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窮人,你可能要感謝辛巴:他以17塊錢的價格售賣燕窩,普惠勞苦大眾。
如果你是窮人,你可能會更恨辛巴:他17塊的燕窩只是糖水,每碗成本只要2塊5。
但即便如此,這種「糖水燕窩」也是瞬間賣出1500多萬,看來,想要嘗鮮燕窩的人並不在少數——美顏,或補腦。
猶如皇帝的新裝那個說實話的小孩兒一樣,不是沒有人懷疑過,譬如燕窩購買者朱琳抱怨說:「這是燕窩嗎?這不是水嗎?」
被大量轉發的帖子引起了辛巴的勃然大怒,直接直播開懟,揚言傾家蕩產也要和造謠者死磕到底。隨後朱琳被暴力,被人肉,被謾罵,賠償沒拿到,還弄了個精神抑鬱厭世症。
直到打假狂人王海拿著足夠的證據一錘定音:你這不是燕窩,是糖水!此時的辛巴才低下傲慢的頭顱:假的嗎?賠你不就完了?
辛巴的假貨「一賠三」一經推出,立馬被粉絲捧為神仙,感覺中國還有這樣負責的帶貨主子,就是借錢舉債購買都不為過。而這樣的良心做法也被「官媒」盛讚——「人民日報」竟然點名表揚辛巴。只是,後被網友挖出是「李鬼官媒」——假的!
燕窩是假的,賺錢是真的;寵粉是假的,利己是真的;表揚是假的,洗白是真的。即便如中國最紅的直播帶貨王者,也逃不出見錢眼開騙粉絲的宿命。
而更讓我詫異的是,直播帶貨,這是多麼低級而又愚蠢的伎倆——沒有監管,沒有約束,隨心所欲地吆喝,就如同你走在大街上,衝上來一陌生人喊「來買吧,我的東西便宜又好用」,你頃刻間就掏出所有的零花錢,外加花唄白條賣了一大堆。是不是覺得很黑色幽默?
但關鍵是,還真有那麼多人願意傾其所有,並且愛屋及烏——不僅買他的東西,還維護他的面子,誰敢說他不好就跳腳急!
這算是一種新型的洗腦營銷麼?
辛巴的假燕窩如何收場、監管部門要不要對其重罰,我們不得而知,而我更感興趣的是,那些願意在直播間瘋狂買單的一眾買手,到底是啥心思?
竊以為,至少有以下3類:
1、價格低,省錢
咱們大多數中國人賺錢不容易,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才賺了點碎銀子,買房買車討老婆養孩子之餘所剩無幾,必須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價格成為最有分量的砝碼。所以,電商領域深耕十幾年的京東,在9.9包郵還免費送水果的拼多多面前一樣有心無力。正發愁今天的錢不夠明天花呢,突然來了個直播達人,說我的東西好用又不貴,你看我光粉絲就幾千萬,誰不動心?看在便宜的份上,你這個主播我交定了!
2、崇拜心,追星
中國的追星心態無處不在,長得帥?鈔票多?有愛心?有腔調?追你沒商量。辛巴完美地符合了這幾點,1.5億的捐款、7000萬的婚禮、寧可罵保安也要護粉絲……一系列眼花繚亂營銷拳打得人嘆為觀止,不知不覺成為其最忠實的粉絲。偶像推薦的當然不會錯,為偶像花錢再多也值得……潛移默化間,虔誠信徒應運而生。
3、單身汪,孤獨
每一個衝動花錢的背後,可能都是一隻孤獨的單身汪。相比別人抱在一起你儂我儂卿卿我我,唯有看直播買東西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樂。華燈初上時,無夜未央刻,看著偶像在直播間賣力地撩撥,除了買買買還能幹嘛?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剁手就剁手吧!
粉絲多是單純的,而帶貨的可能另有小心思,只有下單掏錢的粉絲才有價值。
但不同於市場裡有監管、大明星愛惜羽毛,普遍文化層次低、法律意識淡薄、見錢眼開無底線又沒管理約束的帶貨者,哪顧得上口碑、品牌、良心那麼多?你掏錢,哥倆好;你反水,罵你丫的;說我騙錢?我早就盆板缽滿下半輩子不愁了,愛咋咋地!
從李佳琦到薇婭,從羅永浩到李湘,從辛巴團隊到二驢夫妻,直播帶貨或許開闢了一個營銷的時代,但也正陷入一地雞毛的亂糟糟。
粉絲的單純(愚昧)短時間不可避免,但不能任由壞心眼的主播胡作非為。
如果想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有序成長,我覺得,我們需要懷鐵石心腸,行雷霆手段,痛打行業「落水狗」了!
騙一次的吐出來,騙兩次的傾家蕩產,騙三次的牢獄之災。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帶貨也不能為所欲為,誰銷售,誰負責!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