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用小黑麥越冬期耙耱保墒技術要點

2020-12-24 瀟湘晨報

2020年,全區推廣種植飼用小黑麥5.1萬畝,大部分播期適宜,出苗比較整齊、苗壯。立冬以來,隨著氣溫逐漸下降,飼用小黑麥地上部分葉片因低溫受凍後,葉片因失水而逐漸乾枯。12月份以來,灌區日平均最高氣溫2℃,最低溫度-11℃,低於2018年和2019年同期日平均氣溫。飼用小黑麥種植地塊在冬灌後,因氣溫急劇下降,土地封凍速度加快,田間裂縫面積增大,土壤失墒加快,易造成小黑麥越冬期間死苗,嚴重影響來年返青和正常生長。為確保明年春天小黑麥正常返青,提出以下冬季保墒技術措施:

一是飼用小黑麥推廣種植的重點縣區,自南向北在12月底或元月中上旬,進行第一次耙耱保墒;在2月中上旬(春節前後)進行第二次耙耱保墒。

二是耙耱保墒作業時,要選擇陽光充足,溫度較高的天氣,田間地表要有幹土層,選用柳條耱或鏈軌板組合耱進行耙耱保墒,作業農機以S形軌跡行駛。

三是要避免使用槽鋼式鐵耱或重型耱,以免作業過程中傷苗。

【來源:畜牧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平縣開展冬小麥苗情土壤墒情調查做好越冬服務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付想)12月18日,西平縣氣象局農氣技術人員深入到西平縣二郎鎮張堯高標準農田示範區,開展冬小麥越冬前苗情和土壤墒情大田調查,為冬季麥田生產管理提出科學、合理的農事建議。
  • 孟州農技專家建議:冬小麥安全越冬,要做好這幾點
    通過網絡媒體、明白卡、村務公告欄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冬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積極引導群眾開展中耕鬆土、增溫保墒、肥水管理、控制旺長、預防凍害等田間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印發宣傳資料2萬餘份。重技術指導。組織40餘名農業技術指導員實行包村到戶責任制,科學開展技術指導,做到技術服務全覆蓋,切實把冬季小麥各項關鍵管理措施指導到人,落實到田。
  • 種植小麥時什麼叫分櫱期和越冬期
    也是決定每畝穗數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時期.其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如下:  (1)科學運用肥、水  施好臘肥,促根壯櫱  小麥越冬開始前後施用的肥料,稱為臘肥。主要為有機肥料,群眾有「冬施金,春施銀,春肥臘施銀變金」的說法。臘肥的施用時間以冬至到小寒前後(12月下旬到次年1月上旬)較為適宜。
  • 沙雅縣多舉措為冬小麥越冬護航
    天山網訊(記者鄧麗娟 通訊員艾克熱木報導)連日來,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各鄉鎮(管委會)積極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冬小麥苗情普查,加強技術指導,幫助農民因地制宜抓好冬小麥田間管理,為糧食豐產豐收奠定良好基礎。  1月8日,託依堡勒迪鎮闊納其滿村農民伊卜拉伊木·艾麥爾正忙著給冬小麥埋沙壓土,防止凍害。
  • 滑縣農業氣象為冬小麥安全越冬「保駕護航」
    近日,縣農業氣象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測定農田土壤墒情、普查冬小麥苗情,採取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措施,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當下,正是冬小麥盤根、分櫱、形成壯苗的重要時期,也是抓好冬小麥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縣農業氣象專家,針對近期低溫天氣情況,深入各鄉鎮田間地頭,對我縣冬小麥的土壤墒情、密度、高度、分櫱數及大櫱數等生長狀況進行實地調查,現場「點對點、面對面」地指導農民採取抗寒、保墒、增肥等麥田管理措施,促進冬小麥安全越冬。今年60歲的杜明雲是小鋪鄉後杜莊村村民,今年種了8畝小麥。通過農業氣象人員現場講解冬小麥如何應對強降溫天氣的管理知識,這讓老杜吃下了定心丸。
  • 新蔡縣氣象局多舉措氣象服務為冬小麥越冬護航
    業務技術人員仔細查看冬小麥苗情、墒情,及時將天氣預報送到種植戶手中,提醒通過簡訊、大喇叭、電子顯示屏、微信等多種渠道密切關注冷空氣活動和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冬灌、保墒等具體冬季農田管理措施,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yxwzmdpd@163.com。
  • 青島出臺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為夏糧豐收搭好架子
    信網2月7日訊「立春」已過,「雨水」將至,氣溫逐步回升, 小麥即將進入返青起身期,正是開展春季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時期。為切實加強春季麥田管理,落實關鍵技術措施,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搭好豐產架子,為奪取夏糧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2月5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發布了由市農技中心研究制定的《2020年全市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 2020年全國糧食作物春耕春管技術意見
