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古今交融韻味濃

2020-12-27 湘湘愛旅行

運河三灣風景區位於古運河三灣段,總佔地面積3800畝,是以運河三灣及周邊溼地風光為依託,因地制宜配置人文景觀及休閒設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態人文景區,擁有眾多耀眼的頭銜: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區和國家4A級景區。有水就有橋,在景區內有多座各具特色的橋,成為了市民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張馨純 運河三灣風景區講解員:

我們現在站在這個位置,身後這座橋,就是咱們景區的一座網紅橋,這座橋的名字叫剪影橋,它傳承的是揚州的剪紙文化,其次呢顏色非常鮮豔,採用的是中國紅,還有您看它像不像咱們揚州的另外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漆器。所以咱們這個橋又傳承了剪紙文化,又傳承了漆器文化,還有另一種老揚州人特別喜歡早上吃一種美食——蘭花幹,有沒有很像 所以這座橋呢?集合了揚州的三種地方文化,它也是剪紙當中拉花的這樣一種造型,給人一種特別靈動的感覺。

雨薇 新聞女生:

除了剪影橋,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一座凌波橋,這座橋全長223米,它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咱們揚州的水,應該說這座橋非常靈動的設計,和我們波光粼粼的運河水是交相輝映,也是體現了咱們揚州與運河,城河同生的這樣一種歷史文化底蘊。

錦瑟橋形狀像一張古琴,琴瑟橋猶如一臺大型古箏,廣陵琴派和揚派古箏的獨特魅力在三灣,以橋梁的建築形式定格,為四海賓朋奏響別樣的旋律。古人云:「聽雨多臨水,看雲長傍山。」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九龍岡、津山遠眺等登高望遠的好地方,讓人臨風讀雨,看天賞雲。

有山有水有橋,景區內自然還少不了船。上個月我市試運營了運河「水上巴士」,從東關古渡到三灣景區的這條線路,每天都處於爆滿狀態。河道曲折、變幻莫測的古運河三灣段,給市民遊客帶來了別樣體驗。

王愛民 揚州航道管理站站長:

我們揚州的古運河航道呢,從東邊的揚州閘到南邊的瓜洲閘大約30公裡。我們的旅遊航道從大運河的河口到通揚橋9.49公裡,剩下來還有大概20公裡,政府最近也在向省裡面匯報,準備把我們的旅遊航道從通揚橋一直延伸到瓜洲船閘,我們三灣正好是在從通揚橋到瓜洲船閘,正好這個中間節點的位置上。從邗溝一路走過來現在到三灣,再到南邊的瓜洲,中間經過高旻寺,整個把我們歷史的這個遺存,一條線全部通過運河把它串起來了。

無論是空中看三灣,還是地面看三灣、水上看三灣,都有不一樣的美。「北有瘦西湖、南有古三灣」名副其實!接下來,雨薇再帶大家去探訪一下運河三灣風景區內的兩處文化空間。

雨薇 新聞女生:

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還有一處可以全方位彰顯運河文化的區域,那就是我身後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經過一年多緊張的建設,目前呢它已經初顯真容。

2019年9月,在運河三灣風景區內,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正式開工建設,設計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領銜,承建方是江蘇邗建集團。博物館整體造型像一艘龍舟,典雅大氣,旁邊的大運塔則以唐塔的風格設計,未來會與文峰塔、天中塔在運河邊連成一條線,形成「三塔映三灣」的景觀。根據設計規劃,博物館內設多個主題展廳,還有考古研究所、文創商品銷售、餐飲、小劇場等功能區。目前工程已經進入掃尾階段,近期博物館將由南京博物院接手布展,預計明年7月1日前開館迎客。

雨薇 新聞女生:

作為一座「國字號」的專題性博物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對大運河進行全流域、全時段的展示,相信會成為面向世界的一個新窗口。

在三灣東門廣場附近,有一處寧靜雅致的文化空間——邊城書院,門口寫著這樣一句話:「在運河聲裡,品歲月書香」。走進書院,新穎別致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王軍 邊城書院主理人:

把它設計成一個抽象的船,然後這邊是一個碼頭,相當於這艘船停泊在碼頭,馬上要駛入古運河,走向這樣一種文化的河流的寓意。

王軍是一名新揚州人,他告訴記者,早在童年時期,和運河有關的記憶就深深刻在了他的心裡。

王軍 邊城書院主理人:

我出生的城市是在安徽淮北的一座小城,它正好是古運河當中的一段,所以從小我們就生活在運河邊,看到那些水啊,你會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所以當時我來到三灣,看到這邊正好離古運河如此之近,一下就打動了我,讓我想起小時候母親河的那種感覺。水我覺得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獨特的一個存在,對大運河沿岸的這些居民來說更是如此,所以每天當我站在樓頂,看到運河緩緩流淌的時候,你骨子裡面的那種鄉情、鄉愁或者是對這種文化的思考就油然而生。

王軍痴迷於古籍文化,因此在邊城書院裡,我們看到了許多他精心收藏的與運河、與揚州有關的古籍。擺放在展區第一列的這套古籍名為《廣陵通典》,是由清代乾隆時期著名學者汪中撰寫的。

王軍 邊城書院主理人:

它上面寫「吳王夫差十年,秋,城邗溝,通江淮」,短短的一句話就把揚州誕生的時間和它的一個獨特的特色,甚至揚州城和水這種奇妙的命運的連接,都已經點出來了。這套古籍它的名稱叫《嘉慶重修揚州府志》,是非常經典的一本志書,它記載了我們揚州的方方面面,人文、地理、教育,包括重要的這樣一個運河,漕運啊,像這邊幾冊都是記載了嘉慶時期揚州這邊運河的一個基本情況,比如什麼時候適合通航,什麼季節處於枯水期,又什麼時候進行疏浚,這上面都有非常詳細的一些記載。

深秋時節,天高雲淡,古運河靜靜流淌。在明亮現代的文化空間裡,因為有了收藏者的精心呵護,古老泛黃的書籍展現出了最迷人的姿態。

王軍 邊城書院主理人:

提到這個古書籍呢,大家其實對它有一個很強的距離感,有一種陌生感,但是提到運河 大家又覺得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二者不是相背離,而是相統一的,中國浩瀚的古籍當中有很多都記載了我們這些水利文化,或者是生活在運河邊的我們的先輩,他們所奮鬥一生所帶來的那種正能量,這個其實是我想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把古籍、運河,還有我們現在的生活,通過這種方式打通,重新建立一種比較美好的連接。

我們常說,要把古老厚重的運河文化融入現代化的新生活,這一點王軍做到了,而整個運河三灣風景區更是這種理念的完美典範。眼下景區內秋色宜人,大家不妨趁著周末去走一走逛一逛,領略三灣古今交融的獨特魅力。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朱蔣慧

