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蠅營狗苟,這是先進的思想還是禮崩樂壞?

2020-12-21 大鄉村說歷史

五代十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皆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唐、宋時期,五代十國,各有鄰國,互相攻伐,各派勢力你唱罷我登場,看似漫長,卻不過五十多年而已。在這只是一代人的時代裡,五代十國卻充斥著荒淫的後宮,外族的入侵,臣下的背叛,弒父等種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時代的頹廢?

五代十國每一個朝代,不管是開國皇帝還是末代君主,都有一個宮廷內部混亂不堪的地方。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為人稱道,朱溫便開始了一种放縱放縱的生活。可是面對後宮佳麗三千,朱溫卻無動於衷,他把目光投向了別處,有一次,朱溫兵敗,在行軍途中落腳於河陽節度使張全義家中,短短幾天,便將張全義的妻女姦淫不但如此,因為他的諸子都是外統兵,朱溫便常召自己的兒媳入宮,與他們通電話。

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朱溫的兒子們不但沒有怨恨父親的所作所為,反而不知廉恥地利用妻子在父親床前爭寵,想方設法取悅他,博取他的歡心,以求將來繼位。

五代時期朱溫政權的建立者桀燕政權的創始人劉守光,早年與庶母羅氏通姦,被父親劉仁恭責罰,從此斷絕了父子關係。隨後,李思安攻佔幽州,劉仁恭被困在大安山。孝子劉守光從城外率軍進犯擊退李思安後,立即調轉槍口,自稱為盧龍節度使,派兵進攻大安山,劉仁恭被擒,

被劉守光所擒。劉守光軍閥割據局面的形成,自唐玄宗設立「天寶十節度」以防止外族入侵以來,節度使制度一直是一顆埋伏在唐朝腳下的炸彈。五代十國時期的各種政權,與唐末五代各藩鎮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繫。

為控制邊疆勢力,平息國家內部的叛亂,中央授予節度使兼管地方民政和財政的權力,逐漸形成了可以與中央朝廷相抗衡的割據勢力,甚至威脅到中央政府的統治。不管是安史之亂,還是朱溫篡唐,都是起因於藩鎮割據,大肆割據中央。

黃巢之亂,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唐王朝再也無法維持名義上的統治,各地藩鎮都以王自居。五代十國爭霸的局面開始形成。

作為同樣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尚皆尊周天子,亂中有序。雜亂無章的五代十國,沒有底線,沒有仁義廉恥。自始至終的原因還是在於「天下之禍,在於人心之喪」。此時的中國大地正處在戰火紛飛中,各派勢力朝不保夕,人心惶惶,極度享樂主義便湧出。那和以前南北朝時期的宮廷淫逸之風一樣。

自從漢代董仲舒廢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學說一直是維護統治統治思想的愚民政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學說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宋代就是在五代十國這漫長的混亂、不破不立之下,迎來半個世紀思想、政治大變革的時候,才有了輝煌的時期。

