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小麥時什麼叫分櫱期和越冬期

2021-02-23 江蘇親耕田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分櫱期標準為第一個分櫱芽萌發,並從基部葉腋內伸出1-2cm。全田50%以上植株出現分櫱的日期為全田分櫱期。分櫱期即小麥從開始分櫱起到拔節以前的整個生育時期,一般處於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長達三個多月,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逐漸下降,北方冬小麥將陸續進入越冬期。

分櫱期是小麥從開始分櫱起到拔節以前的整個生育時期,一般處於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長達三個多月,是小麥生育期中歷時最長的一個生育期。也是決定每畝穗數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時期.其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如下: 

 

(1)科學運用肥、水 

 

施好臘肥,促根壯櫱  

小麥越冬開始前後施用的肥料,稱為臘肥。主要為有機肥料,群眾有「冬施金,春施銀,春肥臘施銀變金」的說法。臘肥的施用時間以冬至到小寒前後(12月下旬到次年1月上旬)較為適宜。如施用過早,氣溫高,麥苗生長快,容易造成蔭蔽,黃苗或爛苗,影響分櫱,越冬苗減少;施用過遲,主莖開始拔節,施肥後壓麥,就會影響足穗。 

 

施用臘肥應因苗因肥制宜,不宜過量。如施用過量,返青後麥苗不易控制,增加大量春季分櫱,引起拔節群體過大,形成早期蔭蔽。一般肥地、早麥、壯苗,適時施用土雜肥,並結合鎮壓,控制地上部分生長,促進地下部分生長;薄地、晚麥、弱苗或早麥脫肥苗,應多施豬牛糞、人糞尿等精肥,並配合施用少量氮素化肥,促進麥苗轉化,平衡生長;對底、苗肥充足,生長偏旺群體大的高產麥田,可少施或不施,避免春季旺長不易控制,造成中後期倒伏。每畝追施尿素5—6公斤,或腐熟人糞尿5—20擔,促進春發,提高成穗率。對於底肥充足生長正常的麥田不宜施用。

  

冬季灌溉  

當耕作層o~20釐米內土壤水分低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時,則應進行灌溉,以利於以水調肥,提高肥效,促進分櫱和次生根生長,並滿足幼穗發育對水分的需要。冬灌時間以夜凍日消平均氣溫下降到3~5℃時開始為宜,於封凍前結束。灌後注意鬆土保墒;防止土壤板結。  

(2)中耕除草  

小麥中耕除草,可以破除土壤板結,疏鬆土壤,改善土壤透氣性,促進土壤風化和微生物活動,有利於土壤養分的釋放;還能提高保墒,促進根系發育和消滅雜草危害,為培育壯苗創造良好的條件。開始分櫱時進行第一次中耕,宜淺鋤、促根、櫱早生快發;年前分櫱盛期進行第二次,可深鋤5~6釐米,控制群體繼續發展,並培土防凍;早春進行第三次中耕,應淺鋤,促春發。對於群體偏大的旺長苗,應於拔節前進行深中耕、切斷部分根系,控制主莖、大櫱旺長,促使小櫱死亡,改善田間光照條件,以利於壯稈大穗。 

 

常見的麥田雜草有雙子葉的豬殃殃、大(小)巢菜、繁縷及單子葉的看麥娘等類。這些雜草種子成熟早,繁殖力強,人工除草難以根除,應積極推廣化學除草。進行化學除草時要注意因草施藥,適時適量,適墒適法,防止藥害。防除雙子葉雜草以施苯磺隆等藥劑效果較好;對單子葉雜草則以施異丙隆等藥劑效果較好。  

施藥時間一般以播種後出苗前較為安全,也可在麥苗1—2葉期或早春氣溫在13-14℃時施用,但只宜施用一次,多次易產生藥害。 

 

(3)鎮壓培土。小麥分櫱期間,用麥苗鎮壓機具或石滾對麥田進行碾壓,稱為鎮壓或壓麥。鎮壓有「控上促下」的作用,是控制旺苗、促進壯苗的一項有效措施。促使小櫱死亡,促進大櫱成穗,提高成穗率和整齊度,可使莖稈基部節間縮短變粗,增強抗倒伏能力;也可增強幼穗分化強度,有利於增粒增重。 

