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霹靂嬌娃》成績不佳:女性動作片還有未來嗎?

2021-01-17 老胡電影院

還記得老版《霹靂嬌娃》嗎?

這部由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裡摩爾以及華裔女星劉玉玲主演的女性動作大戲,憑藉天使們性感的外表、鮮明的個性以及利落的動作而火爆一時,上映後連續兩周位居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並創下10天之內7540萬美元的超高票房成績。

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絕非偶然,片方深知如果「動作」不過關,天使再美麗也撐不起臺面,所以,請來武術專家袁和平作為動作指導,每天訓練三位天使6到8個小時,才有了炫酷的打鬥效果——觀眾的第一感覺是這片子打鬥戲很有料,看得很過癮。

老版《霹靂嬌娃》

時隔十九年,一代新人換舊人,新版《霹靂嬌娃》上映,天使依然美麗,但遺憾的是:

動作設計黯然失色,而是靠高科技噱頭和炫目火爆的動作大場面來吸引眼球。

影迷的失望顯而易見:豆瓣評分6.0勉強及格,國內上映8天僅獲得7116.7萬元的超低票房,被同期電影《受益人》、《決戰中途島》、《海上鋼琴師》遠遠甩在後面,且從市場反饋看沒有任何逆襲的可能。這個成績對於一部爆米花電影實在有點兒難堪。

新版《霹靂嬌娃》

女導演伊莉莎白·班克斯憤怒地辯解:「如果這部電影沒有賺錢,這就強化了一種成見,在好萊塢男人不看女人演的動作片。」

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

雖然,好萊塢女性動作片的確不如男性動作片火爆,但曾經確實誕生過比較火的女性動作片,比如,觀眾比較熟悉的老版《霹靂嬌娃》、《古墓麗影》、《殺死比爾》系列,都創下了較好的成績。

但不光好萊塢,乃至我國,包括女性動作片在內的動作片後繼乏力倒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且來分析分析:

|動作演員的凋零

毋庸置疑,動作片因為具備強烈的打鬥元素,更適合動作演員來演。

為什麼不適合普通演員?

因為動作演員經過長期訓練,肌肉更結實,眼神、氣質更凌厲,打起來更好看,有些戲甚至可以真刀實槍,親自上陣,觀眾看得更過癮。

可普通演員無法勝任,即使在特效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打鬥戲完全可用電腦以假亂真,但觀眾仍難以接受非動作演員演的動作片,因為總感覺缺了點兒什麼。

所以,專業人幹專業事兒,不信,你看當今好看的動作片幾乎被有限的動作演員所包攬:

男動作演員,例如,成龍、李連杰、吳京、施瓦辛格、史泰龍、湯姆·克魯斯、傑森·斯坦森、巨石·強森、範·迪塞爾;

女動作演員,例如,劉玉玲、楊紫瓊、惠英紅、琳達·漢密爾頓、安吉麗娜·朱莉。

這麼一列,隱憂也全暴露出來:

一、動作演員嚴重大齡化。

從好萊塢到國內,無論男動作演員,還是女動作演平均年齡至少五十歲,其中,最小的安吉麗娜·朱莉也已經45歲;

安吉麗娜·朱莉

二、後繼乏人。

如今大伙兒在熒幕上幾乎看不到青壯年的動作演員登場,都是老大叔們在飛車、搏命,比如,65歲成龍大哥仍然奮戰在前線,沒有退休的意思。

成龍

男動作演員還好,動作壽命較長,72歲施瓦辛格今年才上映最後一部電影。

可女動作演員就比較尷尬了,老人幾乎都轉型拍文戲了,新人罕有出現,所以,屏幕上很難再看到女打星的身影。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很重要的原因是:動作演員的養成比較艱難:

首先,資質要求較高:既要能打,還要能演。

有些觀眾認為動作演員好找,隨便在武術隊或者運動員中挑就可以了。

殊不知很多人雖然能打,卻當不了動作演員,因為不會演。

這點散打王柳海龍就是很好的例子,他退役後曾表示希望進軍動作影壇,也參演過《警察故事2013》、《功夫戰鬥機》等電影,但演技呆板,不能吸引觀眾,所以,直到現在依然沒什麼成績,如今,已杳無音訊。

