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代工巨頭,大多數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當屬誕生於我國臺灣的全球知名代工廠富士康。事實上,除富士康之外,寶島臺灣還誕生了一個享譽全球的代工巨頭,這一巨頭便是臺積電。臺積電是目前臺灣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家專業晶圓代工廠。
據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創建於1987年,發展至今已經擁有30多年的歷史。對於一家以核心技術為驅動力的科技公司,這30多年對於臺積電而言並不長。但臺積電卻憑藉自身實力以及創始人出色的專業實力以及強大的人脈,迅速從無人問津的小工廠成長為全球巨頭。
如今,全球知名手機品牌蘋果、華為都是臺積電的重要客戶,此外還包括在晶片領域壟斷全球的高通,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臺積電的晶片量產能力。正因如此,目前臺積電的7nm產能已經接近滿載狀態,而即將於第二季度實現量產能力的5nm工藝也早已被蘋果、華為以及高通搶佔。
與此同時,幾乎供不應求的產能自然也為臺積電帶來了可觀的營收成績。2月28日最新消息,臺積電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聯繫前三季度的業績報告可知,該公司在2019年全年的合併營收高達10699.85億新臺幣,增長率3.73%。
臺積電在2019年全年的稅後純利潤達到3453.44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為800億元,相比2018年同比大漲32.28%。為了進一步增大產能、擴張業務規模,臺積電在深入研發核心技術的同時,還斥巨資從ASML處購入精度更高的光刻機。
眾所周知,作為晶片量產環節中所能用到的最重要的設備,光刻機的性能強弱、精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晶片的綜合實力。因此為了儘可能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為了更好地研發下一代技術,日前臺積電透露,公司預計斥資150億--160億美元(1000億--1100億元)購買光刻機。
根據前文數據可知,臺積電在利好的情況下,年度淨利潤才達到800億元。而臺積電為購入光刻機付出的成本,比年利潤還要高出200億元左右。如此看來,雖然賺錢,但花錢也不少,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諦什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