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預警|《霹靂嬌娃》張揚女性主義,場面不夠火爆

2020-08-29 毒舌影視

好萊塢新版《霹靂嬌娃》本周上映,不管上映前片方如何維護口碑吧,上映後口碑在中國內地肯定會崩成渣了,所以毒舌君要提前給大家預個警,讓大家明白這是怎樣的一部影片,特點和問題在何處,然後再決定是否要去觀影!

毒舌君想告訴大家的是,這是一部在當今西方國家女性主義以及「me too」運動大背景下,以這一思潮作為創作指導的好萊塢商業片。毒舌君當然可以直接列出本片的諸多缺點和問題,酣暢淋漓地痛批一番,但「事就論事」顯然意義不大,只有先向大家說明上面這些本片的思想背景和意識形態,並以此來通觀整部影片,才能讓大家對於本片問題的成因有更清晰、更本質的認識。

當然,毒舌君也並不是對當今西方國家主流思潮的女性主義有什麼不滿,反而挺認同這是一個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思潮。近幾年受這一思潮影響的《星球大戰》、《飢餓遊戲》等眾多好萊塢大片也創造過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佳績。但像新版《霹靂嬌娃》這樣徹底拍成一部了「女性主義宣言書」,恐怕還是好萊塢主流商業片中比較罕見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吧!這就對影片形成了一種「雙刃劍效應」,特點有多鮮明,問題就有多嚴重。

在「女性主義」的指導思想之下,本片給人一個最直觀的觀影體驗就是,話偏多信息量偏大,導致整部影片的觀影過程並不是那麼的輕鬆愉悅,讓人看得會有些累。再加上本片是女演員伊莉莎白·班克斯當導演拍攝的第一部商業動作片,雖然她此前有執導商業歌舞片《完美音調2》的成功經驗,但這顯然對於她拍攝一部商業動作片無甚幫助,這也意味製片方也不可能在她身上砸大錢拍大場面,也就是說本片絕不是中國觀眾喜歡的那種「火爆型大片」,動作場面也就是B級片的水準,遠不夠精彩刺激,最終使得本片成為一部「女性主義」表達足夠,而「爆米花」程度遠遠不夠的好萊塢動作片!

而且,對於中國觀眾,甚至是對於中國女觀眾來說,能否有效接收本片通過大量對白所注入的女性主義思想,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這些東西,也是不敢讓人抱有太大信心的。因為中國觀眾看好萊塢大片主要就是圖一個刺激爽快,對其中搭載的各種內涵和思想表達是不太關心的。尤其是本片這種「女性主義思潮」只是在西方國家中流行,能經過「信息防火牆」流入我國的東西已經不多了,所以片中表達的一些概念和情感,也未必能夠被中國觀眾所理解和接受。如果不理解不接受,那麼觀眾是不會覺得本片有太大意思的。

說了「雙刃劍」的一面——問題,毒舌君也來說說「雙刃劍」的另一面——特點。大家也可以不妨換個角度來看,本片的諸多問題,其實也是本片的特點所在。本片對於「女性主義思潮」的表達欲望,可以說是好萊塢商業片前所未有之強烈。大家看的時候注意好好品品影片開頭「暮光女」克裡斯汀·斯圖爾特跟那個「亞裔臉」反派的那段對白,就涉及到「女性選擇權」、「男性對女性的性別偏見」等女性主義話題。

還有「搞定亞裔臉反派」這個開場戲結束之後的片頭部分,按照老版《霹靂嬌娃》電影的傳統,應該是伴隨著延續自劇版《霹靂嬌娃》的經典主旋律,由三位「嬌娃」出鏡並配有「查理」介紹旁白的畫面,但本片也完全摒棄了這一致敬經典的傳統,不僅用上了全新的配樂,三位「嬌娃」也並未出鏡,而是換成了追求自我、活出個性的「全球女性大聯歡」這樣一種片頭,無疑也是當今西方「女性主義思潮」在影片中的直觀表達。

片中甚至還有一些只為嵌入「女性主義表達」,而沒有太大劇情必要性的內容。比如說那個「黑人嬌娃」到了土耳其伊斯坦堡找的那個當地女線人,此人的作用無非是告訴嬌娃們目標人物住在哪個酒店,實在是可有可無的。影片要加入這麼一個角色、這麼一場戲,無非是因為此人是救助社會弱勢女性群體的NGO組織負責人這樣一個身份,以及通過黑人嬌娃的愧疚心結讓觀眾感受救助女性弱勢群體的責任感和必要性,再加上嬌娃們為這些社會弱勢女性群體送上的一車生活必需品,來表達對這一群體的關注。

