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全生育期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學會這幾點,讓小麥遠離蟲害

2020-12-22 小宇愛種植

近幾年,鄆城縣小麥的病蟲害逐年加重,為實現我縣化肥農藥零增長目標任務,預防控制小麥田間雜草、蚜蟲、白粉病、銹病、葉枯病等暴發性、流行性重大病蟲疫情,保障夏糧豐收,採取以農業措施為根本、以化學防治為手段、以生態平衡為要務的防治策略,制定了小麥全生育期的主要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1 小麥播種期

小麥播種期防治病蟲害是整個生育期防治的基礎,有利於壓低小麥整個生育期的病蟲基數。此期主要的防治重點是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地老虎等)、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種傳、土傳病蟲害,以及小麥吸漿蟲越冬幼蟲。

種子處理是防治上述病蟲害最有效的防治措施。藥劑拌種還可以減輕苗期紋枯病、白粉病、銹病、葉枯病、病毒病等多種病害的為害。還可以通過施用激素和微肥,培育壯苗,增強植株的抗病力。

防治措施:小麥播種期病蟲害的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實行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土壤處理和藥劑綜合拌種並舉的綜合防治策略。

農業防治:1)種植抗病蟲品種。2)清除雜草、深翻土壤、平整土地等措施優化農田環境、惡化病蟲生存條件。3)增施腐熟有機肥,實行輪作倒茬。4)選種曬種。播前曬種可殺死部分病蟲,並能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

防治螻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1)用50%辛硫磷乳油50100mL+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400g,兌水810kg,拌小麥種100kg;2)用40%毒死蜱乳油50100mL、50%二嗪磷乳油100200mL、35%甲基硫環磷乳油50100mL或者40%甲基異柳磷乳油3550mL,兌水810kg,拌種100kg。3)用噻蟲嗪、氟蟲氰處理種子。注意拌種晾乾後及時播種,以免悶種。

防治小麥黑穗病、赤黴病等病害: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或用2%戊唑醇按種子重量的0.10.15%拌種,或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等。拌種時要按推薦劑量和方法操作,不宜隨意加大藥量。

小麥全蝕病:用12.5%矽噻菌胺懸浮劑200ml、2.5%咯菌腈懸浮劑100ml,兌水1.52kg,拌麥種50100kg,對小麥全蝕病有較好的防效。

土壤處理防治害蟲:在地下害蟲或小麥吸漿蟲發生嚴重的地區,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或3%辛硫磷顆粒劑34kg/畝,在整地前均勻的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

植物生長調節劑浸種壯苗:以芸苔素內酯0.050.5mg/L浸種,可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增進小麥的抗逆能力,促進出苗壯苗。

2 小麥冬前苗期

小麥秋苗期主要的問題是死苗,死苗的原因很多。根腐病、紋枯病、病毒病、地下害蟲、除草劑藥害、凍害、懸空苗等原因都能導致苗期弱苗、死苗、黃化等苗期問題。

該時期重點防治雜草。雜草一般在小麥播種後23周開始發生,墒情好時雜草發生量大。個別乾旱年份發生較晚,發生量較小。多數雜草於10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出苗,雜草幼苗期易於防治,是防治上的關鍵時期。

在氣溫偏高時,蚜蟲、紅蜘蛛、白粉病、銹病也有發生,可噴灑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畝噴藥液4050kg,防治麥田蚜蟲、葉蟎等。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6070g/畝、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248g/畝,兌水4050kg噴霧,兼治小麥白粉病、銹病等病害。

3 小麥返青期至孕穗期

在小麥返青後,雜草和小麥均開始快速生長,雜草逐漸難於防治,常對小麥造成嚴重的為害,對於前期未能及時防治雜草的田塊,應在小麥返青期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同時,該期還是小麥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和叢矮病、黃萎病等病毒病的侵染、蔓延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此期還是麥蜘蛛、地下害蟲和雜草的盛發期,是春季小麥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第1個關鍵時期。

除草:2月下旬3月中旬小麥返青後是防治適期,及時進行化學除草。

紋枯病:小麥紋枯病防治上宜早不宜遲,一般在3月上旬噴第1次藥劑,隔1015天噴1次,可兼治小麥白粉病、銹病等。

紋枯病初發時,可用5%井岡黴素水劑5075g/畝、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g/畝+20%三唑酮乳油4060ml/畝、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12.5g/畝兌水60100kg均勻噴霧。

