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以「四知」名垂青史,只是另兩個響噹噹名號的插曲

2020-12-22 丁小悟典

說起東漢時期的楊震,小學生都會說知道,小學課本就有這個故事,不就是「天知、神知、你知、子知」故事主角嗎?豈不知他還有兩個名號也是響噹噹的,這兩個名號概括了他人生的兩個階段。

子承父業,教書為生,成就「關西孔子」美名

楊震(公元59年—124年),字伯起,東漢華陰(今陝西省華陰)人。出身名門,他的八世祖楊喜,跟隨漢高祖有功,被封為赤泉侯。高祖楊敞是漢昭帝時為丞相,被封安平侯。這樣顯赫的家世,受祖蔭,楊震本應該早入仕途,但是他並沒有早早踏入仕途,而是在他50歲以後才走上仕途,這還要從他的父親說起。

楊震的父親楊寶,酷愛歐陽生所傳授的《今文尚書》,刻苦研讀,在當地成為一代名儒。但他不像他的祖輩那樣,不愛做官,朝廷多次請他入仕,都他拒絕了。他隱居華山腳下的牛心峪,收徒講學。

楊震劇照

楊震從小受父親影響比較大,聰明好學,拜師當朝九卿之一的太常桓鬱學習《歐陽尚書》。桓鬱曾經為漢章帝、漢和帝講授儒經,是當時學術威望很高的經學大師。

楊震博覽群書,對學問深鑽細研,造詣不斷精深,應了現代「成名要趁早」那句話,不到20歲便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才子。

楊震像他父親一樣,長大成人後設塾授徒,對仕途一點也不熱心。楊震20歲後,就有地方州郡長官徵召他入仕,數十年不斷,楊震都沒有答應出仕。

楊震學術造詣深厚,師德高尚,他像孔子那樣,講究有教無類,貧困子弟紛紛前來,四方求學者更是絡繹不絕。教書長達30年,弟子超過3000人,不少後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當時,私人講學的風氣特別盛行,有名望的學者教的學生達到500人的是很普遍的現象,而楊震的學生達到3000多人,是十分罕見的。當時的儒生稱讚他「關西孔子楊伯起」,被稱為活著的孔子,可見楊震在當時教育圈是赫赫有名。

楊震畫像

古代讀書人的人生理想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楊震多次拒絕做官,讓很多人惋惜,覺得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出去做官的機會就越來越少。楊震則認為,只有修好身,齊好家,才有資格治國平天下。他並不擔心自己無位,相信只要學問充沛,自身修煉好,就一定會有大展宏圖的時候。於是更是發奮地用功,在學問上求進步,為將來做官作準備,

楊震潛心學問,生活十分清苦。鄉親們看到後,紛紛給他送來了糧食,楊震卻拒絕了鄉親的周濟。常言說,「徒弟徒弟,三年奴隸。」楊震作為老師,指派學生幹活是理所應當的。他親自耕種田地,養家餬口,堅決拒絕學生們幫助他幹農活。

楊震並不是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不是高姿態裝清高,他是要事事磨礪自己。他認為,一個人的清白秉性要從小事養起,只有不貪一粒米,才能拒千金,自己能做的事。

楊震劇照

楊震50歲那年,執掌統兵徵戰大權的大將軍鄧騭派人徵召楊震到他的幕府任職,楊震覺得自己理應順應天命出仕,就停止了教書,到鄧府上任。

不受私謁,深夜卻金,「四知先生」其名更勝

不久,楊震被推舉為地方官,先後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涿郡太守等職務。楊震入仕後,不忘清白本色,公正廉潔,從不接受官員私下拜見。

楊震從荊州刺史調任東萊太守,在上任的途中,經過昌邑(今山東巨野縣東南),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在任荊州刺史時提拔起來的官員。