本片也十分著力去營造三位嬌娃之間的情感戲,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好萊塢商業動作片主要展現「男性情誼」(bromance)的一種糾偏。大家可以經常在好萊塢商業動作片中看到各種「男性情誼」的營造,比如「漫威電影宇宙」裡的雷神和洛基,比如《大偵探福爾摩斯》裡面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只要這麼一舉例,相信大家都能知道毒舌君在說什麼,也能想到好萊塢電影中更多此種類型的「男性情誼」,而且影迷們也很愛磕這種「基腐CP」,但「女性情誼」就只是在諸如《牛仔褲的夏天》這種好萊塢情感片中出現了,在動作片中是不多見的,即便有也很難像「男性情誼」那樣得到重點展現。

所以,新版《霹靂嬌娃》就著力在嬌娃間去營造一種「女性情誼」的情感氛圍。尤其是黑人嬌娃和暮光女之間的情感戲,兩個人都是鋒芒畢露的個性妹,一開始針鋒相對性格不合,互相也有些看不順眼,直到兩人經過「工廠大戰」彼此互助,才真正敞開心扉接納對方。「工廠大戰」之後影片還特別設計了一場戲,帶著大戰疲憊的三位嬌娃坐在伊斯坦堡的遊船上彼此依靠,從這一刻起,她們真正成為一個親密的整體,這也是導演極力張揚「女性情誼」的一場戲。

影片中甚至還有不少對於好萊塢商業片一些傳統的「男權思維」的顛覆與逆反的內容,要的就是塑造一種當今女性主義思潮最願意去宣揚的那種獨立、自信、堅強、勇敢、有個性有頭腦、離開男人完全也能活得瀟灑、活得精彩的這樣一種當代女性形象。

比如說當你看到最後,會發現幾乎所有男性主要角色都是壞蛋。好萊塢往往愛塑造一些無腦的花瓶妹,本片就來展現一些有權力有地位的男性也可以是愚蠢和無腦的,他們的自以為是、自高自大,更可以折射出女性的理性與真摯、聰明與機智。他們對女性一次又一次的輕視,結果只會變成女性對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打臉」,影片結尾的一個小反轉就是男反派輕視嬌娃自以為是,結果卻被那個軟體工程師嬌娃給不動聲色地整到了。最後大反派還以為自己人多勢眾佔了上風,結果一瞬間眾男人就一起倒在「眾嬌娃」腳下,甭提多顛覆了!

《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英文片名的直譯是「查理的天使」,也就是說,所有嬌娃都是在一個名叫「查理」的幕後神秘男的指揮下執行任務的, 為了避免落下「男權控制女性」這樣一種口實,本片甚至連「查理」的性別都直接改了,雖然這個人依然保持神秘,但觀眾能聽到此人說話的聲音是個女的,是通過變聲器變成男聲的。

這種顛覆與逆反在三位嬌娃的角色形象和氣質上也有鮮明體現。對比一下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在老版《霹靂嬌娃》電影裡的角色就不難看出,雖然老版電影也強調了嬌娃們在男性面前的強勢,但他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的各種搔首弄姿、載歌載舞,其實都是在給男性觀眾的眼睛「發糖」,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極力討好男性觀眾的。

但新版《霹靂嬌娃》裡嬌娃們的角色和氣質就完全不同了,完全不以討好男性觀眾為目的。雖然片中也有各種變裝執行任務的情節,但他們絕不搔首弄姿、絕不勾引男性,她們的個性與魅力不是為了男性觀眾而散發的,而是為了女性觀眾而散發的,不是要讓男性觀眾心中發出「好漂亮的性感妞」這樣的感慨,而是要讓女性觀眾發出「我要活成她那樣的女人」這樣的心聲。

本片對於好萊塢各種「男權套路」的顛覆和糾偏,自然有極力張揚女性主義的積極意義。但有些情節感覺玩得有些過火了,讓人看起來不太舒服。比如說在一次行動中,三位嬌娃害得一位無辜的男保安喪命,除了一位有些自責之外,另外兩位表現得並不十分內疚。比如說在那場「工廠大戰」中,本來嬌娃們已經弄暈了監控室的壞人,還有啥必要再把他從二樓給扔下去呢?這種「反男權」反到把男人不當人,也有些過火了吧?