柳海龍

其次,要能吃苦:必須堅持鍛鍊保持身材。

有幸成為動作演員後,也不能歇著,還要堅持鍛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好看的肌肉,以及在演激烈動作戲的時候能正常發揮,不至於拉跨。

比如,巨石強森,為了保持自己的大塊頭,每天凌晨四點鐘起來到健身房鍛鍊兩個小時,風雨無阻,而且一天至少吃七頓飯,進行營養補給,據說,一頓能吃掉十二張餡餅,令人震驚。

巨石·強森

所以,如果沒有大毅力是很難做到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一點:要能忍耐拍戲所受的傷痛。

拍動作戲意味著經常要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飆車、跳樓,家常便飯。

尤其是中國動作演員,特效不如人家,只能靠身體硬幹,雖然,打出了一片天地,但也受傷無數。

比如,吳京同志因為拍動作戲渾身上下傷了個遍,網上曾流出一張吳京受傷分布圖,從頭到腳沒個好地方,觸目驚心:

吳京受傷圖

以拼命著稱的成龍大哥更是坦言自己每一寸肌膚都受過傷,所言非虛。

女動作演員也逃不過這類宿命:

楊紫瓊34歲那年,在拍攝電影《阿金的故事》時從高高的天橋上一躍而下,摔得昏厥過去,脖子、腰背全部受傷,還斷了三根肋骨,險些癱瘓。

《阿金的故事》楊紫瓊受重傷

惠英紅57歲時拍動作片《Msr.K》舊傷復發,造成左邊膝蓋永久殘廢,拍完最後一場戲就被抬進醫院,成為動作生涯的完結篇。

惠英紅

可見動作演員表面風光,背後辛酸。

所以,年輕演員都不愛拍動作片,比如,吳京拍攝《戰狼2》前邀請了很多小鮮肉,但都因畏懼拍戲太苦而拒絕。

男演員尚且如此?更何況女演員?

也就不難理解打女日漸減少的原因了。

|片面追求大場面,忽略動作設計

如果說動作演員是動作片的筋骨,那麼,動作設計就是動作片的靈魂。

好看的動作設計會為動作片大大加分,尤其對於女性動作片,因為女性不像男性一樣可以用突出的肌肉吸引眼球,所以,動作設計是否好看就成為一大看點,有很多好的例子:

比如,電影《臥虎藏龍》中楊紫瓊飾演的俞秀蓮與章子怡飾演的玉嬌龍有一段追逐戲,這場戲設計得非常精彩,兩人身形如燕,一邊打鬥一邊在屋宇上遊走追逐,而且每一次騰空躍起腳下都有借力點,顯得分外真實,將東方動作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成為經典。

《臥虎藏龍》劇照

再比如,電影《殺死比爾》不僅動作風格殘酷、凌厲,而且為營造氣氛,配以緊張的音樂,有種武士決鬥的神聖感,獲得好評。

殺死比爾

動作設計不僅能讓女性動作片錦上添花,也能為男性動作片加分。

比如,我們都熱愛的成龍大哥,就是憑藉自己獨樹一幟的動作風格享譽世界。

遺憾的是,如今導演更喜歡用特效營造火爆的大場面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至於動作設計則拋在一邊兒,用快速剪輯彌補演員動作上的不足,雖然看起來很酷,但毫無風格、美感可言。

這也是觀眾越來越不愛看動作片的一大主因。

|形成規範的動作片工業體系,是振興動作片的關鍵

所以,若想使動作片重現輝煌,必須形成規範的工業體系,比如,完善新人培養機制以及配套的獎勵機制,以便使動作片從業者更有職業認同感。

先說培養動作新人,這是當務之急。

動作新人不僅包括動作演員,還包括動作指導,武替等。

這就需要設定專門的人才培養機構,但這卻是全世界電影行業中所欠缺的一環。

拿中國為例:

老動作演員普遍來自梨園,比如,洪金寶、成龍;還有武術隊,比如,李連杰、吳京。

李連杰練武出身

再拿外國為例:

施瓦辛格是健美冠軍出身,傑森斯坦森是跳水運動員出身,巨石強森是美摔運動員出身。

施瓦辛格健美出身

顯然這樣選動作新人太不規範,有很多運氣成分在裡面,而一個規範的動作片工業體系是不應如此隨便的。

所以,有必要設立專門的動作新人培養機構。

目前,香港洪家班與成家班算是這類機構,但力量太小,如果能營建相應的學校或者在影視院校設置動作專業未嘗不是一個思路。

再有就是動作片從業人員在影視行業認同度較低,因此,需要通過設置專門獎項等活動提高他們的認可度。

事實上,除了少數動作明星享受優待外,其他動作片從業者在影視圈地位普遍不高。

拿動作指導為例,雖然,他們對於動作片質量有著重大貢獻,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在很多國外動作片的宣傳海報上都不會出現動作指導的名字。

而且世界頂級獎項奧斯卡也沒有設置最佳動作設計獎。

武替更是一個默默吃苦受罪而不見光的職業——很多武替的名字都不會出現在電影字幕中。

這些都反映了動作片從業者在影視圈相對尷尬的地位。

若想改現狀,必須提高重視,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頒發獎項,讓動作片從業者獲得職業認同感。

如今,我國很多頒獎禮都設置了動作類獎項,比如,金馬獎,設置了最佳動作設計獎等獎項,但仍遠遠不夠。

值得一提的是,成龍大哥為激勵更多動作新人,專門設立了「成龍動作電影周」,涵及了所有動作類工種獎項,旨在辦成富有國際影響力的獎項品牌。

成龍動作電影周

然而,初衷雖好,但效果不佳,原因是獎項注水,拉低了獎項的分量,很多非動作類演員憑藉花拳秀腿就獲得了最佳動作演員獎。

比如,2017年,第三屆成龍動作電影周中,楊冪居然憑藉《逆時營救》獲得最佳動作演員獎。

獲獎原因僅僅是在打戲中,楊冪沒帶替身和護具親自上場,弄得滿手是傷——至於動作嘛,反正我覺得一般,只是盡了一個演員應該盡的本分而已,比起當年楊紫瓊、惠英紅一代打女的精彩表現差得太遠。

