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矽谷天才到犯罪青年,一切都是因為愛情?

2021-02-23 每日豆瓣

22歲,大多數美國青年瘋狂喝酒泡吧的年紀,這個人在聖昆汀蹲監獄。


早在「藍音」完成天使輪投資時,作為創始人之一的他便已鋃鐺入獄。阿拉梅達郡立法庭宣布罪名成立的次日,伯克利校方亦宣布開除其學籍。

我出生在加州奧克蘭。父親是東京來的華裔移民。母親是瑞士日爾曼人。他們從來沒有結婚。七歲時,又被父親毒打,我撥通911。地區檢察官起訴我父親虐待兒童,法院剝奪了他的監護權。那以後我跟母親移居瑞士,在距離蘇黎世兩小時車程的山村生活。抵達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我跟他們不一樣。我是村裡唯一一個不白的小孩。我從那時起開始知道,無論我多麼努力地融入,我不是瑞士人。不是日爾曼人。不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雜種。我是一個雜種。

十三年前,加州奧克蘭,她以強姦,藏毒,危害公共和平三項罪名,將他送進聖昆汀州立監獄。

十三年後,北京金融街,她接手一項TMT行業的跨國收購業務,某個抬頭的瞬間,遇見了一雙血紅的,充滿恨意的眼睛……

矽谷愛情故事

作者 袁應笑

楔子

明知不尋常,看到犯人履歷表時,徐簡還是微微吃了一驚。

瑞士與美國雙重國籍。出生在加州奧克蘭市。7歲隨母親去瑞士,14歲從瑞士德語區中學Kantonsschule Kollegium轉學至加州帕羅奧圖中學。16歲獲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17歲入學斯坦福,同年獲歐盟青年科學家比賽一等獎,獲獎項目是一臺基於對稱三進位的小型時序計算機。次年因為全部科目不及格被斯坦福留校察看,一學期後被開除。離開斯坦福後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參與約翰·馬蒂尼領導的谷歌量子計算機項目。

19歲為其合作開發的對稱三進位語言申請專利;同時入學加州大學伯克利。次年註冊成立「藍腦」,致力於開發小型家用智慧機器人。這個公司除了花光天使投資人的錢外,並無任何建樹;但其後建立的兩家公司——致力於開發智能語音作業系統的「藍音」,以及致力於開發植入式小型智慧機器人的「藍熊」,先後得到孵化器Y Combinator與紅杉資本的青睞,在競爭激烈的矽谷生存下來。尤其是「藍音」公司開發的語音用戶界面及其核心算法,被認為能夠媲美甚至超越蘋果Siri,谷歌語音,亞馬遜Alexa。有行業媒體聲稱,「藍音」宣告圖形用戶界面主宰的時代即將結束,語音界面時代到來。

這是他入獄兩年以後的事。早在「藍音」完成天使輪投資時,作為創始人之一的他便已鋃鐺入獄。阿拉梅達郡立法庭宣布罪名成立的次日,伯克利校方亦宣布開除其學籍。

22歲。大多數美國青年瘋狂喝酒泡吧的年紀,這個人在聖昆汀蹲監獄。

半身照片裡是個相貌英挺的混血少年。眼神陰鷙,表情荒疏。

亞洲人的眉眼,白種人的鼻梁。身材結實健壯,捧著編號牌的雙臂肌肉盤虯,完全不似碼農模樣。倒像個不折不扣的殺人犯。

名字叫Alexander J. Chang。

到徐簡接手為止,他已經蹲了三年。在這三年裡,他一手打造的「藍音科技」,拒絕谷歌與蘋果發出的併購邀請,完成AB兩輪融資,先推出智能語音輸入軟體和智能導航軟體,緊接著推出智能語音界面,拿下微軟、奔馳、豐田等幾個大客戶,年初估值達到12億美元。只要他手裡還有公司十分之一的股權,他已然是億萬富翁。

