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2020-12-22 556588可愛寶寶成長

我初次讀五代十國的歷史,也覺得幾十年的時間便有這麼多政權犬牙交錯,白雲蒼狗一般的輪轉,很複雜。但是仔細分析後,又覺得五代十國並不複雜。五代,是指中央政權的五次更迭。十國,是指地方上存在的十個地方上的割據政權。五代十國,說白了,就是唐朝的中央倒臺後,各藩鎮之間對權勢、地盤的爭奪和博弈。各藩鎮誰的槍桿子多,誰就去中央爭奪老大的地位,在中央稱帝。然後別的人不服,再把皇帝趕下去,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就成了一個新的朝代。中央的政權,一共換了五次「老大」,前後歷經五次政權更迭,這就是中央的「五代。」在地方上,藩鎮的槍桿子少,沒有去中央爭老大的資格,就在地方上老實的割據一塊地盤,建立政權。

而地方上的割據性政權,總共有10個,這就是十國。一,五代的演變過程。五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1,後梁史:後梁僅存在了16年,但是各種爭鬥很精彩,甚至梁太祖朱溫也是在軍中被殺。852年(唐宣宗大中六年),朱溫出生於一個讀書人家庭。朱溫的父親和爺爺都是讀書人,但是朱溫的命不好。朱溫很小時,父親就死了,朱溫的母親只好帶著朱溫和他的兩個哥哥去給人幫工。朱溫由於家庭的關係,也讀過書,卻不願做讀書人,整天在家鄉做地痞無賴。877年,黃巢起義軍越鬧越大。朱溫估摸著黃巢要成大氣候,就帶著二哥朱存投了黃巢。因為朱溫兄弟倆是讀書人,有知識,很快在黃巢軍中扶搖直上。

但是數年後,黃巢大軍轉戰嶺南時,朱溫的二哥在嶺南戰死了,只剩下朱溫一個人享受榮華富貴。880年,黃巢大軍攻破長安。朱溫率軍屢破唐朝的各鎮大軍,威名遠揚。882年,在黃巢部下春風得意的朱溫,被唐朝節度使王重榮打敗。害怕被黃巢處罰,只好投了唐朝。朱溫名聲很大,唐朝對朱溫的棄暗投明很滿意,賜名朱全忠。朱溫帶著舊部,為唐朝南徵北戰,很快與李可用、李茂貞,成為唐朝中樞的三駕馬車。後來朱溫逐漸獨大,不斷排擠李茂貞和李克用兩家。原本,朱溫打算有了天下的功績,再廢唐自立。但是朱溫在淮南遭遇了失敗,朱溫意識到以自己的能力是無法統一天下的。

便於907年廢掉唐朝皇帝(唐哀帝),建立了後梁。2,後唐史:後唐僅存在了13年,但是因為有逆天的李存勖而顯得很精彩。李可用被朱溫排擠,地盤不斷縮小。朱溫稱帝後,更是不斷派大軍徵討。李克用在朱溫大軍的圍困中,鬱鬱而終。李克用死後,朱溫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因為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上臺了,而這個李存勖實在太能打了。李存勖的兵力遠遠弱於朱溫,卻硬生生的在潞州之戰、柏鄉之戰大破後梁大軍。然後,又從朱溫手裡奪取了河北,趕走來趁火打劫的契丹人。912年,朱溫因為在河北戰場上的失敗,引起了政權內部的動蕩。朱溫在退到洛陽後,被自己的兒子給殺了。

奪取河北後,李存勖又帶兵南下,飲馬黃河,逼近朱溫的政治中心汴梁。在楊劉、胡柳陂、德勝各個戰場打敗後梁。(下圖是李存勖的畫像。)923年,李存勖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建立後唐。因為李存勖的善戰,後唐的領土,在五代當中是最大的。甚至不可一世的契丹鐵騎,也被李存勖的大軍打得灰溜溜的退回北方。雖然後唐沒有存在多少年,但是能讓李存勖欣慰的是,此後的中央政權,直到宋朝,都是後唐這一系的軍隊裡產生出來的。3,可恥的後晉,僅存國12年,卻讓幽雲十六州離開華夏懷抱數百年之久。後唐體制內部的將軍石敬塘,多次在李存勖手下立大功,成為後唐舉足輕重的軍界大佬。

