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秉義弘道 傳遞法治溫暖

2020-12-24 中安在線網站

  他以精益求精的匠心,煉就了一身過硬的執業技能;

  他以捍衛正義的決心,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案例;

  他以肩擔道義的初心,播灑法治陽光,傳遞公益情懷;

  他用20年的執著堅守,詮釋著一位法律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他就是安徽國譽律師事務所主任、安慶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韋國。

  匠心獨運爭創一流鑄品牌

  在常人的印象裡,法律人是國家法治的代言人,刻板理性且難以接近,但這一顧慮在記者約訪韋國律師時徹底打消。來到國譽律師事務所,只見辦公室布置得溫馨雅致,茶几上早已沏好的綠茶散發著淡淡清香,營造一種輕鬆舒適的氛圍。與在法庭上口若懸河、揮斥方遒截然不同,韋國隨和的談吐,似這深秋的暖陽一般,讓人覺得溫暖、親切。

  「我是2000年開始在當時的安慶皖安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職業,2006年4月25日,創立了國譽律師事務所,這個名稱的由來源自『國家信譽在於法治』,我們的目的就是以追求國家法治為己任,打造一個既能實現個人價值,又能施展個人抱負的職業平臺」,作為一個目標明確、行動果決之人,韋國在創立律所之初就確立了發展規劃和執行綱要,「我們制定了『2、5、8發展規劃』,即兩年內成為安慶市優秀律所、一流律所,五年內成為安徽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律所,八年內成為全國具有一定特色,在追求社會法治進步方面有著良好聲譽的律所。」

  事實證明,這一系列發展規劃在韋國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一一實現,並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2007-2009年,國譽律師事務所連續三年在全市獲得優秀律所、先進律所、文明律所等榮譽稱號;韋國代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被中央電視臺《經濟與法》欄目報導,2008年獲得「安慶市十佳公益律師」稱號。韋國自2007年開始擔任中華環保聯合會志願維權律師,其代理的巢湖漁塘汙染案當時被央視《綠色空間》報導;2008、2009年承擔了國家環境保護部的課題研究,發表著作《律師從事環境公益訴訟的困境和出路》;在全國律協和人民網法治頻道聯合舉辦的「2010年度全國最佳辯護詞」評選中,韋國律師的《劉某涉嫌挪用公款罪辯護詞》在一百多篇辯護詞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2015年主編《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操作指引》;2017年榮獲「安徽省十佳律師」稱號;2019年主編出版的《安徽省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大數據報告》獲科技法學會三等獎;2019年12月主持召開長三角地區首屆智慧財產權律師大會,發起了長三角經濟區智慧財產權律師協作聯盟;2020年3月主編《疫情期間專利權強制許可法律服務操作指引》。

  此外,韋國身兼數職,先後擔任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研究指導(北京)基地專家委員會專家,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法律監督專家委員會專家,安徽省法學會智慧財產權專家,安徽省智慧財產權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並擔任數十家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的法律顧問,為這些單位的正常發展保駕護航;同時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安慶師範大學和池州學院的客座教授,每周分赴各校進行專業授課。

  2014年,國譽律師事務所創建僅僅8年之後,韋國憑藉其專業化分工、規範化管理和一體化運營模式,相繼在上海、合肥創立了律所分部,大大拓展了執業範圍和律所影響力。

  卓越從來都有原因的。「為善良而戰,為法治而鬥」,這是韋國一直謹記於心的執業理念,他坦言:「律師為人類的善良而戰是人類歷史賦予律師的神聖使命,追求法律的正義和公平是律師職業的靈魂;為法治而鬥是中國歷史賦予當代律師政治使命,律師只有以追求法治為己任,才能讓自己保持較高的思想操守,只有心中時刻銘刻正義,才能免於墜落,讓高尚成為律師走向法庭的光環,為善良和正義而戰鬥。」

  執業多年,韋國一直秉持理念,堅持打造專業的團隊,從嚴管理、規範運作,為律所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每個律師從接案到之後的法律服務,韋國始終參與指導,且要求嚴苛,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目標,以精湛的工作技巧,嚴謹的工作態度,深厚的理論功底,帶領著整個團隊發展、進步。