……假如他還有。

徐簡上網查看。果然。維基百科的公司頁面尚有提及;但藍音官網的創始人名單,他已經不在了。

他只是個囚犯。山窮水盡,親故凋零。

徐簡從伯克利心理學系博士畢業以後,受僱於加州政府的「管教與康復部」,工作是為州立監獄的犯人們提供心理諮詢。一般的民事犯罪大多不涉及監禁,所以州立監獄關押的往往都是涉毒涉暴的重犯。這些監獄也不像常青藤學校那樣關心種族比例,關押泰半黑人。徐簡的男朋友很不滿她這份工作,但因為就職於政府部門,可以不通過抽籤就拿到工作籤證,徐簡把這份工作當成跳板,硬著頭皮幹了下來。

在監獄,徐簡看到了陽光之下的美國所看不到的東西。世世代代的貧窮,無藥可救的毒癮,慘絕人寰的暴力,以及……絕望。

無休無止的,沒有盡頭的絕望。

美國對有些人來說是天堂。對另一些人來說,是無救贖的地獄。

Alexander J. Chang這個名字,就這樣躍入徐簡的眼帘。

實在太稀罕了。

Chang,毫無疑問,是粵語華人的後裔。在關押著毒梟、強姦犯、殺人犯的州立監獄裡,在滿是非裔、拉丁裔姓氏的監獄花名冊上,看到這樣一個華裔名字,太稀罕了。

何況還有這樣驕人的背景。

從徐簡兩年的工作經驗來看,重罪監獄關押的犯人,往往都來自極度貧困的家庭。因為貧困,只能生活在毒品、暴力最猖獗的社區,接受質量最糟糕的初級教育,不久走上父母吸毒、暴力犯罪的老路。一代影響一代,一代重複一代,在無休止的貧窮與犯罪中來回往復。窮到極致,也就兇殘到極致。

可是這個名叫阿歷山大·張的華裔青年,明顯不是來自這樣的家庭。

阿歷山大·張原先就讀的,是帕羅奧圖公立中學。帕羅奧圖即谷歌與斯坦福所在地,毗鄰山景城,是矽谷的核心地段之一。徐簡男友宋喬曾供職於谷歌,非常清楚就讀帕羅奧圖公立中學需要怎樣的條件——買得起帕羅奧圖均價180萬美元的房子,交得起每年7.96%的房產稅。須知美國平均房價17萬美元。住得起180萬房子的,除了矽谷IT或金融公司的高管,就是斯坦福經濟學或工程學的教授了。

這個所謂帕羅奧圖中學,毫不誇張地說,就是斯坦福的預備學校。曾經接受的是這樣的精英教育,手筆一揮即是這樣兩家被認可的人工智慧公司,不知有多少IT名企爭相拋送橄欖枝。

徐簡不能想像,有著這樣背景的孩子,竟會背上這樣誇張的罪名。

強姦,販毒,危害公共和平。

刑期四年加四年加五年。十三年。

不但沉重,而且有些……奇怪。

徐簡在灣區生活七年,當然知道矽谷企業競爭之殘酷。除了谷歌、蘋果、臉書這一類大公司,矽谷有數以萬計的中小型創業公司。這些公司互相之間競爭、排擠、兼併,你死我活。

而即使是大公司之間,也充滿著或明或暗的較勁。徐簡雖然不學信息學,因為工程師男朋友的緣故,也知道矽谷各大公司的競爭熱點。開發三進位計算機,編寫三進位語言,參與量子計算機項目,創製能夠比肩Siri的語音界面算法,憑藉無論哪一條,他都已經夠資格成為桑達爾·皮查伊和拉裡·佩奇的座上賓,成為各大風投與天使投資人的哄搶對象。

十年後縱然出獄,也必定面目全非。伯克利不會再給他學位。天使投資人不會再記得他。日新月異的矽谷,將把曾經不可一世的天才少年甩開在光年之外。

這輩子可以說是毀了。

徐簡有一點替他惋惜。

也有一點好奇。

……被人暗算?

互相算計在矽谷從來就不是一件新鮮事情。看似天真宅男的扎克伯格,照樣能把一道創業的好友的股權一點點稀釋殆盡。

可是,IT公司之間的競爭,雖然殘酷,也是利益角逐上的殘酷,還不至於到把對手逼進監獄十年的地步。如果只是為了破壞對方公司,一條醜聞足矣,如何至於趕盡殺絕?