小麥紋枯病病株率達5%時,可用5%井岡黴素水劑200g/畝、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15ml/畝、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35g/畝、25%丙環唑乳油2530ml/畝,兌水4050kg均勻噴霧。

銹病:銹病為害時,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50g/畝、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1530g/畝兌水5070kg噴霧,或兌水1015kg進行低容量噴霧。可兼治白粉病等其他病害。

全蝕病:此期如有全蝕病的為害,可以用12.5%矽噻菌胺懸浮劑2030ml/畝、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2030ml/畝兌水80100kg淋澆於小麥基部。

紅蜘蛛:麥田紅蜘蛛蟲口數量大時,噴灑15%噠蟎靈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視蟲情隔1015天再噴1次。

吸漿蟲:小麥吸漿蟲雖是穗期為害的害蟲,但防治適期在4月中下期的蛹期,應在蛹期適時開展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150200ml兌細沙土3040kg撒施地面或劃鋤,施後澆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漿蟲成蟲期防治可在田間小麥70%左右抽穗時,用50%辛硫磷乳油5075ml葉面噴霧防治。

4 小麥抽穗至成熟期

小麥穗期的主要問題是枯白穗,枯白穗的原因很多。赤黴病、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地下害蟲、蛀莖害蟲都可以導致枯白穗。要弄清枯白穗的原因,需要觀察從什麼部位開始枯死,是整穗或部分小穗枯死,還是地上部整株枯死,還是從莖的中間開始枯死。

小麥抽穗至灌漿期是蚜蟲、紅蜘蛛、白粉病、銹病、赤黴病的重要發生期。麥蚜發生期,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3%啶蟲脒乳油1500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5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均勻噴施。

麥田紅蜘蛛發生較重時,用20%噠蟎靈可溼性粉劑1020g/畝、73%炔蟎特乳油3050ml/畝、5%噻蟎酮乳油5066ml/畝,兌水4050kg均勻噴霧。

小麥白粉病發生較重時,用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248g/畝、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均勻噴施。

小麥紋枯病發生較重時,可用5%井岡黴素水劑200g/畝、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15ml/畝、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35g/畝、25%丙環唑乳油40ml/畝、12.5%氟環唑懸浮劑4560ml/畝、25%腈菌按照本試驗結果,可以直接將池塘養殖廢水(跟水稻田同面積的養殖池塘水體的10%)直接排到水稻田,停留3天,或者將秧苗插入浮排直接放在魚塘水面,都可以顯著降低池塘養殖水體的氨氮含量。ADJ在本試驗中沒有表現顯著的去除氨氮效果,可能是因為本試驗用去離子水,導致水中沒有藻類和細菌之類的和ADJ互相作用,導致ADJ唑乳油4554ml/畝、40%氟矽唑乳油68ml/畝兌水4050kg均勻噴霧。