楊冪

如果成龍動作電影周評獎標準繼續保持這個水平,恐怕難以長久。

看來,至少在國內,動作片想重現輝煌還任重道遠,但我們期望那一天的到來。你們怎麼看這件事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即將上映的《霹靂嬌娃》會掀起「女性動作片」新潮嗎?
    甚至還有人開始反思,看《霹靂嬌娃》的時候年紀太小,還不懂得欣賞劉玉玲的美。話雖這麼說,但許多內地觀眾第一次記住劉玉玲,就是從《霹靂嬌娃》系列開始。從2015年宣布重啟《霹靂嬌娃》到今年新版《霹靂嬌娃》正式上映,十多年後,天使們終於又回來了。嚴格說起來,新版的《霹靂嬌娃》也並非完全意義上的重啟。和本世紀初的《霹靂嬌娃》一樣,新版《霹靂嬌娃》也衍生自ABC電視臺在1976-1981年間播出的劇集《查理的天使》。
  • 新版《霹靂嬌娃》,不性感了?
    時隔近20年,索尼影業重啟《霹靂嬌娃》系列,首先敲定的就是導演伊莉莎白·班克斯。這位以青春喜劇片出道、出演過《奔騰年代》《貓鼠遊戲》的金髮碧眼的美國麗人,在《飢餓遊戲》中的華麗轉型收到肯定後,更乾脆執起導筒,開啟了自己的導演生涯,其執導的《完美音調2》也確實獲得過不錯的成績。
  • 伊莉莎白·班克斯再執導筒 拍新版《霹靂嬌娃》
    伊莉莎白·班克斯再執導筒 拍新版《霹靂嬌娃》 時間:2015.09.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霹靂嬌娃》票房口碑雙雙失利,「重啟電影」會毀掉好萊塢嗎?
    2000年,一部《霹靂嬌娃》橫空出世,這部改編自美國同名電視劇的動作電影,在當年斬獲了2.6億美元的票房成績,躋身年度全球票房榜第12位,而《霹靂嬌娃》的出現也一度催生了好萊塢女性特工片的崛起。時隔19年後,「霹靂嬌娃」們再度回歸銀幕,在索尼影業的主導下,這一經典動作IP得以延續,而新版《霹靂嬌娃》也邀來了新生代女星陣容主演,並由好萊塢女導演伊莉莎白·班克斯坐鎮導演,但是,新鮮面孔的加盟卻沒能讓《霹靂嬌娃》走得更遠,作為「重啟電影」(Reboot film)的新版《霹靂嬌娃》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
  • 霹靂嬌娃:當動作片的主角是女性,這幾個亮點在以前絕對看不到!
    你是否感覺到電影市場是如此的不人性化,國慶假期剛過沒多久,相信很多人就體驗到了「電影荒」的真空期。一些看著就有觀影欲望的電影都扎堆在了年底和春節檔。但是對於喜歡看動作片的觀眾來講,近期有一部電影確實很有吸引力,那就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出品的好萊塢時尚動作大片《霹靂嬌娃》。
  • 霹靂嬌娃:當動作片的主角是女性,這幾個亮點在以前絕對看不到
    你是否感覺到電影市場是如此的不人性化,國慶假期剛過沒多久,相信很多人就體驗到了「電影荒」的真空期。一些看著就有觀影欲望的電影都扎堆在了年底和春節檔。但是對於喜歡看動作片的觀眾來講,近期有一部電影確實很有吸引力,那就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出品的好萊塢時尚動作大片《霹靂嬌娃》。
  • 明日上映的新版霹靂嬌娃 3位女特工有了女上司男上司查理不在
    新版《霹靂嬌娃》將於明天在全國各地影院上映。新版與舊版的最大不同是,3位女特工有了女上司,沒有了男上司查理。除了查理,天使們的直接上司統稱為 「Bosley」。過去兩個版本的《霹靂嬌娃》中,「Bosley」也都是男性。
  • 《霹靂嬌娃》斯圖爾特都拯救不了的霹靂嬌娃
    霹靂嬌娃2019新版因第一版老闆太過於經典,凸顯這部一無是處。這部主要以黑人為中心主打,這也失去了原味。劇情混亂。為了翻轉而反轉,翻轉的毫無新意。太多大啦啦廣告內置惹人心煩。追車戲份也是很多年沒見過這麼些外形土氣喜感的車了,為了滿足金主電影方也挺不容易。
  • 新片預警|《霹靂嬌娃》張揚女性主義,場面不夠火爆
    所以,新版《霹靂嬌娃》就著力在嬌娃間去營造一種「女性情誼」的情感氛圍。尤其是黑人嬌娃和暮光女之間的情感戲,兩個人都是鋒芒畢露的個性妹,一開始針鋒相對性格不合,互相也有些看不順眼,直到兩人經過「工廠大戰」彼此互助,才真正敞開心扉接納對方。
  • 《霹靂嬌娃》:雖有三大嬌娃,但仍不夠「霹靂」
    《霹靂嬌娃》前兩天上映了,目前,豆瓣7554人打出了6.1分,低於前兩部。早在2000年,一部黑馬電影風靡全球。這是一部特工電影,讓人們看到血脈噴張,這也是女性動作片的經典傑作。由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和劉玉玲主演,三位美女聚集在一起電影中展示她們的性感、可愛和動作。
  • 新版《霹靂嬌娃》不給力,三大美女和前輩相比究竟差在哪裡?