讓一個華人小孩在黑人監獄裡蹲十年,這是擺明了要他死了。

徐簡太了解美國監獄的內情了。本來一點惋惜,變成徹徹底底的同情。

認真研讀他的案卷材料,卻與信息行業無關。

三項罪名:強姦,藏毒,危害公共和平。

第一項罪名的被害人,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女孩。

同齡人之間發生的性侵行為,在美國不是重罪。涉及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強姦犯可能會判處九到十三年的監禁,只涉及成年人的性侵往往會通過賠償方式達成庭外和解,因為判也判不了幾年。這個張姓華裔青年,既然住著180萬美元的房子,當然不可能付不起賠償金。

唯一的可能,是被害人拒絕庭外和解。

四年,是同齡間性侵的偏重量刑。一般三年就是極致。可見受害方很有本事能博得法官同情。

第二項藏毒的罪名,在美國這個毒品泛濫成災的地方,本來也不是太稀罕的事情。美國幾乎所有中學都有大麻的蹤跡。假如是黑人或拉丁裔學生被抓到私藏毒品,往往面臨勞動教養和短期監禁;但如果是白人學生,警察常常會拍拍肩膀,稍加警告,便即放行。

張姓青年涉及私藏及販賣大麻,賽洛西賓,苯環己哌啶,甲基安非他命。致幻類管制藥物。

第三項危害公共和平的罪名,涉及非法聚會引發騷亂,非法入侵奧克蘭警察部門警報系統,非法攜帶和使用槍枝。

由阿拉梅達郡檢察官提起公訴,奧克蘭法庭受理。證人除了伯克利與奧克蘭警察局,還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的女生。也就是被害人。

名字叫做方含笑。

簡歷寥寥數筆。是個來自中國河北的女生。先在舊金山某所社區大學讀了一年半,然後轉學到伯克利。雙主修數學與經濟。

證件照上,是一個文靜而書卷氣的女孩。黑直的長髮,白皙的面容。一看就是大陸來的學生。模樣有些羞怯,眼神裡卻藏著一骨子倔強……有點像許多年前的自己。

一個乖巧安靜的中國女孩,出於什麼樣的理由,要把自己的同學送進滿是殺人犯、強姦犯、毒販的黑人監獄,幾欲置其於死地?

……她是有多麼恨他。

畢竟是校友。徐簡充滿好奇。

本文節選自豆瓣閱讀連載作品《矽谷愛情故事》



矽谷愛情故事

作者 袁應笑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查看作品


豆瓣閱讀 (微信號:read-douban)

