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的夢想啟蒙與時光留痕

2020-07-13 光明網

作者: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周才庶

近日,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去世。生前,他曾與導演瑟吉歐•萊昂、朱塞佩•託納多雷有長期的默契合作,為《天堂電影院》等諸多經典影片配樂,被譽為電影配樂大師。隨後,《天堂電影院》曝光了30周年紀念版預告,影片將於7月24日重映,以致敬經典,紀念大師。

在義大利南部小鎮姜卡爾多,小男孩多多喜歡看電影。他經常潛入電影院,看放映員艾菲特在神父的審查下剪掉吻戲;他懷揣著50裡拉,把媽媽讓他買牛奶的這筆錢換成了電影票;他用驚奇的眼睛凝視著大屏幕,看那風捲雲舒的傳奇與無窮無盡的世界。《天堂電影院》由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講述了一個關於電影歷史、個人情感的動人故事,於1988年11月在義大利上映,並獲1989年第42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0年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電影是什麼?安德烈•巴贊提出這一本體之問後,人們認為,電影是影像,是語言,也是神話,是探險。在《天堂電影院》裡,電影之於多多,是少年的想像,是未知的遠方,是無盡的可能。那麼,電影院意味著什麼?電影院作為公共空間,是場地和情境,也是愛恨與人生。

片中,影院裡的人真是生動極了:有人一看電影就張嘴打鼾,搗亂的人往他嘴裡扔擲一隻大瓢蟲;有人反覆觀看同一部影片,背誦臺詞高度共鳴;坐在前排的少男,盯著美女的妙曼身姿,不禁心神蕩漾;站在後排的男女,或痴迷觀看或心懷鬼胎。電影院,成為小鎮生活的縮影。多多的夢想與啟蒙、情動與初戀、遠行與還鄉,在影院的背景下逐步展開。《天堂電影院》,可謂一部個人的成長史。

每個少年都有一段懵懂的時光,夢想如何在懵懂之中開出生命之花?《放牛班的春天》中,皮埃爾•莫昂克渾渾噩噩、調皮搗蛋;《四百擊》中,安託萬習慣了逃學偷盜。幸運的是,前者遇見馬修老師,音樂天賦被發掘,成為著名指揮家;不幸的是,後者遭遇繼父的粗暴對待,倉惶逃脫,影片定格於少年無助的面孔。《天堂電影院》中,多多的成長則離不開放映員艾菲特。

父親在多多的生命裡,是長期缺席的。戰爭中失蹤的父親,只是照片上發黃的印記,成了多多心中模糊的面龐、抽象的符號。艾菲特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多多父親的角色。他載著多多騎行在鄉間小道上,並告訴他,你的父親「高、瘦、開朗,總是微笑,很像克拉克•蓋博」;他教會了多多使用放映機,剪去要刪除的段落,填好備忘錄掛在牆上。在一場影院大火中,艾菲特失去了雙眼。他再次回到放映室,指引給多多的是人生道路。此時的艾菲特,把世界「看得更清了」。

艾菲特給多多講了一個故事:衛兵喜歡公主,公主對衛兵說,如果可以一百個晝夜守衛在陽臺之下,她就以心相許。日日夜夜,風雨兼程,衛兵堅持守護,但在第九十九個夜晚,他搬起凳子走了。故事的內涵和隱喻,多多不甚明白;故事的招數和架勢,多多深得要領。此時的多多,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時刻,他偶遇姑娘,竟然說了句:「天氣真好,不是嗎?」多多效仿衛兵,俘獲了姑娘的芳心。可是,終難抵抗階級的差異、身份的懸殊。在人群中走散的戀人,還能再回來嗎?

服完兵役的多多回到小鎮,艾菲特讓他離開這裡,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因為如果每天待在這裡,就會把它當作世界的中心,會相信一切都不會改變。在車站告別時,艾菲特抓住多多,用盡力氣告訴他:「不要回頭,不要寫信,不要因為思鄉而放棄,忘了我們。要是你放棄回來了,就別來見我,我不會讓你進我家,懂嗎?不管你最後做什麼,熱愛它,就像小時候熱愛放映機那樣。」在這裡,夢想和還鄉構成了一對矛盾。

小鎮放映廳裡的艾菲特,沉埋著一顆不羈的心靈:拘於方隅,悵怨久之;閱盡繁華,寥落隨之。在影院世俗的歡笑中,艾菲特聽到了無盡的空虛,深知離開這裡才能擺脫平庸的靈魂。他告訴多多,自己不想聽多多講別人的故事,而想聽別人講多多的故事。這意味著,多多要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才能讓遠方傳來的故事裡有自己。

愛他,就讓他遠行。

多多,再沒有歸鄉。

夢想與故鄉,如何形成了生存悖論?兩者的邏輯關聯應該是鄉愁或nostalgia。詩人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導演多多大概會說,鄉愁是一張兒時的電影票。塞馬北依,越鳥南棲。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故鄉。可是,鄉愁會折斷夢想的翅膀嗎?影片中的艾菲特認為,應該壓制鄉愁以實現夢想。

