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可很少人問:
為什麼要有詩?
為什麼要遠方?
我想,
遠方是為了尋覓,
詩歌是為了心靈的洗禮。
沒有詩歌的洗禮,
何來遠方!
今天,我們讓普希金帶我們一起尋覓遠方: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時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現今總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
任何一首偉大詩歌的誕生,
它的背後一定是作者某個時期之前經歷的全部。
01作者簡介
普希金,
1799-1837
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
因寫詩反對沙皇暴政,被流放。
1837年,
法國公使館丹特士男爵調戲詩人的妻子,
詩人決定和他決鬥,
2月8日,
決鬥中,被子彈擊中心臟,兩天後去世。
本首詩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之一。
02詩歌賞析
這首詩是普希金1825年題在他的一個女朋友的紀念冊上的。
詩人曾提前把要決鬥的事告訴她,由此可見二人的友誼深厚。
詩人的這首贈詩後來不脛而走,成為詩人廣為流傳的作品。
■
詩的一開頭是一個假設,
咋一看,這個假設會把你帶入無邊的共鳴中。
誰的生活沒點坎坷呢?
相信,那些不堅強的人,看到這一句會眼淚撲騰下來。
■
接著,詩人並沒有消沉、逃避,
詩人不會因為被生活欺騙而去憂鬱、憤慨,
而是克制和堅強。
■
因為詩人相信,
希望在前方,快樂之日總會到來。
詩人提出了一種生活觀:
面向未來。
■
儘管現實世界中可能是有很多的不如意,
但我們的心要憧憬著未來,
我們可能會感受到欺騙,
但這些都是暫時的。
我們不會停下我們前進的步伐,
我們有著美麗的未來。
■
當將來的某一天,
我們與朋友、親人一起,
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
回頭細細品味,
那些逝去的,
苦難與艱辛,
都已成為我們堅強的脊梁。
可愛、悠長!
03帶給遠方
生活一定會暫時的欺騙我們,
苦難與悲傷亦總會伴隨我們,
與其自怨自艾,
不如奮起堅強,
明天,
註定,
可愛、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