 

(4)化調化控。合理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小麥進引化學調控,可抑制小麥旺長,矮化株型,增產10%左右。可用多效唑等進行化控。 

高產技術

一、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小麥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

二、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過大,造成後期管理被動。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推廣的優質小麥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於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餘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四、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於增粒重、預防乾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乾旱,運用麥黃水,有利於下茬套種,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3次葉面肥,如0.2%~0.3%磷酸二氫鉀,能減輕乾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五、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小麥更易遭受病蟲害,如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六、在小麥剛破口、抽穗揚花前約達60-70%的時候噴施一次小麥寶,激活小麥內生物酶活性,促進雌、雄性器官發育協調,增強功能葉光合作用,明顯減少空秕率,提高結實率及千粒重,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免責申明:本公眾號所發資料信息部分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點擊提交聯繫我們,立刻刪除!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親耕田從成立之初就以服務百姓、方便大眾為己任來為老百姓帶來可靠、安全、系統有效的作物種植高產方案。經過多年的實際種植經驗總結出「親耕田五環種植模式」,我們鄭重其事的承諾,親耕田賣的不是單純的農資產品而是能夠幫助老百姓提高糧食產量、減輕勞動強度、輕輕鬆鬆種地的成套高產套餐方案和專業的技術指導

親耕田提供:以網際網路為基礎建立種植大數據,打造一體化農業產業鏈C2F綜合服務平臺,包括農資集採零差價、農機作業、農技指導、金融貸款、農業保險、訂單農業、糧食收儲、烘乾、加工米麵、品牌大米,糧食作物高產創建基地等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商!親耕田發展會員,服務會員,為會員降本增效增加會員滿意度

1、農資集採零差價,每畝降本100元左右

2、親耕田五環種植模式輸出,提高畝產10%以上,暨畝增產100-200斤產量

3、訂單農業帶來的溢價10%,暨每畝增收100-200元

4、產業鏈其他服務,金融貸款、農業保險、農機作業等,讓農民種地更幸福!

不能讓老百姓多掙錢都是「扯淡」的謊言!

親耕田建立種植大數據暨田聯網,抱團取暖集採農資,降低生產成本;

親耕田發展三產融合企聯網,建立三產融合大數據,為田聯網會員提供「三位一體」服務:

供銷服務:供農民所需(農資零差價),銷農民所產(溢價的訂單)

生產服務:親耕田五環種植+農機作業的標準化+打藥施肥等

信用服務:生產經營流動資金+天災的農業保險+安全食品帶來的溢價訂單

親耕田雖然提倡農資零差價,但是絕對不會犧牲產品質量來換取低價,親耕田承諾「寧願關門,也絕不賣假貨」:絕對不會以低廉的價格和低廉的服務來矇騙老百姓、也絕對不會欺騙老百姓以所謂的特殊服務項目來矇騙老百姓,親耕田更不會隨隨便便給老百姓簡單的產品組合來混淆所謂的套餐組合,公司只會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有效可靠的、能夠確確實實為老百姓帶來高產的、徹底讓老百姓省工省時的而且經過多年實地種植實踐的套餐組合產品方案,最終目的是為了「大地的豐收,為了母親的微笑」!

加入親耕田,種田能掙錢!

加入親耕田,種田有尊嚴!

聯合農場是親耕田最大資本!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團結種地人,報團取暖打造農業產業鏈C2F零差價服務平臺!期待您帶領種地的親朋好友一起加盟親耕田!

我們堅信,在你們的支持與關注下,親耕田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更輝煌!攜手親耕田,共奔致富路!

現向全國招募市縣合作夥伴,歡迎有識之士一起共創未來!

想了解農業技術、操作規程、政策解讀、病蟲防治的農戶朋友們請長按下方二維碼,獲取更多農業資訊! 

