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在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 各地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都想嘗嘗坐皇帝的滋味,也為我們演繹了大大小小無數個可笑的故事,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開五代先河的後梁。
咱們的故事首先得從黃巢說起。黃巢原本是一個私鹽販子, 生意做得很大,但黃巢不滿足於資本世界的紙醉金迷,他想在政治舞臺上也一展拳腳。於是黃巢先後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不中!氣急敗壞的黃巢對黑暗的科舉道路失望了,他要另闢蹊徑,達到權力的巔峰。
於是黃巢毅然決然地投身到唐末轟轟烈烈的革命中去。你還別說, 雖然學習不行, 但造反確天賦凜然。沒有多長時間,黃巢就打進了長安,哄走了唐僖宗,開開心心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國號大齊。
在黃巢的軍隊中有一員大將,名叫朱溫。他可稱得上黃巢的左膀右臂,建國之後被朱溫封為同州防禦使,重兵在握。唐僖宗雖然被哄走了, 但他並沒有認輸,在號召各地勤王的同時,下令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對朱溫展開了進攻,王重榮還是有點能耐, 打的朱溫節節敗退,緊急向長安的黃巢求救。只是這時的黃巢早已沉浸在紙醉金迷的生活當中去了,他每天專心淫樂,軍務全都交給一個叫孟楷的親信處理,這個孟楷恰好和朱溫有仇,因此朱溫的求援信有如肉包子打狗一般一去不復返。
在面對生死存亡之計,朱溫選擇了投降。僖宗大喜過望,馬上加官進爵,並把汴州(今河南開封)這塊大地盤劃給了他。為了號召各地軍閥想他學習,賜名全忠。
既然投降了大唐,就要為大唐皇帝分憂解難,更何況,自己的封地在河南,哥們得打過去才行啊。於是朱溫求爺爺告奶奶地找來了附近的幾位節度使,又拉來了李克用的沙陀軍,一起向黃巢發起了進攻。黃巢的軍隊不敵眾人的圍毆,很快兵敗。本來他的外甥林言想用黃巢的人頭投降唐軍並以此邀功,誰知碰上的李克用沙陀軍是些蠻子,不由分說,把林言也宰了,將兩顆人頭一併獻了上去。
朱溫借著剿滅黃巢的時機收編了黃巢手下能打的大將和兵卒,實力逐漸增強。與此同時,僖宗駕崩,昭宗繼位。繼位後的昭宗一直和宮裡的太監們互相瞅不對眼。作為一個還算有點抱負的皇帝,他覺得大唐之所以這些年朝廷勢微,主要是由於太監幹政造成的,所以必須整風!而已經掌握實權的太監們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斃,因此雙方發生了激烈衝突,太監們一度將昭宗幽禁後準備另立新帝,無奈之下的昭宗託人向朱溫求援——總有刁民想要害朕,朱愛卿,快來救駕!
朱溫怎肯錯過這等千載難逢插手朝廷事務的大好機會啊,他馬上點齊兵馬,發兵長安。在殺死太監解救昭宗之後,朱溫將昭宗和文武百官一起遷都到了洛陽。這時的朱溫已經是梁王,諸道兵馬副元帥了,登基稱帝的小火苗已經在內心燃起。於是他指示手下馬上開始著手進行篡位工作,手下領命之後迅速開始進行準備,給朱溫捧來了九錫(就是九種禮器),朱溫覺得十分莫名:你們給我拿這玩意來幹嘛?
王爺,從漢朝以來,篡位,啊不,禪讓就是這個程序,您得先受九錫大禮,然後再準備準備,我們再一起勸進,最後皇帝把位置讓給您。
朱溫一聽就火了,你們別跟我扯這些沒有用的,老子不信這套!朱溫馬上命人把九錫捧了回去,又把宰相和樞密使一起拉出來殺了——你們不是說得先受九錫麼?老子就不受,就要登基,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那啥,我們都不反對了,馬上就辦這事。不過王爺,您是不是還得改個名啊?
我們大概還記得,朱溫降唐之後,唐僖宗給他賜了個名叫朱全忠。如今都要篡位了,還用人家賜的「全忠」未免有點諷刺。朱溫這次倒是沒說什麼,火速改了個名,叫朱晃,又日又光,一看就是霸氣側漏,妥妥的帝王之相!
公元 907 年,朱溫迫使哀帝禪位正式登基,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唐朝至此正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