  心懷大愛點燃「法援」之炬

  作為一個用法律說話,以理字為先,用良知做事的律師,韋國始終懷揣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司法信仰的追求,為弱勢群體奉獻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著法律的尊嚴和社會正義,從而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案例。

  韋國在刑事辯護中承辦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諸如為章某涉嫌入室搶劫案無罪辯護成功、為劉某涉嫌挪用公款罪無罪辯護成功,為方某涉嫌貪汙罪最終改判緩刑重獲人身自由,「與『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截然不同,我們律師是根據證據和法律來獨立做出判斷,維護的是當事人的合法利益」,韋國坦言,「為什麼說在公檢法這樣的『鐵三角』之外,還有一群無職無權的律師團隊,他們存在的作用是防止公權力的濫用,從而維護公民的私權受到保護。」

  韋國曾歷時五年無償代理何小紅因輸錯血型而引發的醫療糾紛案,在他不懈努力和據理力爭下,最終使當事人成功維權,獲得高額的賠償。該案被中央電視臺《經濟與法》欄目作為典型案例播出,引起很大反響。

  2007年,巢湖汙染死魚案作為一起公益訴訟被中央電視臺《綠色空間》欄目及安徽省內多家媒體跟蹤報導,在全國範圍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社會反響。當時,作為一名環境維權志願律師,韋國義不容辭地承擔此案的法律援助,他和徐孝雲律師多次親赴巢湖進行實地調查取證,並委託中國環境科學會環境損害鑑定評估中心,就魚的死亡與水汙染有無直接的因果關係進行了鑑定。在大量證據的支撐下,巢湖市居巢區人民法院於2009年3月20日作出了一審判決,要求原告損失的8萬多元,由造成水汙染的當地社區服務站等12被告共同承擔。

  這起公益訴訟的勝利讓韋國深感欣慰,「這是一次司法公正的勝利。雖然環境維權路漫漫,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因環境損害而遭受損失的權利,同樣,當我們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遭受不良環境侵害的時候,我們有理由拿起法律的武器,讓環境危害者站到法庭的被告席上,讓違法者得到審判,讓正義得到伸張。」

  身為環境維權志願律師,韋國始終關注著本市居民的生存環境狀況,他無不憂心地表示:「我所接觸過的家庭,幾乎都有身患癌症的家庭成員。」2008年2月,在對102位市民調查後,國譽律師事務所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94%的居民認為他們居住的環境中存在大氣汙染。報告建議,通過公益訴訟促使安慶石化採取措施改善環境。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專門來安慶進行實地採訪,引起市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3年,韋國陪同《南方周末》報記者對當時的穿城石化管道進行實地採訪,之後《南方周末》整版報導的「保衛安慶」一文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促使省、市政府下定決心搬遷管道。終於,原先的油氣管廊於去年被完全拆除,看到影響我市四十餘年的安全隱患將被徹底消除,韋國深切地感嘆自己之前的奔波沒有白費,「我覺得這是為我自己和為安慶老百姓做了一件實事。」

  上善若水彰顯公益情懷

  執業20年來,除了參與法律援助,韋國還心系公益,廣泛參於社會捐贈、扶貧、助殘和助學活動。截至目前,他個人捐贈金額已超過70萬元,他還帶動律所全體律師回饋社會,援助弱小。多年來,他們在白澤湖中心小學建立資助貧困兒童家庭的專項獎學金,每年資助12個家庭;與迎江區宜城辦事處建立幫助貧困家庭的活動,每年慰問3個家庭;自沐陽之家成立之初,連續每年幫扶一名腦癱兒童康復。只要遇到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韋國都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2015年,律所一名同事身患白血病,韋國個人就捐助了8萬元,之後的三年治療期內每月支付三千多元生活費,並和律所合伙人共同承擔患者所有的社會保險,韋國個人承擔了其中60%的費用。種種愛心義舉,讓整個律所成員親如一家,大大提升了成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在韋國看來,不求回報、盡己所能地幫助他人,就是傳遞愛心的最好方式。