王密看到提拔自己的上級路過自己的管轄之地,十分高興,白天接待完畢後,晚上又專門去看望楊震。一陣寒暄過後,王密從懷裡掏出十金,送給楊震,來報答知遇之恩。楊震看到後,十分生氣地對他說:「我和你是老朋友了,我了解你才能和為人,才舉薦了你。你難道不了解我的為人嗎?為什麼要這樣做?」王密說:「恩公,現在是深更半夜,沒有人知道。」楊震十分嚴厲地反問他:「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你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的呢?」王密聽後,十分慚愧地離開了。

楊震的話不無道理,王密自認為很秘密的事還是被人知道了,楊震「暮夜卻金」的事流傳開了,人稱楊震為「四知先生」。 

清廉為官,清白傳家,「清白吏」成為楊氏家風

楊震為官清廉,對自己要求嚴格,而且家風甚嚴。他要求子孫生活要儉樸,吃粗茶淡飯,平時多走路。楊震的朋友就勸他要多為後代著想,趁著他有權勢的時候,多為子孫置辦一些家業。楊震對朋友說:「我清白為官,讓後世的人稱讚他們是清白官吏的子孫,把這樣的名聲留給他們,不是最豐厚的遺產嗎?」

有一年春天,楊震從蒲州巡視完公務,順路回老家村看看。到自己家門前,變化讓他大吃一驚,差點找不到回家的門。原來宅地上的土屋不見了,變成了一座氣勢非凡的大宅院。楊震氣得拍開大門,管家出來迎接,他怎問麼回事。管家小心翼翼地說,幾個朋友看他宅院破敗,就集資給他蓋了一所的新院子,將來可以傳給子孫們一份基業。楊震嘆道,我楊震一生清白,不受別人一分一釐,怎能接受別人為我蓋的宅院?楊震堅持扒掉了這座宅院。

楊震位及三公,但不改為官耿直的本性,反對當時官場的奢靡之風,屢屢向皇帝進諫,這樣就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他們聯合起來陷害楊震。皇帝聽信了讒言,罷免了楊震的官職。楊震十分悲憤,喝下毒酒,含冤而死。死前他交代兒子,他死後用雜木做棺材,布單蓋住形體,不歸葬所,不設祭祠。

楊震飲鴆

史稱楊震為「清白吏」,「清白傳家」成為楊氏家訓。 楊氏後人恪守「四知」家風,嚴守家訓,做到清正廉潔,為官清廉。

楊震的兒子繼承了楊震剛直峻烈、守正不阿的個性。長子楊牧是有名的賢臣,次子楊秉不嗜酒、不好色、不貪財。

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家楊時官顯名揚,但他奉法愛民,「不枉費公家一錢」。一生沒有為自己買過一畝地,蓋過一間好房子。

