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自封為「吃貨」,想當然覺得對美食稍微有點熱情就可以擔當這個頭銜,殊不知古人們對吃的執拗和矢志不移,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還成全一段佳話,甚至改變歷史。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些古代吃貨們的可愛之處吧。
明朝江西有位吃貨叫汪少偉,此人好吃的程度,到了每周一大宴,每日一小宴的地步,在當地也是鼎鼎有名,他自己也自詡沒有什麼是沒吃過的。有一次皇宮裡一位太監回鄉省親,聽聞汪少偉大名,邀請他來自己家中做客。汪少偉倍感榮幸,欣然前往,入席時看了看飯桌上的菜,雖然精緻但也不是如想像中那麼前所未聞,於是心裡想,皇宮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份優越感。家中侍者給汪少偉乘了半碗飯遞上,汪少偉倍感疑惑,沒想到這宮裡的公公還這般小氣。飯畢公公才跟汪少偉解釋:吃的這碗米飯並非地裡所種,而是將稻穀種在鷓鴣尾巴上,每隻鷓鴣只能種兩粒米,每年取米之後把鷓鴣放走,半碗飯的功夫可不那麼簡單啊。汪少偉頓然大悟,不管見識多廣,也不要跟皇宮比較啊。
當然,也有很多土豪是真的看不上皇宮裡的美食,因為有錢任性,不然怎麼會富可敵國,連皇帝都對其無可奈何呢?同樣是有錢,土豪和貴族的區別在吃上就很容易辨認。唐朝的宰相元載,吃飯時用的餐具就上千件;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家住長安,泡茶的水卻是從江南專門運來的。唐宋時期大戶人家的後廚都是有一套管理體系的,複雜和細分程度讓人乍舌。皇宮雖然奢侈,但很多富家子弟根本看不上眼,西晉的何曾,每次去皇宮赴宴時都要帶上自己的廚子,皇帝也拿他沒辦法,誰叫他是開國元勳呢?土豪們也想學貴族們的品味,宋朝有個太守告老還鄉,想擺個闊氣,學京城大戶人家請廚娘來家中辦宴,廚娘大轎抬進門,用自己的白金餐具烹飪美食,每次做完一道菜還要賞錢,排場了得,嚇得太守再不敢請廚娘回家,有錢人還是裝不來的。
蘇軾被貶到常州之後,人們對他的追捧依然熱度不減,常州老百姓對蘇軾的琴棋書畫之才自然膜拜,但也曉得這位才子還是頂級的美食家。常州有位富豪想宴請蘇軾,以此作為以後在富豪圈裡炫耀的資本,他琢磨了很久,打探到原來蘇軾對河豚情有獨鍾,而自己家裡的廚師正好在料理河豚上有著獨到之處,於是便給蘇軾送上了「河豚宴」的請帖,沒想到蘇軾真的準時赴約了,富豪喜出望外,趕緊呈上炮製好的河豚。蘇軾也覺得好奇,這家人吃飯的大廳裡還擺著屏風,屏風後面人影灼灼,他也許沒想到自己有這樣的影響力。河豚端上來,蘇軾毫不客氣就開吃,沒有說話,富豪心裡著急,是不是味道不合偶像的胃口呢?直到盤子裡的河豚已經吃完,蘇軾才把筷子放下,打了一個飽嗝,給富豪豎起了大拇指,屏風後開始炸開了鍋,富豪提著的心也終於落地了。據說蘇軾被貶到嶺南之後,依然念念不忘那年的河豚肉。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尤為大臣叫公子宋,他每逢遇到有好吃的東西,食指就會亂動。公子宋出使晉國,抵達都城時食指就開始動,果然那次他吃到了黃河裡有名的石花魚;又一次他出使楚國,一覺醒來後食指開始動,那天楚國國君請他吃了天鵝肉和當地的合歡橘……食指大動的奇異功能在大家口中便傳開了。有一天公子宋要去覲見鄭國君主鄭靈公,去之前食指大動,他與同伴到了朝廷便見到廚師正在料理一隻大黿,原來鄭靈公要與大臣們分享這等美食。此事讓鄭靈公知道後,便故意不給公子宋吃到黿肉,氣急敗壞的公子宋用手指往君王的黿羹裡撩了一下送入口中揚長而去,後聞鄭靈公遇刺身亡,此事大概跟公子宋也脫不掉關係了。為了吃能做到刺殺君王,他也就名留青史了。
說到吃,我們現代人真是愧不如咱們的老祖先。在北宋,廚娘是一份很吃香的職業,而且也只有大戶人家才能請得起;宋朝的夜宴也非常複雜,吃得精緻無比,單是正宴之前的開胃乾果就有一百多種;北宋的開國宰相趙普也是吃貨界裡鼎鼎有名的人,他本人吃羊肉時就只吃大腿上的肉,非常挑剔,趙匡義悄悄來他家裡吃飯,就看上了趙普夫人做的烤羊肉,據說烤羊肉串風靡天下,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宋高宗舉行宴會,分9輪敬酒,宴席從早上吃到晚上,皇帝還不滿足於自己皇宮裡的美食,經常會家訪大臣們,讓大臣們家裡的廚師狠狠地秀一把自己的技藝,自己也飽餐美食一頓,一邊吃一邊聊國事,如此風流浪漫,唯有宋朝啊。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娃娃會經常在陽朔後院旅舍,寫字喝茶品酒,微信服務號:後院PARTY 會經常舉行相關的分享活動展覽活動旅行體驗活動,在初期還會進行一系列的有獎轉發以及小禮贈送,每個月會做四期精美的微雜誌推送給大家,歡迎大家關注和參與。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在後院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