)發熱或低體溫;

②白細胞總數增高或降低;

③CRP、IL-6升高;

④PCT、SAA 及HBP升高;

⑤有明確或可疑的感染部位。

確定感染:以上①~③項中有2項加④有明確結果,可以協助確定病原體類型,或加⑤ 有明確表現可以幫助確定感染部位。

疑似感染:以上①~③項中有1項加④無確定性結果,或加⑤有可疑感染部位。

二、膿毒症高危人群篩選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膿毒症的發生與人體特定基因有關。此外年齡、基礎疾病、營養不良及免疫低下也是膿毒症發生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現,膿毒症感染病原微生物中佔比最大的仍是細菌,其次是病毒。肺部、腹部和泌尿道感染是引起膿毒症的常見部位。

三、膿毒症的診斷與臨床疑似

1. 膿毒症的診斷

第三版膿毒症定義提出當患者達到 「感染+SOFA 評分≥2分」 可以診斷膿毒症。(SOFA評分計算方法見下圖)

2. 急診疑似膿毒症

快速序貫器官衰竭評分(qSOFA)是第三版膿毒症定義推薦的用於可疑膿毒症篩查的工具。有研究報導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國家早期預警評分(NEWS)和SIRS評分等早期識別評分系統在預測非ICU患者的死亡和ICU轉入方面優於qSOFA。

患者臨床表現:

①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

②qSOFA≥2;

③SOFA=1;

④NEWS評分4~6分;

急診膿毒症臨床疑似診斷標準:①項加②~④項中任意一項。

四、膿毒症的預防與阻斷

對於膿毒症的預防與阻斷包括及時確定高危人群、控制感染、發現及阻斷細胞因子風暴、血管內皮保護及凝血調節、循環容量支持、器官功能保護等方面。

共識中提到及時發現細胞因子風暴並適時、適量地調控炎症反應對預防膿毒症發生有重要意義,而且是預防膿毒症的核心。

細胞因子篩查與SIRS確定。對膿毒症高危患者以及可疑出現全身炎症反應的患者,應當進行細胞因子篩查,以確定SIRS的狀態。眾多研究認為主要參與SIRS和代償性抗炎反應症候群(CARS)的因子包括:TNF-α、IL-1、IL-6、IL-12、MIF、sCD74、HMGB-1,抗炎細胞因子包括:IL-4、IL-10、IL-35、IL-37、TGF-β、IL-13 等。有證據顯示,當促炎因子明顯升高或出現炎症反應失衡時,即應當開始炎症調控。因此,對於膿毒症高危感染患者,應當定期進行細胞因子監測(2~4h重複),及時發現可疑膿毒症患者。目前醫院普遍檢測的細胞因子是IL-6。作為IL的一種細胞因子,IL-6主要刺激參與免疫反應的細胞增殖、分化並在機體的抗感染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炎症調控。當檢測發現細胞因子明顯升高,或炎症失衡的感染患者時,應當儘早進行炎症調控,使體內炎症反應恢復穩定平衡狀態。包括糖皮質激素、非激素類抗炎藥物、中藥製劑、炎性介質特異性抗體的應用等。

血管內皮保護與凝血調節。血管內皮損傷和微血栓形成導致組織細胞的灌注下降,被認為是器官功能障礙的直接原因。這種內皮細胞損傷及微血栓形成引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引起DIC的機制包括促凝物質上調、抗凝物質下調以及纖維蛋白溶解機制受損等。所以及時監控凝血相關指標對於預防膿毒症的發生至關重要,特別是PLT 計數。此外,血漿D-二聚體(D-dimer)也是臨床常用的凝血功能參考指標,反映凝血功能激活狀態。

五、總結

膿毒症起始於感染,經過細胞因子風暴、毛細血管內皮損傷、毛細血管滲漏、微血栓形成和組織灌注下降,最終導致器官功能損害。

我們可以通過早期幹預疾病的病理生理發展進程,實現膿毒症的阻斷,進而降低膿毒症的發生率。另一方面,通過對圍膿毒症期患者的合理診治,降低膿毒症的病死率。

國賽Aristo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可以檢測CRP、SAA、D-dimer等指標,有助於對感染早期的識別及反映凝血功能狀態。kemilo化學發光分析儀可以同時檢測PCT與IL-6兩個指標,有助於對膿毒症的輔助診斷及細胞因子狀態的監測,以便及時發現細胞因子風暴並適時、適量地調控炎症反應,預防膿毒症發生。

(本文著作權歸國賽生物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更多IVD資訊請關注國賽生物)

參考資料: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急診醫學分會等. 中國膿毒症早期預防與阻斷急診專家共識[J]. 臨床急診雜誌. 2020,21(7):517-529.

