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愛吃玉米的小芳,喜歡各種好吃的美食,也會每天向吃貨老鐵們介紹各種好吃的特色美食,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找到你喜歡吃的東西!
黃埔區,稱為「浦」,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東部。東至東江與東莞市麻湧鎮相望;東北部與增城區新塘鎮接壤;南部臨珠江與番禺區。傳說有一鳳凰飛來該村地頭洗身,所以叫「凰浦」,後因黃姓人較多,且是開村人,故改為黃埔(取「浦」字諧音「埔」)。
這裡比較著名的地方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南海神廟、「中國將帥搖籃」黃埔軍校和南第一大港廣州港。
這裡除了有這麼多風景景點可供人們參觀,美食還是很多,吃貨們來到這裡都忍不住要多吃幾口美食,因此想不胖都難!
01
黃埔蛋,是廣州名菜,以嫩、滑、甘、香著稱。在攪勻的雞蛋中拌以白糖、精鹽、胡椒粉等配料,澆入花生油,待油滾熱時澆上一匙羹雞蛋,待蛋半熟又澆入花生油,再澆上雞蛋,炒出的雞蛋如「千層糕」一樣,色澤鮮黃。
02
下沙酥炸小塘菜製作方法是把豬肉和小塘菜放在一起剁碎,再加上麵粉,再分成一小團一小團的麵團,放到油鍋裡炸成金黃色,外酥裡嫩,香脆可口。(這道菜源於一個歷史事件:北宋年間,下沙村裡姓梁的母子二人家很窮,她的兒子餓得面黃肌瘦的,鄰居見他們可憐,接濟一下他們,這個給點麵粉,那個給一小塊豬肉,給些油,還有一個給一把小塘菜,梁嫂對著這些東西,心裡琢磨著怎樣才能讓兒子吃得更好,因此就創造出了這道菜。)
03
深井燒鵝源於廣州黃埔區深井村,深井燒鵝選材極為嚴格,以體形中、小的清遠黑棕鵝為優,這種鵝肉質鮮美,體形適中,骨骼小,肉嫩而多汁,是烹飪燒鵝的上乘原料。製作方法是在泥質上佳的地上挖出來的一口乾井,下堆荔枝木炭,井口橫著鐵枝,鵝就用鉤子掛在鐵枝上燒烤。
04
橫沙書香乳鴿是用豉油和其他配料將鴿子醃漬後再用慢火燜,味道鮮美,外酥裡嫩,濃香撲鼻。
05
「魚珠」是指黃埔境內的珠江中一塊露出水面的礁石,田蚊魚見了這顆又大又白又圓的魚珠石,日日夜夜圍著魚珠石不停地遊動,其肉質就因此特別細膩鮮美,煎田蚊魚就是一種不錯的烹飪方法。
06
廟頭菠蘿雞是用菠蘿,雞等製作的一道菜品。古時候的人是用菠蘿蜜餵雞的,養出來的雞肉質鮮嫩,入口香滑,但現在並不是這樣的了。這道菜味道酸中帶甜,很是開胃。
07
南崗魚蛋是用鯪魚肉製作的,剁爛調味後絞成膠狀,弄成小球狀,放入凍水浸泡。烹調時,水沸時把魚蛋放入鍋中,魚蛋下沉,待水再開時加入少量冷水,第三次燒開時,魚蛋浮面表示已熟。南崗的魚蛋非常爽滑彈牙。
08
軟骨雞這種雞是普遍的雞,但它們是被水土居民用小竹籠掛吊在艇尾上飼養的,吃的是打魚時揀出來的魚仔蝦以及一些剩飯米糠,從小到大缺少運動,骨骼便被軟化,因此被成稱為深井軟骨雞,深井軟骨雞的肌肉嫩而骨軟。
09
龍頭山上有一泓清冽的山坑水,是從古廟底下橫跨的水坑通流而過的,水豆腐花就是用這泓山坑水制出來的。因為這山坑水吸收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所以做出來的山水豆腐花了,其口感也顯得特別細膩清香。
10
深井霸王花是黃埔地區的名特產。用深井的霸王花煲出來的湯,其味道清香醇厚,那帶著花香的甘甜滋味,讓人覺得仿佛做了一回吹花嚼蕊的古代雅士。
以上就是黃埔區的一部分特色美食,有沒有看上哪一個的呢?
或者你有更好的黃埔特色美食介紹,下面的評論區歡迎你的評論分享!
愛吃玉米的小芳喜歡各種好吃的美食,每天向吃貨老鐵們介紹各種好吃的特色美食,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找到你喜歡吃的東西!
本文素材和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