提供海量精品電子書、雜誌和個人作者原創作品

希望能讓閱讀和寫作變得充滿生機、對人有益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她被稱「天才少女」,放棄矽谷高薪回國研究晶片,最後打破壟斷
    《資本論》:「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但是我國有這樣一位「天才少女」,在美國對我國技術強力限制和打壓下拒絕了美國矽谷高薪聘留,毅然決然回國助力我國通信領域發展,最後成功的打破壟斷。這個「天才少女」叫毛蔚,也許江蘇的人們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當年的她還是一位中學生,就獲得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徹底打響了自己的名號。
  • 矽谷 第六季
    《矽谷》這是一部講述矽谷創業故事的喜劇,它因為對矽谷創業、工作和生活的環境高度還原而受到極客觀眾的喜愛。曾獲得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劇集、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年輕時候的他一直有「好萊塢夢」,可他父親卻更希望他能學習一點技術類技能,因為覺得那樣能好找工作,更安全。於是多頓一直在一家技術公司做到破產後,又去了好萊塢。事實證明:他自己的想法和父親的想法都沒錯。
  • 《矽谷 第六季》。
    矽谷我是一季一季追過來的,就在剛剛看完了第六季,全劇終。 喜劇元素和nerd一路過關斬將創業致富的情節,一直是這部劇最吸引我的兩個地方。我從未懷疑過,劇的結局必然是主角們創業成功名噪矽谷人人成為億萬富翁。。。
  • 瘋子or天才?「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如何練就傳奇的一生?
    ——羅永浩在讀《矽谷鋼鐵俠》這本書前,小周同學對馬斯克的了解不深。只知道他的夢想有很多,比如:幫助人類移居到火星,用電動車改變現代人類出行方式等等。時間推遲到 2004 年初。 在完工時間方面,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他會假設一切順利,制定出他能想到最激進的時間表,然後假設每個人都可以更加勤奮地工作,以便加快生產進度。
  • 新知 矽谷的孩子
    從60年代反文化運動中孕育出來的矽谷,從一開始就天然帶著一種烏託邦和理想主義的氣質,在這裡到達權力頂峰的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手拿數字鐵錘,以起義者的姿態,試圖砸碎一切舊事物和舊秩序,並美其名曰「破壞性創造」——Napster「破壞」了唱片業,亞馬遜「破壞」了圖書業,谷歌「破壞」了廣告業,特斯拉「破壞」了汽車業,Airbnb「破壞」了旅遊業,Mooc「破壞」了大學教育。
  • 《矽谷 第六季》矽谷往事
    創業失敗,天才「墮落」成了一個史丹福大學教授,矽谷夢碎了,一不小心成就了美國夢,而我們這些中國夢都無法實現的準中年人們卻看的很傷感,本來是諷刺谷歌亞馬遜的,一不小心把我們發展中國家的一些觀眾也諷刺到了。通過避免讓世界成為一個更壞的地方來使得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多次絕處逢生後自絕後路,不忘初心,這是黨和人民的好兒子啊,編劇給的這碗米其林三星雞湯,我幹了,你隨意。
  • 看懂美劇《矽谷》才算了解矽谷生態圈
    劇中的白人不全都是天才,可以是像彼得·格雷戈裡或像大頭像這樣的傻子的夢想家。但劇中的華人形象卻極為偏頗,全是傻子。現實與白宮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恐慌有關亞太地區太多矽谷執行長的恐慌相反,統計數據顯示,亞洲人和亞裔美國人面臨著「竹天花板」(Bamboo Celing),導致其在身份和地位在科技公司中缺乏分量,佔矽谷1/4的華人和華裔在矽谷缺乏話語權。是時候反思了!
  • 矽谷傳奇的另一面
    比爾坎貝爾是創造矽谷奇蹟的幕後英雄,曾為谷歌、蘋果和Intuit等偉大公司提供指導,創造了超過萬億美元的市值。在《成就》的寫作過程中,埃裡克走訪了這位「萬億美元教練」的80餘位弟子,如拉裡佩奇、蒂姆庫克、傑夫貝佐斯、謝麗爾桑德伯格等矽谷領導者,他們共同總結出了32條大道至簡的管理之道。
  • 《矽谷 第六季》再見了,無名的魔笛手們
    他們知道自己能夠創造完美的、顛覆性的作品,知道自己是天才,但卻無法得到普世的認可,無法載入史冊;他們知道為了拯救世界做出了什麼犧牲,可這樣的悲壯的舉動,卻無人得知,只有他們一遍一遍地品嘗其中的辛酸。是啊,也許他們知道自己是天才就可以了。但別人不知道。每次想起這是怎麼荒唐的一回事,Richard會不會氣的再次往牆壁上鑿一拳?
  • 「現實主義」的美劇《矽谷》,是如何被矽谷名人吐槽的?
    1991年《巴黎評論》的採訪中,新新聞主義的鼻祖Tom Wolfe談論了他的諷刺小說《夜都迷情》。「他希望這本書能捕捉最近的歷史時刻——紐約的燒錢時代」,在他看來,唯一能夠與其他的偉大視角相配的是愛彌兒·左拉式的現實主義——一切建立在觀察。他參觀動物圍欄、採訪了檢察官和前科犯。