相關焦點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五代十國中的十國,其中有一國在北方,並與遼國南侵
    五代十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從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時,五代十國正式開始。由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我初次讀五代十國的歷史,也覺得幾十年的時間便有這麼多政權犬牙交錯,白雲蒼狗一般的輪轉,很複雜。但是仔細分析後,又覺得五代十國並不複雜。五代,是指中央政權的五次更迭。十國,是指地方上存在的十個地方上的割據政權。
  • 有關五代十國的歷史記載為什麼那麼少?這期間都有哪些大事件?
    歷史教科書對十國的記載少,這本書主體比較籠統。 記載少的原因: 1、十國基本上國運比較短,最長的吳越國也基本上沒知有發生什麼有大影響力的事件。 2、十國的建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黃巢起義的延續(說後遺症也行)。
  • 五胡亂華與五代十國,這兩個亂世大分裂時期,有何區別?
    遠點來說有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國家分裂期間,持續時間最長,深響最深遠,中國的文化與思想在這一時期基本形成。那麼,今天給大家談談中國歷史上另外的兩個分裂時期:五胡亂華與五代十國,它們兩者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似之處?
  • 五代十國時,楚國有爭奪天下的實力嗎?
    五代十國是個天崩地裂的大亂世,各種王朝非常多。但是真正有能力統一天下的,其實就是幾個較大的王朝。其中最有希望統一的,自然就是中原王朝,也就是五代的梁、唐、晉、漢、周,畢竟這些王朝掌握著相對優勢的資源。需要說明的是,在五代早期,後梁並沒有統治山西與河北(北部),這裡是晉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地盤。
  •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的「鑄錢競賽」到底有多瘋狂?
    五代十國這一時期,它的開頭有太多的血淚與悽惶。五代十國時期和中國歷史絕大多數亂世一樣,但又有所區別。這個時期,不光延續著殘唐的那些令人肝腸寸斷的悽惶的《三吏三別》和《賣炭翁》的故事。更有令人毛骨悚然、史無前例、慘絕人寰的黃巢起義以人肉做為的軍隊糧餉的人性盡喪的種種罪惡。
  • 推薦3本歷史小說,穿越五代十國,於混亂時代崛起,看十國千嬌
    其中,五代十國是一個相對冷門的時代。雖然這個時代混亂不堪,但由於知名度較小,史料資料散失嚴重,又沒有重量級的古典通俗小說,造成了五代十國小說的稀少。不過,作品雖少,卻不意味著水平低,但凡敢於寫這種冷門時代的作者,一般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下面,小編就為書友們推薦3本五代十國時代的歷史小說,歡迎大家關注收藏。
  • 我們今天說的五代十國,究竟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國」?
    五代十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 907年,隨著朱溫稱帝,國號為梁,史稱「後梁」,這就是五代十國的開始,從此持續了53年的混亂時期。 後梁和之後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統稱為「五代」。
  • 揭開五代十國的黑暗歷史
    因為士兵的手裡有武器,管你們其他人是有權還是有錢,起碼在這個房間裡,此剛此刻,這個士兵是想殺誰就殺誰。五代十國那些政權的首領,也是這麼想的。那些人原本都是武將,手下有軍隊。於是他們就帶著軍隊衝進首都,把皇宮包圍了,他不就成了新的皇帝了嗎?
  • 五代十國時期的「河朔三鎮」,為何沒有形成強大的軍事集團?
    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曾經煊赫一時的「河朔三鎮」則逐漸走向了覆滅,最終淹沒在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巨變之中。根據史料的記載,魏博鎮、成德鎮在五代十國時期,主要屬於左右搖擺的存在,其一直徘徊在朱溫與李克用父子之間。而三鎮之一的盧龍鎮,雖然一度虎踞幽州,但終歸也是曇花一現,最終被李存勖攻滅。
  • 明明是朱溫滅了唐,為何此後卻非梁朝時期,反成了五代十國時期?
    可實際上,情況並非如此,反倒成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了。於是,便有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能理解,覺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存在?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有什麼問題存在,而應該說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才對。一、有關五代十國的簡介。很多人既然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那自然也對五代十國沒有太多的了解。鑑於此,我們就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五代十國。
  • 七十多年裡,戰火紛飛,五代十國時期,究竟有多混亂?
    中華上下五千年,朝代、帝王眾多,說道強盛的王朝大家可以說出許多,但說到最亂的時代,那非五代十國莫屬。五代為「梁唐晉漢周」,十國是「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在這短短的七十多年裡,這些王權混戰不休,烽火連天,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大分裂時期。
  • 男主穿越歷史小說:《十國千嬌》五代十國後期,成了趙匡胤的小兵
    《十國千嬌》作者:西風緊,男主穿越歷史小說。文案:五代十國後期,趙匡胤還只是中級校尉,這時一名禁軍小隊長就已經知道他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了。今天我要給各位小夥伴們推薦的這部小說就是結合了五代十國後期的故事背景的一本小說作品,這部小說作品的作者是西風緊,這部小說作品的名字叫做《十國千嬌》。 那麼我話不多說,先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這部小說作品的主要內容哦。一起來看看男主郭邵是怎麼在這個動蕩的社會生存一起打拼自己天下的小說故事吧。
  • 五代十國時荊南國那麼小,為什麼沒被幾個大國吞併?
    不過,這也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過程,無數小魚被大魚吃掉。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卻有一條「小魚」活得自由自在。這條「小魚」面積很小,卻成為十國之一,這就是荊南(或稱南平)。要知道,五代初期,割據河北北部的燕國,割據陝西西部的岐國,面積和實力都遠遠強於荊南,都沒有資格列入十國。
  •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為何有人認為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為何有人認為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戰國時期通常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這段時間,它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一個大變革時期。據悉當時經過春秋爭霸戰爭後的中原大地上,周朝境內的各大諸侯國數量急劇下降,特別是在韓、趙、魏推翻智氏後,開始了七雄爭霸的格局。
  • 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春秋時代,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王室衰微、王霸迭興,諸侯王竟敢問象徵王權的"鼎"之輕重,「禮崩樂壞」的局面標誌著奴隸制已到末日。這時期分封的諸侯國不再聽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爭,強大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們的地位,成為「霸主」 。
  • 「五代梁唐晉漢周,北方更替五十秋」,五代十國的形勢是怎樣的?
    十國割據南天下,南唐篡吳閩楚收。前蜀早亡接後蜀,依遼北漢晉陽愁。南平南漢兼吳越,後蜀南唐作宋囚。」(五代十國形勢全圖)這是關於「五代十國」的記憶順口溜,簡單概括了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下面就依次解讀一下這首順口溜究竟說的是啥,這樣就能幫助大家更加深刻的記憶五代十國的歷史了!五代梁唐晉漢周,北方更替五十秋。首先要說明一下的是,五代十國是介於唐朝和北宋之間的一個大分裂時期(很多人容易把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搞混),在這一時期一個又一個國家或政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政權更迭極為頻繁。
  • 五代十國之後梁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在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 各地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都想嘗嘗坐皇帝的滋味,也為我們演繹了大大小小無數個可笑的故事,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開五代先河的後梁。
  • 五代十國時,「小南強」南漢橫跨兩廣,為何輕易被滅了?
    歷史上有兩個王國曾在廣州定都,一個是秦末漢初的南越,一個是五代十國的南漢。南漢是十國中較為強大的,最強盛時控制兩廣地區,自稱「小南強」。不過,南漢從弱小發展到極盛時的時間,較為漫長。南漢的創業之祖名叫劉謙,因為攻打黃巢有功,唐中和三年(883年)出任封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