    各地要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持「因地因苗、分類管理,肥水運籌、促控結合」的技術路線抓春季田管,堅持「精細整地、提高質量,適期播種、適墒保苗」的技術路線抓春耕春播,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應對,分類施策、及時補救」的技術路線抓防災減災,堅持「監測預警、早防早控,統防統治、綠色防控
  • 未雨綢繆 安全越冬——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蔬菜科研團隊...
    因此,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蔬菜科研團隊針對可能發生的極端低溫氣候災害,對我省越冬蔬菜生產管理提出幾點應急技術措施和建議:一、認識蔬菜的低溫危害低溫危害可分為寒害和凍害兩種情況。在生長季節,地上部能耐高溫、冬季地上部枯死,以地下宿根(莖)越冬,能耐-10℃的低溫。2、耐寒的蔬菜:包括菠菜、芫荽、大蔥、洋蔥、大蒜等,在15~20℃生長最好,能耐-1~-2℃低溫。
  • 盆栽月見草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花果期在 6~9月,是集飼用、油料、醫藥、觀賞為一身的優秀草種,其根可入藥,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治療感冒、發燒、咽炎等症。月見草和曇花一樣夜間開放,故又名「夜來香」,香氣宜人,適於點綴夜景,配合其他綠化材料用於園林、庭院、花壇及路旁綠化。月見草的花朵優雅可愛,將其養在家裡能夠增添一絲生氣和情趣,將月見草種在陽臺上,到了月下開花的時節,會給人以浪漫之感。
  • 種植技術:冬瓜如何越冬
    下面本文為大家介紹越冬冬瓜如何管理。 保溫防凍。越冬大苗,用鋼架大棚或竹架大棚套竹架中棚、再套小拱棚,覆蓋多層薄膜以保溫。大棚薄膜四周用泥土紮緊封嚴,防止大風颳破,並疏通大棚圍溝,防止積水。遇大雨或大雪天氣應及時加固大棚、及時掃除棚膜上的積水或積雪,防止大棚倒塌。 通風控溼。
  • 盆栽碗蓮套盆深埋保溫越冬技術實踐,春季碗蓮不死還能爆芽分盆
    盆栽碗蓮套盆深埋保溫越冬技術實踐,春季碗蓮不死還能爆芽分盆套盆深埋保溫越冬技術可以說是碗蓮越冬保溫的一個好技術,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圖,這個是在冬季以後,水面已經結冰,上部冷但是下部熱,冰塊直接隔離的外面的溫度,保證不會凍傷。
  • 葵花(向日葵)栽培技術要點
    三、播 種(一) 播種期 葵花一般在10釐米土層溫度連續5天達到8一10攝氏度時即可播種。一般常規品種適宜播種期為4月下旬。生育期大於105天一般播期為5月10日左右;生育期小於105天一般播期為5月下旬。
  • 最全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10.玉米地膜覆蓋種植技術要點是什麼? (1)抓全苗。覆膜種植須做到地面沒有雜草和根茬,表土細碎鬆軟,行距適中;可比露地適時足墒早播,等距穴播,淺播薄蓋,種肥錯開。 (2)覆好膜。
  • 「水陸両生、繁豔堅毅」宿生球根花卉——美人蕉的栽培技術要點
    二、生長發育習性及栽培技術要點美人蕉的陸生、水生品種,都是多年宿生草本球根花卉。1、栽培基質在美人蕉的陸生品種栽培中,無論是地栽還是盆栽,對栽培基質要求並不嚴。在疏鬆通透、溼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粘壤中都能良好生長。注意地栽種球或幼苗不可過深。家養盆栽美人蕉基質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河沙以及腐熟過的有機餅肥,按4:4:1:1的比例混配而成。
  • 順平開展冬小麥越冬氣象服務
    12月14日,順平局組織氣象服務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冬小麥越冬期株高、密度、分櫱數、大櫱數等生育狀況及土壤墒情調查。同時,積極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及公眾服務,製作發布農用天氣專報和設施農業天氣預報等服務產品,提醒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和溫室大棚管理;通過釘釘群、微信群、簡訊平臺等渠道將預報預警信息和服務產品及時發布;向農民提供農事建議,提醒加強麥田管理,加強跟蹤服務工作,確保小麥苗期正常生長順利越冬。
  • 盆栽白蘭花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盆栽白蘭花的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吧!一、繁殖方法1、嫁接繁殖嫁接法中又有兩種接法,一種是靠接,一種是切接。①靠接:靠接時間,自春至秋,整個生長季節皆可進行。以4-7月進行者為多。
  • 新梅栽培管理技術明白冊
    「吃飽喝足」就是按照新梅的生長、結果需求,進行施肥澆水;「曬太陽」就是要通過整形修剪保證行間、株間和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治治病」是指落實「以防為主」的病蟲害防控技術;「省力氣」就是多使用機械,減少用工。通過以上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新梅的產量和品質,增加果農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