相關焦點

  • 小麥需要澆幾遍水?都是什麼時候後需要澆水?
    小麥是一種高耗水的農作物,它的生長離不開水。我們一般都是說,肥大水足小麥能高產,乾旱缺水小麥就減產。像我們這裡,在17和18年,由於連續的乾旱,水源條件極其貧乏,導致這兩年的小麥產量下降的很厲害,有的地塊一次水都沒有澆過,產量幾近於無,有點兒粒也是些秕粒,淨是些皮。
  • 小麥越冬水越晚澆越好嗎,越冬前正常小麥是什麼樣的,看完明白了
    就在昨天,還有位農戶朋友問,這個節氣還能不能澆小麥越冬水?其實這就和一些農民朋友的觀點有相似之處了,因為有一部分農民朋友認為小麥越冬水澆得越晚越好。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澆小麥越冬水最合適呢?什麼樣的小麥適合澆越冬水?另外,如果不能再澆小麥越冬水了,怎樣做能讓冬小麥提高抗寒、抗凍能力呢?下面咱們就合理澆小麥越冬水,詳細地說說這幾個問題。
  • 植保《小麥田禾本科雜草詳細識別》
    8.蠟燭草又名鬼蠟燭(Phleum paniculatum),主要分布為長江流域和山西、陝西、甘肅等省。在江蘇徐州地區某些地塊成為優勢雜草,化除難度逐漸增加,另外在其他省份小麥田零星發生危害程度小。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2016年,奇臺縣率先開始採用小麥種、肥分離式播種技術,使種子與肥料分離播種,提高了小麥出苗率和保苗率,基本解決了冬小麥越冬後大面積死苗問題,冬小麥高產攻關田全部使用了此項技術,種肥分離式播種技術為冬小麥攻關田其它技術的使用奠定了基礎。
  • 小麥節節麥為何防不勝防?小麥節節麥怎麼防除?用什麼藥?
    近年來,麥田雜草越來越多,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對小麥的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在一些小麥種植區域,節節麥的危害尤為嚴重,一是節節麥抗藥性很大;二是目前對於防除節節麥的藥劑不多,而且有很好防治效果的,更是不多。那麼到底小麥田節節麥怎麼防除? 節節麥為何防不勝防?
  • 種植冬小麥,如何選擇小麥種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冬小麥在我國有廣泛的種植面積,一般冬小麥播種的時間大多會在國慶節過後,由於適宜種植冬小麥的區域,地理位置不同,所以種植的時間,也會稍有差別,在黃淮等大面積的冬小麥種植區,主要以寒露節氣前後播種都是可以的,大體的時間在10月1日至10月20日這個時間段,播種冬小麥的比較多,在大蒜之鄉的金鄉縣,種植冬小麥大多是因為,為了改善種植大蒜的土壤結構環境,
  • 零下20多℃,小麥會凍死嗎,我們一起到冬小麥田看看
    選種合適、適時播種、正確冬灌雖然咱們還看不到大面積的小麥凍害,但凍傷肯定是有的,同時咱們也應該看到大多數的冬小麥田在越冬期是健康的。那麼,到底是哪些冬小麥田不易遭受凍害呢?這些小麥田又是怎麼管理的呢?這個可以作為很好的種植經驗保留下來。1、選種合適。所謂選種合適,就是選的小麥種是適合當地的小麥種。
  • 入冬以後小麥噴施什麼藥可以抗凍?
    我們亳州地處淮北大平原,是安徽省小麥主要種植區,在這裡家家戶戶每年都要種植小麥。對於小麥在入冬以後噴施農藥預防凍害,說實話農民朋友做的很少,那麼小麥在入冬後要不要噴藥防凍呢?用哪些農藥可以預防小麥凍害?現在我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一、小麥入冬後該不該施藥防凍?
  • 9-12月種植什麼蔬菜最合適?建議收藏
    1、10月上旬育越冬花菜和甘藍苗,苗齡30~35天,定植後地膜覆蓋越冬。 2、10月上中旬日光溫室一大茬西葫蘆開始育苗,苗齡15~20天。越冬一大茬西葫蘆也是效益很好的一種栽培方式,像黃瓜一樣吊蔓栽培,單株可結瓜30個左右,畝效益高可達3萬元左右。
  • 俗話「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到底什麼時候種冬小麥好呢?