還有影片對男性角色的處理也有些偏隨意,例如影片結尾大反派突然拉出軟體工程師嬌娃的一個男同事,毒舌君頓時就有點懵逼,這個男雖然跟這個嬌娃都在一家公司上班,但此前兩人的戲份有交集嗎?完全想不起來了啊,直到看了第二遍,才發現兩人此前在給大老闆介紹新產品那場戲裡有過幾秒鐘的戲份交集,這看到最後普通觀眾哪能想得起來啊!

此外,毒舌君認為,本片對於女性主義的推崇和渲染有些過度了,過於完美了,這就導致影片顯得有些失真和兒戲,更像給女性觀眾營造的一個「女性主義完美夢境」。在這個夢境裡,女性們可以開車豪車世界穿梭執行任務,基地裡有各種漂亮衣服隨意挑選,還有一個叫「聖人」的完美男性給你服務,他溫柔優雅,精通廚藝,還會理療按摩,還是個心理治療師,這樣的男人簡直就是女性夢中的「完美男閨蜜」吧!

在這個夢境裡,女性總能打得過男性,即便一開始打不過,也能完全憑實力最終戰勝。整部影片中除了暮光女有一個胳膊擦傷需要敷藥的小傷之外,其他的打鬥也只是把嬌娃們弄髒一些、狼狽一些,嬌娃們從頭到尾幾乎從不受傷流血,不會有損他們的完美容顏。

上面都是毒舌君從「女性主義」角度對影片進行的分析和點評,許多普通觀眾可能並不在意這些,他們只關心這部好萊塢電影娛樂性強不強、動作戲刺激不刺激,有沒有老版《霹靂嬌娃》電影好看。雖然上面也簡單提及了這方面的內容,毒舌君下面再具體說幾句。

如果只是簡單比較娛樂性和動作戲的話,那麼新版《霹靂嬌娃》其實在總體上還是不如老版《霹靂嬌娃》。因為老版《霹靂嬌娃》有兩個極其鮮明的商業賣點,一是變裝發騷,二是中國功夫。教娃們在片中各種變裝賣弄性感,還用各種鏡頭來強化她們的性感,極大地張揚那種吸引男性眼球的「女性魅力」,這一看點已經被主打「女性主義」的新版《霹靂嬌娃》完全摒棄。

但「中國功夫」這一看點,則是老版《霹靂嬌娃》給人留下極為深刻印象的娛樂個性。當年正值《黑客帝國》掀起的「中國功夫熱」在好萊塢盛行,老版請來香港動作指導袁和平,給嬌娃們打造出各種誇張炫酷的中國功夫POSE和動作,再配上大量的慢鏡頭呈現,在當年看來打起來確實夠瀟灑夠帶勁。

但新版《霹靂嬌娃》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個性化動作風格呈現,就是好萊塢比較常規化的追車和打鬥,而且三位嬌娃的打女氣質也不強,動作戲要靠大量的剪輯手法來配合完成,實在是沒法打得好看。毒舌君再說句不帶「性別歧視」的話,感覺伊莉莎白·班克斯這位女導演也不太會拍動作戲,不僅無法讓動作戲呈現個性,連緊張精彩刺激感其實都是很一般的,這方面的看點其實還遠遠不如將近20年前的老版《霹靂嬌娃》。

最後毒舌君再給大家總結一下,如果你對「女性主義」這一話題有足夠的好感和興趣,那你能從本片中體會到不少個性和樂趣,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火爆刺激的好萊塢電影,那本片一定會讓你失望。(文/列文)

