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選結果出爐:反對黨「希望聯盟」贏得勝利

2021-01-18 環球網

新華社快訊: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10日凌晨的計票結果顯示,反對黨陣營希望聯盟在9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贏得國會下議院過半數議席。

另據海外網消息,馬來西亞國會大選結束,官方點票結果顯示,前總理馬哈迪(Mahathir)帶領的希望聯盟取得112席個簡單多數國會議席,足以籌組政府及勝出大選,並終結了執政國民陣線長達60年的管治。總理納吉布領導的國民陣線僅獲得76席。

馬哈迪在周三晚上11時10分宣布,根據非官方統計顯示,希望聯盟已奪下6州政權,包括檳城、雪蘭莪、吉打、森美蘭、柔佛及馬六甲。他表示,很有信心希望聯盟能以簡單多數國會議席取得執政權。他批評選舉委員會並沒有好好地執行工作,拒絕籤署選票表格14,以致無法公布官方投票成績。全國近1500萬登記選民,投票選出國會下議院222席及州議會505席,任何陣營取得下議院至少112席,即可籌組政府。納吉布順利保留議席,但國民陣線多名重量級候選人爆冷落敗。

4月28號,第十四屆馬來西亞大選迎來提名日。馬來西亞現任總理納吉布與前總理馬哈迪分別獲得各自選區提名,大選競選期隨之拉開帷幕。這場兩代領導人之間的博弈,選情在最後關頭仍不甚明朗,成為馬來西亞自獨立以來最為膠著的一場大選。

國陣和納吉布這次打出的是一手經濟牌。對於執政聯盟來說,馬來西亞近來亮眼的經濟表現依舊是吸引選票的重要磁石,許多選民把經濟作為投票的風向。

而對於反對黨聯盟來說,他們認為馬哈迪這個名字,就是一張「王牌」。1925年出生的馬哈迪是本屆大選中最年長的候選人,1981年至2003年擔任總理22年,是馬來西亞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擔任總理期間,他致力於發展經濟和國家現代化建設,至今仍得到許多馬來西亞人尊敬。

