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後晉後漢後周篇

2021-02-07 樗裡秋水

前篇給大家講了後梁後唐的興盛與衰敗,接下來為大家講剩下的三個中原王朝的故事。

「兒皇帝」石敬瑭的惡名大家都有所聞,為了一己私利聯合外族反叛,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從此契丹鐵騎便可暢通無阻直抵中原腹地。就這樣,石敬瑭聯合契丹滅了後唐,最終遷都開封建立晉,史稱「後晉」。石敬瑭本人沉默少言且穩重,遇事冷靜,按說應在史書上留下一段美言,可為達目的割讓中原屏障燕雲十六州讓他身敗名裂,親朋好友都對他避而遠之。「兒皇帝」是什麼概念?當時契丹王耶律德光比石敬瑭整整小十歲,但是石敬瑭要叫他「爹」,這就是「兒皇帝」。


石敬瑭死後侄子石重貴繼位,開始轉變對契丹的態度,二者間戰爭不斷互有勝負,最終因為主力降契丹,後晉亡。後晉大將劉知遠在太原建立漢,史稱「後漢」。

石敬瑭畫像

  後漢政權前後存在僅三年,是五代中存在感最低的政權。劉知遠本是石敬瑭手下一得力大將,公元947年後晉被契丹攻陷,契丹在開封燒殺搶掠,不得民心,劉知遠趁機在太原割據稱帝,三年後又被大將郭威推翻,後周取代後漢。

後漢疆域圖

  後周自建立以來,一改前幾朝頹勢,大有一統天下的趨勢!建立者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老百姓可高興壞了;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

  養子柴榮繼位不久抵禦北漢(十國之一)的進攻,後面更是直接打得北漢抱頭鼠竄,在南方,柴榮數次徵討南唐(十國之一,李後主李煜便是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最終南唐主動去除帝位,只敢稱「江南國主」,長江以北的疆域更是都割讓給了後周。柴榮和後唐李存勖是五代時期最能打戰的兩位君王,但是柴榮的執政能力及戰略眼光都遠超李存勖,柴榮執政後期,北上攻取契丹,打算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一路上都勢如破竹,正打算進軍幽州(今北京)時身染重病,撤軍回首都開封,不久病死。

「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總三十年使天下平定富足」是柴榮繼位初立下的宏偉壯志,只可惜上天只給了他六年,惜哉!痛哉!但是這六年他已經超越了五代大部分君主的成就,就算是處在太平天下的君主也不一定比得過他。


很多人會有這種想法,如果再給柴榮更多的時間,燕雲十六州或許會在更短的時間內回到漢人的手中,趙匡胤可能一輩子也就是個殿前督點檢了,大宋也就不會出現了。但是歷史沒有假如,也經不起假如。柴榮在位期間,打壓佛教(在當時,佛教已經成為了社會進步的障礙,僧侶不需要服兵役,不需要勞作,不需要納稅,所以留給社會的實際勞動力大幅縮水,國家財政也得不到改善,軍隊人數不足,這些都是當時的佛教的負面影響),改善財政,刷新吏治,這讓已經接近崩潰的社會秩序得到了恢復。柴榮不愧一代雄主,五代第一帝王!