相關焦點

  • 新版《霹靂嬌娃》,不性感了?
    在那樣一個由男性主角主導銀屏和銀幕和時代,這樣一部以女性為絕對主角的反傳統設定的影視作品,對於女權主義者,或者應該說,是對當時自身所處的社會地位、角色定位長期不滿的女性觀眾來說,無疑是很大的鼓舞。果不其然,《查理的天使》前兩季的播出相當火爆,收視率始終保持在前十名,並且捧紅了主演之一的傑奎琳·史密斯。
  • 《霹靂嬌娃》:沒討好女性也勸退了男性,誰還願意看呢?
    誠然,新版《霹靂嬌娃》並不如人意,無論是不痛不癢的打鬥場面還是完全照搬舊作劇情抑或是三個美麗天使的表演,都難以用「精彩」二字形容,最多算是一部差強人意的爆米花片吧。這不得不讓我思考,《霹靂嬌娃》到底要給觀眾看的是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我們還是有必要來了解一下《霹靂嬌娃》的前世今生。
  • 《霹靂嬌娃》:雖有三大嬌娃,但仍不夠「霹靂」
    《霹靂嬌娃》前兩天上映了,目前,豆瓣7554人打出了6.1分,低於前兩部。早在2000年,一部黑馬電影風靡全球。這是一部特工電影,讓人們看到血脈噴張,這也是女性動作片的經典傑作。由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和劉玉玲主演,三位美女聚集在一起電影中展示她們的性感、可愛和動作。
  • 重啟後的《霹靂嬌娃》:美女時裝秀+歐洲景觀片
    1這部《霹靂嬌娃》不是第一部,2000年和2003年,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她們拍過兩部《霹靂嬌娃》。這次換了陣容,重新以同個背景重啟系列。但題材偏重不大一樣,原來主打女性時尚的動作喜劇,搞成世界範圍的女特工。情節線沒什麼稀奇的,簡單粗暴,無非是反派危害人類,嬌娃臨危受命拯救世界。
  • 霹靂嬌娃,壓死經典重啟的最後一根稻草!
    《霹靂嬌娃》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決定了它是難以複製的雖然三位女主因此爆紅,但《霹靂嬌娃》的快餐屬性註定了它的續集無法成功,眾多以女性為主角的動作片跟風之作也沒有形成潮流諷刺的是初代《霹靂嬌娃》因為摒棄了女權大獲成功,新版《霹靂嬌娃》卻因迎合女權而失去了重獲新生的機會影片從第一句臺詞起就大打「女權主義」牌從薩賓娜(斯圖爾特飾)那句「我認為女性無所不能」開始再到她瀟灑的摘到自己那一頭金色假髮,濃濃的女權氣息撲面而來
  • 《霹靂嬌娃》新霹靂嬌娃
    Emmm,不值得寫影評,就吐個槽吧因為故事的情節確實沒有足夠的新意,中間的反轉也就是「哦」那麼回事,人物情感的刻畫差強人意,背景的交代突兀尷尬,打鬥的場面跟十年前沒啥區別,三個嬌娃的美豔有种放不開的感覺,還有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時間的美式騷話,幽默到有點無趣...總之,在家裡看的,感受下爆米花電影之不夠美的美吧。
  • 《霹靂嬌娃》評霹靂嬌娃
    好萊塢從不缺少火爆的動作電影,近三十年來,好萊塢動作電影中的角色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發展,從八十年代的肌肉男時代到九十年代的白面小生,進入21世紀,隨著特效技術的不斷發展,柔軟女性也可以在銀幕上施展拳腳,於是越來越多女星在動作片中擔任主角,《霹靂嬌娃》可謂女性動作片的代表作。
  • 挑動女性靈魂的激爽動作大片,《霹靂嬌娃》新一代美女天使進階
    和《007》《碟中諜》《速度與激情》這種時刻飆飛荷爾蒙的男性大片類型一樣,《霹靂嬌娃》則是女性動作爽片的代表之作,該系列電視劇是70年代最成功的系列之一,銀幕之作在新世紀之初就曾連續兩周位居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
  • 北美票房|《極速車王》力克《霹靂嬌娃》
    《霹靂嬌娃》劇照相比之下,索尼影業推出的新版《霹靂嬌娃》卻只拿到860萬美元周末票房,成績可謂相當糟糕。結合此前《終結者:黑暗命運》等片同樣不算理想的北美票房成績(有意思的是,這兩部影片的中國票房也都不如預期),有媒體人士分析,類似此種主打懷舊牌的IP重啟項目,放在當下,恐怕已很難再引來美國年輕觀眾的興趣。
  • 《霹靂嬌娃》熱播 豐富了女性主題電影的內容
    《霹靂嬌娃》熱播 豐富了女性主題電影的內容 《霹靂嬌娃》已於2月15日正式上線,全網各大視頻平臺熱播中。
  • 新版《霹靂嬌娃》成績不佳:女性動作片還有未來嗎?