【來源: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鷓鴣天-詠揚州運河三灣
    浩蕩長河過萬船,揚州古運秀三灣。吳王挖下邗溝土,煬帝疏開漕道瀾。橋剪影,榭觀帆。微縮溼地鷺翩躚。黃金水路情歡鼓,生態公園詩譜篇。註: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古運河三灣段,以運河三灣及周邊溼地風光為依託,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觀及休閒設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態人文景區。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挖下邗溝的第一鍬土,隋煬帝楊廣在邗溝的基礎上開挖南北大運河。
  • 三艘木帆船亮相 揚州三灣公園再現運河帆影
    昔日「運河帆影」再現記者昨天看到,三艘新的木帆船亮相三灣公園,昔日「運河帆影」再現。古運河是揚州的母親河,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古運河揚州段是整個運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現在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裡。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裡,這一段運河最為古老,最著名的就是「揚州三灣」。過去的揚州運河,是水陸交通的樞紐,古運河上滿眼帆影,揚州歷史上曾有「車馬少於船」一說。風帆船曾是揚州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
  • 考察調研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習近平總書記誇讚「揚州是個好地方」
    初冬時節,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一河波光瀲灩,兩岸疊翠流金。「三灣區域原來是城郊接合部,農藥廠、製藥廠、染化廠等企業集中,在揚州城是『人人嫌』。從2014年起,揚州啟動建設佔地3800畝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搬遷企業、拆除碼頭、清理違建,疏浚水系、改造駁岸、修復溼地……幾年下來,這裡的環境變化之大讓人不敢相信。」日落時分,湯衛華指著霞光掩映的運河風光自豪地說,「這裡從人人繞道走的臭水塘,變成個個都想來的4A級風景區。」
  • 500多名市民揚州運河三灣「走運」,走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快樂「走運」揚子晚報網10月6日訊(通訊員 劉明 記者 陳詠)6日,「華僑城·江蘇邗建」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最後一項活動「山川異域同走運」,在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舉行。記者了解到,本場「走運」也是第五屆揚州網民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瞧他們多開心記者注意到,當天參與徒步活動的隊伍分為「學業運」、「事業運」、「家庭運」、「快樂運」、「平安運」五組,每組名字都代表了一個美好的願望。一位參與者表示,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漫步在運河邊,本來就很愜意。
  • 1月1日將舉行元旦長跑,千人暢跑運河三灣
    揚州網訊(記者 傅春揚)元旦長跑是揚州傳統的迎新年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動。記者昨天從市體育局獲悉,2021年1月1日上午8點,2021年元旦長跑主會場活動將在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鳴槍起跑,全程約3公裡。主會場起、終點位於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西門廣場,具體線路為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西門廣場逆時針經凌波橋至東門,再到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經剪影橋至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西門,全長約3公裡,參與規模約為1200人。
  • 運河三灣「新網紅點」濱水空間,你去打卡了嗎?
    為了更好地挖掘運河文化 營造濃厚的運河文化氛圍 運河三灣 運河三灣「生態客廳」全新呈現
  • 跟著總書記看江蘇③丨美得令人窒息的運河三灣究竟是何來歷?
    11月1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江蘇中部的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的揚州,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在揚州,總書記首先考察了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情況。
  • 總書記剛剛來過這裡丨運河三灣, 未來更美
    秋冬之交,江蘇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層林盡染、色彩斑斕。蘆葦蕩、杉樹林、親水道,構成展開在碧水藍天之間的一幅詩意畫卷。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考察,走進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 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告訴記者:「在兩塊展板前,我們向總書記介紹了大運河揚州段沿線生態修復與文化保護、古運河三灣片區環境治理與規劃建設。總書記看得非常仔細,一張圖一張圖地看。他非常重視運河功能的發揮,以及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揚州:護好千年運河 潤澤造福人民
    揚州是中國古運河原點城市,也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交匯點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期間專程來到當地運河三灣,了解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情況。今天的《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專欄,讓我們一起走進揚州。