後來石敬塘因為被後唐末代皇帝猜忌,就密謀造反。後唐兵鋒強健,契丹人雖然覬覦中原的錦繡山河,卻無處下口。到石敬塘決心反叛時,契丹的機會終於來了。石敬塘反叛時,因兵力不濟被後唐兵馬圍毆。石敬塘前去求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每年進貢布帛30萬匹,還認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耶律德光大喜,帶大軍從雁門關南下。趁著後唐大軍與石敬塘激戰的時機,契丹軍偷襲成功,後唐軍大敗。石敬塘勝利後,被耶律德光冊封為帝,立國為晉。不久,石敬塘帶兵滅了後唐。但是,做了皇帝的石敬塘並不幸福。整天頂著兒皇帝的稱號,被國人指責,僅活了51歲就鬱鬱而終了。

4,後漢撿了大便宜,卻僅存國4年。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依靠契丹才建立的後晉,給契丹割地送錢,最後居然是被契丹滅掉的。石敬塘鬱鬱而終以後,把自家侄子石重貴扶上了寶座。石重貴目睹叔父做兒皇帝、做漢奸後,被契丹人欺壓的憋屈,被國人指責時的痛苦。決定遠離契丹人,做個有尊嚴的皇帝。石重貴做皇帝後,依照石敬塘定的輩分,承認耶律德光是自己的爺爺,但是拒絕稱臣。耶律德光在中原撈到好處後,一發不可收拾。見石重貴不肯稱臣,立即發兵討伐。從944年到947年,三次進攻後晉,終於滅掉後晉,把石重貴抓了俘虜。在石重貴苦戰契丹人時,大將劉知遠冷漠得不發援兵。

石重貴被抓到契丹後,劉知遠認耶律德光做了父親,然後攻佔中原建立了後漢政權,做了皇帝。5,後周的10年,為大宋打下了統一天下的基礎。劉知遠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繼任的皇帝又無能,猜忌心重,逼反了大將郭威。郭威帶兵攻下都城不,稱帝,建立了後周。郭威和繼任者柴榮兩個皇帝,都勵精圖治,注意減輕百姓的負擔,軍紀嚴明,疆域擴大了許多,為後來的宋朝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五代十國這一個時期,除了中央的五代,還有地方上的十國。十國是南吳、南唐、南楚、前蜀、南漢、南平、後蜀、吳越、南漢、北漢,這十國大都無力對外進攻,基本上採取畫地自守的策略。

中央政權不強大時,這十國就安享富貴。中央政權強大了,十國的命運就只有被中央統一。十國中,唯一的例外就是南唐。江淮一帶的南吳,政權實際掌握在軍界大佬徐溫的手裡。927年徐溫死後,養子徐知誥繼任。937年,徐知誥突然對外宣布自己是唐朝宗師的後代,整個家族改回李姓,自己改名為李昪。南唐皇帝改姓後,以恢復舊時唐朝為己任,南唐大軍滅掉了閩國,南楚國。郭威建立後周后,南唐還雄心勃勃的聯合契丹壓制後周,想要取而代之,結果被後周和後來的宋反滅。五代十國,這個武裝割據政權林立的時代,兵災連綿,直到宋朝統一天下,才讓老百姓的生活恢復了寧靜。