相關焦點

  • 指南共識|《血管源性頭暈/眩暈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發布!
    對於部分缺乏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確診仍極具挑戰性。為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制定《血管源性頭暈/眩暈診療中國專家共識》,旨在提高臨床醫師對血管源性頭暈/眩暈的早期識別與規範診療能力。關於血管源性頭暈/眩暈的診斷和治療,共識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2020)
    因此,本共識旨在通過回顧相關文獻和指南、整合專家意見,制定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診治專家共識,不涉及急性血栓性疾病和創傷性凝血病的診治。  一、常見病因和機制  專家意見1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礙在急診和 ICU較常見,需要及時明確診斷和分析病因。
  • 2020年膿毒症與膿毒性休克治療新標準|膿毒症|膿毒性休克|標準|...
    膿毒症,尤其是膿毒性休克,應視同中風和急性心肌梗死一樣的醫學緊急情況,需要迅速識別、使用適當的抗菌藥物、仔細的血流動力學支持和控制感染來源。膿毒症的迅速識別和液體復甦是至關重要的,但早期發現膿毒症具有挑戰性,目前最佳管理實踐也在不斷發展,隨著治療策略的趨勢改變,對膿毒症生理和最佳實踐指南的理解至關重要。1.
  • 中國支氣管擴張症專家共識(2020版)要點解讀,純乾貨來了!
    患者常常因支擴反覆感染、急性加重而多次住院,如何規範診治是呼吸科臨床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瞿介明教授在2020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上為我們精彩解讀了《中國支氣管擴張症專家共識(2020版)》(簡稱「共識」)的更新要點。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小兒外科中心(北京  100037)通信作者:張海波,Email:zhanghaibosh@126.com;李守軍,Email:drlishoujun@yahoo.com關鍵詞:主動脈縮窄;主動脈弓中斷;外科手術;專家共識引用本文:張海波,李守軍,代表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先天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
  • 中醫治膿毒症就有新辦法、新思路
    超過四成的膿毒症患者有心功能障礙,病死率更是超過七成,然而目前國際上對膿毒症誘導心功能障礙的治療尚未達成共識。其精益管理,優化胸痛中心流程項目榮獲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獎精益管理優秀項目。高致死性膿毒症治療中醫藥方案提供了全新思路心功能障礙是嚴重膿毒症的常見併發症,可作為膿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的獨立危險因素。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述評
    胡盛壽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  100037)通信作者:胡盛壽,Email: huss@fuwaihospital.org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外科;共識;整體水平提高引用本文:胡盛壽.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述評.
  • 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中國多學科專家共識
    為規範臨床診療行為,提高腦出血的診治水平,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組織國內外多學科專家,共同制定了《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中國多學科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本共識主要針對原發性腦出血,診斷標準如下。1.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 ARNI預防心室重構,心梗後防治迎來新篇章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心梗後心衰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而心梗後心室重構是死亡或心衰發生的獨立預測因素[1]。那麼是否有方法能夠預防心梗後心室重構呢?為此,「『全欣E代』專家研討會」於2020年12月17日順利召開,會上邀請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冬穎教授、江北區人民醫院李馨教授等專家,圍繞心梗後心衰的防治進行了主題演講。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手術;再次開胸;治療;專家共識引用本文:孫國成,李守軍 代表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先天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五):再次開胸手術.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8(6). doi: 10.7507/1007-4848.202003087隨著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外科手術治療的廣泛開展,先心病手術愈加複雜化、小齡化及多元化,患者術後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85% 的先心病嬰幼兒經手術治療後能生存至成年期,這一群體近年來呈快速增長趨勢[1]。
  • 偏頭痛與抑鬱障礙共病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發布,共識意見一覽!
    國內外尚缺乏針對偏頭痛與抑鬱障礙共病的指南或共識等指導性報導,為了更好地診斷及管理偏頭痛與抑鬱障礙共病,本共識編寫組特邀請神經科及精神科臨床專家共同參與,首次就偏頭痛與抑鬱障礙的共病進行系統的闡述和總結,並首次制定了篩查診斷路徑,對治療提供建議,以期提高臨床醫師對共病的識別診斷和綜合管理能力,給予病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改善預後。本文對其中的共識意見進行整理。
  • 兒童鋅缺乏症臨床防治專家共識
    引用本文:兒童鋅缺乏症臨床防治專家共識編寫專家組,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兒童鋅缺乏症臨床防治專家共識[J].兒科藥學雜誌,2020,26(3):46-50.DOI: 10.13407/j.cnki.jpp.1672-108X.2020.03.015摘要鋅是一種具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微量營養素,參與機體內許多生理生化過程
  • 專家共識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發布
    2020年5月30日在第十四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結構論壇上,《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2020更新版)》 隆重發布。發布會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達新教授主持,葛均波院士、王建安教授、吳永健教授、周玉傑教授、陳茂教授、蘇晞教授、羅建方教授、陶凌教授、潘文志教授、宋光遠教授等參加發布會。
  • 《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中國多學科專家共識》(轉)
    《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中國多學科專家共識》(轉)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法洛四聯症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小兒外科中心(北京  100037)通信作者:王輝山,Email:huishanwang@hotmail.com;李守軍,Email:drlishoujun@yahoo.com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法洛四聯症;外科治療;專家共識引用本文:王輝山,李守軍,Representativesof National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三):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小兒外科中心(北京  100037)通信作者:莫緒明,Email:373728125@qq.com;李守軍,Email:drlishoujun@yahoo.com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畸形;外科治療;專家共識引用本文:
  • 才43歲,知名男演員患癌離世,這本是最易預防的癌症
    本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癥結直腸癌是全球發病率和致死因素排名第4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患者在診斷時,80%為中晚期,早期診斷的比例僅為11.8%。結直腸癌雖然可怕,但卻是為數不多的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因為它的發病機理明確——90%以上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的。只要及時發現並切除掉息肉,就可以阻斷其日後惡變的可能性!怎麼阻斷呢?做一次腸鏡就足夠了!45 歲以上或者高危人群都應該做腸鏡檢查。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二):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小兒外科中心(北京  100037)通信作者:安琪,Email:anqi8890@163.com;李守軍,Email:drlishoujun@yahoo.com關鍵詞: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外科治療;專家共識引用本文:安琪,李守軍  代表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先天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吃什麼藥 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方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吃什麼藥 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方法  據央視新聞消息,截至1月20日20時,我國境內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18例。春運將至,武漢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多方防控部署,積極應對。  專家研判認為,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