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是何炅老師46歲的生日,3000多萬人點讚。這讓我們想起了去年何老師的生日時百餘位明星送上祝福。如果說娛樂圈誰的人脈最廣,何炅絕對名列前茅。
與此同時,登上熱搜的還有清華大學研究生簡歷事件,在人脈關係一覽中從學術界、產業界、金融界到政府部門一一列舉,但被點名的人士表示與之根本不熟悉,可能只是一面之緣,更不清楚他為什麼要這麼展示。初入職場的我們,以為見過幾個大咖,有幾個業界大佬的電話,都是特別牛的事情,甚至與人炫耀。以為只要有了某個人的電話,加了誰的微信,通訊錄裡人員的數量,就是自己的人脈。熟不知,我們根本不在人家的圈子裡。拿出來炫耀也只會被人嘲笑,自找無趣。到底,什麼是人脈,人脈就是有利益往來的群體的名稱。
兩年前,有一檔塗磊老師主持的求職節目《非你莫屬》,選手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當場打電話給董明珠和俞敏洪,但是,遺憾的是對方不是忙音就是沒有接聽。顯而易見,或許小夥子真的見過董明珠和俞敏洪,在特定的場合下,對方也給了其她們的電話號碼。但僅僅是號碼,人家並沒有存你的號碼,否則也不會是忙音和沒有接聽。
初入職場的我們,不惜一切代價,參加各種行業論壇、高端論壇、各種聚會,為的就是認識一些行業大咖,業界大佬。每次將名片夾收集的滿滿的,為的就是錄入自己的通訊錄。過年過節還不時給人發個簡訊,但好像從未收到回復。因為你有的僅僅是通訊錄裡的一個電話號碼和文字,可是人家並沒有存你的號碼。
首先,因為你也不在人家的圈子裡,作為董明珠和俞敏洪都是業界大咖,每天的日程都是滿滿的,時間相當寶貴,怎會隨隨便便接聽電話。
其次,如果你真的在人家的圈子裡,還會上求職節目來找工作嗎?
所以,你認識誰真的不重要,誰認識你才是關鍵的。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問俞敏洪:「我怎麼樣才能成為你的朋友」? 俞敏洪反問他「你能帶給我什麼?」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成本人的人脈是以利益互換為基礎。
很多年前,一個應屆畢業生為了進入某著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在公司停車場等總經理。苦等了幾天,終於在停車場看見了總經理。畢業生徑直走向前,向總經理說向進入貴公司,但是簡歷一直石沉大海。總經理一邊離開一邊說:應聘的事情與人事部聯繫。畢業生說:我發現了貴公司網站上的一個漏洞,我這裡有解決方案,向請您看看。總經理停下腳步,並請畢業生到自己辦公室詳談。
當年,「私募教父」趙丹陽花了1466萬人民幣才獲得了跟巴菲特共進晚餐的機會,趙丹陽在進餐的時候,給巴菲特推薦了一隻股票;而巴菲特一句「會考慮」;讓這一股票足足漲了四個交易日。有價值的人不會輕易答應你的吃飯邀請,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每一分鐘都價值不菲。
這些大咖的身邊顯然不缺端茶倒水、拎包的人,況且貴人事多如果你對其沒有價值,分分鐘就打發你走人了。我們對其的價值決定了人家留給你的時間。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因為哥哥打人,被人惡意討要虛假醫藥費。要解決樊家的危機只能找到底有威望的人當中間人,爭取雙方和解。顯然,樊勝美沒有這種有威望的朋友。關鍵時刻,安迪想到了一直想與自己合作的當地的「地頭蛇」包奕凡。經過包總幫助,當地一個有威望的律師出面擺平了樊家的危機。
為什麼安迪能認識包奕凡,因為兩人都是業界精英,而且在收購案中有合作的可能。為什麼一向混社會的曲筱筱不行,因為剛剛回國不久的曲筱筱的朋友圈還是同樣是富二代的紈絝子弟。而安迪的朋友圈都是精英。關鍵的時候,安迪成功幫助樊勝美化解了危機。朋友圈的質量,決定了你辦事的難易程度。
奶茶妹妹嫁給劉強東後,有媒體爆出,奶茶妹妹的一些同學有劉強東的推薦,進入了非常優秀的企業。能成為奶茶妹妹的同學,進入中國最頂尖的學府清華大學,自身的優秀自然不用多說。但同樣是清華的學生,在簡歷上展示,和有牛人的推薦信的說服力無法相提並論。
20年前,出國熱。很多人申請國外的高校。作為經歷過出國熱的我們自然知道,想要什麼去國外讀優秀的大學需要推薦信。而同樣是推薦信,有的人提交了10多份,依然沒有被錄取。而有的人,只提交了1、2份就被錄取了。都是推薦信,人家的2份,是世界500強的高管和某個領域的知名教授寫的。而你的推薦信雖然數量多,但大多都是普通人寫的。