相關焦點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這話是錢穆在《國史大綱》裡寫的話,但我個人認為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刻是兩兩晉南北朝。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
  • 歷史上僅存在72年的五代十國,到底上演過多少荒唐事?
    說起紛亂的朝代,一是春秋戰國時期,二是三國魏蜀吳時期,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後一個就是五代十國了。前兩個時期都已經被很多編劇寫盡了,近年,這幫編劇們把矛盾的中心轉移到了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背景中。著名的劇目有趙麗穎的成名作《陸貞傳奇》,還有林心如工作室出品的《傾世皇妃》。
  • 推薦3本歷史小說,穿越五代十國,於混亂時代崛起,看十國千嬌
    其中,五代十國是一個相對冷門的時代。雖然這個時代混亂不堪,但由於知名度較小,史料資料散失嚴重,又沒有重量級的古典通俗小說,造成了五代十國小說的稀少。不過,作品雖少,卻不意味著水平低,但凡敢於寫這種冷門時代的作者,一般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下面,小編就為書友們推薦3本五代十國時代的歷史小說,歡迎大家關注收藏。
  • 男主穿越歷史小說:《十國千嬌》五代十國後期,成了趙匡胤的小兵
    《十國千嬌》作者:西風緊,男主穿越歷史小說。文案:五代十國後期,趙匡胤還只是中級校尉,這時一名禁軍小隊長就已經知道他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了。大家都還有機會,況且小隊長對趙家將來的幹法也不是很贊同……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非常喜歡研究歷史的,或者喜歡看歷史小說歷史故事的。今天我要給各位小夥伴們推薦的這部小說就是結合了五代十國後期的故事背景的一本小說作品,這部小說作品的作者是西風緊,這部小說作品的名字叫做《十國千嬌》。
  • 高中歷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說課稿
    本課是部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隋唐前後兩個時期,通過對統治者開明政策的了解,展現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盛世景象;而唐朝中央政權的強大以及漢族與各民族友好交往,則成為唐代民族關係的特色;中央和地方關係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朝代的更迭。因此本課在歷史學習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揭開五代十國的黑暗歷史
    五代十國就是這種狀態?所以我們會看到,從安史之亂之後,一直到五代十國這段時間裡,每一個武將建立的政權,都是不穩定的。五代十國這期間每個朝代只經歷了兩三個皇帝,就被人推翻了。這個時代混亂到什麼程度呢?五代十國的時候,有一個皇帝,手下有個將領造反了,皇帝就想派兵去平叛。在大軍出發前,皇上就要先討好手下的士兵,就賞士兵們很多金銀珠寶,直到國庫裡的錢都沒了還不算完,還許諾士兵打贏了還有更多。結果這些軍人根本不領情,還互相商量「到時候,咱們找他要更多!」
  • 五代十國中的十國,其中有一國在北方,並與遼國南侵
    五代十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從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時,五代十國正式開始。由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 有關五代十國的歷史記載為什麼那麼少?這期間都有哪些大事件?
    歷史教科書對十國的記載少,這本書主體比較籠統。 記載少的原因: 1、十國基本上國運比較短,最長的吳越國也基本上沒知有發生什麼有大影響力的事件。 2、十國的建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黃巢起義的延續(說後遺症也行)。
  • 五代十國時期沙陀人徵服中原,歷史為何隻字不提?
    自從匈奴人崛起於蒙古高原後,中國的天下就不再只是漢人的天下了,數千年來各大少數民族輪番登臺各顯神通,不管是鮮卑人建立的北魏,還是匈奴人建立的漢國,或是党項人建立的西夏,還有今天我們要說的五代十國時期的沙陀人,這些民族在中國歷史都有明確的記載,繞也繞不過去。
  • 五代十國蠅營狗苟,這是先進的思想還是禮崩樂壞?
    五代十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皆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唐、宋時期,五代十國,各有鄰國,互相攻伐,各派勢力你唱罷我登場,看似漫長,卻不過五十多年而已。在這只是一代人的時代裡,五代十國卻充斥著荒淫的後宮,外族的入侵,臣下的背叛,弒父等種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時代的頹廢?五代十國每一個朝代,不管是開國皇帝還是末代君主,都有一個宮廷內部混亂不堪的地方。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為人稱道,朱溫便開始了一种放縱放縱的生活。
  • 五代十國時期的「河朔三鎮」,為何沒有形成強大的軍事集團?
