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英劇回歸,讓人看得欲罷不能。雖然每一集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密閉的小空間裡,而且每集只有30分鐘的長度,但是信息量巨大,最後幾分鐘的結尾更是出乎意料,雖然觀眾有一種被耍了的感覺,但還是忍不住大呼過癮。
這部劇就是《9號秘事》(Inside No.9),每季有6集,如今已播到第四季。
《9號秘事》每集的故事都是獨立的,某種程度上都和9號有關,9可以是房間號、車廂號,甚至是垃圾箱的號碼以及鞋子的尺碼,其實9這個數字也是主創人員隨機想到的。
《9號秘事》每一集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你可以在這部劇裡看到驚悚、懸疑、荒誕等各種元素。
比如讓很多人果斷入坑的第一季第一集《沙丁魚遊戲》,沙丁魚遊戲的規則是一旦發現躲藏的人,就要和他躲在同樣的地方,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個人。於是我們看到這集,所有參加訂婚派對的人都按照遊戲要求擠在同一個衣櫃裡。
每個人看似漫不經心的對話其實是在交代人物關係,布下種種懸念,為後面的反轉做鋪墊。看到最後才發現這部劇每一分鐘都不能放過,因為每一處細節都可能是最後反轉的伏筆。
最不起眼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讓人細思極恐。
第一季第二集用啞劇的表現手法,只有人物的表情、動作以及背景音樂,聽不到人物的對話。這集講的是夜晚兩個小偷在一個別墅裡盜取名畫所引發的種種啼笑皆非的事情,至於結局嘛,你絕對想不到。
第二季第四集講述的是一個安慰熱線的新手接線員,工作過程中屢次接到恐怖電話。這集創新的地方在於讓觀眾以監控攝像頭的視角,在四個畫面中全程觀看辦公室的全景。
我們全程盯著這四個不同的畫面,以為這樣可以對所有人做了什麼事情都一清二楚,但是結局我們還是猜不到。
第三季第三集《斯芬克斯之謎》是公認最好的一集,這集致敬古希臘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在短短30分鐘的長度內劇情反轉、反轉再反轉,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命運巧妙的與字謎相呼應。
當你以為《9號秘事》只是反轉的套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有幾集我們看到最後,不斷期待著反轉,卻發現故事反而戛然而止。《9號秘事》就是如此的不走常規,沒有反轉恰恰是最大的反轉。
再來看看回歸的第四季,第一集的故事發生在酒店九層的走廊,開場男服務員說著詩意的臺詞閃亮登場。
王子的侍衛野心勃勃,他醞釀著一個刺殺王子的大陰謀,以此幫助自己的父親稱王。
這個王子品味獨特,他一來酒店就告訴男服務員,他想要特殊服務。這個王子看起來很眼熟,他就是《黑鏡》第一季第一集裡那個悲催的首相。
隨後,一個和王子有同樣長相的遊客和女友來到了酒店,他計劃今晚求婚。
不過他的女友似乎感到厭倦,他們的愛情迎來危機。
接著一幕幕誤會和鬧劇開始上演:男服務員錯將遊客當成了王子,將王子的特殊服務送到了遊客房間,而王子則將門外痴呆的老太太錯當成給自己的特殊服務。
為了成全遊客和他女友,消除他們之間的誤會,好心的女服務員請來催眠大師,結果遊客的女友被催眠之後,錯將老太太的兒子當成了自己的男友。
陰差陽錯之下,種種荒誕的巧合和誤會不斷疊加,迎來最後的高潮。
從這一集的劇情和臺詞,可以看到莎士比亞戲劇的影子,感覺部分有點像《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以及《皆大歡喜》。
這不是編劇在劇中第一次致敬莎士比亞,早在第一季第五集的時候他們就致敬了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麥克白》。那一集的五幕劇結構以及情節、人物、臺詞和《麥克白》很相似,但是熟悉莎士比亞戲劇的觀眾反而會因為慣性思維被誤導,那集的結局和《麥克白》有點不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9號秘事》編劇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他們對於戲劇的熱愛,本劇致敬了莎士比亞戲劇、阿加莎的懸疑小說等世界經典文學,諷刺揭露人性的同時展現高格調的黑色幽默。
《9號秘事》的兩個編劇裡斯·謝爾史密斯(二冊)與史蒂夫·佩姆伯頓(胖胖)堪稱奇才,他們早年就在一起合作了《紳士聯盟》以及《瘋城記》,展現他們自編自演的才華。
他們不但在《9號秘事》裡表現精湛深厚的編劇功底,更是秀了一把演技,可以說每一集都有他們兩個。
不得不感慨他們戲路之寬廣,他們演過好基友,也演過小偷,角色跨度、差異如此之大,他們也能輕鬆駕馭。
第四季第二集是比較催淚感人的一集,這集講述兩個過氣喜劇演員的故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兩個編劇獻給他們自己的故事。他們也許想像過多年之後彼此的樣子,將現實中那代喜劇演員的經歷和自己的想像融合在本集的創作中。
他們兩個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之後,終於演了一回他們自己,他們也埋了幾個自己作品的梗在臺詞對白裡。
也許曾經因為誤會和分歧最終分道揚鑣,但是那些美好歡樂的記憶永遠不會逝去。
看了四季《9號秘事》之後,會發現每季總有那麼一集和其他集風格不同,畫風治癒又感人。
在第一集的喜劇和第二集的溫情之後,第四季接下來的幾集會不會回到暗黑反轉的常規操作呢?在這裡無法預測,因為主創不斷的尋求突破,嘗試多種風格,這也正是我們喜歡《9號秘事》的原因,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它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本文首發FIX字幕俠,作者是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