相關焦點

  • 奮戰奪取夏糧豐收 泰興高標準實施小麥「一噴三防」
    今年小麥生育進程比去年早12天左右,生育期早的齊穗揚花期在3月底,大面積在4月1—10日,播種遲的齊穗揚花期在4月15日左右。針對今年小麥穗期病蟲偏重發生的嚴峻形勢,該市加強了病蟲監測,準確把握髮生動態,科學制訂防控方案,廣泛開展宣傳發動,規範物資發放,積極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切實做好小麥穗期「一噴三防」工作,確保有效控制小麥穗期病蟲危害,努力奪取夏糧豐收。
  • 江蘇推廣小麥優質豐產 「無人化」栽培技術
    科技日報訊 (記者過國忠 實習生常森)記者從揚州大學獲悉,由揚州大學、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濰柴集團等聯合研製的小麥優質豐產「無人化」栽培技術,日前在江蘇大中農場1000畝連片試驗示範攻關方開始推廣。11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對記者說:「我們研製的小麥耕種管整體智能機組,可通過自動規劃作業軌跡,在秸稈還田、精細耕整、精準播種、一次性施肥、自動轉彎掉頭、精確接行續行等方面取得創新突破,率先實現了水稻秸稈全量還田與小麥種植田間作業『無人化』,為未來小麥『怎麼種、靠誰種』,提供顛覆性技術支撐。」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經過3年實踐,北疆冬小麥播種最佳時期為9月15日至10月1日前(依冬小麥播種後澆水時間為準)。2018-2020年冬小麥高產攻關田均於9月25日前完成播種,並結合播種帶種肥磷酸二銨(含N16%、P2O5 48%)18kg/666.7m2,10月5日前出全苗,入冬前小麥單株平均分櫱數2.7個以上(11月2日調查),實現了冬前壯苗,為冬小麥安全越冬和高產奠定了基礎。
  • 青島出臺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為夏糧豐收搭好架子
    信網2月7日訊「立春」已過,「雨水」將至,氣溫逐步回升, 小麥即將進入返青起身期,正是開展春季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時期。為切實加強春季麥田管理,落實關鍵技術措施,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搭好豐產架子,為奪取夏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2月5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發布了由市農技中心研究制定的《2020年全市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 今年種啥小麥種比較好?給大家推薦幾個超高產的,你不妨試試
    「白露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是河南地區關於小麥播種期的諺語,十一過後,全省各地陸續開始播種冬小麥了。關於種小麥,給大家分享幾個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優異的小麥品種,馬上就要種小麥了,大家可以嘗試種一下。
  • 保夏糧豐收 青島西海岸新區31萬畝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當前,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青島西海岸新區緊抓農時,及時開展「一噴三防」等麥田管理工作,嚴防自然和生物災害,為夏糧豐收夯實基礎。「現在預防小麥穗期病蟲的關鍵時期,開展小麥『一噴三防』作業,將殺蟲劑、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混配,一次施藥可以達到防病蟲害、防乾熱風、防倒伏,增加粒重,對提高小麥產量、保障夏季糧食增產增收至關重要。」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中心技術人員韓燕紅告訴記者,今年小麥越冬期溫度高,降水量大,苗情總體表現良好,但病蟲害多發。
  • 小麥怎麼施肥可以高產?
    小麥是我國的三大主糧作物之一,也是在全國範圍內播種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我們亳州地區是安徽省小麥的主產區,小麥是農民朋友家家必種的糧食作物。現在我就把我們這裡種植小麥的施肥情況,與大家進行分享交流。一、認準廠家,選好肥料:我們這裡種植的小麥都是旱旱輪作的冬小麥,一般年份正常管理的情況下,小麥的畝產都在一千斤多點,去年小麥的收成較好,畝產量大多數都在一千二百斤左右。人常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我們這裡的小麥能有這個產量,跟肥料的選擇有很大關係。
  • 家裡種小麥的要收藏好了!2020年秋播小麥增產的具體方法!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詳情如下:小麥增產隨小麥生長期的不同意義1.小麥的播種期小麥的播種期是小麥整個生長期的基礎,所以提高小麥的出芽率,為其以後的生長做好基礎在這一時期顯得尤為重要。此時期的小麥作為種子埋在土地中,最大的威脅來源於地下害蟲。
  • 孟州農技專家建議:冬小麥安全越冬,要做好這幾點
    通過網絡媒體、明白卡、村務公告欄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冬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積極引導群眾開展中耕鬆土、增溫保墒、肥水管理、控制旺長、預防凍害等田間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印發宣傳資料2萬餘份。重技術指導。組織40餘名農業技術指導員實行包村到戶責任制,科學開展技術指導,做到技術服務全覆蓋,切實把冬季小麥各項關鍵管理措施指導到人,落實到田。
  • 「資訊」山東:每年建設5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