  • 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三灣區域原來是城郊接合部,農藥廠、製藥廠、染化廠等企業集中,在揚州城是『人人嫌』。從2014年起,揚州啟動建設佔地3800畝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搬遷企業、拆除碼頭、清理違建,疏浚水系、改造駁岸、修復溼地……幾年下來,這裡的環境變化之大讓人不敢相信。」日落時分,湯衛華指著霞光掩映的運河風光自豪地說,「這裡從人人繞道走的臭水塘,變成個個都想來的4A級風景區。」
  • 去揚州看運河三灣
    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揚州市運河三灣風景區。孟德龍攝(人民圖片)身居丘陵,村莊裡的幾口當家塘,就像沙漠裡的綠洲一樣,令人稀罕,給人希望。運河三灣,亦是如此。古文中,「三」通常是個虛數,泛指數量多,但運河三灣之「三」,應是個確數,是真正的三道灣。運河之水自北向南,一路裹挾了黃河、淮河等諸多水體,泱泱而來。途經江蘇揚州城南二裡河一帶時,因河道相對狹窄,勢頭趨猛,仿佛雄鷹俯衝直下,猛然間收不住腳,迅疾而洶湧,來往船隻被衝撞得暈頭轉向,不是阻滯就是擱淺。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在揚州三灣拔地而起
    揚州市三灣投資建設公司董事長李大衝告訴記者。為了防控疫情,當地專門派車去外地接回工人,並經隔離確保安全後,於2月22日復工。  打造世界運河文化旅遊目的地,展陳復原運河人文風情,是揚州三灣景區的建設目標,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無疑是其中的點睛之筆,也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的一個地標。
  • 運河雅集活動展現南北文化交融魅力
    「京杭風韻」運河雅集活動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重要活動之一,昨天上午,在通州大運河上的大型仿古畫舫「通運號」上拉開帷幕。來自北京、浙江、杭州、揚州的藝術家紛紛獻藝,詩歌、書畫、戲曲一應俱全。
  • 弘揚運河文化,創想精彩生活|華僑城·江蘇邗建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
    「千年運河·精彩生活」——「華僑城·江蘇邗建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由揚州市委宣傳部主辦,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承辦,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揚州市商務局、揚州報業集團、揚州廣電傳媒集團協辦,將於9月28日晚在揚州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北門廣場拉開帷幕。
  • 十三年「運河之約」:揚州「繪」出流動的文化美食「上河圖」
    三灣大運河片區從過去只是一片雜亂不堪的城中村,重生為集生態保護、休閒觀光、運河文化等功能於一體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述說了一部化腐朽為神奇的」揚州故事」。據揚州市政協主席、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執行副主席陳揚介紹,自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之後,目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位於揚州的共有6個遺產河段、10個遺產點,「揚州因運河而生,2500多年來,大運河揚州段河道經過無數次變遷,形成了豐富的運河水系。
  • 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千裏運河脈動...
    溝通南北,綿延數千裡,歷經無數繁華盛景和動人故事;貫連古今,奔流幾千年,沉澱厚重歷史變遷與家國記憶。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挺立的脊梁,那麼大運河就像中國流動的血脈。走近大運河,便走入了一部在中華大地流淌千年的宏偉詩篇。
  • 揚州:華筆妙墨寫宏篇
    全年新推出揚劇《鑑真》《黨的女兒》、揚劇小戲《夫妻哨》、揚州彈詞《寶黛釋嫌》等重點作品近20部,歌曲《藍天下》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如今,位於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其鋼結構主體已基本建成,高度超過百米的大運塔也成功封頂,整體工程將於明年10月底前完工,屆時,將成為大運河沿線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最重要標誌。
  • 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形成「揚州倡議」
    人民網揚州9月28日電(張玉峰)28日,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世界運河之都」揚州成功舉辦,來自世界運河城市、國際組織、大學研究機構等的500餘名嘉賓,圍繞主題進行熱烈討論,達成廣泛共識,形成世界運河城市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發展的「揚州倡議」。
  • 在保護好長江運河中展現「揚州作為」
    在揚州,至少有兩個地方與全國發展大局密切關聯:一個是江都水利樞紐,這裡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的標誌性工程、源頭性工程;一個是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   在中國,很少有哪一座城市像揚州這樣與長江、運河高度相關:揚州是萬裡長江與千年大運河的交匯點,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大運河文化帶的原點城市,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城市,是江淮生態大走廊保護的率先倡導與行動的城市,也是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的牽頭城市、大運河沿線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和全國唯一全域納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核心區的地級市、是運河文化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城市
  • 造型奇特的「剪紙」橋 成揚州最豔麗的網紅打卡地 而且免費參觀
    作為擁有著「世界運河之都」美譽的揚州,由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揚州在古代中國幾乎經歷了通史式的繁榮,歷經幾千年經濟、文化的繁盛,因此既然來到杭州,不到運河邊轉轉實在是個遺憾。今天我將用鏡頭帶領大家,走進揚州運河三灣溼地公園,親眼看看傳說中的「靴子」島和剪紙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