三十年後,多多成為著名導演。因為艾菲特的葬禮,他回到小鎮。電影院已經衰敗,灰塵堆積,滿目滄桑。艾菲特臨終前給多多留了一份禮物——那是一盒從大量影片中剪輯下來的膠捲,收藏了三四十年代眾多好萊塢經典影片中的吻戲。功成名就的多多凝望著這些影像,微笑又流淚。此時,響起了由莫裡康內作曲的《Love Theme》。優美的旋律,傳達出多多內心的欣喜、感動與傷感。

作為自傳體電影,《天堂電影院》呈現了個體的成長與影院的興衰,巧妙運用蒙太奇手法連接電影世界和現實世界。在電影和現實的雙重視域中,影片觸及了戰爭與等待、相遇與迷失、災難與補償等人間百態,以多多的成長史貫穿起宏大龐雜的敘事意圖。《天堂電影院》,不像《甜蜜的生活》那般奢靡與空虛,不像《八部半》那樣彷徨與無助,也沒有《巴黎最後的探戈》那種情慾與放縱,沒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那種禁忌與窺視,顯示出義大利電影雅正的審美向度。(周才庶)

相關焦點

  • 《天堂電影院》: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天堂電影院
    因為,每個成年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一座「天堂電影院」。他們還可以在電影院裡交流、玩樂,融入小鎮社會,社交的啟蒙同樣在這裡完成。天堂電影院成了孩子們真正的天堂。幸好他還有天堂電影院和艾費多大叔。《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都將故事的發生地放在了西西里。
  • 《天堂電影院》主題曲,回味大提琴中的時光與愛…
    時光和愛,是讓人內心充滿力量的永恆主題。《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的故事片,該片講述了由薩瓦特利·卡西歐扮演的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 《天堂電影院》影評——誰又能阻擋一個孩子的夢想呢
    看《天堂電影院》就像是在品味一杯清茶,儘管對茶也沒有多少研究,但是我想心情應該大致相同:恬淡、自然、舒緩、餘味無窮。這個鎮子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電影院」,是這個村子裡的人們的唯一娛樂。和很多人一樣,多多也喜歡看電影,只是他的喜歡程度已接近痴迷,他把媽媽交給他買牛奶的錢買了電影票看電影,即使挨打也在所不惜。
  • 時光三部曲之一:《天堂電影院》,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部電影
    我看的他的第一部電影,是他的時光三部曲的第一部《天堂電影院》,電影給我帶來的那種感官體驗和直達內心的情感,是我久久不能忘懷的,該片曾榮獲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艾佛瑞多很喜歡多多這個孩子,他把自己所知道的電影知識都教給多多,一次意外,電影院引發了火災,導致艾佛瑞多雙目失明,電影院也被燒毀了。後來,一位中了彩票的村民,重新修建了電影院,多多成為了鎮上唯一的放映員,但他感覺並不高興,因為艾佛瑞多沒有在他身邊了。在得知多多可能會因為工作放棄學業之後,他告訴多多「千萬不能放棄上學,你不可能一輩子都放電影」。
  • 賞析電影《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這部影片,最早於1988年在義大利上映。《天堂電影院》是一部同時蘊含著對電影發展歷史的緬懷以及隱藏著導演個人的情感歷程的懷舊之作。同時,這部影片連同《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同被稱作導演朱賽佩·託納多雷的「西西里三部曲」,在世界電影歷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同時也是電影史上的一大經典。
  • 《天堂電影院》:理想與愛情,我們總要選擇一個
    《天堂電影院》當下的生活,多的是遺憾與未知,故鄉與遠方,愛情與夢想很少有人能夠兼得。雖然在追逐愛情與夢想的道路上不免有些遺憾,不過託納雷多在他的這部《天堂電影院》中告訴我們,這些遺憾同樣也是我們生活當中值得回味的瞬間。
  • 天堂電影院:有光的地方,就是天堂
    但難以置信的是,在黑河-騰衝線的另一側,還有很多人從未在電影院看過電影。於是,「天堂電影院」公益項目的創始人們,在這個景色如天堂般的地方搭建起了屬於當地人的電影院,用光影照亮了他們的世界。這部讓人肅然起敬的影片,直擊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這也是「天堂電影院」公益項目創始人們的初心。
  • 經典懷舊之作《天堂電影院》,人生比電影苦多了
    40年代義大利的南部小鎮,天堂電影院放映師艾佛特結識了喜歡看電影的小男孩多多,年齡懸殊的兩個人成為了忘年交。在後來的時光中,艾佛特教會了多多放映電影,在一場火災中,艾佛特不幸失明,從火災中奮力救出艾佛特的多多成了小鎮唯一的放映師。長大後的多多,遇見了自己的初戀女友艾蓮娜,也是之後很多年讓多多無法忘懷的女人。
  • 《天堂電影院》:記憶與鄉愁
    本周推介的佳片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最為經典的電影之一,上映於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該片講述了電影放映師艾佛特和小男孩多多之間亦師亦友的情感。這是一部有關電影的電影,卻牽出每個人的兒時記憶與鄉愁。
  • 電影 |《天堂電影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家天堂電影院
    傷心的多多在艾佛特的鼓勵下,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30年後,艾佛特去世,此時的多多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他回到了家鄉,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追憶往昔,唏噓不已。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這「時空三部曲」中,我還是最喜歡《天堂電影院》。