  為了培養激勵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韋國每年資助兩萬元,在中科大法律碩士中心設立了「國譽新生獎學金」,這是為推薦免試入學的新生中成績優異者而設立的獎學金,希望通過獎勵品學兼優的法律人才,為中國的法學教育盡一份綿薄之力。在資助現場,韋國還結合自身的從業經驗勉勵同學們:要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接受挑戰並完成挑戰是優化自己經驗的秘訣;保持自己的激情,活到老學到老;在行業內推薦自己,滿足自己所感興趣的需求,成為一個專家,或者多面手,然後忠於它。

  建言獻策助力法治建設

  自當選為安慶市第十七屆人大代表以來,韋國肩上又多了一重使命,他立足本職工作,深入調查研究,悉心撰寫建議,如,《關於建設智慧財產權金融示範一條街的建議》《關於建立人大代表參與接待信訪制度的議案》,其中《關於建立公民誠信評估第三方機構的議案》獲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事項。一個個沉甸甸的議案建議,飽含著他心系法治建設乃至助力社會發展的履職情懷。

  「市人大常委會如何發揮人大代表聯繫選民的優勢在接待信訪工作的作用,是做好新時期人大信訪工作的有益探索」,韋國表示,「代表參與接待信訪工作,既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又拓寬人大化解信訪工作的渠道,將對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積極作用。」因此,他從如何搭建活動平臺、完善制度建設、拓寬代表參政渠道,以及提升代表的專業化水平,提高人大代表參與接待信訪工作能力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目前該議案由迎江區政府作為試點工作推進。

  韋國在《關於成立聯動機制,有力推進執行難工作的建議》中提出,形成定期由監管機構、人大、檢察院,新聞輿論參與聽證的制度,得到迎江區檢察院的重視,並專門出臺督促法院執行案件的意見。

  不僅心系法治建設,韋國還在今年兩會上圍繞市政府的工作計劃,依據國家七部委聯合發布文件,提出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市政府及時推出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公司的金融扶持政策,促進與壯大企業的服務能力,為網際網路+社會服務平臺企業提供資金的支持力度,保持融資渠道暢通。

  (《安慶廣播電視報》記者 方芳)