南宋愛國詩人楊萬裡是一個清廉的好官,退休回鄉後,住在父親留下的一棟老屋,遮風避雨。宋寧宗看後非常欽佩,稱他為「當今廉吏」。

結束語

「關西孔子」是楊震50歲的前經歷的概括,他與孔子有著相似的經歷,開館授徒,弟子超過3000人,很多成為精英人物;也是50歲以後步入仕途。

「清白吏」是楊震為官的寫照,正直清廉,他雖然沒有像孔子那樣影響中國幾千年,但是,他「四知」的美名卻流芳後世,成為中國為官從政仕子學習的典範。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四知堂 釋文
    (堂號製作微jy15179326266楊)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因而堂號也含有祠堂名號之含義,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區分族屬、支派的標記;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揚祖德、敦宗睦族的符號標誌;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
  • 清白傳家久 紅色繼世長——專訪東漢"四知先生"楊震後裔
    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詳記於《後漢書·楊震傳》: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闢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後漢以降,這個故事廣為傳頌,楊震因此被稱為「四知先生」或「四知太守」。
  • 潼關:歷史上著名的「四知」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歷史上著名的「四知」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清心不懼九秋霜。陝西省楊震廉政教育基地外景 潼關縣委宣傳部供圖沿319縣道一路東行,車緩緩駛入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瞬間,一座呈門字造型的高大石牌坊便映入眼帘,遒勁有力的「四知坊」三個大字熠熠生輝。
  • 歌頌四知先生:楊 震 詠 贊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主題更突出 內容更翔實 「升級版」楊震廉政教育基地開放
    「這次來到楊震廉政教育基地,感覺完全上了一個檔次,展出內容更豐富,表現形式更新穎,整體效果更震撼,在思想深處接受了一次廉潔洗禮。」近日,來參觀學習的陝西高速集團渭潼公司黨員幹部在升級後的潼關縣楊震廉政教育基地發出了真切感慨。
  • 麥兜響噹噹電影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名字 麥兜響噹噹電影裡面...
    麥兜響噹噹電影中的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以及裡面所有歌曲叫什麼名字誰唱的呢?麥兜響噹噹電影中的歌曲歌詞MV可以在哪裡觀看?電影麥兜響噹噹由 黃渤、黃秋生 、吳君如、宋丹丹等主演,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麥兜響噹噹電影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名字誰唱 的相關內容,歡迎下載試聽!
  • 楊震
    楊震,38歲,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機務段高鐵司機  事跡: 2016年7月15日11時19分50秒,楊震駕駛的「金鳳凰」和鄰線駛來的「藍海豚」以單列421.9km/h的時速成功交會,創下了世界高鐵動車組交會試驗的「第一速」。
  • 楊震:貢獻防疫「心」力量
    「您好,我叫楊震。」今年29歲的楊震,曾在新區公安局多個部門歷練,2019年9月到杭州道派出所任治安民警。接受採訪前不久,楊震因為思考案子「心不在焉」,下樓時一步邁空,從樓梯上摔了下來,臉和手臂都摔破了。
  • 廉潔故事 | 楊震拒金
    ■■■楊震拒金東漢時,楊震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倆人聊得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已是深夜。王密準備起身告辭,突然他從懷中捧出黃金,放在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我準備了一點小禮,以報栽培之恩。"
  • 記全市「十大掃黑除惡先鋒」楊震
    「楊震同志是一個敢於啃硬骨頭的人。」這是領導和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楊震深知群眾利益無小事,始終把攻克「小案」作為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鳳臺縣部分農村地區盜竊糧食案件高發,群眾財產遭受嚴重損失。他圍繞涉案線索深入開展案件串並及研判工作,最終打掉一個跨區域盜竊糧食團夥,破案20餘起,追回被盜糧食5000公斤。案件告破後,他又挨家挨戶將被盜糧食返還至老百姓手中。
  • 大承網絡CEO楊震:中國創造 走向全球
    楊震所代表的大承網絡受惠於此,經歷6年耕耘,發展為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網遊企業,尤其是在全球化方面的成績尤其突出。在09年底併入空中網後,使得大承網絡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更好的發展。 今年年會的主題是「新十年、新責任、新跨越」,這也給網遊企業出了一道題:跨越什麼?
  • 專訪楊震:從「躲」在幕後的錄音師,到「獻」給音樂的持燈者
    他是楊震,以聲音為伴,他說要將後半輩子奉獻給音樂與藝術,為音樂家做好服務。從1998年擔任星海音樂廳錄音師開始,楊震已經在錄音事業上工作22年了。現在的他在星海音樂廳有兩重身份——首先是這座場館的運營管理者之一,同時又是首席錄音師。雖然回到錄音室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他每天還是特別期待可以回到這裡,對他來說,待在錄音室幹自己的專業,既是休息又是騰出些時間來思考。
  • 上海灘馬永貞,響噹噹的人物卻死得不光彩,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中國上海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傳奇城市的存在,「上海灘」不管是在老一輩的話語中還是如今的電視劇中都是一個分量十足的存在,其中也出現過諸多的傳奇人物——杜月笙、張嘯林等等,其中還有一位上海灘響噹噹的人物馬永貞,但是他死得卻很不光彩,千萬別再被電視劇欺騙了!馬永貞到底是何許人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