  • 《新天堂樂園》:獻給電影院的電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熱愛電影
    而由此開始,我們時而跟著多多,時而脫離多多,看到了他所生活的家鄉之過往,於是見到了一幅西西里浮世繪,看到了那個戰後物質文明匱乏卻因為精神文明而得到寬慰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教堂與電影院的一體化,這也是天堂樂園還沒有成為新天堂樂園的前身。
  • 《新天堂樂園》:獻給電影院的電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熱愛電影
    而由此開始,我們時而跟著多多,時而脫離多多,看到了他所生活的家鄉之過往,於是見到了一幅西西里浮世繪,看到了那個戰後物質文明匱乏卻因為精神文明而得到寬慰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教堂與電影院的一體化,這也是天堂樂園還沒有成為新天堂樂園的前身。
  • 電影放映——天堂電影院
    多多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接替艾佛特成了小鎮的電影放映師。 多多(馬克·萊昂納蒂 飾)漸漸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阿格妮絲·那諾 Agnese Nano 飾)。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
  • 編導藝考電影《天堂電影院》影評
    《天堂電影院》的諸多成就都銘刻在了1988年的劇場版上,導演託納多雷在世界影壇的地位也由此而得以奠定。在劇場版中,託納多雷以多多與電影放映員艾弗特之間的忘年交為主線,以回憶的形式著重講述了多多童年及青年時期在西西里成長的那段往事。在這個偏僻的小鎮上電影是人們唯一的娛樂活動,而天堂電影院便是他們唯一的娛樂場所。
  • 《天堂電影院》關於忘年交,愛情,離別與重逢
    一起走過許多地方的路,一起喝過很多美酒,在電影院看過的電影票似乎都是人生的美麗的珍藏,我們第一次看的電影,你說這部電影上映的那一年,你剛剛出生。然而,你不知道,每次想念起你,就會將這部影片再看一遍。《天堂電影院》是每個人的童年,每個人的家鄉,每個人的初戀,是最後綿綿長長一直伴隨到死,滲透到了血液裡靈魂裡的記憶和感覺。當結尾兩人多年後重逢,最後神來之筆的接吻,將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然後戛然而止。
  • 豆瓣9.2分,《天堂電影院》裡的鄉愁,尋覓記憶深處的故鄉
    大家好,你們最親愛的小編sanne來啦,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我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出門和朋友、愛人們一起到電影院看電影了,但是,電影院的快樂很快就能夠回來啦~在等待電影院開放的這幾天,不如和sanne一起,回顧一下經典之作吧!今天,sanne要向大家推薦的是《天堂電影院》這部劇。
  • 《天堂電影院》:電影與人生,人生與電影,可人生不是電影
    《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被稱為「時空三部曲」,三部片子孩子的童年都起著很大的作用。《海上鋼琴師》和《天堂電影院》比較接近,一個和音樂有關,一個和電影有關。《天堂電影院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讀大學。傷心的多多在艾佛特的鼓勵下,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30年後,艾佛特去世,此時的多多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他回到了家鄉,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追憶往西,唏噓不已。多多意外地遇見了艾蓮娜,往日種種,真相大白,他們如何面對彼此?
  • 第六期觀影|影片《天堂電影院》觀影分享
    《天堂電影院》講述的是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膠片人生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而艾費多則是「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因為電影的穿針引線,使得他們建立起來亦師亦友、亦父亦子的感情。放映師所扮演的是個引領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帶領著多多成長。三十年後,成名的多多回來向他的老朋友做最後的告別。
  • 《天堂電影院》豆瓣評分9.2:人生和電影不一樣,人生辛苦多了
    電影《天堂電影院》的故事編得十分樸實,故事圍繞一場葬禮展開,遠在羅馬的著名導演中年多多回鄉參加自己好朋友艾弗達的葬禮,在回來的途中,多多開始了回憶,鏡頭隨著多多的目光回到了那個四十多年前的小鎮,回到了那段讓多多終生銘記的光輝時光。雖然這其中也有關於多多的愛情故事,但是那段遺憾的感情與多多和艾佛特之間的情誼相比,還是後者帶給我們的感動更多一些。
  • 膠片電影推薦《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 Nuovo Cinema Paradiso (1988)導演: 朱塞佩·託納多雷編劇: 朱塞佩·託納多雷 / 瓦娜·30年後,艾佛特去世,此時的多多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他回到了家鄉,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追憶往昔,唏噓不已。多多意外地遇見了艾蓮娜,往日種種,真相大白,他們如何面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