    還記得老版《霹靂嬌娃》嗎?這部由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裡摩爾以及華裔女星劉玉玲主演的女性動作大戲,憑藉天使們性感的外表、鮮明的個性以及利落的動作而火爆一時,上映後連續兩周位居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並創下10天之內7540萬美元的超高票房成績。
  • 今日推薦電影:霹靂嬌娃 2
    ◎譯  名 霹靂嬌娃2/查理的天使2/霹靂天使2/霹靂嬌娃:全速進攻/神探俏嬌娃2:指環密令◎片  名 Charlies
  • 即將上映的《霹靂嬌娃》會掀起「女性動作片」新潮嗎?
    無論是劇集還是電影,都保持了大致相同的人物關係設定:三個女性天使聽命於私人偵探社老闆查理,調查各類案件。相比2000版,這版《霹靂嬌娃》的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全新的,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兩版《霹靂嬌娃》仍舊共享同一個故事宇宙。
  • 哪版「嬌娃」最「霹靂」?
    今日,好萊塢動作大片《霹靂嬌娃》登陸全國院線。和本世紀初拍攝的電影《霹靂嬌娃》一樣,新版《霹靂嬌娃》也衍生自1976年版ABC電視臺的劇集《查理的天使》,無論是劇集還是電影,都保持了大致相同的人物關係設定:三個女性「天使」聽命於私人偵探社老闆查理,調查各類案件。
  • 沒有胸大無腦,不突出細腰長腿,《霹靂嬌娃》是給女人看的電影?
    強調女權,呼籲男女平等,甚至宣揚女性戰勝男性成了獲獎影片的標配。那種毀掉文藝作品故事性的做法,讓宣揚女權主義近乎成了一種乏味的說教。不能觸動任何人,甚至是女性自己也感到乏味至極。當人們對女權主義文藝作品漸漸感到厭煩的時候,《霹靂嬌娃》的出現,似乎讓人看到了新的方向。因為它不僅給影視創造指出了新的出路,更為女性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爭取權益指明了方向。
  • 新片上映| 【霹靂嬌娃】2019再戰邪惡,燃燒你的荷爾蒙
    觀眾將通過隊伍新人埃琳娜的雙眼看到現代版的《霹靂嬌娃》世界。她由剛剛拍完口碑爆棚的《阿拉丁》的娜奧米·斯科特飾演。埃琳娜是一位聰明並具有理想主義的年輕女性,她在一家高科技巨頭公司工作。這三位女性都說她們之所以對加入《霹靂嬌娃》的世界感到激動無比,是因為這個系 列代表了年輕女性。她們想要參與那種展現女性之間的合作和按自己的想法做事的作 品。這幾位女性組成了一支充滿姐妹情誼並能愉快地相互支持的隊伍!「我正是為此參加的,」克裡斯汀·斯圖爾特說,「為了裡面的姐妹情誼。」自 1976 年起,《霹靂嬌娃》就一直是流行文化的標準。
  • 新版《霹靂嬌娃》看得大家心潮澎湃
    本周,期待了很久的《霹靂嬌娃》終於正式上映了。 雖然真的很愛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版的《霹靂嬌娃》系列,但即使帶著年代濾鏡去看,也必須承認《霹靂嬌娃》本質就是爆米花娛樂大片——跟典型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還隔著五部《安娜》的那種。
  • 【福利來了】《霹靂嬌娃》歸來!這次,看女性「拯救世界」!
    作為一部集情懷、動作、喜劇於一身的特工影片《霹靂嬌娃》無論是主角的超高顏值、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
  • 《霹靂嬌娃》:那時候的好萊塢審美,現在看也不過時!
    如果說去年克裡斯汀·斯圖爾特主演的《霹靂嬌娃》檔次不高撲得不冤的話,老版德魯·巴裡摩爾,卡麥隆·迪亞茲,劉玉玲主演的2000前後版本,則是忠實的複製了當時的標準好萊塢審美,結果,成了一出肉慾與色情擦邊球的純女性娛樂片。
  • 女權時代下,「霹靂嬌娃」中的變化與暗喻!
    老實說,《霹靂嬌娃》這一IP,將之放置於整個好萊塢的IP市場而言:它本身的存在感,並沒有特別的突出,或者換句話說,這一IP本身就沒有多少所謂的粉絲基礎。《霹靂嬌娃》(2019版)的上映,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無非是奔著女性觀眾群體而來的,目標性十分的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