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的公布當真是驚起了一片風浪,馬化騰再度蟬聯華人首富,在全球富豪中排名第20位,而馬雲位於其後。這一份新排名中有324名內地富豪的名字出現,比較去年要減少了許多。而順豐速運創始人王衛的名字從內地富豪前十排名中消失,而在去年8月王衛依舊排到第7名。對於曾經要趕超馬雲,爭做內地首富的王衛來說,上市之後的發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傳奇性。
王衛的起家歷史,從帶貨員做到了快遞巨頭
如今的順豐自然是快遞行業的巨頭,但王衛的起家之路可沒有任何的「順風車」可以坐。1970年出生的王衛家庭背景雖然談不上貧窮,卻也絕不富裕。在上海出生的他7歲時就和父母一起到了香港,只讀完了高中課程,就開始做了一陣子工地的雜工。之後王衛還做起了印染生意,當時廣州的代加工廠生意異常火爆,大量的香港企業在廣州尋找合適的工廠地址。而由於出入麻煩,香港企業的負責人很多都不願意來回奔波。在廣州生產出來的產品拖人帶到香港檢驗,或者是香港提供相關的樣品給代加工廠,都會找人幫忙送貨。
因為頻繁來往於香港和廣州之間,王衛經常會接到這種委託,甚至還專門做起了帶貨員。當時做這門生意的人還有很多,王衛卻顯得有些特殊。做了一陣子的帶貨員之後,王衛認為這裡面有很大商機。1993年他從家中獲得了一筆資金支持,租下了香港砵蘭街的一家小門店,又在佛山順德登記了公司,順豐就這樣默默地成立。此時的順豐業務並不大,連王衛自己算上也只有6個快遞員。22歲的王衛和普通的員工一樣,帶著行李箱運輸貨物。依靠此前積累下的關係,在廣州的工廠和香港企業間來回運作。
王衛的目光確實沒有出錯,低重量的貨物運輸市場確實大有可為。王衛用了4年時間,將順豐的起家業務做大,當時香港和廣州深圳之間陸路貨物運輸,超過7成是由順豐負責完成的。這些出入香港的小物件成就了後來王衛億萬身家的基石。之後王衛將這家註冊在順德的公司開向了整個珠三角,之後又憑藉上海這個平臺,在長三角地區打下根基。1999年時順豐的發展已經非常可觀,王衛也逐漸產生了更大的野心,但他首先要解決內部的管理問題。王衛打破了原先的加盟模式,回收股權開始了直營模式,此後順豐的交流對象不再是加盟商,而是單個的快遞員工了。
上市之後,曾要超越馬雲,如今面臨利潤下滑
王衛在2016年之前,也曾經自信滿滿地表示順豐資金充沛,不需要上市。但在快遞行業的競爭壓力之下,2016年順豐還是選擇上市的道路。當時作為業內公認的快遞巨頭,順豐的前景也被外界廣泛看好,其股價在2017年上市後到達了巔峰。在17年的2月份,順豐的股價經過多輪上漲,其市值超過了3000億元。對於掌握了順豐超過60%股權的王衛來說,這樣的驚人漲幅讓其身價直追馬雲,當時兩人也在快遞合作上鬧得並不愉快,吸引了外界的關注。當年3月1日由於順豐股價漲停,王衛的名下資產還要超過馬雲。但是這樣的情況沒有持續太久,很快這一輪的資本炒作就讓王衛跌落了下來。
順豐的股價從巔峰跌落之後,也沒有再回頭,王衛也終於意識到了資本的力量。如今的順豐又重新和阿里和解,雙方的快遞業務也開始了實質性的接觸和互助。而不久前公布的財報卻透露出,順豐這兩年來的利潤收入在不斷下滑。去年王衛得到的淨利潤為45億元,和上市後的第一年相比還要有所下滑。而王衛的資產也出現了縮水,順豐面臨著新的挑戰局面,這位從快遞員做起的億萬富豪還是決定將這份事業做下去。王衛在2018年接連投資大型貨物運輸,希望在快遞之外找到新的方面,他的道路還沒有走完。
縱觀王衛的發家之路,從當初快遞員做到現在的行業巨頭,也是其敢於挑戰的心理。如果僅僅滿足於當初在香港送貨的收入,可能就沒有現在的順豐了,可見人生路上的「順風車」還是要靠自己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