    《決戰中途島》繼續保持著強勁的勢頭,但是卻也無力和《極速車王》爭奪冠軍,而新版的《霹靂嬌娃》卻並沒有爆發,只能勉強奪得第三的名詞。實際上新版《霹靂嬌娃》的三名主演,除了埃拉·巴林斯卡還算是新人外,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已經參演過了多部影片,娜奧米·斯科特更是在《阿拉丁》、《超凡戰隊》、《地心營救》等多部相對較為知名的影片中出現過。
  • 2019版《霹靂嬌娃》,彰顯好萊塢女性力量!
    三位現代女性在談笑風生中接二連三辦案的模式,深深紮根於人們的心中。由於劇情模式的原因,原名《查理的天使》的作品也很受歡迎。因此,正是在2000年,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和劉玉玲電影公司才得以與美女經紀人一起掀起動作片熱潮。但同樣的故事類型和模式,幾十年後,又回到大銀幕上,卻有了新的含義。當時,它只是「查理的天使」。現在天使有了意識,女性的力量比舊版本的規則更優越。
  • 新版《霹靂嬌娃》看得大家心潮澎湃
    本周,期待了很久的《霹靂嬌娃》終於正式上映了。 雖然真的很愛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版的《霹靂嬌娃》系列,但即使帶著年代濾鏡去看,也必須承認《霹靂嬌娃》本質就是爆米花娛樂大片——跟典型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還隔著五部《安娜》的那種。
  • 新版《霹靂嬌娃》明天上映,三大「打女」換了新面孔,你還會看嗎
    《霹靂嬌娃》再度歸來,三大「打女」換了新面孔,你還會去看嗎《霹靂嬌娃》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最成功的劇集,2000年,索尼將原版的《霹靂嬌娃》拍成電影電影,主演是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裡摩爾和劉玉玲。
  • 新版《霹靂嬌娃》國內票房預計止步於9140.7萬元?
    《霹靂嬌娃》改編自70年代紅極一時的同名電視劇,由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執導,卡梅隆·迪亞茨、劉玉玲主演,該影片也是導演的電影處女作。《霹靂嬌娃》第一部上映後,連續兩周位居北美票房排行榜首位,並創下了10天之內票房破7540萬美元的成績,最終在全球收穫了2.64億美元的票房。
  • 沒有劉玉玲,這屆《霹靂嬌娃》還香嗎?
    新版《霹靂天使》三位天使沒有了華裔劉玉玲,這屆「天使」還香嗎?劉玉玲:華人女星VS白人的好萊塢美國的華裔女性難,好萊塢的華裔女人更是難上加難。然而,還是有人知難而上,成就自己的傳奇人生。查理變成女性:整體「查理的天使」世界觀中,「查理」永遠都不會露臉,但每次都會給個局部或者背影,挑動一下觀眾的好奇心。在新版《霹靂嬌娃》最後,天使們解決完全部問題,伊莉莎白·班克斯再次同查理通話。此時,電影給了查理一個遮擋鏡頭,而且查理從一位花白頭髮的中年老頭,變成一位女性,還使用變聲器把自己的女性聲音,變成和曾經影視劇中男性查理相同的聲音。
  • 「暮光女」領銜新版 《霹靂嬌娃》
    伊莉莎白·班克斯執導的新版《霹靂嬌娃》近日曝光國際版海報及先導預告,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娜奧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三位新任「霹靂嬌娃」亮相,在片中大展拳腳。而「霹靂嬌娃」的人選一直充滿流動性,一旦有演員離開劇組,就會起用新演員頂替,使成員保持在三個人的狀態。索尼於千禧年將《霹靂嬌娃》搬上銀幕並大獲成功,卡梅隆·迪亞茲、德魯·巴裡摩爾、劉玉玲憑藉影片成為頂級明星。為了將影片與以往的好萊塢女性動作片區別開來,影片主創人員做了一個特別的設置:減少槍戰場景,只有反派才藉助槍枝,三位「天使」赤手空拳就能制服敵人。
  • 魔鬼身材,天使面孔,新《霹靂嬌娃》有肉有顏,就是不「霹靂」
    有顏有肉,有槍戰,有女權,「新嬌娃」誠意滿滿,唯獨缺了「霹靂」。觀眾有需求,片方自然會回應,於是新《霹靂嬌娃》借勢上映。高空跳傘、狂野飆車、赤身肉搏、激烈對決,新版的槍戰場面遠超前作,甚至不次於某些男性主演的特工電影。
  • 北美票房|《極速車王》力克《霹靂嬌娃》
    《霹靂嬌娃》劇照相比之下,索尼影業推出的新版《霹靂嬌娃》卻只拿到860萬美元周末票房,成績可謂相當糟糕。結合此前《終結者:黑暗命運》等片同樣不算理想的北美票房成績(有意思的是,這兩部影片的中國票房也都不如預期),有媒體人士分析,類似此種主打懷舊牌的IP重啟項目,放在當下,恐怕已很難再引來美國年輕觀眾的興趣。
  • 這屆霹靂嬌娃真的夠霹靂嗎?
    我小時候守著電視第一次在佳片有約看到《霹靂嬌娃》時,肯定沒想過這個直譯應該叫作《查理的天使》的動作片為什麼會起這麼蹩腳一名字,也沒想過它在千禧年前後曾經和《古墓麗影》《特工佳麗》等一系列電影證明了姑娘們也能在充斥肌肉直男的動作片市場裡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