    俗話「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在有些地方也有著「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的農諺,這樣有些人就會疑惑了,到底什麼時候種植冬小麥好呢?冬小麥是雨前播種好,還是在雨後種植好呢? 在各地的氣候環境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播種時間早晚也是不同的。
  • 沙雅縣多舉措為冬小麥越冬護航
    他承包了650畝地種植冬小麥,由於冬小麥2020年秋季適時搶墒播種,目前普遍長勢良好,呈現出苗全苗齊的喜人景象。  同村的阿迪力·亞森2020年種植的13畝冬小麥,田間管理到位,畝產達到400公斤,年收入1.5萬元。小麥喜獲豐收,加上各項惠民補貼,實現了一年兩份收入。今年,他家13畝冬小麥長勢喜人,預計畝產可達450公斤左右。
  • 飼用小黑麥越冬期耙耱保墒技術要點
    2020年,全區推廣種植飼用小黑麥5.1萬畝,大部分播期適宜,出苗比較整齊、苗壯。立冬以來,隨著氣溫逐漸下降,飼用小黑麥地上部分葉片因低溫受凍後,葉片因失水而逐漸乾枯。12月份以來,灌區日平均最高氣溫2℃,最低溫度-11℃,低於2018年和2019年同期日平均氣溫。
  • 迷你世界小麥怎麼種 小麥種植常見問題解答
    導 讀 小麥是迷你世界中最容易獲得的農作物,可以用來製作麵包,麵包可用來恢復生命與飢餓值。那麼小麥怎麼種呢?小麥種子哪裡來?如可開墾耕地?本文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從開墾耕地到種植小麥、收割小麥上的一些問題。 ...
  • 種植基礎|綠肥種類及種植模式
    一、綠肥種類與資源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耕作制度不同,綠肥的種植時期和方式也不一樣,這裡主要根據綠肥的植物學特性區分為兩類:豆科綠肥和非豆科綠肥。割稻後綠肥在冬前和越冬後生長,第二年早稻栽秧前翻壓,在綠肥高產的田塊還可以刈出一部分做飼料或異地壓青、漚制泥肥。在淮河以南地區可以用採取小麥-綠肥-水稻複種模式、小麥-水稻-綠肥複種、油菜-水稻-綠肥複種,北方一季稻區可採取綠肥-水稻複種,一年一麥區可採取小麥-綠肥複種,綠肥-經濟作物(菸草、西瓜、蔬菜等)複種模式。
  • 小麥爛麥頭病,是如何發生的?為啥打了藥效果還不理想?
    小麥的爛麥頭,主要是由小麥的赤黴病所引起的,小麥赤黴病又叫紅麥頭,麥穗枯病等名字,據說,在全世界的小麥產區都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小麥赤黴病發生之後,若是達到4%以上的受病率,就意味著這塊地裡面收穫的小麥粒,失去了食用價值,強行食用,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危害,人體健康就得不到保障。
  • 差異化產品創新助推優質專用小麥產業發展
    「大雪」節氣剛過,當前,冬小麥正處於分櫱和越冬期,近期主產區幾次降雨降雪及時補充了土壤水分,為小麥安全越冬和來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胡學旭在發布《2020年中國強筋小麥質量報告》時介紹。
  • 小麥田追施尿素肥,能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利用率?
    小麥幼苗追肥在小麥出苗30天以後到立春節之前都可以進行。小麥追肥,寧可早施不可遲施。因為小麥在立春節之前是幼苗分櫱的重要時期。所以小麥追肥早,能夠促進小麥幼苗提前開始分櫱,快速生長,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現在農村小麥種植戶一般都是採取追施尿素作為苗肥是最好的選擇。
  • 小麥全生育期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學會這幾點,讓小麥遠離蟲害
    1 小麥播種期小麥播種期防治病蟲害是整個生育期防治的基礎,有利於壓低小麥整個生育期的病蟲基數。此期主要的防治重點是地下害蟲(金針蟲、蠐螬、螻蛄、地老虎等)、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種傳、土傳病蟲害,以及小麥吸漿蟲越冬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