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從太原奪取中原政權的路線選擇。
太原奪取天下的路線
後唐,後晉,後漢都是從河東太原起家,進而建立一個小王朝的。雖然起家之地一樣,但是三個開國君主拿下天下的路線卻是不一樣的。我們先說說後唐李存勖的進軍路線。
後唐
李存勖上位的時候,河東已經被朱溫打的龜縮在太原附近。憑著自己的軍事才能,李存勖展開了與後梁的血戰。他先是降伏了義武節度使,成德節度使,然後是魏博,接著與後梁爭奪黃河渡口。每一步都走的很艱辛。直到拿下楊劉渡口,攻佔鄆州,勝利的天平才真正倒向了李存勖這邊。最終,李存勖乘著汴州空虛,長途奔襲滅掉了後梁。完完全全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建立的一個王朝。整體路線就是由河東東出河北,再南下渡過黃河,然後西進汴州。
李存勖為什麼要先東出太行呢?因為南邊澤潞難走,而且歸順了後梁。此外,當時河北藩鎮名義上都是歸順朱溫的,如果不拿下這些藩鎮,直接南下,很容易被偷老家。
李存勖進軍路線
後晉
石敬瑭打出造反的旗幟以後,一開始被後唐圍著打,直到契丹援軍的到來。勝利的天平才倒向了石敬瑭。藉助契丹的力量,石敬瑭沿著潞州,澤州,華州行進,最終拿下洛陽,滅掉後唐。
為什麼石敬瑭選擇直接南下這條路呢?
1 雖然河北地區沒有拿下,但是這些藩鎮只顧自保,一直在觀望。而且後唐幽州節度把大部分河北的軍隊帶到了太原南邊。所以石敬瑭也沒有必要去河北招惹這些藩鎮,就繞著走了。
2 借著契丹的幫助,打了幾個勝仗,士氣高漲。所有趁著勝利的餘威,直接走最近的道進攻後唐首都洛陽。
3 雖然在團柏谷有幽州節度使的重兵駐守,但是守將並沒有鬥志,結果也是一觸即潰。
石敬瑭奪取天下
再說說後漢
後晉滅亡以後,契丹在中原稱帝,但是統治的一塌糊塗,最終不得不退出中原。所以中原出現了權利真空。這個時候,劉知遠趁機摘桃。
但是劉知遠的力量非常弱小,擴軍以後步騎也就5萬,就是一個節度使的水平。劉知遠的進軍路線是往西南,走陰地關,晉州,絳州,再往東走陝州,洛陽,東京,然後建立後漢。
太原的劉知遠如果要進軍東京,也有三條路可以選。或者走井陘關出河北,或者沿著石敬瑭的路線走潞州,或者沿著汾河走陰地關。
如果走井陘關出河北,兵少路遠,如果遭到契丹的襲擊,進退兩難。人生地不熟,非常危險。
如果走潞州、澤州,儘是山路不好走,而且後勤補給也比較困難。
如果沿著汾河往南,路途平坦,還可以就地補給,一步步的收服沿途各地,則最為保險。
劉知遠奪取天下
應該說,劉知遠的選擇非常明智。我們看看後漢建立的時間線:947年二月十五日,劉知遠在晉陽稱帝,接著南進。五月二十四日,絳州歸降。二十七日進入陝州,六月三日進入洛陽,十一日,進入大梁。十五日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
一路上沒怎麼打,順順利利的奪得了皇位。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兒,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