如同在單位,你和同事的關係再好,也不如和領導的關係好重要。所以,牛人的一份推薦信,一句誇你的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你的層次。
所謂人脈,就是你的有效關係網。體制內,人脈就是政治資源;對於我們,人脈就是相同層次的,有利益往來的人群的集合體。
前些天,董明珠因為朋友圈再次登上熱搜。劉姝威的朋友圈這樣寫到「「飛抵珠海,與閨蜜董明珠相聚」。劉姝威,相信廣大股民肯定不陌生,被稱為「股市良心」,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財經大學研究員,年度經濟人物。而據報導,董明珠的朋友圈,除了劉姝威還有何振紅、夏華、杜鵑等,非富即貴。
「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結識什麼層次的人。
最近,賈乃亮、鄧超、嶽雲鵬等明星入住了直播帶貨界一姐薇婭的直播間,明星入住薇婭的直播間已是一件平常事了。據說即將開播的《嚮往的生活》第5集其中一期也會邀請薇婭。《王牌對王牌》也在上期中邀請薇婭。為什麼明星會去薇婭的直播間,為什麼綜藝節目會邀請薇婭?因為薇婭能賣出這些明星代言的產品,能夠讓這些贊助商的產品大賣。
人脈,就是正好你有需要,恰好我有用。
董明珠的閨蜜團裡有杜鵑。提起杜鵑大家並不陌生,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的夫人。但不得不提的是黃光裕和董明珠水火不容,但杜鵑為什麼能成為董明珠的閨蜜?黃光裕入獄後,杜鵑需要帶領國美走出困境,也需要作出一份業績向股東交卷,更需要讓國美蒸蒸日上的等待老公出獄。而在家電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格力也需要渠道擴大自己的市場,提升自己的銷售額。
所以,沒有一塵不變的關係,只有最終的目的。任何關係都是因最終的目的,最終的利益而結合的。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費盡心思參加富貴雲集的活動,但除了結識「無賴」曲連傑外一無所獲。父親重病需要錢手術時,平時那些所謂的「朋友」卻沒有一個出手相助。初入職場的我們,或許是處於好奇心,或許是處於虛榮心,總是不停地參加各種聚會,馬不停蹄的趕場。除了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外,一無所獲。如果,我們將這些時間用於投資自己,提升自己上,或許早就成為職場精英了。
頭條裡的達人「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曾在自己的文章裡寫過,她很少參加聚會,甚至是單位和部門的聚會她也很少參加,而將這些時間用在了寫作上。所以,成功出版了四本暢銷書,每年寫作帶來的收入過百萬。而出了名之後的她,也被很多知名企業,高端論壇邀請。
同學小玲上學時因為家境貧困,經常被一些同學瞧不起甚至欺負。同學生日聚會,節日聚餐很少有人叫她,就連班級活動時班長也說一個貧困生叫她做什麼。在學校的時候她也基本沒有朋友,她從不主動與誰來往。她清楚自己無力負擔社交的費用。每次見到她時都是自己一個人背著她的破書包獨自的走在校園裡。除了上課和吃飯,她不是在自習室學習,就是在圖書館看書,每天基本都是熄燈前才回到寢室。因為寢室的舍友覺得跟她不在一個圈子,沒有共同話題,都不願意理她。但大學四年,每次考試她都是名列前茅。大四那年,就當我們都為畢業論文和找工作發愁的時候,她卻收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的錄取通知書。如今,早已是國內一所名校副教授的她,在我們組織學校97年校慶邀請其回校參加的時候,她只是回了一張與一上市公司高管的合影,地點在瑞士日內瓦。
社會就是有階級之分,無視階級只會碰壁,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打開人脈的關鍵。
我們常常想認識某位大咖,藉此提升自己;想結識有用的人,幫助自己。所以,我們的通訊錄裡密密麻麻的存滿了各種人的電話。我們拼命的參加論壇,聚會,不停地遞上自己的名片,索要別人的名片。於是名片簿裝滿了一本又一本,認為我們打開了自己的關係網,擴大了自己的人脈。但是,人脈,是以有用和需要為基礎的,是以我們所處的階層劃分的。與其不停地想辦法結識別人,不如努力的提升自己,讓自己值錢,讓自己增值。你若盛開,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