    一、發展方向和目標把優質專用新品種培育、技術創新與推廣、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產品開發與特色品牌打造等作為小麥產業提質增效的有效路徑,推動小麥由「高產為主」向「量質並重、提質增效」轉變。到2025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3000萬畝,其中強筋小麥1200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優質專用小麥優勢產區。
  • 這種小麥品種創了畝產新紀錄,畝產855.2公斤,耐倒春寒能力不錯
    其實,也是在河南,6月1日剛剛創了畝產841.5公斤的小麥單產記錄,但剛過了4天,新紀錄就誕生了。創下單產1710.4斤的小麥品種,叫做「豐德存麥20號」,在延津縣種植面積有2.2萬畝,豐德存麥20號不僅創下了單產新記錄,而且每畝豐德存麥20號小麥,比普通其他小麥多收了約150公斤。
  • 小麥節節麥為何防不勝防?小麥節節麥怎麼防除?用什麼藥?
    近年來,麥田雜草越來越多,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對小麥的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在一些小麥種植區域,節節麥的危害尤為嚴重,一是節節麥抗藥性很大;二是目前對於防除節節麥的藥劑不多,而且有很好防治效果的,更是不多。那麼到底小麥田節節麥怎麼防除? 節節麥為何防不勝防?
  • 種植小麥時什麼叫分櫱期和越冬期
    全田50%以上植株出現分櫱的日期為全田分櫱期。分櫱期即小麥從開始分櫱起到拔節以前的整個生育時期,一般處於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長達三個多月,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逐漸下降,北方冬小麥將陸續進入越冬期。
  • 今年小麥早種好還是晚種好?白露早寒露遲,農民啥時播種合適呢?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是一句秦嶺-淮河線以北小麥種植諺語,這是古代對於小麥種植的節氣指導,意思是「白露」節氣播種小麥太早了,「寒露」有點遲了,10月8日就是「寒露」節氣了,您播種小麥了嗎?關於小麥播種的諺語山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到了河南南陽種小麥諺語是:寒露早,立冬遲,霜降種麥正當時,所以說每個地方播種時間還是不太相同的,具體播種播種時間還需農民自己把握!
  • 2020年全國糧食作物春耕春管技術意見
    」的技術路線抓病蟲防控,著力搭好豐產架子、夯實豐收基礎。選用高產、優質、多抗和生育期適宜的品種,秧田選擇靠近水源、土壤肥沃、含沙量不高、方便管理的地塊,畝用種量雜交稻1.25-1.5公斤、常規稻2.25-2.5公斤。按照「冷頭浸種、冷中催芽、冷尾暖頭播種」的原則,及時浸種、催芽、播種。採用集中育秧、工廠化育秧等方式和編織布隔層育秧、大孔塑盤育秧等技術,配合用藥,勻播稀播,培育帶櫱壯秧。
  • 種植冬小麥,如何選擇小麥種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為了更及時的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是大家較為關心的問題,我們如何挑選適宜自家地裡種植的種小麥的種子呢?木雨聽風在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 1,留意小麥品種的抗病能力,冬小麥生長的時間長,每年冬小麥都會有,因為病害而造成減產的田塊兒,為了避免冬小麥容易遭到病蟲危害,儘量選擇抗病能力較強,豐產穩產的小麥品種,好的小麥品種,會省很多事,小麥容易出現的病害一般有小麥全蝕病,小麥銹病,小麥白粉病等病害。
  • 小麥田冬前發黃的原因及補救措施
    一、當前發黃的幾個原因1、低溫凍害:關於小麥凍害的問題,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災害型天氣的不良作用,溫度急劇的下降和超低溫凍害我們沒有辦法杜絕。二是小麥自身的原因,比如苗子瘦弱、旺長、抵抗力差、病蟲危害等,以及我們存在的管理不當比如播種過深、過淺、凍害前使用除草劑和沒有進行病蟲防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改變的。
  • 病蟲害科普丨麥潛葉蠅的危害與防治
    安徽省阜南縣,2004年田間見該蟲危害,以春季3、4月為害較重;2009年在小麥秋苗上也有發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趨勢,已對小麥生產構成威脅。除危害小麥外,該蟲也危害大麥和元麥;據國外記載,寄主上有黑麥及禾本科植物。
  • 小麥「一噴三防」適合什麼時候為宜?
    因此,廣大小麥種植區的農民,一般只採取了一噴三防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種植小麥的三防任務,有的防效非常理想,有的仍存在欠缺,當然與許多因素有關。~~第一,三防的藥物復配方法。小麥防病一般情況下是防赤黴病、黃化病等病害;小麥防蟲害主要是麥蚜;小麥防旱、防倒春寒、防倒伏。
  • 奶花芸豆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來了解下
    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求(佔整個生育期總需要量):出苗至開花期需氮18%、磷10%、鉀35%,開花期至結英期需氮48%、磷60%、鉀40%,結莢至成熟期需氮34%、磷30%、鉀25%。二、奶花芸豆高產栽培關鍵技術措施1.播前準備(1)選地奶花芸豆喜水,不耐澇,不耐鹽鹼。選擇地勢高、灌排方便、無鹽鹼、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為宜,前茬以小麥、大麥、玉米、馬鈴薯最佳,不宜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