相關焦點

  • 情濃中秋心系夕陽——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弘道濟世專項基金」助老送溫暖活動舉行
    活動中,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弘道濟世專項基金」出資三萬餘元購買中秋月餅296盒,將這些愛心月餅送到了西城區牛街民族敬老院、銀鈴老年公寓等23家福利機構的1290名老人手中,將社會溫暖送到老人身邊。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弘道濟世專項基金」成立於2009年,由北京市道教協會捐資,該專項基金主要用於救助北京地區因重疾或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群眾。
  • 弘道頤仁堂,給您健康呵護,仁心溫暖千萬家!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弘道頤仁堂應運而生了。弘道頤仁堂是由北京鴻昌永泰科貿有限公司一手打造的健康品牌,公司成立於2010年,生產基地設在中國北方唯一藥都產業經濟園----河北安國,是一家在生物科技、高新技術產業及中老年疾病、康復調理等領域,集科研、開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高科技企業。
  • 遇見最美書店 | 弘道書店:25年磨一劍,情懷鑄傳奇
    25年間培育的老中青三代讀書人,對弘道書店有著極深的感情。2014年,弘道曾發起一次書友與弘道的故事徵集活動,成功的勾起了三代人共同的回憶。「有位書友跟我說,『弘道書店我會一直關注下去,因為當年我失戀的時候,就是在弘道療的傷。』」舒豔笑道。
  • 趙傳平傳遞法治促公平
    「一個合格的調解員,堅守法治、堅持公平、堅持群眾滿意最重要。」趙傳平信奉這句話。 弘揚法治促和諧,在意群眾贏讚譽。擔任人民調解員13年來,趙傳平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00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至今鎮裡沒有一起民轉刑案件發生,沒有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事件,多次受到省市縣表彰。
  • 「韋國的自述」(陳冠中《盛世》)
    按:這是香港著名作家陳冠中最廣為人知的上一部作品《盛世:中國2013
  • 韓筱筠:《讓我們把溫暖傳遞》---《清風苑》雜誌第二期卷首語
    韓筱筠:《讓我們把溫暖傳遞》----《清風苑》雜誌第二期卷首語 2020-02-17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師節|你好,法治副校長
    HAPPYTEACHER'S DAY致敬教師節你好,法治副校長~ HAPPY TEACHER'S DAY ~~ HAPPY TEACHER'S DAY ~我們是檢察官,也是法治副校長,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 河南中醫藥大學舉辦「清風隨行,弘道養正」畢業生廉潔教育活動
    河南中醫藥大學舉辦「清風隨行,弘道養正」畢業生廉潔教育活動 2020-07-04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道養正」書法展在北京開幕
    「弘道養正」書法展在北京開幕 2015-10-23 14:14: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10月23日,「弘道養正——中國書法名家書寫習近平用典名句作品展」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開幕。
  • 重慶市第六屆老年養生文化節暨學平弘道愛心藝術團成立儀式
    2016年10月28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般若慈善基金會主辦,重慶弘道國學研究院、中國長壽工程老齡風採藝術總團、中華傳統文化學平弘道踐行基地承辦的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說:「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而道無所謂「弘人」,因為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道德經》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是客觀規律,施於自然萬物,當然也施於人,但並沒有對人有什麼特別偏愛,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天道法則,無所謂「仁不仁」,更談不上「弘人」。萬物都如同道所養的「寵物」狗,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 弘道養正
    弘道養正 傅愛國書法藝術展暨學術研討會 2019年12月21日 00:00 來源:美術報 作者:蔡樹農  字號 內容摘要:本報合肥訊 記者 蔡樹農12月10日,由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合肥市書法家協會與巢湖學院師生共同主辦的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節選自《群書治要》之論語 第三十五集*(本文共402 字,閱讀大約 1分鐘)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皇侃《論語義疏》引蔡謨說,「道者,寂然不動,行之由人,人可適道,故曰人能弘道。道不適人,故曰非道弘人也。」蔡謨這句話,解釋出自《周易繫辭傳》,依他的這個說法,指道是寂靜不動的本性,它無體無形,無時無地而不存在著。「道」其實也就是人的本性,無思無為,人則能以感通,再用種種方法把道弘揚出來,所以人能弘道。
  • 鹿邑縣弘道中學:開學盛典 揚帆啟航
    9月16日,鹿邑縣弘道中學舉行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典禮暨表彰大會。縣教體局領導張雁斌、肖文生,中晨教育集團董事長鮑昭及學校領導班子出席了會議。家長代表及全體師生共同參加了會議。他指出,弘道中學是成功之道,是成長之道,是成才之道。學校領導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管理隊伍,學校老師是能打勝仗的團隊,歷年來在教學評估、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新的學年裡,希望所有師生勇於開拓、勤奮工作,為把弘道中學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而努力奮鬥。肖文生對老師及同學們提出要求。他說,任何職業都有它獨特的愁苦和樂趣,教育也不例外。
  • 《從心開始》新春系列節目《法治的陽光》
    ; 《從心開始》新春系列節目《法治的陽光
  • 莫讓"網"事不堪回首 北京海澱:法治課傳遞文明上網正能量
    正義網北京12月10日電(見習記者顏妤函 通訊員王敬敬)十二月是校園法治宣傳月,也是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法治副校長最忙碌的一個月。無論是線下中小學課堂、模擬法庭,還是線上「四葉草」微課堂等,處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 傳遞愛 溫暖心
    傳遞愛 溫暖心 2020-12-2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憲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禮側記
    今年是年度法治人物與我們的第20次相約。今年註定是被深深銘記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一場史詩般的全民抗疫鬥爭轟轟烈烈地展開。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公安戰線上,湧現出無數動人的身影,他們以法為武器,在寒冬中播撒陽光、傳遞溫暖。
  • 北京市五一小學:弘道養正 日新其德
    學校以「弘道養正,日新其德」為校訓,以「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這一思想為指導,關注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弘道養正,即為人師者當弘揚師道,培養學生的端正行為,呵護赤子之心;為學習者當追求真理,鍛鍊自我的優良品德,養成一身浩然正氣。《論語》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易經·蒙》篆曰「蒙以養正,聖功也」。
  • 妙善師開示:助師弘道者皆是「願行」成就
    「依止明師」學的就是心量,學的就是師父如是看破放下,我亦當如是看破放下……所以助師弘道,就是助師行願……凡是你與師父直接或間接產生分歧的那一面,不管是對是錯,一定是你放不下的執著。真正的明師一定不是以自我利益為中心,一定是慈悲濟事或依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