此前據新華社報導,馬來西亞議會選舉5月9日開始投票,選舉產生222個國會下議院議員及505個州議員。

馬來西亞實行簡單多數選舉制度,通常在國會下議院取得多數席位的政黨可以組閣。馬來西亞國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下議院議席共222個,每屆議員任期5年,由大選選舉產生。上議院設70個議席,由全國13個州議會各選舉產生2名議員,其餘44名議員由最高元首根據總理推薦委任,任期3年,可連任2屆。(海外網侯興川楊佳)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大選「變天」 92歲馬哈蒂爾將重返執政
    【財新網】(記者 田佳瑋)5月9日舉行的馬來西亞第14屆國會大選結果在5月10日凌晨出爐。從馬來西亞於61年前獨立建國以來就主政至今的執政聯盟國民陣線(下稱國陣),首次輸掉執政權。  依據目前開票進度,在總計222席的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議席中,目前執政聯盟的席次只有79席,明顯落後反對黨聯盟希望聯盟(下稱希盟)的113席。而希盟和盟友政黨則已贏得組閣所需的過半席次。  輸掉大選的現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5月10日上午的記者會說,「我接受人民的裁定,國陣完全尊重議會制民主。」
  • 遠距離觀察馬來西亞大選(一):精彩的政壇龍虎鬥
    現任總理納吉布作為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的領導人,自2009年執政至今。由巫統、馬華公會、民政黨、國大黨等政黨組成的國民陣線在馬來西亞長期執政,數十年來在國會中一直保持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席位,反對黨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近年來,馬來西亞政治結構開始發生深刻的變化。
  • 馬來西亞大選反對黨落敗 華人痛哭:民主在哪
    ,執政已達56年之久的國民陣線至少贏得222個議席中的133個,超過半數並贏得大選,而取得89個席位的反對派人民聯盟則指出選舉舞弊並拒絕承認落敗。馬來西亞大選反對黨落敗網易教育訊 馬來西亞5號舉行大選,近1300萬選民的踴躍投票也創下了超過80%的驚人投票率。
  • 馬來西亞大選後:92歲馬哈蒂爾應對「不肖門徒」
    在國家皇宮接受國王的赦免儀式前,他要先謁見自己的「老師」——6天前贏得大選的馬來西亞新總理馬哈蒂爾,這位曾經把他推入牢獄的92歲高齡的領導人聲稱在一兩年內會把總理的位置讓給他。  同一時刻,同為馬哈蒂爾「政治門徒」出身的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已經被移民局禁止出境。納吉布涉及幾年前的一起貪腐案,馬哈蒂爾上任後便宣布重啟調查。
  • 苦等22年,馬來西亞反對黨老將安瓦爾可否問鼎總理大位?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稱,現執政聯盟成員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的國會下議院議員也將於13日覲見阿卜杜拉。根據早前報導,安瓦爾曾稱有巫統議員支持他出任總理,巫統高層對此未予以否認。新加坡《海峽時報》對此評論指出,假使安瓦爾無法說服阿卜杜拉相信他已獲得足夠支持,那麼目前馬來西亞的政治危機將逐漸消退,安瓦爾作為反對黨領導人也會陷入一場信譽危機,並不太可能「恢復元氣」。
  • 馬來西亞大選即將舉行,或為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一次
    馬來西亞大選即將舉行,或為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一次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0日,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10日在吉隆坡公布第14屆大選投票日期。大選提名日為4月28日,投票日為5月9日,競選期11天。
  • 馬來西亞大選可能提前至今年下半年
    中青在線金邊6月1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柬埔寨記者 蔣天)一名馬來西亞政府內部人士透露,馬來西亞大選有可能提前至今年下半年進行。    根據原計劃,馬來西亞應當於2018年中期舉行大選。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曾多次表示不會提前舉行大選。    路透社報導稱,可能提前舉行選舉的目的,在於防止反對黨獲得更多的支持。
  • 馬來西亞大選結果:華人公會慘敗
    馬來西亞大選結果:華人公會慘敗中國僑網5月10日電綜合媒體報導,馬來西亞國會大選9日舉行,官方計票結果顯示,前總理馬哈蒂爾帶領的希望聯盟取得112席,勝出大選。總理納吉布領導的國民陣線僅獲76席。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僅獲得1個議員席位。
  • 澳大選結果勝負難料 兩黨黨魁紛紛拉攏獨立議員
    中新網7月5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隨著澳大利亞大選投票結果陷入僵局,懸峙議會已成可能。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為保住聯盟黨政府,已從3日開始約見聯邦議會中的關鍵獨立議員,並爭取他們的支持。而作為反對黨的工黨黨魁肖頓也抓緊最後的機會,向中立議員大獻殷勤。