柴榮死後一年,宋太祖趙匡胤代周立宋。

五代結束,十國還在苟延殘喘……


排版 | 135編輯器

文章 | 原創

圖文 | 網絡

相關焦點

  • 亂七八糟的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一段時間之一(另外一個是南北朝),一般歷史課也不太詳細講解這兩段時間。唐朝安史之亂後皇權衰弱,社會進入藩鎮割據時代。藩鎮領主手握實權但名義上仍尊重李唐皇室,直到黃巢起義給了李唐王朝最後一擊。
  • 唐朝滅亡後,所形成的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對局勢產生了哪些影響?
    那麼在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局面,對當時以及後世都產生了哪些影響呢?比如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各地藩鎮擁兵自重的現象依舊沒有任何改善,甚至還愈發嚴重了起來。唐末的藩鎮割據局面,是導致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裂出多個割據政權的直接原因。同時,唐帝國的大一統局面也隨著帝國的四分五裂而不復存在。
  • 混亂動蕩的年代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歷史跟三國差不多,也是一些軍閥割據一方,成為一方的霸主。不過比三國亂。 五代十國這一稱為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五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我們今天說的五代十國,究竟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國」?
    五代十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 907年,隨著朱溫稱帝,國號為梁,史稱「後梁」,這就是五代十國的開始,從此持續了53年的混亂時期。 後梁和之後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統稱為「五代」。
  • 五代十國為何很少有人提及?無節操無底線,難怪歷史都不願提起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十國,在這幾個大亂世之中,春秋戰國時代是精彩的,歷史上將其稱之為「百家爭鳴」,各種先進的思想在這個時代綻放,同時他也是中國從奴隸制走向封建社會的重要節點。而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相對而言則熟悉的人比較少,魏晉南北朝至少還有個三國時期至少也帶動了一波熱度,而五代十國真的是很少有人問津,那麼這五代十國究竟有多亂能讓人選擇性的忽視?
  • 唐宋間的五代十國,時間雖短,但在書法史上不容忽視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詩詞裡的五代十國
    詩詞裡的五代十國文/陸思怡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存在感特別低的時代。比起完成大一統偉業的秦朝、成為華夏文明象徵的漢朝、萬國來朝的唐朝、人文薈萃的宋朝、農商業空前繁榮的明、清以及豪傑奇士輩出的春秋、戰國、三國等時期,五代十國堪稱「小透明」。讀五代史,既沒有威服四海、令人驕傲的皇圖霸業,也沒有睥睨天下、善始善終的英雄人物。
  • 明明是朱溫滅了唐,為何此後卻非梁朝時期,反成了五代十國時期?
    可實際上,情況並非如此,反倒成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了。於是,便有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能理解,覺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存在?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有什麼問題存在,而應該說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才對。一、有關五代十國的簡介。很多人既然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那自然也對五代十國沒有太多的了解。鑑於此,我們就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代十國。
  • 後唐:五代十國裡最強的皇朝,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後唐是五代時期最為強大的皇朝,滅後梁、前蜀威震天下。但後唐莊宗與後梁血戰十五年,歷盡艱辛,急於享受奢侈生活,使得後唐內亂不斷,錯過了一統天下的機會。那麼後唐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後唐建立
  • 「五代梁唐晉漢周,北方更替五十秋」,五代十國的形勢是怎樣的?
    首先要說明一下的是,五代十國是介於唐朝和北宋之間的一個大分裂時期(很多人容易把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搞混),在這一時期一個又一個國家或政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政權更迭極為頻繁。但是呢,這一段時期雖然亂,正統還是要有的,這就是五代。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七十多年裡,戰火紛飛,五代十國時期,究竟有多混亂?
    公元904年,朱全忠也就是後來的後梁太祖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至洛陽,先是殺了唐昭宗立其子為帝,後逼迫禪讓並殺之。至此,在全世界強盛一時的大唐王朝就此滅亡。後梁取而代之,正式開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時代。其實在當時,後梁是十分強大的,除了五代十國中的幾個國家不服氣,其他國家都對後梁俯首稱臣。從公元910年開始,後梁展開始了與後晉的戰爭,其中各國都參與進來,五代十國的紛爭已經是硝煙瀰漫。一直到923年,後唐建立,開啟了第二次南徵。
  • 歷史上僅存在72年的五代十國,到底上演過多少荒唐事?
    五代十國形勢圖這個亂鬨鬨的五代十國,一共出現五個朝代十個國家,不過前後加起來,不過也才短短72年的時間。那麼究竟這五代十國是如何更迭的?也就是在後周時代,出現了一個著名的軍事大將叫趙匡胤,最後推翻了後周政權,統一了中原成了北宋的開朝皇帝。所以這72年間,五代是指梁、唐、晉、漢、周,而十國,是指存在於這五代之間的一些小國家,在這裡就就不贅述了。
  • 揭開五代十國的黑暗歷史
    武將和權貴的關係向來就是混亂的,這種事情在五代十國更為突出。唐朝中期,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造反。安祿山的軍隊一度是非常厲害,佔領了唐朝最重要的城市洛陽和長安,史稱安史之亂。於唐朝就越來越不行,後來就滅亡了,唐朝滅亡以後,就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光是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很亂的時代。這個時期有什麼特點呢?這些政權的統治者很多都是武將。
  • 羊獻容和張夫人:五代十國和魏晉時期的人,堪稱亂世佳人極品
    羊獻容和張夫人分別是五代十國和魏晉時期的人,一個命運多舛,成為兩帝共六任皇后;一個憑自己的智慧徵服了無賴丈夫南平王,得以保全了自己,兩位亂世弱女子,能夠善終,不易,可稱亂世佳人的極品。羊獻容名氣很大,兩帝共六任皇后。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隋末農民起義及唐的統一戰爭、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朝代更迭、兩宋之交(金人南侵與抗金戰爭)、南宋末年的宋元之戰。元末農民起義和大明掃蕩群雄、明末農民起義與滿清入主中原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國共戰爭。
  • 五代十國亂世歷史2.後唐
    唐末亂世正是梟雄大展宏圖的時候,李克用通過鎮壓黃巢起義以及出於私心的搶地盤,在河東地區建立起力量龐大的根據地,因河東地區是今山西太原長治運城一代,李克用也被昭宗封為晉王,朱溫代唐後,李克用並未臣服後梁,依舊適用唐朝國號與後梁死磕,李克用與朱溫徵戰數十年勝負未分,公元908年李克用或者帶著遺憾去世,臨死前讓李存勖靈前繼位,並授予李存勖三支箭
  • 五代十國蠅營狗苟,這是先進的思想還是禮崩樂壞?
    五代十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皆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唐、宋時期,五代十國,各有鄰國,互相攻伐,各派勢力你唱罷我登場,看似漫長,卻不過五十多年而已。在這只是一代人的時代裡,五代十國卻充斥著荒淫的後宮,外族的入侵,臣下的背叛,弒父等種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時代的頹廢?五代十國每一個朝代,不管是開國皇帝還是末代君主,都有一個宮廷內部混亂不堪的地方。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為人稱道,朱溫便開始了一种放縱放縱的生活。
  • 【新】五代十國·宮廷政變
    這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為著名的「元老重臣」兼「無恥老賊」馮道先生第一次出場(也是第一次換老闆)。       劉守光剛對趙國動手,晉、趙、義武三股割據勢力組成的聯軍就打到他家門口了。要知道,這趙王王鎔跟晉王李存勖關係那可是相當的好,李存勖見了王鎔那可是要叫聲叔父的。李存勖一來不能看著王鎔挨打,二來也不能放任劉守光吞掉趙國做大做強。至於義武軍節度王處直,他屬於龍套角色,先不介紹。
  • 中國亂世那麼多,為什麼史學家都覺得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年代
    但是比後來的五代十國還是要強上不止一點半點的,五代十國被史學家們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五代指的就是唐朝滅亡後,宋朝之前這段時間的總稱,分為梁唐晉漢周,而十國指的是個割據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