  • 《矽谷 第五季 》電影已被找到【百度雲無償共享】啦
    對於其他美劇的觀感其實有點像命題作文,先設定一些博眼球、與收視率掛鈎的元素,然後開始編,最後往往都是漏洞百出。這一部劇,尤其是這一季吧(其他季記不得了),編劇開始往人物身上添加一些其他元素,讓角色更加豐滿,尤其是當編劇準備加入愛情元素的情況下。也許編劇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對於愛情這一元素的拿捏沒有把握,其他季裡面的愛情似乎是一種戲謔的態度,仿佛是只是人間的小把戲
  • 《矽谷》是如何重現 「矽谷」 的?
    這個梗就出現在了最近一集《矽谷》當中。(「我的每一天總是從在 Hooli 搜尋引擎裡輸入我自己的名字開始。我喜歡這個小儀式,因為它以我為中心。」Hooli(一個類似谷歌的公司)的 CEO 說,「但最近,情況卻恰恰相反。」)這一季《矽谷》在索尼片場拍攝的時候我正好也在現場。不少人都慫恿我去跟 Jonathan Dotan 聊聊。
  • 揭秘矽谷基圈|gay裡gay氣才是王者!原來這些矽谷大佬也都出櫃了...
    各路科技界人士受邀齊聚維也納,為Paypal公司創始人彼得·蒂爾(Peter Thiel)慶祝其50歲生日,到了會場才發現居然是婚禮!作為講求多樣與多元化的矽谷,大佬中的gay幾乎都不能算是少數群體了,今天就讓獵云為大家整理看看這份名單有多大的來頭。
  • 《矽谷 第六季》咱理工男也是有情懷的
    花了6季的時間講述了4個天才白痴,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矽谷,堅持自己的科技理念,艱辛創立屬於自己事業的故事。 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最後一季最後一集,大家卻親手殺死了自己苦創即將上線,並獲得80億美金估值的產品。僅僅是因為功能太過強大,釋放了智能網絡,這一突破隱私,可以自我學習、自我改進、自我升級,可以顛覆未來一切的「魔鬼」。
  • 女文青「臥底」矽谷,發現了什麼?
    這是很有趣的一點,說明這本書清晰而犀利的呈現了好萊塢專業編劇、矽谷技術員和創業家自身不能呈現的矽谷的複雜性,揭示了矽穀神秘魅力和深刻矛盾所在。書作者是從紐約轉去矽谷的,原先從事出版工作,因為同為出版社編輯的男友不忠,所以跳槽。書作者是個女文青,在跳槽之處對於矽谷、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知之甚少,但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
  • 《犯罪大師》青年公寓殺人案兇手是誰 青年公寓殺人案兇手詳解
    《青年公寓殺人案》是遊戲中一個偵破難度較高的案件,那麼在這起案件中究竟是誰殺害了孫萌萌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crimaster青年公寓殺人案兇手介紹了,大家一起... 犯罪大師青年公寓殺人案答案是什麼?
  • 《矽谷》是如何重現「矽谷」的?
    Swisher是一名科技記者,也是這個行業裡有名的「權力掮客」,人稱」矽谷最令人生畏也最討人喜歡的記者」。席間談話轉向了電視劇《矽谷》。「矽谷那幫人——至少是我認識的那些——常常聊起這部劇。」Costolo告訴我,「奇怪的是,大多數人都很喜歡。我覺得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在告訴自己,『他們諷刺的是那些科技圈裡的討厭鬼,不是我。』」
  •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天才少年犯罪電影
    關於天才罪犯電影有很多,例如黑色犯罪電影《天才瑞普利》又如《電鋸驚魂》裡的精通機械的豎鋸老頭,「我想玩個遊戲」,即使自己身死了也要讓遊戲進行下去以及今天介紹的天才少年犯罪電影《貓鼠遊戲》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離家出走的17歲的少年憑藉過人的偽裝天賦冒充飛行員週遊世界
  • 矽谷!矽谷!
    一行60餘位長江人來到這裡,共同度過了緊張又美好的八天明道全球矽谷創新之旅。矽谷的創新基因,深入探究;矽谷與舊金山的風貌,盡收眼底。同學們在課堂中一起「燒腦」,參訪中東奔西跑;還有很多同學參加舊金山馬拉松,披荊斬棘。
  • 美麗心靈少年希爾頓原型:戲耍 FBI的高智商犯罪天才 下
    探查人性陰暗,杜絕犯罪發生!人們不解,作為一名曾經的天之驕子,本應對社會的發展帶來推動的科學家,為什麼會淪為反社會的瘋子呢?答案就在那篇刊登在報紙上的論文中。本來卡辛斯基的前半生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就像開掛一樣,成為精英中的精英,但一切輝煌在他 27 歲那年結束了。他辭掉了大學裡的工作,選擇了隱居,成為了一名山野隱士,並且因為種種原因報復社會,他的犯罪動機可以在那篇論文裡獲悉。論文的標題為:《工業社會及其未來》,內容長達三萬五千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