  • 疫情施壓經濟,新加坡大選「成全」反對黨?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666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結局並不意外,李顯龍領導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再次贏下新加坡的大選,蟬聯執政。但沒有懸念的大選背後,看點卻不少,比如在長久的一黨獨大局面下,反對黨在國會贏下的席位數卻創下新高,李顯龍自己也承認,「這不是一次感覺良好的選舉」。
  • 馬來西亞大選:馬華坦言華人選區仍需苦戰
    馬來西亞大選:馬華坦言華人選區仍需苦戰
  • 馬來西亞可能10月舉行大選
    聯合早報消息,有消息指馬來西亞國盟政府希望最快可能在今年10月舉行第15屆全國大選,其原因包括希盟目前士氣不振、明年經濟情況可能更糟,以及國盟勝選後才提出財政預算案。消息人士告訴「當今大馬」:「大選最早也是10月,因為國盟想在提呈財政預算案前完成這件事。這是最適合的時機,因為反對黨正為了總理人選而內訌,明年經濟情況預計將更糟,這將衝擊馬來社群,也就是國盟最堅實的基礎。」根據馬來西亞國會秘書處,國會下議院此次會期是7月13日至8月27日,上議院則將於9月2日至23日召開。
  • 2020美國大選結果幾點幾分出來 大選結束結果公布時間
    2020美國大選結果幾點幾分出來 大選結束結果公布時間  各州投票站將於美東時間晚6至凌晨1點依次關閉,對應北京時間11月4日上午7點到下午2點。  正常年份大選日當晚通常會出爐,但今年的特殊性在於郵寄全票激增和不輕易承認敗選。
  • 被疫情耽誤的新加坡大選,就要來了……
    通常情況下,反對黨只有四至六個,2006年更是創下歷史新低:只有三個反對黨派。新加坡本地最大的反對黨則是工人黨(The Workes』 Party),1991年,時任工人黨副秘書長劉程強參加大選,贏得後港國會議席。此後,1997、2001、2006、2011、2015幾屆大選連續勝利,並於2011年大選第一次為反對黨贏得集選區國會席位。
  • 新加坡執政黨贏得大選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11日,新加坡選舉局計票數據顯示,在第13屆新加坡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新加坡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為61.24%,低於2015年大選時的69.86%。主要反對黨工人黨獲得10個議席,議席數和得票率較上屆大選均有上升。 本次大選共有192名候選人參選,他們來自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包括工人黨在內的10個反對黨,還有1名無黨籍人士。
  • 馬來西亞大選多名馬華領袖失利 馬華公會只剩一席
    (新加坡《聯合早報》/鄺啟聰 攝)中國僑網5月1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馬華總會長廖中萊在文冬國會選區敗下陣來,成為馬華創黨以來首名大選失利的總會長。多名副總會長及馬青總團長也敗下陣來,顯示馬華遭遇比上屆大選更嚴重的挫敗,國會議席只剩一個。分析員認為,馬華這次慘敗除了由於「華人反風」,也是因為伊斯蘭黨。
  • 馬來西亞大選將至 專家:多年來最不可預測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瑞士資訊5月7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惡意抹黑、選舉人名冊爆缺失等使得將於當地時間5月9日登場的馬來西亞大選陰霾籠罩。專家指出,這是多年來結果最不可預測的一場大選。據報導,馬來西亞1957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醜聞纏身的首相納吉布所屬的執政聯盟便持續掌權至今,但如今他們正面臨重量級人物、前首相馬哈蒂爾•穆罕默德,以及「一馬發展公司」醜聞所帶來的嚴峻考驗。納吉布政府料將贏得選舉,部分歸因於馬來西亞經濟發展健全,但批評人士表示,選區重劃及和選務弊端也讓納吉布佔得上風。
  • 馬來西亞大選正式進入競選期
    28號,第十四屆馬來西亞大選迎來提名日。馬來西亞現任總理納吉布與前總理馬哈蒂爾分別獲得各自選區提名,大選競選期隨之拉開帷幕。從4月7號納吉布宣布解散國會起,執政聯盟「國民陣線」與在野黨「希望聯盟」之間的選戰競爭即日趨白熱化。
  • 冰島大選初步結果顯示:現任總統約翰內松獲得壓倒性勝利
    當地時間6月28日,冰島現任總統古德尼·約翰內松在大選中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大概率將獲得連任。 據法國24小時電視臺(France24)28日報導,27日晚冰島總統大選初步結果出爐,現任總統約翰內松得票率高達90%,遠超右翼候選人格維茲門迪爾·富蘭克林·榮松的票數,料將贏得第二個四年總統任期。
  • 馬來西亞政壇「48小時」風暴 以馬哈蒂爾任看守政府總理暫時收場
    在24日中午已向最高元首遞交辭呈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當日晚間覲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後,最高元首任命馬哈蒂爾為看守政府總理。隨後,在馬哈蒂爾建議下,最高元首阿卜杜拉撤銷了對副總理以下各部長、副部長的委任。這意味著2018年大選後勝選上臺的希望聯盟政府暫時終結其歷史使命。事實上,希望聯盟政府多位部長已預料到這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