    歷史上的「河朔三鎮」,屬於唐王朝同安史叛軍妥協的一個產物。以至於,這個所謂的「河朔三鎮」成為了唐代藩鎮割據的一個縮影。但是,自古以來「興也勃焉,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始終都是歷朝歷代,難以逃出的怪圈。伴隨著唐朝的日薄西山,「河朔三鎮」最終也走向了衰弱。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曾經煊赫一時的「河朔三鎮」則逐漸走向了覆滅,最終淹沒在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巨變之中。
  •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的「鑄錢競賽」到底有多瘋狂?
    五代十國這一時期,它的開頭有太多的血淚與悽惶。五代十國時期和中國歷史絕大多數亂世一樣,但又有所區別。這個時期,不光延續著殘唐的那些令人肝腸寸斷的悽惶的《三吏三別》和《賣炭翁》的故事。更有令人毛骨悚然、史無前例、慘絕人寰的黃巢起義以人肉做為的軍隊糧餉的人性盡喪的種種罪惡。
  • 我們今天說的五代十國,究竟是指哪「五代」和哪「十國」?
    五代十國,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 907年,隨著朱溫稱帝,國號為梁,史稱「後梁」,這就是五代十國的開始,從此持續了53年的混亂時期。 後梁和之後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統稱為「五代」。
  • 明明是朱溫滅了唐,為何此後卻非梁朝時期,反成了五代十國時期?
    正常情況下,既然梁朝的皇帝滅掉了唐朝,那我國的歷史本該進入梁朝時期才對。可實際上,情況並非如此,反倒成了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了。於是,便有很多人感到非常不能理解,覺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存在?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因為有什麼問題存在,而應該說是有一定的原因存在才對。一、有關五代十國的簡介。
  • 「五代十國」之十國的興亡更替,歷史詳細匯總,趕快收藏(二)
    內容簡介上篇咱講到十國中的五個國家,分別是:吳國、南唐、前蜀、後蜀、南漢,並且得出他們這幾個國家,基本都是寥寥數載就亡國。今天咱接著講十國中的另外五個國家:楚國、吳越國、閔國、荊南、北漢,看看這幾個國家的發展始末,尋找歷史的精妙之處。楚國公元907年,馬殷被後梁朱溫封為楚王,可以說楚國在這一年建立了。楚國國祚四十五年,整體就叫一個亂。
  • 七十多年裡,戰火紛飛,五代十國時期,究竟有多混亂?
    中華上下五千年,朝代、帝王眾多,說道強盛的王朝大家可以說出許多,但說到最亂的時代,那非五代十國莫屬。五代為「梁唐晉漢周」,十國是「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在這短短的七十多年裡,這些王權混戰不休,烽火連天,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大分裂時期。
  •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為何有人認為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
    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為何有人認為五代十國是最黑暗的時代?戰國時期通常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這段時間,它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一個大變革時期。據悉當時經過春秋爭霸戰爭後的中原大地上,周朝境內的各大諸侯國數量急劇下降,特別是在韓、趙、魏推翻智氏後,開始了七雄爭霸的格局。
  • 「五代梁唐晉漢周,北方更替五十秋」,五代十國的形勢是怎樣的?
    十國割據南天下,南唐篡吳閩楚收。前蜀早亡接後蜀,依遼北漢晉陽愁。南平南漢兼吳越,後蜀南唐作宋囚。」(五代十國形勢全圖)這是關於「五代十國」的記憶順口溜,簡單概括了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下面就依次解讀一下這首順口溜究竟說的是啥,這樣就能幫助大家更加深刻的記憶五代十國的歷史了!五代梁唐晉漢周,北方更替五十秋。首先要說明一下的是,五代十國是介於唐朝和北宋之間的一個大分裂時期(很多人容易把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搞混),在這一時期一個又一個國家或政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政權更迭極為頻繁。
  • 換一個角度看唐末,「五代十國」只是以宋朝為視角的歷史書寫方式
    稱五代,皆有由。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唐宋之間是五代十國,這是我國古代傳統的王朝史觀。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歷20年的時間基本上結束了唐末以來的中原亂世。我們看趙匡胤是如何做的,他在宋朝建立之初便命薛居正主持編撰五代的歷史,從公元973年開始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便編撰完成,這便是《舊五代史》。
  • 五代十國時荊南國那麼小,為什麼沒被幾個大國吞併?
    但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卻有一條「小魚」活得自由自在。這條「小魚」面積很小,卻成為十國之一,這就是荊南(或稱南平)。要知道,五代初期,割據河北北部的燕國,割據陝西西部的岐國,面積和實力都遠遠強於荊南,都沒有資格列入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