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作為我國家喻戶曉的名著,自國產電影誕生以來,便成為影視劇奇思妙想源源不絕的素材。
即使沒有讀過其原本,大家對於書中一個又一個玄幻奇妙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詳。這主要歸功於從上世紀60年代起不斷湧現的聊齋電影,如《倩女幽魂》、《古墓荒齋》、《畫壁》、《畫皮》等作品。
閒來無事,把7月份上線的《美人皮》看了一下,通過對比其他聊齋電影,小賊發現《美人皮》的故事儘管依舊沒能擺脫「人妖殊途式愛情」的俗套,但其對愛情及價值觀等命題的思考卻也讓我們逐漸回歸其本質。
說起韓棟,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步步驚心》裡的九阿哥胤禟,《美人無淚》中的多爾袞,《愛情悠悠藥草香》裡的白二爺白乾笙,《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以及《錦衣之下》裡的嚴世蕃。
韓棟的演技一直都在線,《美人皮》中的他依舊沒讓人失望。他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叫喬俊昱,為人熱心,善良耿直。歸鄉途中,夜遇一隻貓,出於好心,便為其包紮。隨後,這隻貓化作人形,被幾個彪形大漢欺侮,他再次出手,將其搭救。
溝通中,喬生得知二人的目的地相同,便邀請結伴而行。誰知,這隻貓對其暗生情愫,夜裡竟直言要以身相許。這可嚇壞了正直的喬生,他強硬拒絕。
到達目的地後,喬生正要打算與其道別,沒想到遇到了連城。喬生這才知道,原來自己搭救的姑娘叫賓娘,而與賓娘舉止親密的人是她的表妹連城,是有名的才女。
一見鍾情的喬生對連城念念不忘,從此情根深種。不明白人世間情感的賓娘數次表白喬生,但都被拒絕了。
「如果她生得醜陋,喬公子是否還會喜歡她?」
「情愛皆由心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與這容貌和家室皆無關係」
可這話賓娘並沒能聽懂,她深知連城容貌昳麗,認定喬生愛的就是連城的美貌。直到連城病重,急需男子胸前一錢肉做藥引,看到喬生毫不猶豫開膛取肉時,賓娘這才理解一二。
韓棟飾演的喬俊昱是典型的「儒學後生」。喜歡字畫、內有才情、奉行「男女授受不清」,認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他的世界觀裡,愛情很純粹,只要喜歡,自己為對方做任何事都心甘情願,哪怕豁出性命。
在探討張予曦飾演的連城這個角色之前,先給大家一張圖,好好完成下娛樂圈「十大未解之謎」之張馨予、張雨綺、張馨予、張歆藝等人分別長什麼樣的課題。
圖中C位就是張予曦,一雙歐式大眼睛,嘴巴小巧,其實還是十分有辨識度的。
回到電影中,連城是個富家女,相貌美麗,性情溫婉,才情不俗,是男子們遇上便會愛上的尤物。但是她偏偏愛上了一個窮苦書生喬俊昱。當然,喬生對他也是一眼萬年。
「門不當戶不對」自古以來便是兩情相悅之人無法終身廝守的直接原因,《美人皮》自然也脫不開這種俗套設定——連城的父親為了仕途,將連城許配給了城中紈絝子弟王化成。此人最愛美色,人妖不忌,典型的「愛美人不惜命」。
可連城是個倔性子,她認定了喬生,既然註定無法在一起,那新婚變忌日她也在所不惜。對於連城和喬生的兩情相悅,賓娘十分疑惑。
「你怎麼確認喬公子就是你的命定之人呢?」
「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就哪怕是兩個人只用眼神也可以表達心意」
連城的愛帶有滿腔孤勇、奮不顧身的意味。和喬生的互相傾慕是她對抗一切的底氣。可是賓娘依舊沒能領悟,她甚至想像不到連城可以為這份愛情做到哪一步。
所以在連城和王化成成親當日,她提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由她和連城換臉,她以連城的模樣成親,而連城則頂著賓娘臉去赴約。而她真實的心思卻是取代連城。
談及「愛情觀」,大家或許經常會被問到「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隨著感情閱歷和旁人故事的增多,我們的觀念也在時刻被挑戰,並作著這樣或那樣的改變。
有人曾戲言:「一見鍾情都是見色起意,日久生情方可見真心」。在這個看臉的世界,顏值即正義多少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不知道大家是否體驗過,初遇一個人小鹿亂撞的心情?或許那個人容貌一般,但是一旦對上那雙眼睛,你的心裡就像是裝了上萬隻蝴蝶,一個不小心,它們便像海嘯一般噴湧而出。
喬生和連城的相遇便是如此,他們對彼此的情誼很難用言語描述,用現在的眼光看也多少有些不切實際。以前的我們會為影視劇中「非你不可」的愛情感動到淚目,現在卻時常感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真實。是我們變了,還是周遭的環境變了?
愛情到底源於什麼?又該走向何方?這是個十分永恆的話題,似乎從沒有人給出標準的答案。《美人皮》其實也沒有很直接的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直接告訴我們愛了會如何。
賓娘是個很悲劇的人物,她不是人類,所以無法理解人類為什麼會因為看上那麼一眼,便要糾纏一生。她以為喬生愛的是連城的絕世容顏,所以費盡心思只為得到那副皮囊。
或許她後來懂了,比如看到喬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緊緊盯著容顏已改的連城。於是她把自己修煉千年的精舍給了喬生,圓了兩人的夢,也了了自己的願。
愛情到底是就見色起義,還是愛由心生?遇到了那個人應該就知道了吧。
我是小賊,《美人皮》這部電影你看了嗎?你覺得這部影片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